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4、2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專項訓練題(含答案解釋)
ID:30613 2021-09-19 1 12.00元 34頁 1.63 MB
已閱讀10 頁,剩余24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12.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絕密★啟用前2021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4、2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專項訓練題(含答案解釋)未命名未命名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第I卷(選擇題)請點擊修改第I卷的文字說明一、單選題1.(2021·內(nèi)蒙古興安盟·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燭焰在光屏上剛好成清晰的像。若凸透鏡不動,將蠟燭移至20cm刻度處,移動光屏,在光屏上能觀察到( ?。〢.正立放大的虛像B.倒立等大的實像C.倒立放大的實像D.倒立縮小的實像2.(2021·廣西梧州·中考真題)如圖甲所示一幅漫畫立在桌面上,小明把一個裝有水的圓柱形玻璃杯放在漫畫前,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透過水杯看到漫畫中的老鼠變“胖”了,還掉頭奔向貓,如圖乙所示,下列關(guān)于此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透過水杯看到變“胖”的老鼠是虛像B.裝有水的圓柱形玻璃杯相當于一個凹透鏡C.將漫畫逐漸靠近水杯,透過水杯看到的老鼠始終是掉頭的D.將漫畫離水杯遠一些,透過水杯看到的老鼠會變“瘦”一些試卷第29頁,總29頁 3.(2021·山東濱州·中考真題)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在離凸透鏡30厘米的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燭焰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〢.20厘米B.30厘米C.40厘米D.50厘米4.(2021·廣西百色·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是“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操作情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〢.從圖甲中可知該透鏡的焦距為10.0cmB.如圖乙所示,向左適當移動光屏可以得到縮小的實像C.如圖乙所示,將蠟燭移至30cm處,光屏上可得到等大的實像D.如圖乙所示,將蠟燭移至45cm處,移動光屏可以得到縮小的實像5.(2021·廣西賀州·中考真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蠟燭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實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將蠟燭移動到光具座10cm處,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右移動B.將蠟燭移動到光具座10cm處,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移動光屏所成清晰的像與照相機成像的原理相同C.該凸透鏡的焦距為20cmD.隨著實驗的進行蠟燭逐漸變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會向下移動6.(2021·湖北荊州·中考真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移動光屏距透鏡20cm時,在光屏上正好得到燭焰清晰放大的像。則( ?。〢.蠟燭距透鏡的距離大于20cmB.凸透鏡的焦距大于10cmC.投影儀應用了該次實驗的成像規(guī)律試卷第29頁,總29頁 D.照相機應用了該次實驗的成像規(guī)律7.(2021·湖南常德·中考真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及光屏處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〢.該凸透鏡的焦距范圍為7.5cm<f<15cm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C.透鏡不動,蠟燭向右移動,光屏向左移動,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D.蠟燭和光屏不動,移動凸透鏡到適當位置,光屏上可再次得到清晰的縮小的像8.(2021·湖北十堰·中考真題)小華在用如圖所示裝置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20cm,他移動光屏找到清晰的蠟燭的像,這個像是圖中的( ?。〢.B.C.D.9.(2021·山東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記錄并繪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間的關(guān)系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〢.凸透鏡焦距為20cm試卷第29頁,總29頁 B.物距為5cm時,可以通過移動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C.物距為15cm時,成放大的像,根據(jù)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儀D.物距由15cm增大到30cm的過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變大的10.(2021·湖南郴州·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把焦距為12cm的凸透鏡放在光具座上,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距焦點6cm處,則蠟燭通過該凸透鏡所成的像(  )A.一定是倒立的B.一定是正立的C.一定是放大的D.一定是縮小的11.(2021·青海中考真題)一凸透鏡的焦距為12cm,將點燃的蠟燭從離凸透鏡30cm處沿主光軸移到15cm處的過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變化情況是( ?。〢.像變小,像距變小B.像變大,像距變大C.像變大,像距變小D.像變小,像距變大12.(2021·四川眉山·中考真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如圖所示,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的刻線處,通過移動蠟燭和調(diào)節(jié)光屏的位置來進行探究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將蠟燭移到刻線處,光屏上呈現(xiàn)倒立放大的實像B.將蠟燭移到刻線處,光屏上呈現(xiàn)正立放大的虛像C.將蠟燭移到刻線處,成像特點與照相機成像特點相同D.將蠟燭從刻線處移向刻線處的過程中,光屏上呈現(xiàn)的像會變大13.(2021·湖南邵陽·中考真題)2021年4月30日,邵陽市天空出現(xiàn)了難得一見的“日暈”,許多市民都目睹了這美麗的自然奇觀,如圖是某攝影愛好者用相機拍攝的精彩瞬間,下列對照相機成像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嚲淼?9頁,總29頁 A.倒立放大的實像B.倒立縮小的實像C.正立放大的虛像D.正立縮小的實像14.(2021·山東棗莊·中考真題)關(guān)于放大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放大鏡的鏡片就是一個凸透鏡B.放大鏡所成的像都可以用光屏承接C.用放大鏡可以得到物體正立的虛像D.用放大鏡可以得到物體倒立的實像15.(2021·上海中考真題)凸透鏡成像,焦距是10厘米,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的距離是35厘米,能成像的性質(zhì)是(  )A.放大實像B.放大虛像C.等大實像D.縮小實像16.(2021·江西中考真題)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把蠟燭和凸透鏡固定在如圖所示位置,移動光具座上的光屏得到一清晰像(光屏未畫出),則該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〢.10cmB.20cmC.30cmD.40cm17.(2021·山東泰安·中考真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這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中()①圖中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②圖中成像特點與投影儀成像特點相同③把蠟燭適當左移,透鏡保持不動,向左適當移動光屏,會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試卷第29頁,總29頁 ④把蠟燭移至處,透鏡保持不動,右適當移動光屏,會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A.只有①②正確B.只有①③正確C.只有②④正確D.只有③④正確二、多選題18.(2021·山東濰坊·中考真題)某同學利用光具座、透鏡、蠟燭、光屏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記錄物距u、像距v得到的圖象如圖所示,則( ?。〢.當時,成倒立、等大的像B.當時,成倒立、放大的像C.當時,成倒立、放大的像D.當時,成倒立、縮小的像第II卷(非選擇題)請點擊修改第II卷的文字說明三、雙選題19.(2021·天津中考真題)在時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和點燃的蠟燭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圖),在光屏上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圖中光屏未畫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〢.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試卷第29頁,總29頁 C.光屏一定位于60~70cm刻度之間D.光屏一定位于70~90cm刻度之間四、填空題20.(2021·湖北荊門·中考真題)小華同學將一凸透鏡正對一束平行光,可得到一個很小、很亮的光斑如圖甲所示,該凸透鏡的焦距為_cm。將該凸透鏡、蠟燭和光屏按圖乙所示安裝到光具座上,在光屏上可觀察到清晰倒立_(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像,我們生活中的____(選填“放大鏡”、“近視眼鏡”或“照相機”)就是遵循了凸透鏡的這一成像規(guī)律。把凸透鏡換成薄玻璃板,在蠟燭一側(cè)觀察玻璃板也能看到一個____(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蠟燭的像。21.(2021·貴州中考真題)站在水庫岸邊,從平靜的水面看到水中的魚要比它的實際位置淺,這是光的______(選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某次實成像清晰時的情況如圖所示,在光屏上得到的是一個倒立、放大的像,保持三者位置不變,只把蠟燭和光屏對調(diào),則在光屏上會得到一個倒立、______(填“放大”或“縮小”)的像,外出旅游游時,同學們都喜歡用自拍桿支起手機來拍照,這是因為自拍桿除了能方便地調(diào)整拍攝角度和方位外,還能通過調(diào)節(jié)自拍桿的長度來改變______(選填“像距”或“物距”)從而改變成像的大小,達到滿意的拍攝效果。22.(2021·甘肅蘭州·中考真題)小亮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將燭焰、凸透鏡和屏移到如圖所示的位置時,恰能在光屏中央得到一個清晰的像,跟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學儀器是_____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若要使光屏上的像變大,則小亮應將蠟燭和光屏都向_____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試卷第29頁,總29頁 23.(2021·黑龍江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某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他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A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線處,蠟燭放置在20cm刻度線處時,移動光屏可得到一個清晰倒立的、_______的實像(選填“放大”、“等大”、“縮小”);該同學又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靠近凸透鏡處放置一近視鏡片,為了使光屏上再次呈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沿著光具座向______移動(選填“左”或“右”)。五、實驗題24.(2021·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中考真題)同學們選取不同焦距的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1)安裝并調(diào)節(jié)燭焰、透鏡、光屏,使他們?nèi)叩闹行拇笾略赺_____;(2)小光同學選取焦距為f1=10cm的凸透鏡,當蠟燭放在圖甲位置,調(diào)節(jié)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清晰的像,生活中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工作的;(3)在圖甲實驗的基礎(chǔ)上,更換焦距為f2=5cm的凸透鏡,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______(選填“左”或“右")側(cè)移動;(4)小焦同學發(fā)現(xiàn),在(3)的基礎(chǔ)上,不移動光屏,將自己的眼鏡放到凸透鏡前,如圖乙,光屏上也能呈現(xiàn)清晰的像,說明該眼鏡對光有______(選填試卷第29頁,總29頁 “會聚”或“發(fā)散”)作用。25.(2021·廣西柳州·中考真題)同學們用如圖甲的裝置探究影響凸透鏡成像虛實的因素,進行如下實驗。(1)為更好地觀察實驗現(xiàn)象,應選擇在___________(選填“較暗”或“較亮”)的環(huán)境下進行實驗。(2)用手電筒的光水平照射凸透鏡,通過確定光的會聚點來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在相同實驗條件下,小丁和小剛測量相同透鏡的焦距,小剛的測量結(jié)果總比小丁的測量結(jié)果小,經(jīng)對比發(fā)現(xiàn)兩人使用的手電筒略有不同(如圖乙),則使用手電筒___________的測量結(jié)果準確度較高,小剛使用的應該是手電筒___________。(3)正確測出焦距f后,點燃蠟燭繼續(xù)實驗。發(fā)現(xiàn)當物距u<f時,光屏上不能出現(xiàn)燭焰的像,但直接用眼睛透過透鏡能觀察到燭焰的像,說明該像是____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當u=f時,_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燭焰的像;當u>f時,光屏上能出現(xiàn)燭焰的像,說明該像是____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同學們分析得出結(jié)論:像的虛實由u和f的大小關(guān)系決定。26.(2021·廣西河池·中考真題)某物理興趣小組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時,進行了如下操作:(1)從左到右在光具座上依次安放蠟燭、凸透鏡、光屏,點燃蠟燭,調(diào)節(jié)燭焰、凸透鏡、光屏,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2)當蠟燭距凸透鏡20cm時,把光屏移至適當位置,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等大清晰的像,則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______cm。(3)當蠟燭放在如圖所示位置時,調(diào)節(jié)光屏至適當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___________的實像。27.(2021·江蘇鎮(zhèn)江·中考真題)小林用圖甲裝置來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試卷第29頁,總29頁 (1)實驗前,應調(diào)整燭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鏡的___________上。(2)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處于圖甲所示位置時,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___(填“實”或“虛”)像。(3)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圖甲中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此時光屏上所成像的特點與___________(填“照相機”“放大鏡”或“投影儀”)相同。(4)小林進行了進一步探究:如圖乙所示,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保持光屏位置不變,讓蠟燭和凸透鏡分別以2cm/s和1cm/s的速度,從圖示位置同時勻速向左運動,經(jīng)過___________s,光屏上成清晰___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像。28.(2021·江蘇淮安·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1)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調(diào)節(jié)燭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鏡的___________上。(2)如圖所示,當蠟燭距離凸透鏡15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個清晰的倒立、___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在照神相機、投影儀、放大鏡中,成像情況與之類似的是___________。(3)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時,用白紙遮住凸透鏡的上半部分,則燭焰的像亮度將___________。29.(2021·山東德州·)同學們用蠟燭在實驗室完成以下光學實驗:實驗名稱裝置圖問題討論試卷第29頁,總29頁 小孔成像(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探究平面成像的特點(2)為了比較像和物體的大小關(guān)系,應選取兩支外形___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蠟燭A、B做實驗。(3)為了讓右座的同學也能夠看清蠟燭A的像,小莉只將玻璃板向右平移,則蠟燭A的像相對于蠟燭A的位置___________(選填“向右移動”“向左移動”或“不動”)。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4)此時光屏上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_____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工作的。(5)如果保持透鏡和蠟燭位置不變,將光屏向左移動一小段距離,光屏上的像變模糊,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燭焰清晰的像,應在透鏡和蠟燭之間放置一個___________(選“近視眼鏡”或“遠視眼鏡”)。30.(2021·湖北恩施·中考真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正確安裝并調(diào)節(jié)裝置后,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縮小的像。(1)當蠟燭向凸透鏡靠近時,應將光屏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才能使像變清晰,某同學發(fā)現(xiàn)光屏移動過程中像變大同時還向光屏上方偏了些,為使像回到中央可將凸透鏡往______(選填“上”或“下”)稍稍調(diào)節(jié);(2)移動中光屏上再次成清晰像后,將光屏和蠟燭位置互換,屏上一定成______的實像。31.(2021·遼寧中考真題)某小組“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進行如下操作:試卷第29頁,總29頁 (1)實驗前調(diào)整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_。(2)如圖所示,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實像利用該原理可制成___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若將蠟燭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線處,此時蠟燭將_______(選填“成實像”、“成虛像”或“不成像)。(3)如圖所示,該興趣小組將近視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為使在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應將蠟燭_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4)若將圖示中的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對調(diào),則像的________(選填“倒正”或“大小”)發(fā)生變化,前后兩次像距之差=___________cm。32.(2021·遼寧大連·中考真題)某同學探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像的虛實,正倒和大小”,實驗器材有:光具座(光具座上的刻度尺范圍是0~)、兩個焦距均為而口徑大小不同的凸透鏡、光屏,蠟燭、火柴。(1)選擇口徑______(選填“大”或“小”)的凸透鏡做實驗比較好;(2)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點燃蠟燭,調(diào)整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上;(3)實驗中,該同學判斷燭焰的像是實像,證據(jù)是______;他判斷燭焰的像是倒立的,那么像是圖乙中的______(選填“A”、“B”或“C”);(4)收集的實驗信息如下表:凸透鏡的焦距試卷第29頁,總29頁 實驗次數(shù)物距像的虛實像的正倒像的大小像距125.00實像倒立縮小16.67230.00實像倒立縮小15.00335.00實像倒立縮小14.00分析表中信息,可以得出的探究結(jié)論是:______;(5)從實驗中發(fā)現(xiàn),當物距逐漸變大時,像距逐漸變小。該同學利用本實驗器材進一步探究“物距大于凸透鏡二倍焦距時,像距與物距的關(guān)系”,預設(shè)的物距分別為,、、、、,按照這些預設(shè)值進行實驗,對應的數(shù)據(jù)能否收集全,請說明理由:______。33.(2021·江蘇宿遷·中考真題)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1)將蠟燭、薄玻璃板、光屏和刻度尺按如圖所示放置,則在光屏上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呈現(xiàn)燭焰的像,說明物體通過平面鏡成的是______像;(2)用焦距為8cm的凸透鏡替換薄玻璃板,若不改變蠟燭的位置,則應將光屏向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在光屏上呈燭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樣的成像原理工作的。34.(2021·黑龍江哈爾濱·中考真題)在做“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時,如圖所示:(1)小明用發(fā)出平行光的手電筒正對凸透鏡照射,移動光屏到圖甲位置時,光屏上出現(xiàn)了最小最亮的光斑,這說明凸透鏡對光有______(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此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_cm;試卷第29頁,總29頁 (2)實驗中出現(xiàn)如圖乙所示的實像,他判斷此像是實像的依據(jù)應是______,請你列舉一例此成像規(guī)律在生活中的應用,_______;(3)在(2)的基礎(chǔ)上,保持蠟燭、光屏不動,向右緩慢移動凸透鏡直到光屏上又出現(xiàn)燭焰的像,此時成像的情況是________。35.(2021·江蘇中考真題)小娟對有關(guān)光學實驗進行比較研究。(1)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調(diào)節(jié)器材使燭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透鏡的______上。器材在圖示位置時,觀察到光屏上呈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則該像為倒立、______實像,若將蠟燭移至35cm處,此時凸透鏡對燭焰發(fā)出的光起______作用;(2)將圖中的透鏡換為帶小孔的遮光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下方,要讓像成在光屏中央,應將小孔向______調(diào)節(jié),此時的像與圖中透鏡所成的像相比,像的大小______。36.(2021·福建中考真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1)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調(diào)整它們的高度使燭焰中心、透鏡光心和光屏中心在______;(2)如圖甲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光路可逆可以推斷,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只移動透鏡到______cm刻度處,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______、倒立的實像;(3)實驗一段時間后,原來在光屏中心的像“跑”到光屏上方,如圖乙所示位置。能讓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的操作是______;(填序號)①光屏下調(diào)②蠟燭上調(diào)③透鏡上調(diào)(4試卷第29頁,總29頁 )實驗中,光屏上成模糊的像,如果蠟燭和透鏡位置不變,將光屏往凸透鏡方向靠近,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如果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位置不變,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放上一個合適的凹透鏡。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上述現(xiàn)象說明凹透鏡對光具有______作用。______視眼的矯正與上述成像過程類似。37.(2021·廣東深圳·中考真題)(一)測量平均速度某同學跑八百米,使用電子表計時,剛開始起跑時示數(shù)如圖甲,跑到400m處示數(shù)如圖乙,跑完800m時示數(shù)如圖丙。(1)該實驗的原理是______;(2)他前400m的平均速度是______;(3)他前400m的平均速度______后400m的平均速度(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當透鏡移至如圖甲所示位置時,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_cm;(2)若蠟燭、光屏和透鏡如圖乙所示,想得到一個倒立等大的實像,那么需要將光源向______移動(選填“左”或“右”),除了要將光源移動以外,還需要將光屏______凸透鏡(選填“靠近”或“遠離”)。38.(2021·江蘇中考真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1)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可在凸透鏡后方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光斑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為凸透鏡的_____________。(2)如圖甲所示,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像的性質(zhì)是__________。試卷第29頁,總29頁 A.倒立、放大的實像B.倒立、縮小的實像C.倒立、等大的實像D.正立、放大的虛像(3)保持燭焰和光屏位置不變,取走凸透鏡,則光屏上(____)A.成正立、等大的實像B.成倒立、等大的實像C.成正立、等大的虛像D.不成像(4)保持燭焰和光屏位置不變,在原凸透鏡位置換上另一個透鏡模擬近視眼的成因。接著小莉和小華分別用自己的近視眼鏡來模擬視力矯正。小莉的眼鏡放在透鏡前時,像仍成在光屏前方:小華的眼鏡放在透鏡前時,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整個實驗過程中用到的四塊透鏡如圖乙所示,則放小華的眼鏡時,實驗所用的兩塊透鏡分別是____________(填編號)。39.(2021·貴州中考真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華華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1)按圖甲所示操作,測得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cm;(2)調(diào)節(jié)蠟燭、凸透鏡、光屏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發(fā)現(xiàn)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______(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清晰實像;(3)若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保持不變,將凸透鏡移動到60cm處,光屏上的像模糊不清,這與______(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相似。40.(2021·遼寧中考真題)小明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試卷第29頁,總29頁 (1)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點燃蠟燭調(diào)節(jié)它們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小明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位于光屏的______(填“上方”或“下方”),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應將蠟燭向______調(diào)節(jié);(2)小明正確調(diào)節(jié)后,在光屏中心承接到了一個倒立、______的實像,這樣小明得出了u>2f時凸透鏡成像的特點。經(jīng)過思考,小明覺得自己得出結(jié)論的過程不夠完善,為了使結(jié)論具有普遍性,他應該將蠟燭移到______(填“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間”或“二倍焦距以外”)的其它位置進行多次實驗;(3)通過多次實驗,小明發(fā)現(xiàn)當f”或“=”)u;(4)當u=5cm時,可以觀察到正立、放大的虛像,如果讓蠟燭靠近透鏡,觀察到的像將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1.(2021·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所選凸透鏡的焦距為10.0cm。(1)當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和光屏處在圖中所示位置時,光屏上呈現(xiàn)了燭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質(zhì)是倒立的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______(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工作的。(2)若將蠟燭和光屏對調(diào),光屏上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呈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3)若用不透明紙片將凸透鏡的鏡面遮擋住一小部分,此時光屏上______(選填“燭焰的像不完整”或“會有紙片的像”或“燭焰的像變暗了些”)。42.(2021·寧夏中考真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刻度線處,移動蠟燭,調(diào)節(jié)光屏直到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如圖所示。(1)該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____。試卷第29頁,總29頁 (2)將近視眼鏡的鏡片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適當位置,此時應將光屏向____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3)取走鏡片,將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后,應將光屏移至__________(選填“A”、“B”或“C”)范圍內(nèi)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A.B.C.以外(4)將蠟燭移到刻度線處,適當調(diào)節(jié)光屏,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生活中常見的__________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43.(2021·內(nèi)蒙古包頭·中考真題)某同學用蠟蝕、凸透鏡、光屏、光具座等器材做凸透鏡成像實驗。(1)該實驗需要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調(diào)節(jié)在同一高度,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2)實驗過程中,蠟燭、凸透鏡、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在光屏上呈現(xiàn)一個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實像。若將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光屏上的像變模糊,只需把光屏向______移動,會再次得到清晰的像;(3)實驗過程中,飛來一只小昆蟲落在凸透鏡上,光屏上______(填“會”或“不會”)出現(xiàn)小昆蟲的像。44.(2021·黑龍江中考真題)某同學在做光學實驗時,如圖所示,他先將焦距為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刻度線處,光屏和點燃的蠟燭分別位于凸透鏡兩側(cè),蠟燭放置在刻度線處,移動光屏至刻度線處,光屏上呈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試卷第29頁,總29頁 (1)上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______(選填“放大”、“等大”、“縮小”)的______像(選填“虛”、“實”),是______(選填“放大鏡”、“投影儀”、“照相機”)的成像原理;(2)若將蠟燭沿光具座移至刻度線處,需將光屏移至______刻度線處(不需估讀),光屏上可再次呈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3)若在原有圖示中,蠟燭與凸透鏡之間靠近凸透鏡處,放置一近視鏡片,為了使光屏上呈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沿著光具座向______移動(選填“左”或“右”);(4)實驗過程中隨著蠟燭燃燒變短,蠟燭的像將會向______移動(選填“上”、“下”),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在保持蠟燭和光屏不動的條件下,應將凸透鏡向______移動(選填“上”或“下”)。45.(2021·河北中考真題)小明用凸透鏡、蠟燭、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1)實驗時,使___________在同一水平高度。(2)當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圖所示位置時,光屏上出現(xiàn)了等大清晰的像,此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_cm。(3)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在(2)實驗基礎(chǔ)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縮小清晰的燭焰像,接下來的操作是_______。(4)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把蠟燭移到45cm處,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光屏上始終接收不到像,小明觀察像的方法是_______。46.(2021·北京中考真題)在“重陽節(jié)”到來之際,小航送給奶奶一個放大鏡,奶奶借助這個放大鏡能夠細致欣賞郵票上的圖案,如圖所示。此時奶奶看到的是一個___________、放大的虛像。為了模擬上述現(xiàn)象,小航利用一個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蠟燭和光具座等器材進行實驗。他先將蠟燭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線處,如圖所示,接下來他應將凸透鏡放置在光具座上的A、B、C三點中的___________點處,然后再從透鏡的___________(選填“左”或“右”)側(cè)用眼睛觀察蠟燭燭焰的像。該像_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到。試卷第29頁,總29頁 47.(2021·山東菏澤·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將焦距為的凸透鏡、點燃的蠟燭和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1)實驗時,應先調(diào)整燭焰中心、透鏡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_________;(2)當蠟燭和凸透鏡的距離如圖中所示時,在光屏上成倒立、_________(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________(選填“投影儀”或“照相機”)就是利用這一規(guī)律制成的。48.(2021·山東臨沂·中考真題)小明用焦距為15.0cm的凸透鏡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當各器材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承接到燭焰清晰的像試卷第29頁,總29頁 (1)實驗前,應調(diào)整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2)此時燭焰的成像特點與___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的成像特點相同。(3)實驗時,若一只蒼蠅落在了凸透鏡上,光屏上_______(選填“有”或“沒有”)蒼蠅的像。(4)小明將一副遠視眼鏡的鏡片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且靠近凸透鏡的地方,若保持光屏的位置不變,僅將蠟燭向_________移動適當距離,光屏上即可重新承接到燭焰清晰的像。49.(2021·山西中考真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1)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調(diào)整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2)將蠟燭和光屏移動到如圖甲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出現(xiàn)了燭焰倒立、等大的實像,此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cm。(3)改變蠟燭位置,移動光屏到如圖乙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恰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樣的成像原理工作的。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向左移動到10cm處,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把光屏向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50.(2021·湖南懷化·中考真題)小華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將點燃的蠟燭、光屏放在凸透鏡的兩側(cè),并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調(diào)整到______;(2)小華為了準確的知道凸透鏡的焦距,找到了平行光源,進行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_cm;試卷第29頁,總29頁 (3)將凸透鏡固定在圖乙中的光具座上,位于50cm刻度線處,光屏和點燃的蠟燭位于凸透鏡兩側(cè)。小華將蠟燭移至35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了燭焰清晰的像,則該像是倒立、______的實像,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利用了這條規(guī)律;(4)若保持圖乙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小華將蠟燭移動到15cm刻度線處,在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如果把凸透鏡看成人的眼睛,光屏看成視網(wǎng)膜,則此時成像情況相當于______(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的形成原因。51.(2021·湖南長沙·中考真題)小偉讓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幾束光射向凸透鏡,觀察到光通過透鏡后會聚在光屏的點F上(如圖甲),這個點離凸透鏡光心的距離為10.0cm,小偉想用光路圖記錄這一現(xiàn)象,請幫他在甲圖中把光路圖補充完整______;小偉在圖乙所示的實驗裝置中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他把這個凸透鏡固定在零刻度線的位置不動,蠟燭放在如圖乙所示的位置,移動光屏可得到一個清晰倒立、______的實像,他把蠟燭沿主光軸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后,應把光屏向______移動,光屏上才會再次出現(xiàn)一個清晰的像。52.(2021·江蘇蘇州·)用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進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1)當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標尺上位置如圖時,在光屏上能成________、縮小的實像,生活中的________(照相機/放大鏡/幻燈機)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制成的;試卷第29頁,總29頁 (2)這個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A.8cm  B.12cm  C.16cm  D.20cm(3)若僅將圖中凸透鏡移動到刻度值為________cm處,光屏上可再次呈現(xiàn)一個清晰的像;(4)若僅將圖中光屏向右移動一小段距離,在凸透鏡和燭焰之間放置一個合適的________(近視/遠視)眼鏡,可使光屏上再次得到燭焰清晰的像。53.(2021·江蘇中考真題)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1)圖中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該像的性質(zhì)是倒立、______的實像。(2)圖中只移動蠟燭和光屏,可以模擬照相機成像原理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A.都左移B.都右移C.蠟燭左移,光屏右移D.蠟燭右移,光屏左移(3)完成實驗后,他將另一透鏡放在圖中45cm刻度線位置,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由清晰變模糊,向左移動光屏又發(fā)現(xiàn)清晰的像,說明該透鏡對光有______試卷第29頁,總29頁 作用,可以矯正的視力缺陷是______。54.(2021·四川涼山·中考真題)以下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的部分操作:(1)如圖甲所示,小明讓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凸透鏡的焦距f=_____cm。(要求記錄到準確值的下一位)(2)小明將LED燈、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通過調(diào)節(jié)使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接著,小明調(diào)節(jié)LED燈、凸透鏡至如圖乙所示的位置,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倒立、______的實像,利用此時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制成的光學儀器是______。55.(2021·湖北武漢·中考真題)某同學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1)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進行實驗,蠟燭和凸透鏡放置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將光屏移動到圖示位置時,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______、______立的實像;(2)保持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換用焦距為20cm的凸透鏡繼續(xù)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序號);試卷第29頁,總29頁 ①向左移動蠟燭,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燭焰縮小的清晰的實像②向左移動蠟燭,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放大的清晰的實像③向右移動蠟燭,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放大的清晰的實像④無論怎樣移動蠟燭,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燭焰的清晰的像(3)如圖乙所示,F(xiàn)表示凸透鏡的焦點,S表示燭焰,S′表示S經(jīng)凸透鏡所成的像,請在圖乙中畫出入射光線SA經(jīng)過凸透鏡之后的光線。______56.(2021·湖北隨州·中考真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實驗前,為了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應將光具座上蠟燭的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調(diào)至______;(2)某時刻光屏上呈現(xiàn)一個清晰的倒立縮小的實像,如圖所示。若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動,將凸透鏡向蠟燭方向緩慢移動,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變模糊,同時發(fā)現(xiàn)像的大小______(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3)某時刻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圖),為探究“像的成因”,在圖中標記燭焰頂點為A,燭焰頂點在光屏上的像點為A′,并畫出了一條由A點射向凸透鏡的普通光線,請在圖中畫出這條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的光路。______57.(2021·陜西中考真題)請完成與下列實驗有關(guān)的填空。(1)如圖-1,將兩個表面磨平的鉛塊相互緊壓,它們會“粘”在一起,甚至無法被重物拉開,是因為鉛塊的分子間存在______;試卷第29頁,總29頁 (2)如圖-2,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中,沸騰后繼續(xù)給水加熱,水的溫度______;(3)如圖-3,此時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清晰、等大的實像。將蠟燭移至15cm刻線處,移動光屏使燭焰再次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則燭焰在屏上成的是倒立、______的實像,生活中的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凸透鏡這一成像規(guī)律制成的。試卷第29頁,總29頁 58.(2021·重慶中考真題)(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①調(diào)節(jié)凸透鏡、光屏、燭焰的中心處于___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高度。②如圖所示,測出了凸透鏡的焦距;若凸透鏡不動,把蠟燭移到光具座15cm刻度處,調(diào)節(jié)光屏,在光屏上會成倒立、___________(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清晰實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是用這一原理制成的。(2)在探究物質(zhì)熔化特點時,得到圖甲物質(zhì)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該物質(zhì)屬于____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圖中A點的溫度如圖乙溫度計所示,讀數(shù)為___________℃,熔化過程需______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59.(2021·四川自貢·)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試卷第29頁,總29頁 (1)圖甲中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生活中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利用這一原理制成。(2)如圖乙,線段AB為凸透鏡成像的物距倒數(shù)和像距倒數(shù)的對應關(guān)系,則凸透鏡焦距為______cm。(3)當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時,不改變圖甲中蠟燭和透鏡位置:①若將凸透鏡換成焦距相同鏡面較小的凸透鏡,再次做實驗,光屏上所成的像與原來相比______(選填“變小”、“變暗”或“變不完整”)了②若將凸透鏡換成鏡面大小相同焦距稍小的凸透鏡,再次實驗,則需將光屏______(選填“向左”或“向右”)移動才能成清晰的像,光屏上所成的像與原來的像相比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六、綜合題60.(2021·廣東廣州·中考真題)(1)如圖,我國教煌的塔式光熱電站通過平面鏡把太陽光反射后匯聚到吸熱塔,其中某束光的傳播路徑如圖所示,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______;(用表示平而鏡)(2)如圖,來自于物體MN的三束光線a、b、c平行于主光軸,O是透鏡的光心,a經(jīng)過透鏡后的光線過主光軸的一點;試卷第29頁,總29頁 ①在圖中畫出b、c經(jīng)透鏡后的光線______;②MN經(jīng)透鏡所成像的性質(zhì)是______(選填“倒立縮小的實像”“倒立放大的實像”或“正立放大的虛像”);③若透鏡不動,物體MN往透鏡方向移動2cm,則a經(jīng)過透鏡后的光線過主光軸的點______(選填“向左移動”“向右移動”或“不動”)。試卷第29頁,總29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參考答案1.D2.D3.A4.D5.B6.C7.A8.B9.C10.C11.B12.D13.B14.B15.D16.A17.B18.BD19.AC20.10.0縮小照相機等大21.折射縮小物距22.照相機右23.縮小右24.同一高度(或同一水平線或同一水平高度)投影儀左發(fā)散25.較暗A(chǔ)A虛不能實26.同一高度10.0縮小27.主光軸倒立實照相機5等大28.同一高度放大投影儀變暗29.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相同不動投影儀遠視眼鏡答案第3頁,總4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30.遠離下放大31.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投影儀成實像遠離大小532.大同一高度見解析C見解析見解析33.不能虛左照相機34.會聚20.0像能夠在光屏上呈現(xiàn)投影儀倒立、縮小的實像35.主光軸等大會聚上不變36.同一高度55縮?、诎l(fā)散近37.5m/s大于8.0右靠近38.焦距BD①③39.10.0放大近視眼40.上方上縮小二倍焦距以外>變小41.放大投影儀能燭焰的像變暗了些42.15右B投影儀43.使燭焰的像在光屏中央放大左(靠近凸透鏡方向)不會44.縮小實照相機80右上下45.蠟燭燭焰、凸透鏡光心、光屏中心10.0將蠟燭和光屏均向左移動合適的距離在凸透鏡右側(cè)合適位置直接觀察46.正立C左不能47.同一高度縮小照相機48.同一高度照相機沒有右49.同一高度10照相機左50.同一高度10.0放大投影儀近視眼51.縮小左答案第3頁,總4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52.倒立照相機B40近視53.等大A會聚遠視眼54.10.0同一高度(或同一水平直線)縮小照相機55.縮小倒④56.同一高度變大57.相互作用的吸引力不變縮小照相機58.相同放大投影儀晶體39吸熱59.放大投影儀10變暗向左變小60.答案第3頁,總4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倒立放大的實像不動答案第3頁,總4頁
同類資料
更多
2021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4、2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專項訓練題(含答案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