跟蹤檢測(六十三)教材基礎(1)——原子結構與性質1.當鎂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時,以下認識正確的是( )A.鎂原子由基態(tài)轉化成激發(fā)態(tài),這一過程中吸收能量B.鎂原子由激發(fā)態(tài)轉化成基態(tài),這一過程中釋放能量C.轉化后位于p能級上的兩個電子處于同一軌道,且自旋狀態(tài)相同D.轉化后鎂原子與硅原子電子層結構相同,化學性質相似答案:A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所有非金屬元素都分布在p區(qū)B.最外層電子數為2的元素都分布在s區(qū)C.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到第ⅡB族10個縱行的元素都是金屬元素D.同一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金屬性呈周期性變化解析:選C 非金屬元素中氫在s區(qū),其余非金屬元素均分布在p區(qū),A項錯誤;最外層電子數為2的元素可能在s區(qū)(如Mg)、p區(qū)(如He)或d區(qū)(如Ti、Fe)等,B項錯誤;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金屬性逐漸增強,非金屬性逐漸減弱,屬遞變性質而不是周期性變化,D項錯誤。3.周期表中27號元素鈷的方格中注明“3d74s2”,由此可以推斷( )A.它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ⅡA族B.它的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可簡寫為[Ar]4s2C.Co2+的核外價電子排布式為3d54s2D.Co位于周期表中第9列解析:選D 鈷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Ⅷ族,A項錯誤;“3d74s2”為Co的價電子排布,其簡寫式中也要注明3d軌道,B項錯誤;失電子時,應失去最外層的電子,即先失去4s上的電子,Co2+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d7,C項錯誤;“7+2=9”,說明它位于周期表的第9列,D項正確。4.如圖是第三周期11~17號元素某些性質變化趨勢的柱形圖,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y軸表示的可能是第一電離能B.y軸表示的可能是電負性C.y軸表示的可能是原子半徑D.y軸表示的可能是形成基態(tài)離子轉移的電子數解析:選B 對于第三周期11~17號元素,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大,第一電離能總體上呈現增大的趨勢,但Mg、P特殊,A項錯誤;原子半徑逐漸減小,C項錯誤;形成基態(tài)離子轉移的電子數依次為Na為1,Mg為2,Al為3,Si不易形成離子,P為3,S為2,Cl為1,D項錯誤。5.下列曲線表示鹵族元素某種性質隨核電荷數的變化趨勢,正確的是( )解析:選A 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電負性依次減小,A正確;鹵族元素中氟無正價,B錯誤;HF分子間存在氫鍵,所以HF沸點最高,C錯誤;鹵族元素從上到下單質分子間范德華力依次增大,熔點依次升高,D錯誤。6.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電負性X>Y,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第一電離能:Y一定小于XB.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HmY小于HnXC.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X對應的酸的酸性強于Y對應的酸的酸性D.X和Y形成化合物時,X顯負價,Y顯正價解析:選A 若Y為氮元素,X為氧元素,則第一電離能:Y>X;由于電負性:X>Y,則非金屬性:X>Y,故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HmYY;得電子能力:X>Y,X和Y形成化合物時,X顯負價,Y顯正價。7.下表中是A、B、C、D、E五種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質,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元素ABCDE最低化合價-4-2-1-2-1電負性2.52.53.03.54.0A.C、D、E的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C>D>EB.元素A的原子最外層軌道中無自旋狀態(tài)相同的電子C.元素B、C之間不可能形成化合物D.與元素B同周期且第一電離能最小的元素的單質能與H2O發(fā)生置換反應
解析:選D 根據電負性和最低化合價,推知A為C元素、B為S元素、C為Cl元素、D為O元素、E為F元素。A項,C、D、E的氫化物分別為HCl、H2O、HF,穩(wěn)定性:HF>H2O>HCl;B項,元素A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2s22p2,2p2上的兩個電子分占兩個原子軌道,且自旋狀態(tài)相同;C項,S的最外層有6個電子,Cl的最外層有7個電子,它們之間可形成S2Cl2等化合物;D項,Na能與H2O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NaOH和H2。8.X、Y、Z、W是短周期元素,X元素原子的最外層未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工業(yè)上通過分離液態(tài)空氣獲得其單質;Y元素原子最外電子層上s、p電子數相等;Z元素+2價陽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與氖原子相同;W元素原子的M層有1個未成對的p電子。下列有關這些元素性質的說法一定正確的是( )A.X元素的氫化物的水溶液顯堿性B.Z元素的離子半徑小于W元素的離子半徑C.Z元素的單質在一定條件下能與X元素的單質反應D.Y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晶體具有很高的熔點和沸點解析:選C 根據題意,Z元素為Mg,Y元素原子最外電子層電子排布為ns2np2,是C或Si,X為N或O,W為Al或Cl。N的氫化物的水溶液顯堿性,但O的氫化物的水溶液顯中性或弱酸性,A錯誤;Al3+的半徑比Mg2+小,B錯誤;氮氣、氧氣均能與鎂反應,C正確;CO2形成的晶體熔沸點低,D錯誤。9.如圖是s能級和p能級的原子軌道圖,試回答下列問題:(1)s電子的原子軌道呈________形,每個s能級有______個原子軌道;p電子的原子軌道呈________形,每個p能級有________個原子軌道。(2)元素X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nnpn+1,原子中能量最高的是________電子,其電子云在空間有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元素X的名稱是________,它的氫化物的電子式是__________。若元素X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n-1npn+1,那么X的元素符號為________,原子的電子排布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s電子的原子軌道都是球形的,每個s能級有1個原子軌道;p電子的原子軌道都是啞鈴形的,每個p能級有3個原子軌道,它們相互垂直,分別以px、py、pz表示。(2)因為元素X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nnpn+1,np軌道已排上電子,說明ns軌道已排滿電
子,即n=2,則元素X的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3,是氮元素,其中原子中能量最高的是2p電子,其電子云在空間有三個互相垂直的伸展方向;氮元素的氫化物是氨氣,含有極性鍵,其電子式是當元素X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n-1npn+1時,根據上述分析,有n-1=2,則n=3,所以X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4,是硫元素,元素符號為S,其原子的電子排布圖為答案:(1)球 1 啞鈴 3(2)2p 三個互相垂直的伸展 氮 10.如圖為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某種性質(X值)隨原子序數變化的關系。(1)同主族內不同元素的X值變化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周期內,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大,X值總體上呈現________趨勢。周期表中X值的這種變化特點體現了元素性質的________變化規(guī)律。(2)X值較小的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a.左下角 b.右上角 c.金屬與非金屬分界線附近(3)下列關于元素該性質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a.X值可反映元素最高正化合價的變化規(guī)律b.X值可反映原子在分子中吸引電子的能力c.X值大小可用來衡量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的強弱解析:(1)根據圖示,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X值逐漸減小;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X值總體上呈現增大趨勢。(2)X值較小的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左下角。(3)X值為元素的電負性,能夠反映原子在分子中吸引電子的能力,能衡量元素金屬性和
非金屬性的強弱。答案:(1)同一主族,從上到下,X值逐漸減小 增大 周期性 (2)a (3)bc11.月球上的主要礦物有輝石(CaMgSi2O6)、斜長石(KAlSi3O8)和橄欖石{可分為鐵橄欖石(Fe2SiO4)、鎂橄欖石(Mg2SiO4)、鐵鎂橄欖石[(Mg·Fe)2SiO4]}等。(1)鐵橄欖石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硅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_____。(2)硅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________種不同能級的電子,其原子最外層共有________種不同運動狀態(tài)的電子。(3)月球上的上述主要礦物中,屬于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4)某元素與氧元素同周期,且與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氧元素顯+2價,兩者電負性關系是________(填元素符號)。解析:(1)根據氧元素為-2價、硅元素為+4價,鐵橄欖石Fe2SiO4中鐵元素化合價為+2價,硅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2。(2)硅元素原子核外有5種不同能級的電子,最外層有4種不同運動狀態(tài)的電子。(3)屬于短周期元素的是Mg、Al、Si、O。(4)與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氧元素顯+2價,說明電負性比氧元素更強,只有F元素。答案:(1)+2 1s22s22p63s23p2 (2)5 4(3)Mg>Al>Si>O (4)F>O12.根據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是部分元素原子的第一電離能I1隨原子序數變化的曲線圖(其中12號至17號元素的有關數據缺失)。①認真分析圖中同周期元素第一電離能的變化規(guī)律,推斷Na~Ar元素中,Al的第一電離能的大小范圍為________<Al<________(填元素符號);②圖中第一電離能最小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周期________族。(2)已知元素的電負性和元素的化合價一樣,也是元素的一種基本性質。下面給出14種元素的電負性:
元素AlBBeCClFLi電負性1.52.01.52.53.04.01.0元素MgNNaOPSSi電負性3.00.93.52.12.51.8已知: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大于1.7時,形成離子鍵,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1.7時,形成共價鍵。①根據表中給出的數據,可推知元素的電負性具有的變化規(guī)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通過分析電負性值變化規(guī)律,確定Mg元素電負性值的最小范圍________;③判斷下列物質是離子化合物還是共價化合物:A.Li3N B.BeCl2 C.AlCl3 D.SiCⅠ.屬于離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Ⅱ.屬于共價化合物的是________;請設計一個實驗方案證明上述所得到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①由圖可以看出,同周期的第ⅠA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最小,而第ⅢA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小于第ⅡA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故Al的第一電離能:Na<Al<Mg。②圖中電離能最小的應是堿金屬元素Rb,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ⅠA族。(2)①將表中數據按照元素周期表的順序重排,可以看出電負性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呈周期性變化。②由同周期從左到右電負性逐漸增大,同主族從上到下電負性逐漸減小可知,在同周期中電負性Na<Mg<Al,同主族Be>Mg>Ca,最小范圍應為0.9~1.5。③Li3N中電負性差值為2.0,大于1.7,形成離子鍵,為離子化合物;BeCl2、AlCl3、SiC中電負性差值分別為1.5、1.5、0.7,均小于1.7,形成共價鍵,為共價化合物。離子化合物在熔融狀態(tài)下可以導電,但共價化合物在熔融狀態(tài)下不能導電。答案:(1)①Na Mg?、谖濉、馎(2)①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電負性呈周期性變化②0.9~1.5③A BCD 測定各物質在熔融狀態(tài)下能否導電,若導電則為離子化合物,反之則為共價化合物
13.已知:A~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中A、C原子的L層有2個未成對電子。D與E同主族,D的二價陽離子與C的陰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F3+的M層3d軌道電子為半充滿狀態(tài)。請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A、B、C的電負性由小到大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2)D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________種不同運動狀態(tài)的電子、________種不同能級的電子。(3)寫出E的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F和X(質子數為25)兩元素的部分電離能數據列于下表,比較兩元素的I2、I3可知,氣態(tài)X2+再失去一個電子比氣態(tài)F2+再失去一個電子難。對此,你的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XF電離能/(kJ·mol-1)I1717759I215091561I332482957解析:據題意可知A原子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2,故為碳元素;C原子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4,故為氧元素,則B為氮元素;由D2+與C2-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可知D為Mg,則E為Ca;由F3+的3d軌道電子半充滿可知為3d5,則F為Fe。答案:(1)C”或“<”)(5)CH4和CO2所含的三種元素電負性從小到大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6)第一電離能Si________S。(用“>”或“<”)(7)A、B、C、D、E、F為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的組成元素,A原子核外只有1種運動狀態(tài)的電子,B、C元素位于第二周期且原子半徑B>C,D與C同主族,E、F元素的電離能數據如下表:E418.8305244205877
F577.51816.72744.811577①A在元素周期表中屬于________區(qū)元素。②基態(tài)E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_____。③D、E、F離子半徑大小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符號表示)。④B、C、D電負性大小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⑤參照表中數據,進行判斷:Mg原子第一電離能______(填“大于”或“小于”)577.5kJ·mol-1。解析:(7)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的化學式分別為KAl(SO4)2、NH4Al(SO4)2,二者的組成元素有H、O、N、S、Al、K。A原子核外只有1種運動狀態(tài)的電子,說明A原子核外只有1個電子,A為H。H、O、N、S、Al、K六種元素中,只有O、N處于第二周期,且N的原子半徑大于O,故B為N,C為O。與O元素同主族的應該是S,故D為S。根據E、F元素電離能數據可知,E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和第二電離能相差很大,第二電離能與第三、四電離能相差不大,說明E原子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故E為K,F為Al。①H的原子結構中只有1s上有1個電子,所以H屬于s區(qū)元素。②E為K,其原子核外有19個電子,基態(tài)K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4s1。③S2-、Al3+、K+半徑比較時,由于K+、S2-具有3個電子層,Al3+只有2個電子層,所以K+、S2-的半徑都大于Al3+的半徑,K+和S2-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原子序數越小,半徑越大,故S2-的半徑大于K+的半徑。④元素非金屬性越強,其電負性越大,故電負性O>N>S。⑤Mg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s2,處于全充滿狀態(tài),失去3s2上的1個電子比Al原子失去3p1上的1個電子更難,故Mg原子的第一電離能大于577.5kJ·mol-1。答案:(1)1s22s22p63s23p63d3或[Ar]3d3(2)1s22s22p63s23p63d9或[Ar]3d9(3)1s22s22p63s23p2或[Ne]3s23p2(4)1s22s22p3 1 > <(5)HGa,故A正確;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電負性逐漸增大,則電負性:As>Ga,故B正確;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故原子半徑:AsC>B。(4)①根據構造原理,X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該元素為33號元素砷,符號是As;②Y元素原子的最外層2p軌道上有2個未成對電子,Y可能為O或C,因X與Y可形成化合物X2Y3,故Y為O,其價層電子排布圖為③根據三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和等于42可推出Z為H,XZ3為AsH3,根據得失電子守恒配平化學方程式: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④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其氫化物中化學鍵的鍵長逐漸增大,鍵能逐漸減小,穩(wěn)定性逐漸減弱。答案:(1)C 3d64s2 Cl (2)①4s24p4?、贏s>Se>Ge(3)①3d104s1 N>O>C ②AB?、?s24p2 3④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或[Ar]3d104s24p1O>C>B(4)①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As?、冖跘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④穩(wěn)定性:NH3>PH3>AsH3。原因:原子半徑N<P<As,其氫化物中化學鍵鍵長逐漸增大,鍵能逐漸減小,穩(wěn)定性逐漸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