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6 光合作用【考情探究】課標解讀考情分析備考策略考點考向1光合色素和葉綠體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離(1)考查內容:本專題為高頻考點,常常結合光合作用探究實驗、光合速率曲線等以非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側重考查色素的種類和作用、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變化規(guī)律、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速率的影響等。(2)命題規(guī)律:對能力的考查多集中在模型分析、獲取信息、綜合運用等方面(如2020山東,21)。(3)命題趨勢:預計在2022年高考中,試題仍會聚焦在光合作用的原理及應用這一視角,引導學生運用物質和能量觀,分析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并能夠運用光合作用原理解釋生產實踐中的應用。本考點往往結合新情境、新研究成果進行考查,提高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非常關鍵(1)在復習時,要將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過程及原理融會貫通,總結環(huán)境因素影響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利用光合作用圖解或表解對比理解光合作用中主要的生理變化。(2)結合對照實驗的基本原理,理解探究光合速率的實驗原理并歸納實驗方法,培養(yǎng)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的能力2光合作用的原理及應用光合作用的過程分析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及應用3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關系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過程聯系“三率”的判斷與分析【真題探秘】命題立意命題特點本題以人工光合系統為背景,推陳出新,角度巧妙,同時還聯系到前沿科技和環(huán)境保護,使本題立意更加深遠。解題指導審題關鍵將新信息與已知知識進行遷移,如人工光合作用系統中糖類的合成與暗反應進行 遷移;用穩(wěn)態(tài)與平衡觀思考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
基礎篇【基礎集訓】考點一 光合色素和葉綠體1.提取光合色素,進行紙層析分離,對該實驗中各種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A.未見色素帶,說明材料可能為黃化葉片B.色素始終在濾紙上,是因為色素不溶于層析液C.提取液呈綠色是由于含有葉綠素a和葉綠素b較多D.胡蘿卜素處于濾紙條最上方,是因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答案 C 2.如圖是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高等植物葉綠體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①和②均為選擇透過性膜B.③上分布有與光反應有關的色素和酶C.③上所含色素均含M,故缺M時這些色素都無法合成D.在③上形成的產物NADPH和ATP進入④中為暗反應提供物質和能量答案 C 3.如圖是新鮮綠葉的四種光合色素在濾紙上分離的情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提取色素時加入碳酸鈣是為了防止濾液揮發(fā)B.水稻在收獲時節(jié),葉片中色素含量的多少是(甲+乙)<(丙+丁)C.四種色素都能溶解在層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D.四種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紅光答案 B 考點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及應用4.如圖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圖中a~g為物質,①~⑤為反應過程,物質轉化用實線表示,能量轉化用虛線表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①表示水分的吸收,③表示水的光解B.c為ATP,f為NADPHC.將b物質用18O標記,最終在(CH2O)中能檢測到18O
D.圖中a物質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綠色植物能利用它將光能轉化成活躍的化學能答案 B 5.光合作用通過密切關聯的兩大階段——光反應和暗反應實現。對于改變反應條件而引起的變化,說法正確的是( )A.突然中斷CO2供應會暫時引起葉綠體中C5/C3值減小B.突然中斷CO2供應會暫時引起葉綠體中ATP/ADP值增大C.突然將紅光改變?yōu)榫G光會暫時引起葉綠體中C3/C5值減小D.突然將綠光改變?yōu)榧t光會暫時引起葉綠體中ATP/ADP值減小答案 B 6.如圖所示為研究光照強度和CO2濃度對某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a→b,葉綠體中C3濃度降低B.b→d,葉綠體中C5濃度升高C.a→b,葉綠體中C5生成速率降低D.d點時,限制光合作用強度的環(huán)境因素可能有CO2濃度和溫度等答案 C 考點三 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關系7.如圖表示在有氧條件下某高等植物體內有關的生理過程示意圖,①~⑤表示有關過程,X、Y和Z表示相關物質。請據圖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X、Y、Z物質分別表示C3、丙酮酸和ATPB.①~⑤過程中能產生ATP的有①②③④C.②⑤過程分別表示C3的還原和CO2的固定D.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時,④過程產生的CO2會釋放到細胞外答案 B 8.小麥植株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如圖表示在一定CO2濃度、環(huán)境溫度為25℃、不同光照強度條件下測得的小麥植株的光合作用強度(以CO2的吸收量表示)。回答下列問題:
(1)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強,光反應生成 的量增加,從而提高有機物的合成速率。b點時小麥葉肉細胞中光合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速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調節(jié)到30℃,b點將向 移動。?(2)c點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強度繼續(xù)上升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 。依此原理,在農業(yè)生產中可采用 (答一項即可)措施提高小麥產量。?(3)欲探究光合作用產物淀粉合成過程的中間產物有哪些,試寫出可行的實驗思路:? 。?答案 (1)ATP和NADPH 大于 右 (2)CO2濃度 施有機肥 (3)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標記CO2,觀察哪些物質中出現了放射性,則光合作用形成淀粉的中間產物就有哪些[教師專用題組]【基礎集訓】考點一 光合色素和葉綠體1.(2019黑龍江哈師大附中開學考,28,1分)圖為葉綠體亞顯微結構圖,下列關于其結構與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①和②均為選擇透過性膜B.光反應的產物有O2、NADPH、ATPC.③上的反應需要光,不需要酶,④上的反應不需要光,需要多種酶D.光能轉變?yōu)榛钴S的化學能在③上進行;活躍的化學能轉變?yōu)榉€(wěn)定的化學能在④中完成答案 C?、佗诜謩e是葉綠體的外膜、內膜,它們都是選擇透過性膜,A正確;光反應階段,水光解產生[H](NADPH)和O2,并催化ADP和Pi生成ATP,B正確;③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進行光反應,需要光、色素、酶等的參與,④葉綠體基質中進行暗反應,不需要光,需要多種酶的參與,C錯誤;③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進行光反應,可將光能轉變?yōu)榛钴S的化學能,④葉綠體基質中進行暗反應,將活躍的化學能轉變?yōu)橛袡C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D正確。2.如圖是利用新鮮的菠菜葉進行“葉綠體中色素提取和分離”的實驗,濾液經層析后,色素帶在濾紙條上的分布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是葉黃素,②是胡蘿卜素,它們是類胡蘿卜素B.③是葉綠素b,其含量最多C.④的溶解度最高擴散速度最慢D.菠菜葉如果放置時間過長,實驗中③④色素帶寬度會變窄答案 D 濾紙條上色素帶①②③④依次是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葉綠素b,葉綠素a含量最多,A、B錯誤;四種色素中,①胡蘿卜素溶解度最高,擴散速度最快,④葉綠素b溶解度最低,擴散速度
最慢,C錯誤;放置時間過長的菠菜葉的葉綠素會被破壞,導致葉綠素a、葉綠素b色素帶寬度變窄,D正確。3.如圖是利用新鮮菠菜葉進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活動時得到的結果,出現該實驗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A.用70%乙醇作為提取液B.研磨時未加SiO2C.研磨時未加CaCO3D.分離時層析液液面高于濾液細線答案 C 圖中結果顯示葉綠素含量明顯降低,若用70%的乙醇作為提取液或未加SiO2,各種色素的含量都會減少,A、B錯誤;研磨時未加CaCO3,導致部分葉綠素被破壞,C正確;分離時層析液液面高于濾液細線,色素會溶解到層析液中,得不到色素帶,D錯誤。4.如圖表示葉綠體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況。據圖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由圖可知,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400~500nm波長的光B.用450nm波長的光比600nm波長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強度C.由550nm波長的光轉為670nm波長的光后,葉綠體中C3的量增加D.土壤中缺乏鎂時,植物對420~470nm波長的光的利用量顯著減少答案 C 圖中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400~500nm波長的光,A正確;葉綠體色素吸收450nm波長的光比600nm波長的光所占的吸收光能百分比大,故450nm波長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強度,B正確;由550nm波長的光轉為670nm波長的光后,色素吸收光能增強,光反應增強,C3還原加速,而CO2固定幾乎未變,故葉綠體中C3的量將減少,C錯誤;葉綠素b主要吸收420~470nm波長的光,缺鎂時葉綠素合成減少,所以植物對420~470nm波長的光的利用量顯著減少,D正確。5.(2020屆黑龍江哈三中一調,35,1分)在綠葉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中,在濾紙中央滴一滴色素濾液,然后進行分離(如圖),得到四個不同顏色的同心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以用層析液提取綠葉中的光合色素B.由外向內的第三圈呈藍綠色,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C.如實驗中未加CaCO3,會導致由外向內的第一、二圈顏色較淺D.由外向內第一、二圈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答案 B 本題以實驗為信息載體,考查了實驗探究能力。試題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體現了科學探究素養(yǎng)中的結果分析要素。根據葉綠體中色素的分離原理可知,可以用層析液分離綠葉中的光合色
素,提取光合色素常用無水乙醇,若用層析液提取綠葉中的光合色素,則提取效果差,且濾紙條上無色素帶,A錯誤;根據分析可知,由外向內的第三圈是葉綠素a,呈藍綠色,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B正確;光合色素的提取實驗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防止葉綠素被破壞,所以如果實驗中未加CaCO3,葉綠素a和葉綠素b含量較少,即由外向內的第三、四圈顏色較淺,C錯誤;由外向內第一、二圈中的色素是胡蘿卜素和葉黃素,它們主要吸收藍紫光,D錯誤。解題關鍵 熟記綠葉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的原理以及實驗結果是分析解答本題的關鍵??键c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及應用6.如圖為高等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圖解。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②是氧氣,可參與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B.光合作用可分為兩個階段,光反應和暗反應階段C.③是C3,其在NADPH、ATP和酶的作用下,被還原形成(CH2O)和C5D.④是ATP,在葉綠體基質中生成答案 D 根據題圖可知,在光反應階段,水分解形成了②氧氣,氧氣可以參與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A正確;光合作用可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B正確;③是C3,其在NADPH、ATP和酶的作用下,可被還原形成(CH2O)和C5,C正確;④是ATP,ATP在光反應階段生成,場所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D錯誤。方法技巧 利用簡圖法理解光反應和暗反應的關系(1)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NADPH、ATP,暗反應為光反應提供ADP和Pi以及NADP+。(2)沒有光反應,暗反應無法進行;沒有暗反應,有機物無法合成,光反應也會受到抑制。7.下列對于光合作用的發(fā)現過程及意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薩克斯把綠葉放置在暗處幾小時,再讓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之后用碘蒸氣處理葉片,發(fā)現曝光的一半呈深藍色,遮光的一半沒有顏色變化,證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B.恩格爾曼用極細的光束照射載有水綿和需氧細菌的臨時裝片,發(fā)現葉綠體向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證明了葉綠體能夠產生氧氣C.卡爾文用14C標記的14CO2供小球藻進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蹤其放射性,發(fā)現了碳原子的轉移途徑為14CO2→14C3→(14CH2O)D.魯賓和卡門利用同位素18O分別標記CO2和H2O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發(fā)現光合作用中的氧氣來源于水答案 D 薩克斯把綠葉放置在暗處幾小時,目的是消耗掉葉片中的營養(yǎng)物質,然后再讓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之后用碘蒸氣處理葉片,發(fā)現曝光的一半呈深藍色,遮光的一半沒有顏色變化,證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A正確;恩格爾曼把載有水綿和需氧細菌的臨時裝片放在沒有空氣的小室內,在黑暗中用極細的光束照射水綿,發(fā)現需氧細菌只向葉綠體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證明了葉綠體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B錯誤;卡爾文用14C標記的14CO2供小球藻進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蹤其放射性,發(fā)現了碳原子的轉移途徑為14CO2→14C3→(14CH2O),C正確;魯賓和卡門利用同位素18O分別標記CO2和H2O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發(fā)現光合作用中氧氣來源于水而不是CO2,D正確。易錯警示 水綿的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不會因光束照射而集中起來,發(fā)現需氧細菌向葉綠體被光束照射的部位集中,證明了葉綠體能吸收光能,光合作用可以產生氧氣。
8.科學家往小球藻培養(yǎng)液中通入14CO2后,分別給予小球藻不同時間的光照,結果如表。實驗組別光照時間(s)放射性物質分布12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22012種磷酸化糖類360除上述12種磷酸化糖類外,還有氨基酸、有機酸等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本實驗利用小球藻研究的主要是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B.每組照光后需將小球藻進行處理使酶失活,才能測定放射性物質分布C.CO2進入葉綠體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質是12種磷酸化糖類D.實驗結果說明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還包括氨基酸、有機酸等答案 C CO2是光合作用暗反應階段的原料,A正確;每組照光后將小球藻進行處理使酶失活,其目的是終止相關的反應,這樣所得結果才能準確反映光照時間內放射性物質的分布,B正確;在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過程中,CO2先進行固定,生成三碳化合物,然后是三碳化合物被還原,從表中可以看出,放射性首先出現在3-磷酸甘油酸中,C錯誤;表中信息顯示,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還包括氨基酸、有機酸等,D正確。9.研究者使用穩(wěn)定同位素18O標記水和碳酸鹽/碳酸氫鹽中的氧,加入三組小球藻培養(yǎng)液中,記錄反應起始時水和碳酸鹽/碳酸氫鹽中18O的比例,光照一段時間后,分別檢測小球藻釋放的氧氣中18O的比例,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組別水中18O的比例(%)HC和C中18O的比例(%)反應時間(min)釋放的O2中18O的比例(%)10.850.41450.8420.850.551100.8530.850.612250.85A.小球藻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可由HC和C提供B.HC和C中18O的比例不同導致放氧速率不同C.釋放的O2中18O的比例不受光合作用反應時間影響D.釋放的O2中18O比例與水相近,推測氧氣來自水答案 B 由表中數據可知,小球藻釋放的氧氣中18O的比例與水中18O的比例變化一致,與HC和C中18O的比例均不一致,可以推知O2來自水中的氧,D選項正確;小球藻釋放的O2中18O的比例與反應時間變化不一致,推知釋放的O2中18O的比例不受光合作用反應時間影響,C選項正確;小球藻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可由HC和C提供,A選項正確;表中數據不能反映放氧速率的不同,B選項錯誤。10.(2019安徽合肥高三調研,5)科學家研究小麥在適宜溫度時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得到如圖曲線,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當環(huán)境溫度升高時,cd段位置上移
B.a點時葉肉細胞中產生ATP的細胞器只有線粒體C.其他條件適宜,當植物缺Mg時,b點將向右移動D.c點之后小麥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加可能與光合色素的量有關答案 A 因此圖曲線已經是小麥在適宜溫度下得到的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若環(huán)境溫度升高,酶活性會下降,光合速率降低,cd段位置會下移,A錯誤;a點時,葉肉細胞只能進行呼吸作用,因此產生ATP的細胞器只有線粒體,B正確;b點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時對應的光照強度,因此當植物缺Mg時,葉綠素的合成受阻,導致光合作用強度降低,要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相等,就必須增加光照強度以提高光合作用強度,所以b點將向右移動,C正確;c點對應的光照強度是光飽和點,該點之后光合作用強度不再隨光照強度增大而增大,此時影響因素可能是葉綠體中色素的含量、酶的量、CO2濃度等,影響因素不再是光照強度,D正確。11.(2020屆黑龍江哈師大附中月考,19,1分)將川芎植株的一葉片置于恒溫的密閉小室內,調節(jié)小室內CO2濃度,在恒定光照強度下測定葉片光合作用強度(以CO2吸收速率表示),測定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如果光照強度適當降低,a點左移,b點左移B.如果光照強度適當降低,a點左移,b點右移C.如果光照強度適當增強,a點右移,b點右移D.如果光照強度適當增強,a點左移,b點右移答案 D 如果光照強度適當降低,光反應生成的ATP和[H]減少,暗反應降低,因此二氧化碳補償點變大,飽和點變小,此時a點右移,b點左移,A、B錯誤;如果光照強度適當增加,光反應生成的ATP和[H]增加,暗反應增強,因此CO2補償點變小,飽和點變大,故a點左移,b點右移,C錯誤,D正確??键c三 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關系12.如圖所示為甘蔗一葉肉細胞內的系列反應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過程①中葉綠體中的四種色素都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B.過程①產生[H],過程②消耗[H],過程③既產生也消耗[H]C.過程②只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中,過程③只發(fā)生在線粒體中D.若過程②的速率大于過程③的速率,則甘蔗的干重就會增加答案 B 過程①②③④分別為光反應、暗反應、細胞呼吸和ATP的利用。光反應中葉綠素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藍紫光,A錯誤;光反應產生的[H]用于暗反應中三碳化合物的還原,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階段產生[H],用于有氧呼吸第三階段氧氣的還原,B正確;暗反應只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中,細胞呼吸可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中,C錯誤;只有當葉肉細胞的光合作用大于該植株所有細胞(根、莖、葉等)的呼吸作用時,甘蔗的干重才可增加,D錯誤。13.(2020屆河北石家莊辛集中學期初,30)如圖表示某高等綠色植物體內的生理過程,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階段Ⅰ生成的[H]可作為還原劑用于⑥過程生成水B.Ⅲ的某些反應階段能夠在生物膜上進行C.過程③進行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D.影響過程Ⅱ的外界因素主要是CO2濃度和溫度答案 A 圖中Ⅰ是光反應,Ⅱ是暗反應,Ⅲ是細胞呼吸過程;階段Ⅰ生成的[H]只能用于暗反應,不能作為還原劑用于細胞呼吸,A錯誤;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在線粒體內膜上進行,B正確;過程③是CO2的固定,發(fā)生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C正確;影響過程Ⅱ暗反應的外界因素主要是CO2濃度和溫度,D正確。14.(2020安徽淮北一模,6)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間的能量轉換如圖所示,圖中①~⑥代表物質,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植物光反應可把太陽能轉變?yōu)榛钴S的化學能貯存在①中B.葉綠體中的NADPH和線粒體中的NADH都具有還原性C.給植物提供O,短時間內生成的O2和CO2均可含18OD.物質④在葉綠體基質中合成,在線粒體基質中分解答案 D 圖中①為ATP,②為ADP和Pi,③為O2,④是葡萄糖,⑤是ATP,⑥代表ADP和Pi。植物光反應可把太陽能轉變?yōu)榛钴S的化學能貯存在①ATP中,A正確;葉綠體中的NADPH參與C3的還原,線粒體中的NADH與氧結合生成水,二者都具有還原性,B正確;給植物提供O,O參與光反應生成的18O2,O參與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生成C18O2,因此短時間內生成的O2和CO2均可含18O,C正確;物質④為葡萄糖,在葉綠體基質中合成,在細胞質基質中分解,D錯誤。15.如圖所示,圖1為某綠色植物細胞內部分代謝活動圖解,其中①~⑤表示代謝過程,A~F表示代謝過程中產生的物質;圖2為該植物在CO2濃度為0.03%、溫度及其他條件適宜且恒定的情況下O2釋放速率曲線。回答有關問題:圖1
圖2(1)圖1中,A的移動方向從類囊體薄膜到 ,F代表的物質是 。?(2)圖1中,代表有氧呼吸中釋放能量最多的過程是 (填序號)。圖2中a點能發(fā)生圖1中的生理過程有 (填序號)。?(3)圖2中d點時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 。與b點相比,c點光反應生成[H]的量 (填“較少”“相等”“較多”)。?(4)在圖2實驗的環(huán)境條件下,若每天光照12小時,則平均光照強度至少要大于 klx時,植株才能夠正常生長。?答案 (1)葉綠體基質 丙酮酸 (2)③?、邰堍荨?3)CO2濃度 較多 (4)4解析 (1)圖1中,A表示[H]和ATP,B表示ADP和Pi,C表示氧氣,D表示二氧化碳,E表示[H],F表示丙酮酸。①表示光反應,②表示暗反應,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⑤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A([H]和ATP)可產生于光反應階段,在暗反應中消耗,因此A的移動方向是從類囊體薄膜到葉綠體基質。(2)圖1中,有氧呼吸中釋放能量最多的過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階段,即③。圖2中a點無光,只能進行呼吸作用,即只發(fā)生③④⑤過程。(3)d點時光合作用達到飽和,不再受光照強度的影響,主要受外界的CO2濃度影響。與b點相比,c點光照更強,光反應產生的[H]的量更多。(4)呼吸作用速率為2mmol/h,晚上消耗的O2為12×2=24mmol,植株光合作用需積累有機物才能生長,即12小時光照植株釋放的O2量應大于24mmol,因此植株氧氣釋放速率至少大于24/12=2mmol/h時(光照強度為4klx),植株才能生長。綜合篇【綜合集訓】提升一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常見曲線解讀1.(經典題)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濃度、光照強度和溫度的影響。如圖為在一定CO2濃度、適宜溫度和有氧條件下,測定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強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在a點所示條件下,該植物細胞只進行呼吸作用,產生ATP的場所是線粒體B.b點時該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為0C.若將該植物置于c點條件下光照9小時,其余時間置于黑暗中,則該植物一晝夜中CO2的凈吸收量為15mg·m-2D.適當提高CO2濃度,則圖中b點右移,c點左上移答案 C 2.(2020山東臨朐一模,5)將某一植株放在密閉玻璃罩內,置于室外一晝夜,獲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圖一中BC段較AB段CO2濃度增加減慢,可能因為低溫使植物呼吸作用減弱B.兩圖中分別出現FG段與ef段的變化,原因是部分氣孔關閉,葉片吸收CO2的量減少C.圖二中gh段氧氣含量增加,且到達i點時,該植株積累的有機物最多D.題圖所示的結果表明,該植株經過這一晝夜之后,植物體中有機物含量有所增加答案 C 3.(2020山東壽光一中2月月考,3)某研究小組進行某植物的栽培實驗,圖1表示在適宜的光照、CO2濃度等條件下測得的光合曲線和黑暗條件下的呼吸曲線;圖2為在恒溫密閉玻璃溫室中,連續(xù)24h測定的溫室內CO2濃度以及植物CO2吸收速率的變化曲線。據圖分析,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圖中,當溫度達到55℃時,植物光合作用相關的酶失活B.6時,圖2葉肉細胞的葉綠體可產生NADPHC.18時,圖2葉肉細胞中葉綠體產生的O2量大于線粒體消耗的O2量D.該植株在進行光合作用且吸收CO2的量為0時,在兩圖中的描述點共有4個答案 D 提升二 “三率”的判斷和計算4.(經典題)以測定的CO2吸收速率與釋放速率為指標,研究溫度對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光照相同時間,35℃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與30℃時的相等B.光照相同時間,在20℃條件下植物積累的有機物的量最多C.溫度高于25℃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開始減少
D.兩曲線的交點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與細胞呼吸消耗的有機物的量相等答案 A 5.(2020山東濰坊期中,12)一片干重為Xmg的葉片,經黑暗處理4h后干重變?yōu)?X-2)mg,再進行光照4h后干重為(X+4)mg,假設溫度保持不變,則該葉片在光照下的總光合速率為( ) A.1mg·h-1B.2mg·h-1C.4mg·h-1D.8mg·h-1答案 B 6.(2020山東3月月考,5)某同學在探究光照強度對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響的實驗中繪制了如圖所示的柱形圖(在光照強度分別為a、b、c和d,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時,單位時間內該植物某葉肉細胞中CO2與O2量的變化,其中M代表葉綠體中O2的產生總量,N代表葉肉細胞的CO2釋放量)。已知光照強度不影響葉肉細胞的呼吸速率。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光照強度為a時,光合作用強度為0B.光照強度為b時,該葉肉細胞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細胞呼吸速率C.光照強度為c時,該葉肉細胞葉綠體產生的O2全部供給線粒體利用D.光照強度為d時,光合作用從外界環(huán)境中吸收2個相對單位的CO2答案 B 提升三 “三率”實驗探究的5個方法7.(2020山東煙臺期末,17)某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若干組,室溫25℃下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若X溶液為清水并給予光照,光合作用大于細胞呼吸時,液滴右移B.若要測真正光合強度,需另加設一裝置遮光處理,且X溶液應換為NaOH溶液C.若X溶液為CO2緩沖液并給予光照,液滴移動距離可表示凈光合作用強度大小D.若X溶液為清水并遮光處理,消耗的底物為脂肪時,液滴左移答案 A 8.(經典題)某生物科研小組從鴨綠江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樣(生產者只有植物),一部分水樣分裝于六對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樣測得初始溶解氧的含量為10mg/L,白瓶為透明玻璃瓶,黑瓶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將它們分別置于六種不同的光照條件下(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