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訓練:第三章牛頓運動定律章末過關(guān)檢測(附解析)
ID:30944 2021-09-20 1 3.00元 8頁 233.29 KB
已閱讀8 頁,剩余0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3.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章末過關(guān)檢測(三)(建議用時:45分鐘)一、單項選擇題1.(2020·福建三明清流一中段考)如圖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沒有拉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繩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繩的力B.繩拉牛的力與牛拉繩的力是一對平衡力C.繩拉牛的力與地面對牛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D.繩拉牛的力與地面對牛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解析:選C。繩拉牛的力和牛拉繩的力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錯誤;由于沒有拉動牛,可知繩拉牛的力與地面對牛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故C正確,D錯誤。2.如圖所示,細繩一端系在小球O上,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A點,輕質(zhì)彈簧一端與小球連接,另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的B點,小球處于靜止狀態(tài)。將細繩燒斷的瞬間,小球的加速度方向(  )A.沿BO方向B.沿OB方向C.豎直向下D.沿AO方向解析:選D。小球平衡時,對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彈簧彈力、繩的拉力。當細繩燒斷的瞬間,繩的拉力變?yōu)榱悖亓?、彈力不變,此時重力與彈力的合力與繩的拉力等大反向,故D正確。3.(2020·福建晉江季延中學高一期末)如圖所示,兩個質(zhì)量分別為m1=2kg、m2=3kg的A、B兩物體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間用輕質(zhì)彈簧測力計連接,兩個大小分別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別作用在A、B上,則(  )A.在突然撤去F2的瞬間,A的加速度不變 B.在突然撤去F2的瞬間,B的加速度不變C.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20ND.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30N解析:選A。在突然撤去F2的瞬間,因彈簧的彈力不變,可知A的受力不變,加速度不變,A正確。在突然撤去F2的瞬間,彈簧的彈力不變,但是B的受力發(fā)生了變化,即B加速度要變化,B錯誤。以兩物體為整體:F1-F2=(m1+m2)a,解得a=2m/s2;對A:F1-T=m1a,解得T=26N,C、D錯誤。4.(2020·金州校級模擬)如圖,自由下落的小球下落一段時間后,與彈簧接觸,從它接觸彈簧開始,到彈簧壓縮到最短的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從接觸彈簧到速度最大的過程是失重過程B.從接觸彈簧到加速度最大的過程是超重過程C.從接觸彈簧到速度最大的過程加速度越來越大D.速度達到最大時加速度也達到最大解析:選A。當彈簧的彈力等于小球的重力時,小球的加速度為零,此時速度最大;則從接觸彈簧到速度最大的過程,小球的加速度向下,且加速度逐漸減小,是失重過程,故A正確,C、D錯誤;當小球到達最低點時小球的加速度最大,則從接觸彈簧到加速度最大的過程中,加速度是先向下減小,失重,然后加速度是向上增加,超重,故B錯誤。5.(2020·漳州市第一次教學質(zhì)檢)如圖,MN是一段傾角θ=30°的傳送帶,一個可以看做質(zhì)點,質(zhì)量m=1kg的物塊,以沿傳動帶向下的速度v0=4m/s從M點開始沿傳送帶運動。物塊運動過程的部分v-t圖象如圖所示,g取10m/s2,則(  ) A.物塊最終從傳送帶N點離開B.傳送帶的速度v=1m/s,方向沿斜面向下C.物塊沿傳送帶下滑時的加速度a=2m/s2D.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解析:選D。從圖象可知,物體速度減為零后反向向上運動,最終的速度大小為1m/s,因此沒從N點離開,并且能推出傳送帶斜向上運動,速度大小為1m/s,A、B錯誤;v-t圖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物塊沿傳送帶下滑時的加速度a=2.5m/s2,C錯誤;對2s內(nèi)的物塊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μmgcos30°-mgsin30°=ma,可得μ=,D正確。二、多項選擇題6.兩個疊在一起的滑塊,置于固定的、傾角為θ的斜面上,如圖所示,滑塊A、B的質(zhì)量分別為M、m,A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B與A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已知兩滑塊都從靜止開始以相同的加速度從斜面上滑下,滑塊B受到的摩擦力(  )A.等于零B.方向沿斜面向上C.大小等于μ1mgcosθD.大小等于μ2mgcosθ解析:選BC。把A、B兩滑塊作為一個整體,設(shè)其下滑的加速度為a,由牛頓第二定律有(M+m)gsinθ-μ1(M+m)gcosθ=(M+m)a得a=g(sinθ-μ1cosθ)。由于a
同類資料
更多
2022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訓練:第三章牛頓運動定律章末過關(guān)檢測(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