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訓練:第一章行星地球章末綜合檢測(帶解析)
ID:49400 2021-10-08 1 3.00元 9頁 545.59 KB
已閱讀9 頁,剩余0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3.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章末綜合檢測(一)(時間:40分鐘,分值:9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68分)(2021·六安高三檢測)釣魚是一項有趣的休閑活動,釣魚活動中釣點選擇決定了漁獲多少。釣魚愛好者們總結出釣點選擇的基本原則:“春釣淺(灘),夏釣深(潭),秋釣陰,冬釣陽”。下圖為我國某河流局部示意圖。據(jù)此完成1~2題。1.釣魚愛好者總結的釣點選擇原則考慮的主要因素是(  )A.流速快慢B.水溫高低C.河底地形D.水位漲落2.春日拂曉,某釣魚愛好者來到其早已選好的釣點,開餌做釣。做釣時發(fā)現(xiàn)太陽光從前方照到河面,水面波光粼粼,嚴重影響其觀察浮漂。該釣魚愛好者選擇的釣位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1題,結合材料“春釣淺(灘),夏釣深(潭),秋釣陰,冬釣陽”可知,垂釣的影響因素是水溫。因為水溫高低會影響魚類的活躍度,從而影響食欲。春季釣魚主要選擇淺灘是因為春季氣溫還未完全回升,淺灘比深潭水溫更高,魚兒到淺灘處取暖;夏季正好相反,淺灘水溫過高,魚類逃熱趨涼,喜歡待在深水區(qū);秋天沿襲夏季氣候條件,氣溫較高,魚喜歡待在陰涼處,所以選擇陰涼處釣魚;冬釣陽是因為冬季水溫低,向陽處水溫更高些。選B。第2題,結合題干分析,春日拂曉大致是在春季太陽剛好升起的時候,而此時太陽大致從東北升起,做釣時 發(fā)現(xiàn)太陽光從前方照到河面,水面波光粼粼,嚴重影響其觀察浮漂,說明該垂釣者位于水庫的西南側且面向東北,據(jù)此判斷圖中丙地符合條件。故選C。答案:1.B 2.C(2021·漳州模擬)下圖為杭州(30°N,120°E)、貴陽(26.5°N,107°E)和蘭州(36°N,104°E)城市日平均日照時數(shù)年變化圖。據(jù)此完成3~4題。3.①②③依次代表的城市是(  )A.蘭州、杭州、貴陽B.杭州、貴陽、蘭州C.貴陽、蘭州、杭州D.蘭州、貴陽、杭州4.導致冬季③城日平均日照時數(shù)遠小于①城的主要因素是(  )A.緯度B.天氣C.地形D.植被解析:第3題,蘭州晴天多,云層較薄,日平均日照時數(shù)最大,為曲線①;貴陽陰雨天氣多,日平均日照時數(shù)最小,為曲線③,則②為杭州日平均日照時數(shù)年變化曲線。A正確,B、C、D錯誤。故選A。第4題,根據(jù)上題可知,①為蘭州,③為貴陽,①城降水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③城冬季降水較多,陰雨天氣多,光照弱,所以,導致冬季③城日平均日照時數(shù)遠小于①城的主要因素是天氣,B正確。答案:3.A 4.B(2021·建甌月考)科學家預計2023年太陽活動將到達史無前例的高峰期,可能會發(fā)生大量的太陽活動?;卮?~6題。5.太陽活動是(  ) A.有規(guī)律可循,但尚無法預報B.發(fā)生在太陽內部、外部C.以黑子、耀斑為主要標志D.對人類生產、生活影響不大6.太陽活動所產生的帶電粒子流到達地球后,對地球可能造成的影響有(  )①地球各地出現(xiàn)極光現(xiàn)象②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③GPS定位系統(tǒng)將受到干擾④我國北方會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第5題,太陽活動是以黑子和耀斑為主要標志,C正確。太陽大氣層由內向外依次是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太陽活動發(fā)生在太陽大氣層,B錯誤。太陽活動的周期約為11周年,目前可以預報,A錯誤。太陽活動對地球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類活動具有一定的影響,D錯誤。故選C。第6題,太陽活動所產生的帶電粒子流到達地球后,使磁場產生擾動,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②正確。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GPS定位系統(tǒng)將受到干擾,③正確。使兩極上空產生極光,①錯誤。極晝與太陽活動無關,且我國也不會出現(xiàn)極晝,④錯誤。②③正確,故選B。答案:5.C 6.B一位中國工程師乘坐從北京飛往華盛頓的飛機,日落時正好飛越國際日期變更線,此時北京時間為10時。據(jù)此回答7~8題。7.此時,全球新的一天的范圍占全球的比重是(  )A.3/4B.5/12C.7/12D.1/38.若飛機繼續(xù)飛行5個小時到達華盛頓,則到達華盛頓時,當?shù)貢r間(西五區(qū))是(  )A.2時B.3時 C.5時D.19時解析:第7題,從北京飛往華盛頓的飛機飛越國際日期變更線時北京時間(東經(jīng)120°)為10時,那么180°此刻為14時;東十二區(qū)的區(qū)時是幾時,則新的一天即占幾個時區(qū),此時180°為14時,故新的一天占14個時區(qū),即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24,即7/12。C正確。第8題,此時為北京時間(東八區(qū)時間)10時,再飛行5個小時到達華盛頓,則到達時北京時間為15時,而西五區(qū)區(qū)時較東八區(qū)晚13個小時,故當?shù)貢r間為2時。A正確。答案:7.C 8.A下圖為我國東部平原某中學一棟六層教學樓的俯視圖,陰影部分為三樓陽臺,圖中①②③④為該校地理興趣小組設立的地理觀測點,某晴天,該研學小組在圖中④地觀測到當天的日照時間約為5小時,據(jù)圖回答9~10題。9.該日,圖中②地觀測到的日照時間約為(  )A.8小時B.10小時C.12小時D.14小時10.關于材料中反映季節(ji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日所處季節(jié)為夏季B.該日所處季節(jié),我國氣溫最低處在青藏高原C.該日所處季節(jié)正值華北平原小麥收獲季節(jié)D.該日所處季節(jié)印度半島盛行東北季風解析:第9題,該日,圖中④地觀測到當天的日照時間約為5小時,即從日出到正午時間是5小時,說明日出東南方向。此時是冬季,日落應是西南方向,圖中②地位于南側,觀測到的日照時間約為10小時,B正確。第10題,結合上題 分析,該日日出東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所處季節(jié)為冬季,A錯誤。夏季,我國氣溫最低處在青藏高原,B錯誤。該日所處季節(jié)正值華北平原冬小麥冬眠季節(jié),C錯誤。冬季印度半島盛行東北季風,D正確。答案:9.B 10.D(2020·天津等級考)下左圖為我國某地一住宅小區(qū)示意圖,右圖中四個方向的陰影分別為小區(qū)內某棟住宅樓二至日8:00和16:00的日影。讀圖,完成11~12題。11.該小區(qū)最可能位于(  )A.北京B.銀川C.杭州D.海口12.小區(qū)內各住宅樓樓高一致,休閑廣場被樓影遮擋面積最大的時段是(  )A.夏至日8:00-12:00B.夏至日12:00-16:00C.冬至日8:00-12:00D.冬至日12:00-16:00解析:第11題,右圖表示二至日8:00和16:00的住宅樓日影,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地住宅樓日影出現(xiàn)了朝西南和東南的情況,因此該地應位于赤道和北回歸線之間,應為??冢蔬xD。第12題,該小區(qū)位于我國,冬至日的太陽高度更小,樓影更長,休閑廣場被遮擋的面積更大,A、B錯誤;冬至日8:00-12:00,太陽位于當?shù)貣|南側天空,休閑廣場被樓影遮擋面積較大,C正確;冬至日12:00-16:00,太陽位于當?shù)匚髂蟼忍炜眨蓍e廣場被樓影遮擋面積相對較小,D 錯誤。故選C。答案:11.D 12.C(2021·天津南開中學高三模擬)飛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翹起,是一種考慮室內光照和建筑美觀的中國傳統(tǒng)建筑特色,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圖1為飛檐景觀,圖2示意飛檐光照原理。據(jù)此完成13~14題。13.從室內光照的角度考慮,“飛檐”設計的主要目的是(  )A.擴大夏季遮陽的面積B.擴大冬季采光的面積C.縮小夏季遮陽的面積D.縮小冬季采光的面積14.某建筑設計師在浙江采用了“飛檐”的設計。若屋頂高度不變,從排泄雨水的角度看,與北京相比,應做的調整是(  )①飛檐長度不變,加大飛檐翹起角度②飛檐翹起角度不變,縮短飛檐③飛檐長度不變,縮小飛檐翹起角度④飛檐翹起角度不變,加長飛檐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第13題,飛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翹起,是一種考慮室內光照和建筑 美觀的中國傳統(tǒng)建筑特色。讀圖可知,普通屋頂使冬季射入室內的太陽光線減少,因冬季太陽高度角小,飛檐高度增加,使冬季射入室內的太陽光的面積增加。故選B。第14題,該題是從“排泄雨水”的角度分析,浙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量豐富,北京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降水量較浙江少。因此浙江飛檐長度不變,加大飛檐翹起角度有利于排泄雨水,①正確;或者飛檐翹起角度不變,縮短飛檐,也有利于雨水的排泄,②正確。故選A。答案:13.B 14.A(2021·山西祁縣中學高三月考)某年3月15日,在挪威新奧爾松的中國北極黃河站(78°55′N,11°56′E),中國大學生北極科考團迎來極夜后首次日出。下圖為科考團拍攝的日出照片。據(jù)此完成15~17題。15.科考團拍攝日出照片時,當?shù)氐胤綍r和拍攝方向約是(  )A.12時 正南B.6時 正東C.零時 正北D.18時 正西16.該年北極黃河站極晝結束的時間是(  )A.7月3日前后B.9月17日前后C.3月27日前后D.9月29日前后17.夏至日,北極黃河站的觀測者觀測到的最小太陽高度約為(  )A.0°B.12.5°C.22°D.34.5°解析:第15題,由材料可知,這是極夜后的第一次日出,則日出時就是一天中太陽高度最大的時候,即當?shù)貢r間為正午12時,此時太陽位于正南方,拍攝方向為正南,A正確,B、C、D錯誤。故選A。第16題,12月23日,北極圈(66°34′N)極夜結束,3月15日,黃河站(78°55′N)極夜結束,兩者大約相差82天;6月23 日,北極圈極晝結束,則黃河站極晝結束與之相差約82天,大約為9月13日前后,四個選項中,9月17日前后最接近,B正確。A、C、D錯誤。故選B。第17題,中國北極黃河站的緯度是78°55′N,夏至日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66°34′N與晨昏線出現(xiàn)交點,66°34′N緯線上最小太陽高度為0°,則北極黃河站的觀測者觀測到的最小太陽高度為78°55′-66°34′=12°21′,約為12.5°,B正確。A、C、D錯誤。故選B。答案:15.A 16.B 17.B二、非選擇題(共22分)18.地球的自轉與公轉是地球運動的兩種最基本形式。讀下列關于地球運動的相關圖片,回答問題。(22分)下圖為某日觀測到的同一經(jīng)線上不同緯度的日落時刻(圖中虛線為極圈)。此時,北京時間為10時。(1)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經(jīng)緯度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此時,與我國日期相同的經(jīng)度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該日圖中②地正午太陽高度為________;③地晝長約為______小時;①地日出的地方時約為________時。(12分)(4)圖示緯度范圍內,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jié)變化規(guī)律是_________________。(4分)解析:(1)圖中顯示此時北極圈上的日落時間是24時,說明此時在北極圈以內為極晝時期,時間為6月22日,因此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上,緯度數(shù)為 23°26′N。北京時間為10時,說明120°E地方時為10時,而太陽直射點經(jīng)度的地方時為12時;依據(jù)經(jīng)度差15°,時間相差1小時,“東早西晚,東加西減”可以計算出太陽直射點的經(jīng)度為150°E。(2)直射點為150°E,那么與其互補的經(jīng)線為30°W,地方時為0時,因此從30°W向東到180°經(jīng)線(日界線)屬于新的一天,從30°W向西到180°經(jīng)線屬于舊的一天,北京位于新的一天范圍內,即與我國日期相同的經(jīng)度范圍是30°W向東至180°。(3)根據(jù)圖示可知,②地緯度為40°N,太陽直射點為北回歸線。利用公式某地某時的太陽高度角(H)=90°-|當?shù)鼐暥取捞栔鄙潼c緯度|可求:其正午太陽高度=90°-(40°-23°26′)=73°26′。圖中顯示③地日落時刻為22時,因此晝長=(22-12)×2=20小時。圖中顯示①地日落時刻為18時,因此晝長為(18-12)×2=12小時,晝夜等長,日出時刻為6時。(4)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正午太陽高度由直射點所在緯度向兩側遞減,即離直射點越遠,正午太陽高度越小。太陽直射點在一年中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做回歸運動。圖示地區(qū)為北半球,因此,23°26′N及其以北的地區(qū)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達全年最大值,冬至日達全年最小值;23°26′N至0°(赤道)直射時達最大值,冬至日達最小值。答案:(1)23°26′N,150°E(2)30°W向東至180°(3)73°26′ 20 6(4)23°26′N及其以北的地區(qū)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達全年最大值,冬至日達全年最小值;23°26′N至0°(赤道)直射時達最大值,冬至日達最小值
同類資料
更多
2022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訓練:第一章行星地球章末綜合檢測(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