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物理一輪復習訓練:第三章素養(yǎng)提升課(三)牛頓運動定律的綜合應用(附解析)
ID:30945 2021-09-20 1 3.00元 4頁 114.98 KB
已閱讀4 頁,剩余0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3.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建議用時:20分鐘)1.(2020·吉林市第二次調(diào)研)如圖所示,滑塊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夠長的固定斜面,從頂端下滑,直至速度為零。若用x、v、a分別表示滑塊下滑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時間,則下列圖象中能正確描述該過程的是(  )解析:選D?;瑝K下滑過程中做勻減速直線運動,下滑過程中,其速度—時間圖線是一條斜向下的直線;下滑過程中,其加速度—時間圖線與時間軸平行,故A、B錯誤;用x、v、a分別表示滑塊下滑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據(jù)速度—位移關系可得v-v2=2ax,解得v=,所以下滑過程中,其速度—位移圖線是一條切線斜率變大的向下彎曲的曲線,故C錯誤,D正確。2.(2020·江蘇海門中學第二次質(zhì)調(diào))一個物體在多個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果僅使其中一個力的大小逐漸減小到零,然后又從零逐漸恢復到原來的大小(此力的方向始終未變),在這一過程中其余各力均不變。那么,下列各圖中能正確描述該過程中物體速度變化情況的是(  )解析:選D。由于物體在多個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果僅使其中一個力的大小逐漸減小到0,物體的合力逐漸增大到某值,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知加速度會逐漸增大到某一值,接著又使這個力逐漸恢復到原來的大小(此力的方向始終不變),合力逐漸減小到零,則加速度逐漸減小至零;所以物體的加速度逐漸增大到某值后再逐漸減小至零,而速度從零開始一直增大,根據(jù)v-t圖象的切線斜率表 示瞬時加速度,知D圖正確。3.(2020·豐臺區(qū)二模)如圖所示,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上,滑塊A、B疊放在一起,A上表面水平,A物體的質(zhì)量為2m,B物體的質(zhì)量為m。當滑塊A、B一起沿斜面向下運動時,A、B始終保持相對靜止。關于B物體在下滑過程中的受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物體受到的支持力N=mg,方向豎直向上B.B物體受到的支持力N=mg-mgsinθ,方向豎直向上C.B物體受到的摩擦力f=m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D.B物體受到的摩擦力f=mgsinθcosθ,方向水平向左解析:選D。對A、B整體,由牛頓第二定律有3mgsinθ=3ma解得a=gsinθ對物體B,豎直方向mg-N=masinθ解得N=mg-masinθ=mgcos2θ方向豎直向上;水平方向f=macosθ=mgsinθcosθ方向水平向左。4.(2020·東北三省三校第二次聯(lián)考)如圖甲所示,質(zhì)量分別為m和M的物塊A、B疊放在一起,放于光滑水平面上。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水平外力作用在A上,能使A、B保持相對靜止的最大外力F與μg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認為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m取一更大的值,則圖象的斜率變小 B.若m取一更大的值,則圖象的斜率變大C.若M取一更大的值,則圖象的斜率變大D.若M取一更大的值,則圖象的斜率不變解析:選B。對整體受力分析可知,使A、B保持相對靜止的最大外力為F=(M+m)a隔離B有μmg=Ma聯(lián)立解得F=μg圖象斜率k==m,若m取一更大的值,則圖象的斜率變大,故A錯誤,B正確;若M取一更大的值,則圖象的斜率變小,故C、D錯誤。5.(多選)如圖所示,某旅游景點的傾斜索道與水平線夾角θ=30°,當載人車廂以加速度a斜向上加速運動時,人對車廂的壓力為體重的1.25倍,此時人與車廂相對靜止,設車廂對人的摩擦力為Ff,人的體重為G,下面正確的是(  )A.a(chǎn)=       B.a(chǎn)=C.Ff=GD.Ff=G解析:選BD。由于人對車廂底的正壓力為其重力的1.25倍,所以在豎直方向上有FN-mg=ma上,解得,a上=0.25g,設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為a水,則=tan30°=,a水=g,a==,F(xiàn)f=ma水=G,故B、D正確。6.(2020·南平市第一次質(zhì)檢)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著一個傾角為30°的光滑斜面,斜面頂端有一不計質(zhì)量和摩擦的定滑輪,一細繩跨過定滑輪,一端系在物體A上,另一端與物體B連接,物體A、B 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細繩與斜面平行。若將A、B兩物體對調(diào),將A置于距地面h高處由靜止釋放,設A與地面碰撞后立即停止運動,B在斜面運動過程中不與滑輪發(fā)生碰撞,重力加速度為g。試求:(1)A和B的質(zhì)量之比;(2)物體B沿斜面上滑的總時間。解析:(1)對物體A、B受力分析,有mAgsin30°=T1T1=mBg解得=;(2)A、B對調(diào)后,A物體接觸地面前,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對A:mAg-T2=mAa1對B:T2-mBgsin30°=mBa1B在斜面上運動:h=a1tA落地后,B繼續(xù)向上運動,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mBgsin30°=mBa2a1t1=a2t2解得t1=t2=2所以B運動總時間t=t1+t2=4。答案:(1)2∶1 (2)4
同類資料
更多
2022高考物理一輪復習訓練:第三章素養(yǎng)提升課(三)牛頓運動定律的綜合應用(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