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物理一輪復習訓練:第五章素養(yǎng)提升課(六)功能關系能量守恒定律(附解析)
ID:30959 2021-09-20 1 3.00元 8頁 410.22 KB
已閱讀8 頁,剩余0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3.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建議用時:30分鐘)1.(2020·北京市第二次合格性考試)物體從高空墜落到地面,即使質(zhì)量較小,也可能會造成危害。設一質(zhì)量為0.2kg的蘋果從距離地面20m高處由靜止下落,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落地時蘋果的動能約為(  )A.10J      B.20JC.40JD.80J解析:選C。蘋果下落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故蘋果落地時的動能Ek=mgh=0.2×10×20J=40J,故C正確,A、B、D錯誤。2.如圖所示,小明同學水平拉伸一個彈弓,放手后將彈珠射出,則橡皮筋的彈性勢能(  )A.在釋放過程中增加B.在拉伸過程中減小C.在釋放過程中轉(zhuǎn)化為彈珠動能D.在拉伸過程中由彈珠動能轉(zhuǎn)化得到解析:選C。彈珠在釋放過程中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彈珠的動能,則彈性勢能減小,A錯誤,C正確;在拉伸過程中,人克服彈力做功,則彈性勢能增加,B、D錯誤。3.自然現(xiàn)象中蘊藏著許多物理知識,如圖所示的一個盛水袋,某人從側(cè)面緩慢推袋壁使它變形,則水的勢能(  )A.增大B.變小C.不變D.不能確定解析:選A。人緩慢推水袋,對水袋做正功,由功能關系可知, 水的重力勢能一定增加,A正確。4.(2020·河北張家口高三期末)如圖所示,運動員跳傘將經(jīng)歷加速下降和減速下降兩個過程,在這兩個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員先處于超重狀態(tài)后處于失重狀態(tài)B.空氣浮力對系統(tǒng)始終做負功C.加速下降時,重力做的功大于系統(tǒng)重力勢能的減小量D.任意相等的時間內(nèi)系統(tǒng)重力勢能的減小量相等解析:選B。運動員先加速向下運動,處于失重狀態(tài),后減速向下運動,處于超重狀態(tài),A錯誤;空氣浮力與運動方向總相反,故空氣浮力對系統(tǒng)始終做負功,B正確;加速下降時,重力做的功等于系統(tǒng)重力勢能的減小量,C錯誤;因為是變速運動,所以任意相等的時間內(nèi),系統(tǒng)下降的高度不相等,則系統(tǒng)重力勢能的減小量不相等,D錯誤。5.某活動中引入了戶外風洞飛行體驗裝置,體驗者在風力作用下飄浮在半空。若減小風力,體驗者在加速下落過程中(  )A.失重且機械能增加B.失重且機械能減少C.超重且機械能增加D.超重且機械能減少解析:選B。據(jù)題意,體驗者漂浮時受到的重力和風力平衡;在加速下降過程中,風力小于重力,即重力對體驗者做正功,風力做負功,體驗者的機械能減少;加速下降過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下,體驗者處于失重狀態(tài),B正確。6.如圖所示,木塊A放在木塊B的左端上方,用水平恒力F將A拉到B的右端,第一次將B固定在地面上,F(xiàn)做功W1,生熱Q1;第二次讓B在光滑水平面上可自由滑動,F(xiàn)做功W2,生熱Q2。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W1AB,AB=h,環(huán)從A處由靜止釋放運動到B點時彈簧仍處于伸長狀態(tài),整個運動過程中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重力加速度為g,環(huán)從A處開始運動時的加速度大小為2g,則在環(huán)向下運動的過程中(  )A.環(huán)在B處的加速度大小為0B.環(huán)在C處的速度大小為C.環(huán)從B到C一直做加速運動 D.環(huán)的速度最大的位置在B、C兩點之間解析:選D。環(huán)在B處水平方向合外力為0,豎直方向上只受重力,所以加速度為g,A錯誤;環(huán)在運動過程中,OC的長度大于OA的長度,因此彈簧從A點到C點伸長量變大,彈性勢能增加,如果物體的重力勢能全部轉(zhuǎn)化為動能則有mgh=mv2,可得物體的速度為,但是物體的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和彈性勢能,因此速度小于,B錯誤;環(huán)在A處,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F+mg=m·2g,得彈力在豎直方向的分力F=mg,環(huán)經(jīng)過B點向下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滑動至距離B點h處時,彈簧的伸長量與在A處大小相等,所以彈簧彈力在豎直方向的分力F與重力等大反向,加速度為0,此時速度最大,之后環(huán)做減速運動,因為BC>AB=h,所以環(huán)的速度最大的位置在B、C兩點之間,環(huán)從B到C先加速后減速,C錯誤,D正確。14.(2020·張家口市5月模擬)如圖所示,足夠長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底端有一固定擋板,輕質(zhì)彈簧下端與擋板相連,上端與物體A相連。用不可伸長的輕質(zhì)細線跨過斜面頂端的定滑輪把A與另一物體B連接起來,A與滑輪間的細線與斜面平行。初始時用手托住B,細線剛好伸直,此時物體A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不計滑輪質(zhì)量與摩擦,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nèi),現(xiàn)由靜止釋放物體B,在B第一次向下運動過程中(  )A.輕繩對物體B做的功等于物體B重力勢能的變化量B.物體B的重力做功等于物體B機械能的變化量C.輕繩對物體A做的功等于物體A的動能與彈簧彈性勢能的變化量之和D.兩物體與輕繩組成系統(tǒng)機械能變化量的絕對值等于彈簧彈性勢能變化量的絕對值解析:選D。輕繩對物體B做的功等于物體B機械能的變化,故A 錯誤;重力做功等于物體重力勢能的變化,故B錯誤;依題得,輕繩對物體A做的功等于物體A的機械能與彈簧的彈性勢能的變化量之和,故C錯誤;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知D正確。15.(多選)(2020·煙臺市高考診斷一模)如圖所示,一長木板B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B的左端放一物體A,現(xiàn)以恒定的外力F拉A,經(jīng)一段時間物塊A從長木板B的右端拉出,且在此過程中以地面為參考系,長木板B也向右移動一段距離。則在此過程中(  )A.外力F對A做的功等于A和B動能的增量B.A對B摩擦力做的功與B對A摩擦力做的功的絕對值相等C.外力F做的功等于A、B動能的增量與系統(tǒng)由于摩擦而產(chǎn)生的熱量之和D.A對B摩擦力做的功等于B動能的增量和B與地面之間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之和解析:選CD。根據(jù)功能關系可知,外力F做的功等于A和B動能的增量與系統(tǒng)由于摩擦而產(chǎn)生的熱量之和,故C正確,A錯誤;A對B的摩擦力與B對A的摩擦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由于A在B上滑動,A、B對地的位移不等,故二者做功不相等,故B錯誤;對B分析,由動能定理知WAB-WB地=ΔEkB,A對B摩擦力做的功WAB=ΔEkB+WB地,所以A對B摩擦力做的功等于B動能的增量和B與地面之間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之和,故D正確。
同類資料
更多
2022高考物理一輪復習訓練:第五章素養(yǎng)提升課(六)功能關系能量守恒定律(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