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過關(guān)檢測(三)(建議用時:45分鐘)一、單項選擇題1.(2020·福建三明清流一中段考)如圖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沒有拉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繩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繩的力B.繩拉牛的力與牛拉繩的力是一對平衡力C.繩拉牛的力與地面對牛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D.繩拉牛的力與地面對牛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解析:選C。繩拉牛的力和牛拉繩的力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錯誤;由于沒有拉動牛,可知繩拉牛的力與地面對牛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故C正確,D錯誤。2.如圖所示,細繩一端系在小球O上,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A點,輕質(zhì)彈簧一端與小球連接,另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的B點,小球處于靜止狀態(tài)。將細繩燒斷的瞬間,小球的加速度方向( )A.沿BO方向B.沿OB方向C.豎直向下D.沿AO方向解析:選D。小球平衡時,對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彈簧彈力、繩的拉力。當(dāng)細繩燒斷的瞬間,繩的拉力變?yōu)榱?,重力、彈力不變,此時重力與彈力的合力與繩的拉力等大反向,故D正確。3.(2020·保定市統(tǒng)一檢測)汽車在平直公路上以108km/h的速度勻速行駛,司機看到前面有突發(fā)情況,緊急剎車,從看到突發(fā)情況到剎車的反應(yīng)時間內(nèi)汽車做勻速運動,剎車后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從看到突發(fā)情況到汽車停下,汽車行駛的距離為90m,所花時間為5.5s,g取10m/s2,則汽車勻減速過程中所受阻力約為汽車所受重力的( )A.0.3B.0.5C.0.6D.0.8
解析:選C。設(shè)反應(yīng)時間為t,勻減速時間為t′,行駛距離為s,初速度為v,則vt+=s,v=at′,t′+t=t總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a=6m/s2,t=0.5s,t′=5s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f=ma故=0.6故C正確,A、B、D錯誤。4.(2020·衡陽市第一次聯(lián)考)中澳美“科瓦里—2019”特種兵聯(lián)合演練于8月28日至9月4日在澳大利亞舉行,中國空軍空降兵部隊首次派員參加,演習(xí)中一名特種兵從空中靜止的直升機上,抓住一根豎直懸繩由靜止開始下滑,運動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所示,t2時刻特種兵著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t1~t2時間內(nèi),平均速度,故A錯誤;0~t1時間內(nèi),由圖線可知,圖線的斜率大于零,則加速度方向豎直向下,處于失重狀態(tài);在t1~t2時間內(nèi),圖線的切線的斜率小于零,則加速度方向豎直向上,處于超重狀態(tài),故B錯誤;在t1~t2時間內(nèi),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知f-mg=ma,解得f=mg+ma,因為曲線的斜率變大,則加速度a增大,則特種兵所受懸繩的阻力增大,故C正確;若第一個特種兵開始減速時,第二個特種兵立即以同樣的方式下滑,由于第一個特種兵的速度先大于第二個特種兵的速度,然后又小于第二個特種兵的速度,所以空中
的距離先增大后減小,故D錯誤。5.(2020·漳州市第一次教學(xué)質(zhì)檢)如圖,MN是一段傾角θ=30°的傳送帶,一個可以看做質(zhì)點,質(zhì)量m=1kg的物塊,以沿傳動帶向下的速度v0=4m/s從M點開始沿傳送帶運動。物塊運動過程的部分v-t圖象如圖所示,g取10m/s2,則( )A.物塊最終從傳送帶N點離開B.傳送帶的速度v=1m/s,方向沿斜面向下C.物塊沿傳送帶下滑時的加速度a=2m/s2D.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解析:選D。從圖象可知,物體速度減為零后反向向上運動,最終的速度大小為1m/s,因此沒從N點離開,并且能推出傳送帶斜向上運動,速度大小為1m/s,A、B錯誤;v-t圖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物塊沿傳送帶下滑時的加速度a=2.5m/s2,C錯誤;對2s內(nèi)的物塊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μmgcos30°-mgsin30°=ma,可得μ=,D正確。二、多項選擇題6.(2020·昆明市“三診一?!泵自\斷)如圖所示,一物塊從傾角為θ的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沿足夠長的斜面上滑,經(jīng)時間t速度減為零,再經(jīng)2t時間回到出發(fā)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塊上滑過程的加速度大小是下滑過程加速度大小的2倍B.物塊返回斜面底端時的速度大小為C.物塊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tanθ
D.物塊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tanθ解析:選BC。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得x=at2,則a=,x相同,t是2倍關(guān)系,則物塊上滑過程的加速度大小是下滑過程加速度大小的4倍,故A錯誤;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得v=,則物塊上滑過程的初速度大小是返回斜面底端時的速度大小的2倍,故B正確;以沿斜面向下為正方向,上滑過程,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1,下滑過程,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2,又a1=4a2,聯(lián)立解得μ=tanθ,故C正確,D錯誤。7.(2020·云南省師大附中第五次月考)如圖所示,質(zhì)量分別為m1=0.2kg、m2=0.1kg的小球1和2用輕質(zhì)彈簧連接。某人用手通過輕繩給小球1施加F=6N的豎直恒力,使整個裝置一起豎直向上加速運動。某時刻手突然停止,此時小球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1和a2;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忽略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裝置在恒力F作用下加速運動時,彈簧的彈力大小為4NB.裝置在恒力F作用下加速運動時,彈簧的彈力大小為2NC.手停止的瞬間,a1=10m/s2,a2=10m/s2D.手停止的瞬間,a1=20m/s2,a2=10m/s2解析:選BD。在恒力F作用下整個裝置一起向上做勻加速運動,對整體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m1+m2)g=(m1+m2)a0,對球2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彈-m2g=m2a0,聯(lián)立方程得F彈=2N,故A錯誤,B正確;手停止運動的這一瞬間,繩變松弛,繩的拉力突變?yōu)?,彈簧彈力不能發(fā)生突變,F(xiàn)彈=2N,對球1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彈+m1g=m1a1,得a1=20m/s2,方向豎直向下;對球2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彈-m2g=m2a2,得a2=10m/s2,方向豎直向上,故C錯誤,D正確。8.(2021·張家口高三一模)如圖所示,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彈簧的一端固定在墻上,另一端與置于水平面上質(zhì)量為m的物體接觸(未連接),彈簧水平且無形變。用水平力F緩慢推動物體,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長度被壓縮了x0,此時物體靜止。
撤去F后,物體開始向左運動,運動的最大距離為4x0。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重力加速度為g。則( )A.撤去F后,物體先做勻加速運動,再做勻減速運動B.撤去F后,物體剛運動時的加速度大小為-μgC.物體做勻減速運動的時間為2D.物體從開始向左運動到速度最大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μmg解析:選BD。撤去F后,物體水平方向上受到彈簧的彈力和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不變,而彈簧的彈力隨著壓縮量的減小而減小,彈力先大于滑動摩擦力,后小于滑動摩擦力,則物體向左先做加速運動后做減速運動,隨著彈力的減小,合外力先減小后增大,則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故物體先做變加速運動,再做變減速運動,最后物體離開彈簧后做勻減速運動,A錯誤;剛開始時,由牛頓第二定律有:kx0-μmg=ma,解得:a=-μg,B正確;由題意知,物體離開彈簧后通過的最大距離為3x0,由牛頓第二定律得:a1=μg將此運動看成向右的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則:3x0=a1t2聯(lián)立解得:t=,C錯誤;當(dāng)彈簧的彈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時,速度最大時合力為零,則有F=μmg=kx解得x=,所以物體從開始向左運動到速度最大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Wf=μmg(x0-x)=μmg,D正確。三、非選擇題9.(2021·湖南省適應(yīng)性考試模考)某同學(xué)利用滑塊在氣墊導(dǎo)軌上的運動測量當(dāng)?shù)氐闹亓铀俣?,如圖(a)所示,所用器材包括:氣墊導(dǎo)軌、滑塊(上方安裝有寬度為d的遮光片)、數(shù)字計時器、光電門等。導(dǎo)軌下方兩支點間的距離為l。實驗步驟如下:
(1)開動氣泵,調(diào)節(jié)氣墊導(dǎo)軌,輕推滑塊,當(dāng)光電門A記錄的遮光時間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光電門B記錄的遮光時間時,可認為氣墊導(dǎo)軌水平;(2)用游標卡尺測量遮光片寬度d。如圖(b)所示,d=________cm;(3)在導(dǎo)軌左支點下加一高度為h的墊塊,讓滑塊從導(dǎo)軌頂端滑下,記錄遮光片經(jīng)過A、B兩處光電門的時間Δt1、Δt2及遮光片從A運動到B所用的時間t12,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__(用題中給出的物理量符號表示);(4)分析實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值比該地的實際值偏小,寫出一條產(chǎn)生這一結(jié)果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調(diào)節(jié)氣墊導(dǎo)軌水平后,輕推滑塊能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滑塊通過兩光電門的時間應(yīng)相等;(2)20分度的游標卡尺精確度為0.05mm,則遮光片寬度為d=3mm+2×0.05mm=3.10mm=0.310cm;(3)滑塊經(jīng)過兩光電門的時間較短,其平均速度可認為是經(jīng)過兩位置的瞬時速度,有vA=,vB=滑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有vB=vA+at12而對滑塊由牛頓第二定律有a=gsinα=g·聯(lián)立各式解得重力加速度為g=;(4)根據(jù)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公式分析,測量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測量遮光片寬度d偏小或測量運動時間偏大,或氣墊導(dǎo)軌未調(diào)水平。答案:(1)等于 (2)0.310
(3) (4)測量遮光片寬度d偏小(測量運動時間偏大,或氣墊導(dǎo)軌未調(diào)水平)10.(2020·永州市第二次模擬)為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guān)系,某同學(xué)設(shè)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帶滑輪的長木板水平放置,板上有兩個光電門相距為d,滑塊通過細線與重物相連,細線拉力大小F等于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讓滑塊從光電門1由靜止釋放,記下滑到光電門2的時間t。改變重物質(zhì)量,重復(fù)以上操作5次,處理數(shù)據(jù)后得到下表中的5組結(jié)果。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上畫出如圖乙所示的a-F圖象,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根據(jù)圖象可求出滑塊質(zhì)量m=________kg,滑塊和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________。甲次數(shù)a/(m·s-2)F/N11.00.7622.10.9932.91.2344.11.5055.21.76乙解析:對滑塊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μmg=ma得a=-μg所以滑塊運動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關(guān)系圖象的斜率等于滑塊質(zhì)量的倒數(shù),由圖形得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關(guān)系圖象的斜率k=4,所以滑塊質(zhì)量m=0.25kg,由圖線得,當(dāng)F=0.5N時,滑塊剛要開始滑動,所以滑塊與軌道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0.5N,而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即μmg=0.5N
解得μ=0.20。答案:0.25(0.24~0.26均正確) 0.20(0.19~0.21均正確)11.(2020·日照市4月模擬)如圖所示,質(zhì)量M=2kg的滑板A放在水平地面上,當(dāng)A向右滑動的速度v0=13.5m/s時,在A中間位置輕輕地放上一個大小不計、質(zhì)量m=1kg的小物塊B,同時給B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F=6N的恒力作用并開始計時。已知A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0.1,A與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0.4。(設(shè)滑板A足夠長,g取10m/s2)求:(1)經(jīng)過多長時間A、B達到共同速度;(2)從開始計時到A、B達到共同速度的時間內(nèi),A、B間因摩擦而產(chǎn)生的熱量Q;(3)2s內(nèi)滑板A的位移大小。解析:(1)設(shè)A的加速度大小為a1,對A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μ2mg+μ1(M+m)g=Ma1解得a1=3.5m/s2,方向向左設(shè)B的加速度大小為a2,對B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μ2mg=ma2解得a2=10m/s2,方向向右A做減速運動v1=v0-a1tB做加速運動v2=a2tA、B達到共同速度時v1=v2解得t=1s;(2)從開始計時到兩者共速,A的位移大小為x1,x1=v0t-a1t2=11.75mB的位移大小為x2,x2=a2t2=5mA、B間因摩擦而產(chǎn)生的熱量為Q,則Q=μ2mg(x1-x2)=27J;(3)經(jīng)分析,A、B達到共同速度之后無法相對靜止,各自做變速運動設(shè)A的加速度大小為a3,對A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μ2mg-μ1(M+m)g=Ma3解得a3=0.5m/s2,方向向右;
1s時,由(1)可得v1=10m/s,再經(jīng)過1s,A的位移大小為x3,x3=v1t1+a3t=10.25m2s內(nèi)滑板A的位移大小為xA=x1+x3=22m。答案:(1)1s (2)27J (3)2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