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二輪復習特訓:選擇題提速練4(含解析)
ID:282 2021-08-14 1 2.00元 4頁 124.11 KB
已閱讀4 頁,剩余0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2.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特訓:選擇題提速練4(含解析)第二周 選擇題提速練(一)7.化學——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未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當黃酒與豆?jié){相遇混合時,會有大量沉淀物生成B.地溝油不可食用,但可以和乙醇反應制備生物柴油C.84消毒液、潔廁靈等試劑均可有效殺死病毒D.飲料瓶包裝上標有PET字樣,則飲料瓶不可回收利用解析:選D 豆?jié){為膠體,黃酒中含有氨基酸等電解質(zhì),膠體遇到電解質(zhì)會發(fā)生聚沉,故有大量沉淀物生成,A項正確;地溝油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zhì),不能食用,但地溝油的主要成分為高級脂肪酸甘油酯,可以與乙醇反應制備生物柴油,從而使廢物有效利用,B項正確;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為NaClO,NaClO具有強氧化性,潔廁靈的主要成分為HCl,具有強酸性,二者均可以使蛋白質(zhì)變性,從而有效殺死病毒,C項正確;PET為聚酯類物質(zhì),可以回收加以利用,D項錯誤。8.用18O標記光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xCO2+2xHO(CH2O)x+x18O2+xH2O。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反應中生成O2的質(zhì)量與反應消耗H2O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相等B.18gHO和18gH2O中含有的質(zhì)子數(shù)均為10NAC.標準狀況下,22.4LCO2與22.4L18O2所含氧原子數(shù)均為2NAD.每消耗1molHO,反應中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2NA解析:選B 1molHO與1molH2O含有的質(zhì)子數(shù)均為10NA相等,但18gHO的物質(zhì)的量小于1mol,故18gHO含有的質(zhì)子數(shù)小于10NA。9.下列實驗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操作A檢驗蔗糖是否水解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熱;再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觀察現(xiàn)象B乙醇和乙酸制備乙酸乙酯先加入一定量乙醇,再加濃硫酸和乙酸,最后加入適量沸石并加熱C鑒別硬脂酸鈉和硬脂酸鉀分別蘸取兩種物質(zhì)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觀察火焰的顏色D比較水和乙醇中氫的活潑性分別將少量鈉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燒杯中4,解析:選A 只要檢驗出水解液中有葡萄糖即可證明蔗糖已水解,但葡萄糖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需在堿性環(huán)境中加熱時進行,而蔗糖水解時加入催化劑稀硫酸,水解液顯酸性,所以需先加NaOH溶液使水解液顯堿性再檢驗葡萄糖的存在,A項符合題意;制備乙酸乙酯時,試劑加入的順序為: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濃硫酸,冷卻至室溫再加入乙酸,最后加入適量沸石,B項不符合題意;硬脂酸鈉中含鈉離子,硬脂酸鉀中含鉀離子,做焰色反應實驗進行鑒別,觀察到火焰為黃色,則為硬脂酸鈉,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時,火焰呈紫色,則為硬脂酸鉀,C項不符合題意;金屬鈉與水劇烈反應,放出氫氣,金屬鈉與乙醇羥基上的氫反應放出氫氣,但反應速率要慢些,所以通過實驗現(xiàn)象可以比較水和乙醇中氫的活潑性,D項不符合題意。10.已知X、Y、Z、W、R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Y元素的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的絕對值相等,Z的核電荷數(shù)是Y的2倍,W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最內(nèi)層電子數(shù)的3倍。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Z>W(wǎng)>RB.最簡單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R>W(wǎng)C.W與X形成的化合物同W與Z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鍵類型完全相同D.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弱酸解析:選C 由“X、Y、Z、W、R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可推出X為H;由“Y元素的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的絕對值相等”,可推出Y為C或Si;由“Z的核電荷數(shù)是Y的2倍”,可推出Y為C,Z為Mg,結(jié)合“W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最內(nèi)層電子數(shù)的3倍”,可推出W為S,從而進一步推出R為Cl。由同一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依次減小可知,原子半徑:Z(Mg)>W(wǎng)(S)>R(Cl),A項正確;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形成的氣態(tài)氫化物越穩(wěn)定,故最簡單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R(Cl)>W(wǎng)(S),B項正確;S與H形成的H2S中只含有共價鍵,S與Mg形成的MgS中只含有離子鍵,二者所含化學鍵的類型不同,C項錯誤;C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H2CO3,H2CO3屬于弱酸,D項正確。11.最近科學家實施了一項“天空綠色計劃”,通過電解二氧化碳得到碳材料(部分原理如圖所示),并利用得到的碳材料生成鋰離子電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能量轉(zhuǎn)化形式只有一種B.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CO-4e-===2CO2↑+O2↑C.若反應中轉(zhuǎn)移1mole-,則理論上消耗CO0.5mol4,D.當生成12g碳材料時,可收集到22.4LO2解析:選B 圖中能量轉(zhuǎn)化形式不只有一種,有太陽能轉(zhuǎn)化為熱能和電能,電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等,故A錯誤;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CO-4e-===2CO2↑+O2↑,故B正確;根據(jù)陽極反應式和原理圖可知,電池的總反應為CO2C+O2,CO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故C錯誤;未注明是否為標準狀況,無法判斷氣體體積是否為22.4L,故D錯誤。12.已知25℃時有關(guān)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弱酸化學式CH3COOHHCNH2CO3電離平衡常數(shù)1.8×10-54.9×10-10K1=4.3×10-7K2=5.6×10-11現(xiàn)維持25℃,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各溶液pH關(guān)系:pH(Na2CO3)>pH(CH3COONa)>pH(NaCN)B.NaHCO3溶液中:c(Na+)+c(H+)=c(HCO)+c(CO)+c(OH-)C.向pH=1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釋,醋酸的電離度、pH均先增大后減小D.a(chǎn)mol·L-1HCN溶液與bmol·L-1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若pH=7,則a>b解析:選D 由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可知,酸性:CH3COOH>H2CO3>HCN>HCO,酸性越弱,形成的強堿弱酸鹽的水解程度越大,溶液堿性越強,故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各溶液pH:pH(Na2CO3)>pH(NaCN)>pH(CH3COONa),A項錯誤;由電荷守恒得:c(Na+)+c(H+)=c(OH-)+c(HCO)+2c(CO),B項錯誤;加水稀釋時,醋酸的電離度、pH均增大,當無限稀釋時,pH接近7但小于7,C項錯誤;一元弱酸與一元強堿等體積混合,若pH=7,則酸的濃度應大于堿的濃度,D項正確。13.下列實驗中,對應的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結(jié)論都正確且具有因果關(guān)系的是(  )選項實驗方法或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jié)論A將裝滿氯水的圓底燒瓶倒置在有氯水的水槽中,日光照射燒瓶內(nèi)有氣泡向上逸出日光照射時,溶解的Cl2逸出B將銅粉加入1.0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變藍,有黑色固體出現(xiàn)金屬鐵比銅活潑C將少量的溴水分別滴入FeCl2下層分別呈無色和紫紅色還原性:I->Br->Fe2+4,溶液、NaI溶液中,再分別滴加CCl4振蕩D將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有白色膠狀物生成酸性:H2CO3>H2SiO3解析:選D 選項A,氯水受日光照射,其中的HClO分解生成氧氣逸出,錯誤;選項B,Cu與硫酸鐵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銅和硫酸亞鐵,無黑色固體出現(xiàn),錯誤;選項C,將少量的溴水分別滴入FeCl2溶液、NaI溶液中,分別發(fā)生反應生成鐵離子、碘單質(zhì),可得出還原性:I->Br-、Fe2+>Br-,錯誤;選項D,將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有白色膠狀物生成,證明碳酸的酸性強于硅酸,正確。利用光伏電池與膜電解法制備Ce(SO4)2溶液的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離子交換膜為陰離子交換膜,SO由右池向左池遷移B.電解池中發(fā)生的總反應為Cu2++2Ce3+Cu+2Ce4+C.該裝置工作時的能量轉(zhuǎn)化形式只有兩種D.由P電極向N電極轉(zhuǎn)移0.1mol電子時,陽極室生成33.2gCe(SO4)2解析:選C 電解池左池中Ce2(SO4)3轉(zhuǎn)化為Ce(SO4)2,溶液中SO的量增多,因此該離子交換膜允許SO通過,為陰離子交換膜,SO由右池向左池遷移,A項正確;電解池中左池發(fā)生氧化反應:Ce3+-e-===Ce4+,則右池發(fā)生還原反應:Cu2++2e-===Cu,電解池總反應為2Ce3++Cu2+2Ce4++Cu,B項正確;該裝置工作時光伏電池將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電解池將電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但電能同時還會轉(zhuǎn)化為熱能,C項錯誤;根據(jù)陽極反應:Ce3+-e-===Ce4+,轉(zhuǎn)移0.1mol電子時,生成0.1molCe(SO4)2,其質(zhì)量為0.1mol×332g·mol-1=33.2g,D項正確。4
同類資料
更多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特訓:選擇題提速練4(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