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2大氣的運動規(guī)律專練讀我國部分城市某日天氣預報表及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完成1~3題。城市天氣現(xiàn)象(白天/夜間)最高溫/最低溫北京28℃/18℃上海25℃/19℃哈爾濱24℃/11℃西寧22℃/3℃1.表中溫差最小的城市,其日溫差小的原因與圖中關系最為密切的是()A.②④B.②③C.③④D.①③2.該日()A.上海一定受熱帶氣旋的影響,降水較多B.北京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C.寒潮降溫使哈爾濱形成大霧天氣D.西寧晝夜溫差與晝夜長短有直接關系3.表中哈爾濱與上海最高氣溫相差較小,最低氣溫相差較大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緯度位置B.大氣環(huán)流C.天氣狀況D.海陸位置某國棉花生產在世界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下圖示意該國棉花生產區(qū)降水量的季節(jié)變化。讀圖,完成4~6題。1,4.該棉花產區(qū)的氣候類型是()A.熱帶雨林氣候B.地中海氣候C.熱帶草原氣候D.熱帶季風氣候5.該棉花產區(qū)最可能位于()A.烏茲別克斯坦B.埃及C.巴西D.阿根廷6.該地區(qū)氣候特征對棉花生產的有利影響是()A.全年高溫,蒸發(fā)旺盛B.風調雨順,不受旱澇災害影響C.盛夏時光熱充足,利于采摘D.棉花生長期高溫多雨,利于棉花生長把地面及大氣看成一個整體,稱為地氣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的熱量收支差額稱為地氣系統(tǒng)輻射差額,其中收入部分是地面和大氣吸收的太陽輻射,支出部分為發(fā)送到宇宙空間中的地面和大氣長波輻射。讀非洲地氣系統(tǒng)年輻射差額量(單位:卡/厘米2·分鐘)統(tǒng)計圖,完成7~8題。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地面長波輻射的收入主要來自大氣逆輻射2,B.地面長波輻射的支出多少主要取決于地表植被狀況C.云層越厚,地面接收的太陽輻射越多D.地面溫度越高,地面長波輻射越強8.造成甲、乙兩地年輻射差額出現(xiàn)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緯度位置B.天氣狀況C.海拔D.沿岸洋流性質下墊面因素、人為熱和溫室氣體排放是城市熱島效應形成的主要因素。同一城市,晴朗、無風時熱島效應非常明顯,大風條件下熱島效應微弱。下表為我國某特大城市市區(qū)某年各月平均風速和平均云量統(tǒng)計表。據此回答9~10題。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風速3.22.94.23.73.93.23.74.13.12.92.42.1(m/s)平均云4.77.38.47.58.48.89.45.65.74.14.15.0量注:云量指云遮蔽天空視野的成數。全天無云,云量記為0,天空完全為云所遮蔽,云量記為10。9.根據以上材料判斷,該城市市區(qū)和郊區(qū)溫差最大的時段是()A.冬末春初(2~3月)B.春末夏初(5~6月)C.夏末秋初(8~9月)D.秋末冬初(11~12月)10.6、7月該城市云量較多,導致()A.被反射的太陽輻射減少B.大氣晝夜溫差增大C.地面晝夜溫差減小D.大氣保溫作用減弱農用地膜是指直接覆蓋于栽培畦或近地面的薄型農膜。由于不同顏色的地膜對光譜的吸收和反射率不同,對農作物生長及雜草、病蟲害、地溫的影響也不一樣。據此回答11~13題。地膜類型透光率無色透明地膜90%以上銀色地膜60%左右3,白色地膜40%左右黑色地膜1%~3%11.夏季,可以起到明顯降低地溫、抑制雜草的地膜類型為()A.無色透明地膜B.白色地膜C.黑色地膜D.銀色地膜12.秋季,果農在蘋果樹下鋪設銀色地膜主要是為了()A.保溫、保墑B.除草、防病害C.反光、增色D.抑鹽、保苗13.春季,華北平原農田中的白色地膜除保溫作用外,還可以起到的特殊作用是()A.保土B.除草C.增色D.抑鹽隨著我國交通建筑技術的進步,隧道的修建日漸普遍。下圖示意我國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記錄的學校周邊一隧道內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溫度日變化。據此回答14~16題。14.表示1月隧道內氣溫日變化的曲線是()A.①B.②C.③D.④15.此隧道()A.15時太陽輻射量最大B.內部溫差比外部大C.午后內外的溫差最大D.具有冬暖夏涼特點16.該學校最可能位于()A.黑龍江省B.山東省C.內蒙古自治區(qū)D.陜西省圖a為石家莊市及周邊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圖b為石家莊市2015年12月25日氣象要素逐時演變示意圖。讀圖回答17~19題。4,17.該日石家莊市()A.0-4時,相對濕度降低B.5-8時,氣溫降低C.4-5時,由東北風轉向西南風D.15-16時,由東南風轉向西北風18.導致石家莊市該日5-8時氣溫變化的天氣過程最可能是()A.冷鋒過境B.暖鋒過境C.反氣旋過境D.焚風過境19.該日5-8時,該地PM2.5濃度暫時降低的原因最可能是該時段()A.正在經歷降雨過程,凈化作用顯著B.盛行下沉氣流,顆粒物沉降至地面C.正值上班高峰期,汽車尾氣排放多D.工廠還未開工,工業(yè)廢氣排放少下圖示意1971-2011年廊坊、霸州、三河年平均氣溫、年相對濕度變化。據此回答20~22題。5,20.圖1中廊坊年平均氣溫明顯高于霸州與三河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規(guī)模大B.人口密度小C.能源利用率低D.建筑物密度低21.圖2三城市相對濕度的年變化體現(xiàn)了城市還具有()A.濕島效應B.干島效應C.雨島效應D.渾濁島效應22.隨著三城市不斷發(fā)展,推測()A.城區(qū)低云量少于郊區(qū)B.城區(qū)總日照時數明顯偏多C.城區(qū)能見度大于郊區(qū)D.城區(qū)夏季降水量高于郊區(qū)2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圖為某季節(jié)某時刻美國本土的海平面氣壓(單位:hPa)分布圖。(1)描述圖示時刻美國本土氣壓分布狀況。6,(2)比較此刻甲地與乙地的天氣狀況,并分析原因。(3)說明圖示時刻美國本土降雨帶的分布特點。(4)龍卷風是大氣強烈抬升的漩渦現(xiàn)象。推測隨時間推移鋒面氣旋是否能夠形成龍卷風,并闡述理由。24.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雷暴是伴有雷擊和閃電的局地對流天氣。雷暴通常根據導致其空氣上升的機制來進行分類,如果因地表加熱不均勻導致空氣上升,稱為氣團雷暴。氣團雷暴有兩種類型,海風型雷暴常見于夏季的沿海地區(qū);山峰雷暴發(fā)生于氣團因地形抬升而上升時。在雷暴中小尺度分布的差異上,地形、海陸風和日最高氣溫等的作用較大。海南島是我國雷暴多發(fā)地區(qū)之一。下圖為海南島夏季月平均雷暴日數分布圖。(1)海風型雷暴屬于源地性氣團雷暴。說出形成海南島海風型雷暴氣團的源地和運動方向。7,(2)夏季,我國雷暴天氣整體南多北少,而海南島卻北多南少。據此推測海南島日均最高氣溫分布特點,并說明其對北部雷暴天氣形成的作用。(3)海南島五指山(海拔1867米)地區(qū)白天雷暴活動明顯多于周邊地區(qū)。從地形角度分析產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4)雷暴常產生強降水天氣,并衍生其它災害。若你計劃暑假到海南島山區(qū)野外研學,應注意防避哪些衍生災害?2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馬爾代夫是印度洋上1200余個小珊瑚島嶼組成的島國。島嶼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2米。首都馬累所在的馬累島面積約1.5平方千米,人口13.34萬(2014年)。長期以來,馬爾代夫沒有橋,連接各個島嶼的主要途徑是擺渡,這嚴重制約了馬爾代夫的發(fā)展空間。2014年,由中國企業(yè)承建的連接馬累島—機場島的跨海大橋開工建設。2018年8月完工交付使用。下圖為馬累島、機場島地理位置示意圖和馬累氣候統(tǒng)計資料。(1)指出馬累的氣候類型,并分析4月份氣溫最高的原因。8,(2)分析當地工程建設可能會遇到的氣象方面的困難和問題。(3)除了沒有橋的煩惱外,另一項威脅更是讓馬爾代夫人憂慮不已——全球氣候變化。分析馬爾代夫人憂慮的原因。9,專題02大氣的運動規(guī)律高考押題專練讀我國部分城市某日天氣預報表及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完成1~3題。城市天氣現(xiàn)象(白天/夜間)最高溫/最低溫北京28℃/18℃上海25℃/19℃哈爾濱24℃/11℃西寧22℃/3℃1.表中溫差最小的城市,其日溫差小的原因與圖中關系最為密切的是()A.②④B.②③C.③④D.①③2.該日()A.上海一定受熱帶氣旋的影響,降水較多B.北京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C.寒潮降溫使哈爾濱形成大霧天氣D.西寧晝夜溫差與晝夜長短有直接關系3.表中哈爾濱與上海最高氣溫相差較小,最低氣溫相差較大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緯度位置B.大氣環(huán)流C.天氣狀況D.海陸位置【答案】1.A2.B3.C【解析】第1題,圖中①②③④分別表示太陽輻射、云層反射、地面輻射和大氣逆輻射。氣溫日較差10,是一天中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之差。表中氣溫日較差最小的城市是上海。該日上海為陰雨天氣,白天云層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氣溫不會太高;夜間云層厚,大氣逆輻射作用強,保溫作用強,氣溫不會太低,氣溫日較差較小,故A選項正確,B、C、D選項錯誤。第2題,該日上海為陰雨天氣,不一定是受熱帶氣旋影響,有可能是冷鋒過境,故A選項錯誤;日出前后是一天中大氣熱量由虧損轉為盈余的時刻,為氣溫最低的時刻,故B選項正確;該日哈爾濱的最低氣溫為11℃,不會出現(xiàn)寒潮,故C選項錯誤;西寧晝夜溫差大與西寧地勢高,空氣稀薄,大氣的保溫作用弱有關,故D選項錯誤。第3題,緯度越高氣溫越低,如果主要受緯度因素的影響,哈爾濱的最高氣溫也應該比上海最高氣溫低很多,故A選項錯誤;由表中信息可知,白天上海為陰雨天氣,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強,而哈爾濱白天為霧天,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比上海弱,所以哈爾濱雖然比上海緯度高,二者最高氣溫相差不大;夜間上海為陰雨天氣,哈爾濱為晴天,上海的大氣保溫作用強,氣溫較高,哈爾濱的大氣保溫作用弱,氣溫較低,故兩地最低氣溫相差較大,C選項正確,B、D選項錯誤。某國棉花生產在世界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下圖示意該國棉花生產區(qū)降水量的季節(jié)變化。讀圖,完成4~6題。4.該棉花產區(qū)的氣候類型是()A.熱帶雨林氣候B.地中海氣候C.熱帶草原氣候D.熱帶季風氣候5.該棉花產區(qū)最可能位于()A.烏茲別克斯坦B.埃及C.巴西D.阿根廷6.該地區(qū)氣候特征對棉花生產的有利影響是()A.全年高溫,蒸發(fā)旺盛B.風調雨順,不受旱澇災害影響C.盛夏時光熱充足,利于采摘11,D.棉花生長期高溫多雨,利于棉花生長【答案】4.C5.C6.D【解析】第4題,讀圖可知,該國12月到次年1月為棉花播種期,1月到5月棉花生長發(fā)育,6月到8月為采摘期,由此可判斷該國位于南半球;4月到9月屬于南半球冬半年,該國棉花產區(qū)降水量小,10月到次年3月屬于南半球夏半年,該國棉花產區(qū)降水豐富,由此可知,該國棉花產區(qū)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可判斷該棉花產區(qū)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故選C。熱帶雨林氣候降水季節(jié)變化??;地中海氣候雖然是冬雨型,但降水量遠達不到圖示水平;熱帶季風氣候區(qū)不適合大量種植棉花。第5題,由上題分析可知,該國位于南半球,且氣候類型為熱帶草原氣候,故選項C正確。第6題,由上面兩題的分析可知,該棉花產區(qū)夏半年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有利于棉花生長,故選D;由于該地區(qū)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大,在棉花的生長期內,若降水較少,蒸發(fā)旺盛將引發(fā)旱情,不利于棉花生長,排除A;該棉花產區(qū)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大,易出現(xiàn)旱澇災害,排除B;采摘期為6月到8月,屬于南半球冬半年,排除C。把地面及大氣看成一個整體,稱為地氣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的熱量收支差額稱為地氣系統(tǒng)輻射差額,其中收入部分是地面和大氣吸收的太陽輻射,支出部分為發(fā)送到宇宙空間中的地面和大氣長波輻射。讀非洲地氣系統(tǒng)年輻射差額量(單位:卡/厘米2·分鐘)統(tǒng)計圖,完成7~8題。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地面長波輻射的收入主要來自大氣逆輻射B.地面長波輻射的支出多少主要取決于地表植被狀況C.云層越厚,地面接收的太陽輻射越多D.地面溫度越高,地面長波輻射越強8.造成甲、乙兩地年輻射差額出現(xiàn)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緯度位置B.天氣狀況C.海拔D.沿岸洋流性質12,【答案】7.D8.B【解析】第7題,地面長波輻射的收入主要來自太陽輻射,支出的多少主要取決于地面溫度,地面溫度越高,地面長波輻射越強,支出越多。云層越厚,地面接收的太陽輻射越少。第8題,造成甲、乙兩地年輻射差額出現(xiàn)差異的主要因素是天氣狀況。甲地氣候干旱,多晴朗天氣,地氣系統(tǒng)發(fā)送到宇宙空間的長波輻射多;乙地降水多,陰雨天氣多,地氣系統(tǒng)發(fā)送到宇宙空間的長波輻射少。下墊面因素、人為熱和溫室氣體排放是城市熱島效應形成的主要因素。同一城市,晴朗、無風時熱島效應非常明顯,大風條件下熱島效應微弱。下表為我國某特大城市市區(qū)某年各月平均風速和平均云量統(tǒng)計表。據此回答9~10題。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風速3.22.94.23.73.93.23.74.13.12.92.42.1(m/s)平均云4.77.38.47.58.48.89.45.65.74.14.15.0量注:云量指云遮蔽天空視野的成數。全天無云,云量記為0,天空完全為云所遮蔽,云量記為10。9.根據以上材料判斷,該城市市區(qū)和郊區(qū)溫差最大的時段是()A.冬末春初(2~3月)B.春末夏初(5~6月)C.夏末秋初(8~9月)D.秋末冬初(11~12月)10.6、7月該城市云量較多,導致()A.被反射的太陽輻射減少B.大氣晝夜溫差增大C.地面晝夜溫差減小D.大氣保溫作用減弱【答案】9.D10.C【解析】第9題,城郊溫差最大時,熱島效應明顯。根據材料可知,風速小,天氣晴朗(無云)時,熱島效應明顯。根據表格信息可知,該城市11、12月平均風速較小,云量較少,故城郊溫差最大的時段是秋末冬初。第10題,6、7月該城市云量較多,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增強(被反射的太陽輻射增多),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減少,夜間大氣逆輻射增強,大氣保溫作用增強,地面和大氣晝夜溫差都減小。農用地膜是指直接覆蓋于栽培畦或近地面的薄型農膜。由于不同顏色的地膜對光譜的吸收和反射率不13,同,對農作物生長及雜草、病蟲害、地溫的影響也不一樣。據此回答11~13題。地膜類型透光率無色透明地膜90%以上銀色地膜60%左右白色地膜40%左右黑色地膜1%~3%11.夏季,可以起到明顯降低地溫、抑制雜草的地膜類型為()A.無色透明地膜B.白色地膜C.黑色地膜D.銀色地膜12.秋季,果農在蘋果樹下鋪設銀色地膜主要是為了()A.保溫、保墑B.除草、防病害C.反光、增色D.抑鹽、保苗13.春季,華北平原農田中的白色地膜除保溫作用外,還可以起到的特殊作用是()A.保土B.除草C.增色D.抑鹽【答案】11.C12.C13.D【解析】第11題,黑色地膜在陽光照射下,本身增溫快,但傳給土壤的熱量較少,具有降低地溫的作用;黑色地膜透光率較低,由于它幾乎不透光,雜草不能發(fā)芽和進行光合作用,因而除草效果顯著。選C。第12題,銀色地膜鋪設在樹下,可以起到增強反射的作用,利于蘋果增色。選C。第13題,華北平原春季多鹽堿化現(xiàn)象,覆蓋地膜,減少水分蒸發(fā),表土的含水量高,相對降低了土壤鹽分,從而起到抑鹽、保苗的作用。選D。隨著我國交通建筑技術的進步,隧道的修建日漸普遍。下圖示意我國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記錄的學校周邊一隧道內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溫度日變化。據此回答14~16題。14.表示1月隧道內氣溫日變化的曲線是()14,A.①B.②C.③D.④15.此隧道()A.15時太陽輻射量最大B.內部溫差比外部大C.午后內外的溫差最大D.具有冬暖夏涼特點16.該學校最可能位于()A.黑龍江省B.山東省C.內蒙古自治區(qū)D.陜西省【答案】14.C15.D16.D【解析】第14題,1月份氣溫較低,隧道內溫度較高,溫差較小,故曲線③符合1月隧道內氣溫變化曲線,因此正確答案為C。第15題,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包含緯度位置、天氣狀況、日照長短、海拔高低,通過氣溫變化不能判斷太陽輻射量的大小,A錯;隧道墻壁隔絕內外的熱量交換,具有保溫作用,隧道內溫差變化小,且通過材料圖示也可以看出,隧道內溫差小,B錯;據材料可看出,1月份6時左右隧道內外溫差最大,C排除;7月份②相對①大部分時間溫度較低,說明夏季隧道內較涼爽,1月份③相對④大部分時間溫度較高,說明冬季隧道內氣溫較高,D正確。第16題,根據材料可知,該地日氣溫在15時為最高值。日氣溫最大值一般為當地時間午后2時左右,該地日氣溫最高值為北京時間15時,說明其時間晚于北京時間約1小時,應在東七區(qū)。四個答案中,黑龍江省在東八區(qū)~東九區(qū),時間比北京早,A排除;山東省在東八區(qū),與北京大致一致,B排除;內蒙古自治區(qū)跨時區(qū)廣,C排除;陜西省在東七區(qū)~東八區(qū),晚于北京時間約1小時,符合題意,D正確。圖a為石家莊市及周邊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圖b為石家莊市2015年12月25日氣象要素逐時演變示意圖。讀圖回答17~19題。17.該日石家莊市()15,A.0-4時,相對濕度降低B.5-8時,氣溫降低C.4-5時,由東北風轉向西南風D.15-16時,由東南風轉向西北風18.導致石家莊市該日5-8時氣溫變化的天氣過程最可能是()A.冷鋒過境B.暖鋒過境C.反氣旋過境D.焚風過境19.該日5-8時,該地PM2.5濃度暫時降低的原因最可能是該時段()A.正在經歷降雨過程,凈化作用顯著B.盛行下沉氣流,顆粒物沉降至地面C.正值上班高峰期,汽車尾氣排放多D.工廠還未開工,工業(yè)廢氣排放少【答案】17.C18.D19.B【解析】第17題,圖示0-4時,相對濕度略有上升,A錯;5-8時氣溫先快速上升,后緩慢上升,B錯;4-5時,由東北風轉向西南風,C對;15-16時,由東北風轉向西南風,D錯。第18題,據圖可知,石家莊市5-8時一直吹西南風,氣溫明顯上升,相對濕度大幅下降,結合該市西部和南部有1000m以上的山地,可推測是西南風越過山地后下沉形成的焚風,造成的升溫和降濕,D對。石家莊市冷鋒過境時氣溫應下降,風向一般由偏南轉向偏北,A錯。暖鋒過境時溫度上升,濕度也上升,風向一般由偏北轉偏南,B錯。冬季,反氣旋多由來自中高緯度的大團冷空氣形成,過境時氣溫下降,C錯。第19題,根據上題分析,石家莊市5-8時一直吹西南風,西南風越過山地后下沉形成焚風并造成升溫、降濕,天氣晴朗,顆粒物沉降地面,A錯,B對;上班高峰期,汽車尾氣排放多,空氣中PM2.5濃度應大幅上升,C錯;因為5-8時該地PM2.5濃度是暫時降低的,且5時之前工廠沒有開工,PM2.5濃度就比較高,說明工廠未開工不是影響PM2.5濃度暫時降低的主要因素,D錯。下圖示意1971-2011年廊坊、霸州、三河年平均氣溫、年相對濕度變化。據此回答20~22題。16,20.圖1中廊坊年平均氣溫明顯高于霸州與三河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規(guī)模大B.人口密度小C.能源利用率低D.建筑物密度低21.圖2三城市相對濕度的年變化體現(xiàn)了城市還具有()A.濕島效應B.干島效應C.雨島效應D.渾濁島效應22.隨著三城市不斷發(fā)展,推測()A.城區(qū)低云量少于郊區(qū)B.城區(qū)總日照時數明顯偏多C.城區(qū)能見度大于郊區(qū)D.城區(qū)夏季降水量高于郊區(qū)【答案】20.A21.B22.D【解析】第20題,熱島強度與城市規(guī)模、人口密度、能源消耗量、建筑物密度等密切相關。城市規(guī)模、人口密度、能源消耗量、建筑物密度等越大,熱島強度越大。選A。第21題,圖2顯示年平均濕度總體下降,原因是城市地面硬化,降水多經下水道排至別處,造成城市近地面空氣難以得到水分補給,城市空氣濕度下降,形成孤立于周圍地區(qū)的干島。選B。第22題,受熱島效應的影響,城區(qū)空氣凝結核較多,低空空氣運動強盛,低云量遠比郊區(qū)多;受城區(qū)大氣中污染物和低云的影響,大氣能見度低,總日照時數少;雨季,受熱島效應影響,城區(qū)氣流上升較強,會出現(xiàn)雨島效應。選D。17,2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圖為某季節(jié)某時刻美國本土的海平面氣壓(單位:hPa)分布圖。(1)描述圖示時刻美國本土氣壓分布狀況。(2)比較此刻甲地與乙地的天氣狀況,并分析原因。(3)說明圖示時刻美國本土降雨帶的分布特點。(4)龍卷風是大氣強烈抬升的漩渦現(xiàn)象。推測隨時間推移鋒面氣旋是否能夠形成龍卷風,并闡述理由?!窘馕觥?1)根據美國本土氣壓分布狀況進行準確的語言描述即可。(2)根據甲、乙兩地與冷鋒、暖鋒的關系,描述兩地天氣狀況及形成原因。(3)根據鋒面氣旋中冷鋒鋒線和暖鋒鋒線的走向說明美國本土降雨帶分布特點。(4)是否形成龍卷風可從鋒面氣旋的勢力角度闡述是的理由,從下墊面狀況角度闡述否的理由?!敬鸢浮?1)美國本土西北部有一高壓中心分布,東北部五大湖區(qū)有一低壓中心分布;高壓分布范圍大于低壓。(2)甲地吹偏北風、風力較強;氣溫較低、云層較厚、出現(xiàn)降水天氣。原因:位于冷鋒鋒后,受冷鋒天氣系統(tǒng)的影響。乙地吹東南風,風力較弱;氣溫較高,天氣晴朗。原因:位于暖鋒鋒后,在單一暖氣團控制下。(3)圖示時刻美國本土中東部地區(qū)有一降雨帶,北段大致呈東-西延伸,且雨區(qū)較寬;南段大致呈東北-西南延伸,雨區(qū)較窄。(4)是。鋒面氣旋的中心氣壓值在992hPa以下,氣流抬升強烈,帶動輻合的氣流高速旋轉,形成龍卷風。否。雖然鋒面氣旋的中心氣壓值在992hPa以下,但若移離五大湖區(qū),地面摩擦力增強,空氣對流上升態(tài)勢減弱,難以形成龍卷風。24.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雷暴是伴有雷擊和閃電的局地對流天氣。雷暴通常根據導致其空氣上升的機制來進行分類,如果因地表加熱不均勻導致空氣上升,稱為氣團雷暴。氣團雷暴有兩種類型,海風型雷暴常見于夏季的沿海地區(qū);山峰雷暴發(fā)生于氣團因地形抬升而上升時。在雷暴中小尺度分布的差異上,地形、海陸風和日最高氣溫等的作用較大。海南島是我國雷暴多發(fā)地區(qū)之一。下圖為海南島夏季月平均雷暴日數分布圖。18,(1)海風型雷暴屬于源地性氣團雷暴。說出形成海南島海風型雷暴氣團的源地和運動方向。(2)夏季,我國雷暴天氣整體南多北少,而海南島卻北多南少。據此推測海南島日均最高氣溫分布特點,并說明其對北部雷暴天氣形成的作用。(3)海南島五指山(海拔1867米)地區(qū)白天雷暴活動明顯多于周邊地區(qū)。從地形角度分析產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4)雷暴常產生強降水天氣,并衍生其它災害。若你計劃暑假到海南島山區(qū)野外研學,應注意防避哪些衍生災害?【解析】第(1)題,海南島為熱帶島嶼,其海風型雷暴氣團源地是島嶼周圍海域。其氣團運動方向,首先由海南島周圍海域向陸地運動,登陸后再做上升運動。第(2)題,從圖中等值線的分布可以看出,海南島日均最高氣溫分布特點是北部高,南部低。北部日均最高氣溫較高,對流旺盛,利于形成雷暴天氣。北部海陸之間溫差較大,使陸地空氣上升強,形成雷暴天氣多。第(3)題,五指山白天四周山坡受熱產生上升氣流,在山頂附近匯合上升,同時由于山頂白天的氣溫會高于其周圍同等高度大氣的氣溫,加劇氣流上升形成雷暴天氣。白天由沿海深入內陸的海風遇山地阻擋、抬升作用,使空氣抬升形成雷暴天氣。所以,五指山地區(qū)白天雷暴活動明顯多于周邊地區(qū)。第(4)題,夏季,海南島多雷暴天氣,雷暴常產生強降水天氣,并衍生其它災害。暑假到海南島山區(qū)野外研學,應注意山洪、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衍生災害。【答案】(1)氣團源地:海南島周圍海域。氣團運動方向:首先由海南島周圍海域向陸地運動;登陸后再做上升運動。(2)特點:北部高,南部低。作用:北部日均最高氣溫較高,對流旺盛,利于形成雷暴天氣;北部海陸之間溫差較大,使陸地空氣上升形成雷暴天氣。(3)五指山白天四周山坡受熱產生上升氣流,在山頂附近匯合上升,同時由于山頂的氣溫會高于其周圍同等高度大氣的氣溫,加劇氣流上升形成雷暴天氣;白天由沿海深入內陸的海風遇山地阻擋,使空氣抬升形成雷暴天氣。(4)山洪、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衍生災害。2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19,馬爾代夫是印度洋上1200余個小珊瑚島嶼組成的島國。島嶼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2米。首都馬累所在的馬累島面積約1.5平方千米,人口13.34萬(2014年)。長期以來,馬爾代夫沒有橋,連接各個島嶼的主要途徑是擺渡,這嚴重制約了馬爾代夫的發(fā)展空間。2014年,由中國企業(yè)承建的連接馬累島—機場島的跨海大橋開工建設。2018年8月完工交付使用。下圖為馬累島、機場島地理位置示意圖和馬累氣候統(tǒng)計資料。(1)指出馬累的氣候類型,并分析4月份氣溫最高的原因。(2)分析當地工程建設可能會遇到的氣象方面的困難和問題。(3)除了沒有橋的煩惱外,另一項威脅更是讓馬爾代夫人憂慮不已——全球氣候變化。分析馬爾代夫人憂慮的原因。【解析】第(1)題,讀馬累氣候統(tǒng)計圖可知,馬累最低月平均氣溫高于15℃,位于熱帶地區(qū);降水豐富,季節(jié)變率大,屬于熱帶季風氣候。4月份氣溫最高的原因是該地正午太陽高度大,且晴天多,降水少,太陽輻射強。第(2)題,結合高溫多雨的氣候特點,當地工程建設可能會遇到的氣象方面的困難主要是氣溫高、炎熱易中暑,雨季長,施工難度大。第(3)題,馬爾代夫是珊瑚島國,地勢低,全球氣候變暖使海平面升高,會導致低海拔的島國被淹沒,該國國土陸地面積減小甚至消失?!敬鸢浮?1)熱帶季風氣候。4月份,該地太陽高度大,且降水少,晴天多,太陽輻射強,氣溫高。(2)緯度低,氣溫高,建設人員易中暑;雨季長,陰雨天氣多,施工難度大。(3)該國是珊瑚島國,地勢低。全球氣候變暖使海平面升高,會導致該國國土陸地面積減小甚至消失。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