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高考物理一輪復習檢測:第一章第二節(jié)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及應用(有解析)
ID:49314 2021-10-08 1 3.00元 5頁 447.83 KB
已閱讀5 頁,剩余0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3.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建議用時:25分鐘)1.(2020·江蘇如皋中學模擬)汽車在水平地面上剎車可以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其位移與時間的關系是:s=16t-2t2(m),則它在停止運動前最后1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A.6m/s B.4m/sC.2m/sD.1m/s解析:選C。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關系x=v0t+at2=16t-2t2,解得v0=16m/s,a=-4m/s2;采取逆向思維,汽車在停止運動前1s內(nèi)的位移x=at2=×4×12m=2m,停止運動最后1s的平均速度==m/s=2m/s,故C正確。2.在離地高h處,沿豎直方向同時向上和向下拋出兩個小球,它們的初速度大小均為v,不計空氣阻力,兩球落地的時間差為(  )A.B.C.D.解析:選A。根據(jù)豎直上拋運動的對稱性,可知向上拋出的小球落回到出發(fā)點時的速度大小也是v,之后的運動與豎直下拋的小球運動情況相同。因此上拋的小球比下拋的小球多運動的時間為t==,A正確。3.如圖所示,豎直井中的升降機可將地下深處的礦石快速運送到地面。某一豎直井的深度約為104m,升降機運行的最大速度為8m/s,加速度大小不超過1m/s2,假定升降機到井口的速度為零,則將礦石從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時間是(  )A.13sB.16sC.21sD.26s解析:選C。升降機先做加速運動,后做勻速運動,最后做減速運動,在加速階段,所需 時間t1==8s,通過的位移為x1==32m,在減速階段與加速階段相同,在勻速階段所需時間為t2==s=5s,總時間為t=2t1+t2=21s,故C正確,A、B、D錯誤。4.(多選)(2020·攀枝花市第二次統(tǒng)考)一物體沿直線運動,在t時間內(nèi)發(fā)生的位移為x,設它在中間時刻t處的速度為v1,在中間位置x處的速度為v2,下列關于v1與v2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A.當物體做勻加速運動時,v1>v2B.當物體做勻減速運動時,v1>v2C.當物體做勻加速運動時,v1<v2D.當物體做勻減速運動時,v1<v2解析:選CD。當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速度—時間圖象如圖1。物體經(jīng)過中點位置時,前后兩段過程的位移相等,圖線與時間軸所圍的“面積”相等,由數(shù)學知識得v1<v2,故A錯誤,C正確;當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時,速度—時間圖象如圖2,物體經(jīng)過中點位置時,前后兩段過程的位移相等,圖象與時間軸所圍的“面積”相等,由數(shù)學知識得v1<v2,故B錯誤,D正確。5.(2020·武漢市上學期期末)已知A、B、C為同一直線上的三點、AB間的距離為l1,BC間的距離為l2,一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依次經(jīng)過A、B、C三點,已知物體通過AB段時間為t,通過BC段的時間為2t。則物體加速度的大小為(  )A.B.C.D.解析:選C。設AB段中間時刻的速度v1=,BC段中間時刻速度為v2=,加速度a==,故C正確。 6.(2020·黃岡市上學期階段性考試)一汽車以某一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行駛過程中,司機忽然發(fā)現(xiàn)前方有一警示牌,立即剎車。剎車后汽車立即開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至停止。已知從剎車開始計時,汽車在0~2s內(nèi)的位移大小為48m,4~6s內(nèi)的位移大小為3m。用v、a分別表示汽車勻速行駛時的速度大小及剎車后的加速度大小,則(  )A.a(chǎn)=m/s2,v=m/sB.a(chǎn)=m/s2,v=m/sC.a(chǎn)=8m/s2,v=32m/sD.a(chǎn)=6m/s2,v=30m/s解析:選D。在0~2s內(nèi)的位移為x1=vt-at2①汽車在4s時的速度為v1=v-4a②則4~6s內(nèi)的位移為x2=v1t-at2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29.625m/s,a=5.625m/s2;但當t=6s時,可得速度為v6=-4.125m/s,這說明在t=6s時汽車已停止運動,因此上面的計算不成立。則4~6s內(nèi)的位移為0-v=-2ax2③聯(lián)立①②③式計算可得a=6m/s2,v=30m/s,故D正確,A、B、C錯誤。7.(2020·福建六校聯(lián)考)假設一位同學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體運動實驗:讓一個質(zhì)量為2kg的物體從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測得在第5s內(nèi)的位移是18m(未落地),則(  )A.物體在2s末的速度大小是20m/sB.物體在第5s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是3.6m/sC.物體在前2s內(nèi)的位移大小是20mD.物體在5s內(nèi)的位移大小是50m解析:選D。設該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由自由下落在第5s內(nèi)的位移是18m,可得g×(5s)2-g×(4s)2=18m,得g=4m/s2,所以物體在2s末的速度大小為8m/s,A錯誤;物體在第5s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為18m/s,B錯誤;物體在前2s內(nèi)的位移大小是g×(2s)2=8m,C錯誤;物體在5s內(nèi)的位移大小是g×(5s)2=50m,D正確。8.(2020·昌平區(qū)二模練習)從固定斜面上的O點每隔0.1s 由靜止釋放一個同樣的小球。釋放后小球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某一時刻,拍下小球在斜面滾動的照片,如圖所示。測得小球相鄰位置間的距離xAB=4cm,xBC=8cm。已知O點距離斜面底端的長度為l=35cm。由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  )A.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為12m/s2B.小球在A點的速度為0C.斜面上最多有5個小球在滾動D.該照片是距第一個小球釋放后0.3s拍攝的解析:選C。根據(jù)Δx=aT2可得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為a==m/s2=4m/s2,A錯誤;小球在B點時的速度vB==m/s=0.6m/s,小球在A點的速度為vA=vB-aT=0.6m/s-4×0.1m/s=0.2m/s,則tA==s=0.05s,即該照片是距第一個小球釋放后0.05s拍攝的,B、D錯誤;最高點的球剛釋放時,最高處兩球之間的距離為x1=aT2=0.02m=2cm,根據(jù)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可知,各個球之間的距離之比為1∶3∶5∶7…,則各個球之間的距離分別為2cm、6cm、10cm、14cm、18cm…,因為O點與斜面底端距離為35cm,而前5個球之間的距離之和為32cm,斜面上最多有5個球,C正確。9.交通法規(guī)定,汽車出現(xiàn)故障停在道路上時,應在車后放置三角警示牌,提醒后面駕車的駕駛員減速避讓。在夜間,某鄉(xiāng)村道路上有一貨車因故障停車,后面有一小轎車以20m/s的速度向前駛來,由于夜間視線不好,又有大霧,小轎車駕駛員只能看清前方20m的物體,并且他的反應時間為0.6s,制動后最大加速度大小為5m/s2。求:(1)小轎車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最終停止所用的最短時間;(2)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貨車后多遠處,才能有效避免兩車相撞。解析:(1)設從剎車到停止時間為t2,則t2==4s。則小轎車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最終停止所用的最短時間t=t1+t2=4.6s(2)反應時間內(nèi)小轎車做勻速運動,則x1=v0t1=12m設從剎車到停止的位移為x2,則x2==40m小轎車從發(fā)現(xiàn)物體到停止行駛的全部距離為x=x1+x2=52m,設L=20m,則有Δx=x- L=32m故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貨車后32m處,才能有效避免兩車相撞。答案:(1)4.6s (2)32m
同類資料
更多
2022新高考物理一輪復習檢測:第一章第二節(jié)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及應用(有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