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物理屬性》一、單選題1.(2021·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列一些物理量估測數據中,最接近實際的是()A.我州夏季的平均氣溫約為50℃B.考生正常步入考場的速度約為10m/sC.我們教學樓每一層樓高約為3mD.普通初中生的質量約為500kg2.(2021·廣東省)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關系m?V圖象如圖所示,甲、乙密度之比為()A.2:1B.1:2C.3:1D.1:33.(2021·河南省)以下是一位中學生對自身情況的估測,其中合理的是()A.體溫約為26℃B.眨一次眼約用1minC.質量約為50kgD.手掌寬度約為50cm4.(2021·海南省)祝融號火星車運用了比鋁還輕的新型復合材料,滿足了火星車輕量化的要求?!氨蠕X還輕”反映了這種材料()A.密度小B.導電性強C.導熱性好D.彈性大5.(2021·湖南省懷化市)下列是對九年級某學生的一些估測值。最接近實際的是()A.身高約為16cmB.正常體溫約為36.8℃1
C.質量約為50gD.正常情況下1分鐘脈搏跳動約200次6.(2021·湖北省宜昌市)下列對物理量的估計符合生活實際的是()A.一個蘋果的質量大約是150gB.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氣溫是36.8℃C.一個中學生的身高是165mmD.中學生百米賽跑的時間是13.8min7.(2021·江蘇省蘇州市)如圖,量筒中盛有40mL水,將量筒上表示體積的刻度值換成質量的刻度值,便可以制作成一個“質量秤”。某些小物塊放入量筒中后,就可以直接讀出該物塊的質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該秤的零刻度線在量筒的零刻度線處B.該秤的分度值為1gC.該秤能稱量的小物塊質量最大為60gD.該秤可稱量質量小于40g的實心小鐵塊質量8.(2021·湖南省常德市)長江三峽水庫的容量約為3.93×1011m3,這個水庫裝滿水后水的總質量約為()A.3.93×1011tB.3.93×1011kgC.3.93×1011gD.3.93×1011mg9.(2021·湖南省岳陽市)“陽光大課間”增強了學生體質,豐富了校園生活。活動中涉及中學生的數據符合實際的是()A.質量50kgB.體溫50℃C.跑400m用時10sD.身高1.63cm10.(2021·山東省東營市)關于質量、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同種物質隨著溫度降低,密度會增大B.質量是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C.固體的密度一定大于液體、氣體的密度D.物體的質量隨著它的形狀、狀態(tài)和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11.(2021·四川省成都市)關于用天平、量筒和水測量一個枇杷密度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應該先測枇杷的體積,再測枇杷的質量B.用調好的天平稱量時,枇杷應放在右盤C.所用量筒的分度值越大,測得體積越精確D.枇杷浸沒水中,表面附有氣泡,測得密度偏小12.(2021·四川省內江市)下列選項是小美同學對自己身體相關物理量進行的估測,其中符合實際的是()A.體溫約為45℃B.身高約為1.60mmC.質量約為50kgD.眨眼一次時間約為5s二、多選題13.(2021·四川省攀枝花市)a、b、c為三種不同的液體,它們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A.若a、b、c的質量相同,a的體積最大B.若a、b、c的質量相同,a的體積最小C.若a、b、c的體積相同,a的質量最大D.若a、b、c的體積相同,a的質量最小三、填空題14.(2021·河南省)在物理學中,常用比值法來定義物理量,如:用質量與體積之比定義“密度”。請你再列舉一例:用______之比定義“______”。15.(2021·四川省攀枝花市)體育鍛煉用的一個實心鉛球的質量是4kg,經測量它的體積是0.5dm3,則該鉛球的密度為______kg/m3。若該鉛球是純鉛做的,鉛的密度是11.3×103kg/m3,質量應為______kg。16.(2021·四川省廣安市)學習了密度知識后,小華同學想知道橡皮擦的密度。他用調節(jié)好的托盤天平測橡皮擦的質量,天平平衡時右盤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所示,再用量筒測出橡皮擦的體積為10cm3,則該橡皮擦的密度為______g/cm3。若把橡皮擦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
17.(2021·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新冠疫情期間,某醫(yī)院急診室的一個氧氣瓶充滿氧氣,在給急救病人供氧時用去了一半氧氣,則氧氣瓶中剩余氧氣的質量______,密度______(兩空均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18.(2021·湖南省長沙市)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質量為1731g的月球樣品在預定區(qū)域安全著陸。樣品容器是在真空狀態(tài)下進行封裝的。在回歸地球的途中,月球樣品的質量保持______;航空器能在高空飛行,原因之一是航空器材常采用強度高,密度______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制成的。19.(2021·湖南省懷化市)由不同材料組成的a、b、c三個實心物體,它們的體積與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則密度最大的是______(選填“a”、“b”或“c”)物體,它的密度是______g/cm3。20.(2021·江蘇省泰州市)小明為測量小石塊的密度,進行了如下實驗:(1)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0”刻度線處,此時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為使天
平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調節(jié);小明接著用天平測出小石塊的質量,測量結果如圖乙所示,則小石塊質量為______g。(2)用量筒和水測得小石塊的體積為30cm3,則小石塊的密度ρ=______g/cm3。21.(2021·江蘇省蘇州市)如圖是用已調平衡的天平測量一正方體小物塊質量時的情景,小物塊質量為______g,小物塊邊長為4cm,其密度為______kg/m3。22.(2021·湖南省岳陽市)用天平測量一石塊的質量,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及游碼如圖所示,則石塊的質量為______g,該石塊的體積為10cm3,則石塊密度是______g/cm3。23.(2021·江蘇省連云港市)一桶水用去一半,桶內剩余水的質量______,剩余水的密度______(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4.(2021·四川省南充市)在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中,小華同學測得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與液體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則液體的密度為______kg/m3,空燒杯的質量是______g。25.(2021·四川省南充市)如圖1所示,物體的長度為______cm;如圖2所示,天平中物體的質量為______g。5
26.(2021·四川省內江市)同學們想知道一張質量是14.8kg的課桌的體積。于是找來和課桌相同材質的木料作樣本,測得其質量是7.4g,體積是10cm3,則樣本的密度為______g/cm3,課桌材料的體積為______m3。27.(2021·云南省)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帶回1731g月壤,“可上九天攬月”的夢想變成了現實。與在月球上相比,帶回的月壤樣品質量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通常情況下,玻璃杯、塑料瓶、不銹鋼勺、陶瓷碗等物品中,______是導體。28.(2021·山東省濟寧市)如圖所示,長為2m、橫截面積為5cm2的均勻實心直棒,A端靜止在水平地面上,B端被豎直繩懸掛著,繩的拉力為25N,則實心棒的質量為______kg,密度為______kg/m3(g取10N/kg)29.(2021·山東省泰安市)測量物體質量前,首先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把游碼撥至標尺最左端的零刻度線處,靜止時發(fā)現指針情形如圖所示,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調節(jié)使天平橫梁平衡。四、實驗探究題30.(2021·山東省臨沂市)2021年初夏,我市部分山區(qū)在精準扶貧政策扶持下種植的大櫻桃喜獲豐收。小明想知道大櫻桃的密度,他用天平和量筒進行了如下實驗。(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將______后,再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2)測量大櫻桃的質量時,將最小為5g的砝碼放在天平右盤中后,分度盤指針如圖甲所示,此時應______,使橫梁平衡。橫梁平衡后,所用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大櫻桃的質量為______g。(3)用細線拴住大櫻桃并放入裝有適量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如圖丙所示位置,接著將大櫻桃提出
后,量筒中的水面下降至60mL刻度線處,則大櫻桃的體積為______cm3,大櫻桃的密度為______kg/m3。(4)小明所測大櫻桃的密度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實值。31.(2021·山西省)小偉在地質公園進行研學活動時,撿到一塊形狀不規(guī)則的小礦石。他想知道小礦石的密度,設計如下實驗方案(1)實驗時,應將天平放在______臺上。圖甲是小偉在調節(jié)天平時的情景,請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錯誤之處______。(2)糾正上述錯誤后,小偉用調好的天平測小礦石的質量。當右盤中所加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時,天平橫梁水平平衡,則小礦石的質量為______g。(3)在量筒內先倒入適量的水,然后將小礦石放入量筒中,如圖丙所示,則小礦石的體積是______cm3,小礦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4)小偉將小礦石放入量筒中時,在量筒壁上濺了幾滴水,所測的礦石密度會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32.(2021·湖北省荊州市)實驗小組利用天平、量筒和燒杯等器材測量牛奶的密度。(1)天平調平衡后,將適量的牛奶倒入燒杯中,并用天平測量燒杯和牛奶的總質量,通過加減砝碼的一番操作,當小明將砝碼盒中最小的砝碼放入右盤后,橫梁指針如圖甲所示,接下來他應該______(選填序號);A.向左調節(jié)平衡螺母7
B.移動游碼C.取下最小的砝碼后移動游碼(2)測出燒杯和牛奶的總質量為116g后,將燒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量筒中牛奶的體積為______cm3;(3)測量燒杯和剩余牛奶的總質量,天平橫梁平衡時如圖丙所示,則燒杯和剩余牛奶的總質量為______kg;(4)小明測量的牛奶密度為______kg/m3;(5)在向量筒倒入牛奶時,如果不慎有牛奶濺出,則測出的牛奶密度會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33.(2021·黑龍江省綏化市)小明發(fā)現橙子在水中下沉,他用實驗測量它的密度。(1)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放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調節(jié)______直到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處。(2)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稱橙子的質量,當天平重新平衡時,所用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所示,則橙子的質量是______g。利用排水法測出橙子體積是150cm3,則橙子的密度為______g/cm3。(3)做完實驗整理器材時,小明發(fā)現天平上的砝碼有一個生銹了,這會導致測量的質量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4)小明換了一種測量方法,在薄壁透明小水槽中注入適量的水,將其置于水平桌面上。讓空燒杯漂浮在水面上,測出水的深度為h;再將橙子放入燒杯中,此時燒杯仍漂浮在水面上,測出水深為h1;最后將橙子取出放入水槽中,燒杯仍漂浮在水面上,橙子沉底后,浸沒在水中,測出水深為h2,由此可求出橙子密度ρ橙=______(用字母表示)。(整個過程中水沒有溢出,且橙子不吸水)34.(2021·河北省)小明和小紅對具有吸水性的小石塊的密度進行了測量。(ρ水已知)(1)小明的實驗過程如下:①將天平放置于水平桌面上,游碼放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天平上指針的位置如圖所示,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
②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出小石塊的質量為m;③往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讀出水面對應的刻度值為V1;④用細線系好小石塊將其浸沒在量筒里的水中,讀出水面對應的刻度值為V2;⑤小石塊的密度:ρ石=______。(2)小紅的實驗過程如下:①將用細線系好的小石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測出小石塊重為G;②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小石塊______在水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為F;③小石塊的密度:ρ石=______。(3)對小明和小紅的實驗進行分析與論證,可知小明實驗的測量值比小石塊密度的真實值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為了使測量結果更準確,可以在完成小明的實驗步驟②后,將______,再繼續(xù)進行實驗。35.(2021·青海省)下列是“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探究小石塊密度”的實驗,請完成以下實驗步驟:(1)把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______零刻度線處,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橫梁平衡。(2)把待測小石塊放在天平的______盤中,往______盤中加減______并移動游碼直至天平橫梁平衡,所加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該小石塊的質量是______g。(3)用細銅絲代替細線系好小石塊,將其浸沒在量筒的水中,如圖19乙所示。小石塊的體積為______ml.由公式______可求出該小石塊的密度為______kg/m3,這樣測出小石塊的密度值與真實值相比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36.(2021·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紅格臍橙汁多味甜,聲名遠播。小軍設計如下實驗測量橙瓣的密度。。(1)他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調節(jié)天平平衡,然后將一個橙瓣放入天平左盤中,在右盤中加入砝碼,發(fā)現指針稍微偏向分度盤左側,他可以調節(jié)______(選填“游碼”或“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如圖甲所示,橙瓣質量為______g。9
(2)他將該橙瓣放入裝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圖乙所示的位置,則該橙瓣的密度為______kg/m3。(3)他對實驗進行誤差分析,覺得測體積誤差太大。他設計了下列解決方案,其中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A.換量程更大的量筒測量B.測多個橙瓣的總質量和總體積C.換分度值更大的量筒測量37.(2021·北京市)小敏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量金屬塊的密度。她在調節(jié)天平時,發(fā)現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右側,如圖甲所示,為使天平橫梁水平平衡,她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動。天平平衡后,用天平測出金屬塊的質量為27g。然后,小敏將金屬塊用細線系好放進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圖乙所示的位置,則金屬塊的體積為______cm3。該金屬塊的密度為______g/cm3,根據下表中數據可判斷組成該金屬塊的物質可能是______。物質密度/(kg?m?3)銀10.5×103鋼8.5×103鐵7.9×103鋁2.7×10338.(2021·吉林省)小明想利用天平測量木塊的密度(不考慮木塊吸水),如圖所示,實驗方法如下:(1)測量前,在調節(jié)天平平衡時,發(fā)現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應向______端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橫
梁平衡,然后利用調好的天平測出木塊的質量為18g。(2)如圖乙所示,在杯子中倒入適量的水,測出杯子和水的總質量為______g。(3)如圖丙所示,將一個金屬塊放在木塊上,一起放入杯子中,使木塊恰好浸沒在水中,測出此時的總質量為132g,木塊受到的浮力為______N,木塊的密度為______g/cm3。(g取10N/kg)39.(2021·福建省)科學選種是提高糧食產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小華想測量稻谷種子的密度,具體做法如下:(1)用調好的天平測量適量稻谷種子的總質量m1,天平平衡時右盤砝碼質量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m1=______g。(2)往量筒中加入適量的水,測得其體積V1為300mL,將上述種子放入量筒中,種子全部沉入水中,如圖乙所示,此時水和種子的總體積V2=______mL。(3)種子的密度ρ=______g/cm3,與真實值相比ρ偏______,理由是______。(4)小華經過反思后改進了實驗方案:將量筒中種子倒出,用紙巾吸干種子表面的水后,再次測得種子總質量為m2,則種子密度ρ'=______。(用ρ水和測得的物理量符號表示)11
40.(2021·四川省達州市)課外興趣小組在“測量某液體密度”的實驗中,實驗步驟如下:(1)如圖甲所示,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發(fā)現天平水平平衡時游碼未歸零,將游碼歸零后,為使天平水平平衡,應向______(選填“左”“右”)調節(jié)平衡螺母。(2)調節(jié)水平平衡后,進行以下實驗操作:①測得空燒杯的質量m0=33.4g;②向燒杯中倒入適量待測液體,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1,如圖乙所示m1=______g;③將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測出液體體積V,如圖丙所示V=______cm3;④待測液體的密度ρ=______kg/m3。(3)實驗結束后,愛思考的小敏指出,以上實驗過程中,燒杯中會殘留部分液體導致所測密度______(選填“偏小”“偏大”“不變”),于是她提出另一種測量液體密度的方案。實驗器材有彈簧測力計、細線、金屬塊(不吸水、不沾水)、兩個燒杯、足量的水和待測液體。簡要步驟如下:①分別往兩個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和待測液體;②將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靜止時測力計示數記為F1;③將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未接觸燒杯底和燒杯壁),靜止時測力計示數記為F2;④將金屬塊浸沒在待測液體中(未接觸燒杯底和燒杯壁),靜止時測力計示數記為F3;⑤待測液體的密度ρ液=______(用ρ水及測得的物理量表示)。41.(2021·江蘇省南京市)小明利用天平、量筒、燒杯和電子秤等器材測量鹽水和鴨蛋的密度。(1)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添加砝碼過程中,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調節(jié)平衡螺母。(2)測量鹽水密度時,有以下四個步驟:①向燒杯中倒入適量鹽水,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②將燒杯中鹽水倒入量筒(燒杯內有殘留),測出鹽水體積;③……;④算出鹽水密度,為使測量結果更準確,步驟③的操作是______(選填“直接”或“擦干殘留鹽水后”)測量燒杯質量。(3)測量鴨蛋密度的步驟如圖甲、乙、丙、丁所示:
圖中電子秤顯示的四個數據,若沒有“131.0g”這個數據,能否求出鴨蛋的密度?請在橫線上作答。要求:①若能,請寫出鴨蛋的密度值;②若不能,請說明理由。答:______。42.(2021·湖南省郴州市)某物理興趣小組探究在不使用天平、量筒的情況下測量合金塊和液體密度的方法,并進行了以下實驗:第一步: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合金塊所受的重力,其示數為4N;第二步:如圖乙所示,將該合金塊浸沒在水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3N;第三步:將該合金塊從水中取出并擦干,再浸沒到如圖丙所示的待測液體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丁所示。根據以上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前,應觀察它的指針是否______若沒有,則進行調整;(2)該合金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______N;(3)該合金塊的密度為______kg/m3;(4)圖丁中彈簧測力計讀數是______N,待測液體的密度是______kg/m3。43.(2021·湖北省十堰市)(1)如圖甲所示,小明測量物體的長度為______cm;(2)小剛在“測量小石塊的密度”的實驗中,先用天平稱出小石塊質量,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再用量筒測量小石塊的體積如圖丙所示,則該小石塊的質量______g,密度為______kg/m3。13
44.(2021·湖北省宜昌市)端午節(jié)家庭聚會后,小鵬的父親將喝剩的白酒交給他,要他利用所學的物理知識測出白酒的密度。家中沒有量筒,只找到了一個彈簧測力計和一個廢舊的鐵塊,于是他在兩只玻璃杯中分別裝入水和白酒,進行了如下操作:①將鐵塊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方,讀出測力計的示數F1,如圖甲所示;②把鐵塊浸沒在水中,讀出測力計示數F2;③把鐵塊浸在白酒中,讀出測力計示數F3。請你回答下列問題:(1)彈簧測力計示數F1=______N;(2)圖中他有操作錯誤的是圖______(選填“甲”、“乙”、“丙”),請指出錯誤之處______;(3)更正錯誤操作后,測力計的示數變成F4,請你幫小鵬推導出白酒密度的表達式ρ酒=______。(用字母符號表示,水的密度為ρ水)45.(2021·山東省棗莊市)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們用大豆、花生等食材制作了美味豆?jié){,為測量豆?jié){的密度,他們從實驗室借來相關實驗器材進行了如下實驗設計和實驗操作。(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針靜止時如圖所示。要使天平水平平衡:首先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
______處,再向______(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平衡螺母,直到指針指在______為止。(2)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分別設計的實驗方案如下:方案一:①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②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被測豆?jié){,測出它們的總質量m,③將燒杯中的豆?jié){倒入量筒中,讀出豆?jié){的體積V,④利用密度公式計算出豆?jié){的密度。方案二:①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被測豆?jié){,測出它們的總質量m,②將燒杯中的部分豆?jié){倒入量筒中,讀出豆?jié){的體積V,③測出燒杯和杯中剩余豆?jié){的質量m1,④利用密度公式計算出豆?jié){的密度。方案三:①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被測豆?jié){,讀出豆?jié){的體積V,②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③將量筒中的豆?jié){倒入燒杯,測出總質量m,④利用密度公式計算出豆?jié){的密度。(3)分析以上三種方案,請寫出你認為合理設計方案中豆?jié){的密度表達式ρ豆?jié){=______;你再任選其中一個不合理的設計方案,并分析不合理設計方案的原因:如方案______,是由于在測量豆?jié){的______時會產生較大的誤差,使得計算出的豆?jié){密度值偏______。15
46.(2021·江西省)親愛的同學,請你根據自己掌握的實驗操作技能,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1所示是一個測量______大小的儀表,它的分度值是______。(2)如圖2甲所示,小紅同學用自制的刻度尺(刻度準確)來測量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距離,她的刻度尺存在的缺陷是______,測得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距離是______。(3)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前,觀察到水平桌面上的天平指針在虛線范圍內擺動(如圖2乙所示),接下來的操作是______。(4)實驗室常用的溫度計是利用______的性質來測量溫度的。如圖2丙所示是一種新型溫度計,從溫度計上可知,人體感覺比較舒適的溫度范圍是______。47.(2021·重慶市)“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三星堆遺址在2021年3月出土了大量文物,如圖1所示是其中的金面具殘片,文物愛好者小張和小敏同學制作了一個金面具的模型,用實驗的方法來測量模型的密度。(1)小張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游碼撥到______,此時指針偏向分度標尺中線的左側,應向______(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調好后小張將模型放在左盤,在右盤加減砝碼,并調節(jié)游碼使天平再次水平平衡,砝碼和游碼如圖2甲所示,則模型的質量為______g。(3)小張又進行了如圖2乙所示的三個步驟:①燒杯中加入適量水,測得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145g。②用細線拴住模型并______在水中(水未溢出),在水面處做標記。
③取出模型,用裝有40mL水的量筒往燒杯中加水,直到水面達到______處,量筒中的水位如圖2丙所示。(4)旁邊的小敏發(fā)現取出的模型沾了水,不能采用量筒的數據,于是測出圖2乙③中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155g,小敏計算出模型的密度為______g/cm3。(5)若只考慮模型帶出水產生的誤差,則實驗過程中模型帶出水的體積為______cm3,小敏計算出的密度值與實際值相比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相等”)。48.(2021·安徽省)實驗室用的托盤天平,砝碼盒中常配備的砝碼規(guī)格有:100g、50g、20g、10g、5g?,F要測量一物體的質量(約為70g)。(1)調節(jié)橫梁平衡: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兩側的墊圈,指針就開始擺動。穩(wěn)定后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接下來的調節(jié)過程為:______。(2)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后,將物體放在左盤中,用鑷子由大到小在右盤中加減砝碼……,當放入5g的砝碼時,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如圖乙所示。則接下來的操作是______,直到橫梁恢復平衡。五、計算題49.(2021·天津市)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積為5S0的圓柱形薄壁容器,容器內裝有一定質量的水。將底面1積為S0、高為h0的柱形杯裝滿水后(杯子材料質地均勻),豎直放入水中,靜止后容器中水的深度為h0,2如圖1所示;再將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容器內,把空杯子豎直正立放入水中,待杯子自由靜止后,杯底2與容器底剛好接觸,且杯子對容器底的壓力為零,容器中水的深度為h0,如圖2所示。已知水的密3度為ρ0。求:17
(1)空杯子的質量;(2)該杯子材料的密度。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我州夏季的最高氣溫高不過50℃。故A不符合實際;B、考生步入考場的速度在10m/s=10×3.6km/h=36km/h左右。故B不符合實際;C、我們教學樓比住房稍高,每一層樓高約為3m。故C符合實際;D、普通初中生的質量約為50kg。故D不符合實際。故選:C。首先對題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物理學中,對各種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們應該加強的重要能力之一。2.【答案】C=V=10cm3=30g,m=10g,【解析】解:由圖可知,當V甲乙時,m甲乙則甲、乙兩種物質的密度之比為:m甲ρVmV30g10cm3甲甲甲乙=m=×=×3=3:1。ρ乙mV10g10cm乙乙甲V乙故選:C。m由圖可知讀出一組等體積的兩種物質的質量,然后根據密度公式ρ=求出甲、乙兩種物質的密度之比。V本題考查了密度公式的靈活應用,從題干中獲取有用的信息是關鍵,屬于基礎題目,難度不大。3.【答案】C【解析】解:A、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在37℃左右,變化幅度很小。故A不合理;B、人們常用“眨眼之間”形容時間短暫,正常人眨一次眼的時間不到0.3s。故B不合理;C、成年人的質量在65kg左右,中學生的質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C合理;D、中學生手掌寬度在8cm左右。故D不合理。故選:C。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行單位的換算,最后判斷最合理的是哪一個。19
估測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規(guī)律、物理常數和常識對物理量的數值、數量級進行快速計算以及對取值范圍合理估測的方法。4.【答案】A【解析】解:“比鋁還輕”反映了這種材料在相同體積時,質量小,即單位體積的質量小,即密度小。故選:A。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本題以祝融號火星車為內容,考查了材料密度的應用,難度不大。5.【答案】B【解析】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學生的身高略小于此數值,在160cm左右。故A不符合實際;B、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在36.8℃左右,變化幅度很小。故B符合實際;C、成年人的質量在65kg左右,中學生的質量略小于此數值,在50kg左右。故C不符合實際;D、人在平靜狀態(tài)下,脈搏跳動一次的時間接近1s,所以1min的心跳次數大約75次。故D不符合實際。故選:B。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行單位的換算,最后判斷最符合實際的是哪一個。對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質量、長度、溫度等進行準確的估測,是要求初中學生掌握的一種基本能力,平時注意觀察,結合所學知識多加思考,逐漸培養(yǎng)這方面的能力。6.【答案】A【解析】解:A.三個蘋果的質量在1斤=500g左右,所以一個蘋果的質量在150g左右,故A符合生活實際;B.人感覺比較舒適的溫度在23℃左右,36.8℃感覺特別熱,故B不符合生活實際;C.一個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5cm,C不符合生活實際;D.中學生百米賽跑的時間約為14s,D不符合生活實際。故選:A。首先對題目中的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要對生活實際中物體物理量的大約數值了解,注意觀察生活,多思考。
7.【答案】C【解析】解:A、“質量秤”原理是指在測量質量時物體在水中處于漂浮狀態(tài),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即可得到物體的質量,所以40mL處是零刻度,故A錯誤;B、由圖可知,量筒的分度值是2mL,所以質量秤的分度值2g,故B錯誤;C、量筒的最大測量值是100mL,所以物體放入后排開水的體積最大為60mL,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時=ρVg=1.0×103kg/m3×60×10?5m3×10N/kg=0.6N,物體的浮沉條件得物體的重力為G=浮力F浮水排G0.6N0.6N,物體的質量m===0.06kg=60g,故C正確;g10N/kgD、實心小鐵塊浸入水中后會下沉至量筒底部,浮力小于重力,不能用該秤測量,故D錯誤。故選:C。A.“質量秤”原理是物體在水中處于漂浮狀態(tài),不放任何物體時,是質量秤的零刻度,即40mL處;B.量筒的分度值是2mL,2mL水的質量即是質量秤的分度值;C、根據量筒的量程可以判斷排開水的最大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計算出排開水的質量,就是最大測量值;D..“質量秤”原理是物體在水中處于漂浮狀態(tài),鐵塊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浸入水中不能漂浮。本題是根據物體浮沉條件利用量筒測量物體的質量,是一道綜合性比較強的題目,有一定的難度。8.【答案】Am【解析】解:由ρ=可得,這個水庫裝滿水后水的總質量約為:Vm=ρV=1.0×103kg/m3×3.93×1011m3=3.93×1014kg=3.93×1011t。故選:A。已知水的體積和密度,根據密度變形公式m=ρV可求水庫裝滿水后水的總質量。本題考查質量的計算,根據是公式及其變形的靈活運用,解題過程中還要注意單位的換算。9.【答案】A【解析】解:A、成年人的質量在65kg左右,中學生的質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A符合實際;B、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在37℃左右,變化幅度很小。故B不符合實際;C、中學生跑800m的時間在220s左右。故C不符合實際;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學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3cm左右。故D不符合實際。21
故選:A。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物理量的估測,結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物理單位的認識,找出符合實際的選項。物理學中,對各種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們應該加強鍛煉的重要能力之一,這種能力的提高,對我們的生活同樣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10.【答案】B【解析】解:A.密度是物質的特性,跟物質的種類、狀態(tài)、溫度有關,例如水凝固成冰后,溫度降低,體積變大,密度變小,故A錯誤;B.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B正確;C.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密度,固體的密度不一定比液體、氣體的密度大,故C錯誤;D.質量是物體的一個基本屬性,與物體的狀態(tài)、形狀、所處的空間位置無關,故D錯誤。故選:B。(1)密度表示單位體積的物體所含質量的多少,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密度跟物質的種類、狀態(tài)、溫度有關,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密度,固體的密度不一定比液體、氣體的密度大;(2)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是物體的一個基本屬性,與物體的狀態(tài)、形狀、所處的空間位置無關。本題考查學生對密度和質量的定義及其特性,以及二者之間的區(qū)別,知道密度是物質的特性,質量是物體的屬性是關鍵。11.【答案】D【解析】解:A.假如先測“體積”后測“質量”,由于在排水法測量物體的體積時,物體上會吸附水分;再測質量則會引起質量的測量值比真實質量偏大,故A錯誤;B.在用天平稱量時,應將物體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所以枇杷應放在左盤,故B錯誤;C.在用量筒量取液體時,分度值越小越精確,故C錯誤;mD.若枇杷浸沒水中后其表面附著有少量的氣泡則測出的體積將偏大,根據ρ=,質量一定時,體積偏大,V算出枇杷的密度將偏小。故選:D。(1)在測量固體密度的實驗中,應先測出固體的質量再測其體積;(2)在用天平稱量時,應將物體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3)在用量筒量取液體時,分度值越小越精確;(4)若枇杷浸沒水中后其表面附著有少量的氣泡則測出的體積將偏大,算出枇杷的密度將偏小。本題考查天平和量筒的使用的注意事項,以及對實驗誤差的分析,這都是我們在測量密度的實驗中必須掌握的。是一道基礎題。
12.【答案】C【解析】解:A.人的正常體溫在37℃左右,最高也不會超過42℃。故A錯誤。B.小美同學的身高應約為1.60m。故B錯誤。C.普通中學生的質量在40~80kg。故C正確。D.人眨一次眼的時間小于1s。故D錯誤。故選:C。正常人的體溫在37℃左右,體重在60kg左右,身高在1.70m左右。這是一道基礎類試題,較為簡單,只要我們對與自己相關的數據有一定了解,就可順利解答。13.【答案】AD【解析】解:a、b、c三種不同液體的質量與體積圖像如圖所示,橫軸表示體積,縱軸表示質量。由圖像可知:AB、若a、b、c的質量相同,a的體積最大,b的體積較小,c的體積最小,故A正確,B錯誤;CD、若a、b、c的體積相同,c的質量最大,b的質量較小,a的質量最小,故C錯誤,D正確。故選:AD。解答本題首先要明確各圖象中橫縱坐標表示的物理量分別是什么;其次是明確圖象所表示的物理意義;再對照各個選項提出的問題作出判斷。根據圖象或圖表探究物質的規(guī)律是近兩年來出現較多的題目,圖象可以使我們建立更多的感性認識,從表象中去探究本質規(guī)律,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14.【答案】路程與時間速度【解析】解:物理學中,用路程與時間之比定義“速度”。故答案為:路程與時間,速度。在物理學中,比值定義法是指用兩個基本的物理量的比來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如:密度、速度、壓強、功率等掌握物理量的定義是解答物理問題的基礎,也是關鍵。15.【答案】8×1035.6523
【解析】解:(1)實心鉛球的質量:m=4kg,體積:V=0.5dm3=5×10?4m3,m4kg33則實心球的密度:ρ===8×10kg/m;球V5×10?4m3(2)若該鉛球是純鉛做的,鉛的密度是11.3×103kg/m3,V=11.3×103kg/m3×5×10?4m3=5.65kg。則其質量為:m'=ρ鉛故答案為:8×103;5.65。(1)已知鉛球的質量和體積,根據密度公式求出鉛球的密度;(2)已知鉛的密度、鉛球的體積,利用密度公式計算其質量。此題考查密度的計算,屬于基礎題目,難度不大,靈活運用密度公式及其變形公式是關鍵。16.【答案】2.16不變【解析】解:由圖可知,在天平的標尺上,1g之間有5個小格,一個小格代表的質量是0.2g,即天平標尺的分度值為0.2g,則橡皮擦的質量是:m=20g+1.6g=21.6g,m21.6g3則該橡皮擦的密度為:ρ===2.16g/cm;V10cm3(2)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體質量的多少無關,把橡皮擦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變。故答案為:2.16;不變。(1)用天平測物體質量時,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加上游碼所對刻度,而要準確讀出游碼所對刻度,m必須明確標尺的分度值及以游碼左端所對刻度為準,已知橡皮擦的質量和休積,利用ρ=求出橡皮擦的V密度;(2)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體的種類、狀態(tài)和溫度有關,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本題考查了天平的正確讀數和密度公式的應用以及對密度概念的理解與掌握,是一道基礎題目。17.【答案】變小變小m【解析】解:氧氣瓶中氧氣是氣態(tài)的,用去一半后,其質量變小,體積不變,由密度公式ρ=可知氧氣V密度變小。故答案為:變??;變小。m用去一半后,瓶中氧氣質量減小,體積不變,由密度公式ρ=可知氧氣密度的變化。V本題考查質量、密度的概念的理解,難度不大。18.【答案】不變低
【解析】解:(1)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與物體的狀態(tài)、形狀、溫度、所處的空間位置的變化無關,在回歸地球的途中,月球樣品的質量保持不變;(2)航空器材需要質量小的元件,要想使航空器材質量減小,在體積一定的情況下,減小密度,一般都選擇高強度、低密度的合金、玻璃鋼等復合材料作為航空器材,故航空器能在高空飛行,原因之一是航空器材常采用強度高,密度低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制成的。故答案為:不變;低。(1)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與物體的狀態(tài)、形狀、溫度、所處的空間位置的變化無關;(2)航空器材需要質量小的元件,要想使航空器材質量減小,在體積一定的情況下,減小密度,一般都選擇高強度、低密度的合金、玻璃鋼等復合材料作為航空器材。本題考查密度和質量的有關知識,屬于基礎知識,難度不大。19.【答案】c2m【解析】解:(1)由圖象可知,當a、b、c三種物質質量相同時,c的體積最小,根據ρ=可知,密度最V大的物質是c;(2)由圖象可知,當體積V=1cm3時,c物質的質量為2g,mc2g3所以,它的密度是:ρc==3=2g/cm,Vc1cm故答案為:c;2。(1)比較物質的密度大小關系,可采取兩種方法:①相同體積比較質量,質量大的密度大;②相同質量比較體積,體積小的密度大;(2)密度是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從圖象中找出一組對應的數據然后根據密度公式計算物質的密度。本題考查密度的計算和密度的大小比較,重點考查了學生根據物理知識分析圖象的能力,這類題在試題中經常出現,一定要掌握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注意圖象中的單位。20.【答案】左72.62.42【解析】解:(1)由圖甲可知,現在指針向右偏,說明右邊較重,故應將平衡螺母左調;由圖可知,天平標尺的分度值為0.2g,砝碼的質量有50g、20g各一個,游碼所對的刻度值為2.6g,則小石塊的質量為:m=50g+20g+2.6g=72.6g;m72.6g3(2)小石塊的密度為:ρ===2.42g/cm。V30cm3故答案為:(1)左;72.6;(2)2.42。(1)使用天平之前,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然后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的25
橫梁水平平衡.天平的調節(jié)原則是:指針向左偏平衡螺母向右調、右偏左調;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加游碼對應的刻度值;m(2)知道小石塊的質量和體積,根據密度公式ρ=求出小石塊的密度。V本題考查天平的使用、讀數以及密度的計算,測量固體密度的實驗是初中物理重要的實驗,要求學生掌握。21.【答案】480.75×103【解析】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中砝碼的質量與稱量標尺上游碼示數之和,所33m48g以物體的質量為m=45g+3g=48g;正方體的體積是V=(4cm)=64cm,所以物塊的密度為ρ===V64cm30.75g/cm3=0.75×103kg/m3。故答案為:48;0.75×103(1)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中砝碼的質量與稱量標尺上游碼示數之和;m(2)正方體邊長已知,根據V=a3計算出正方體積,由密度計算公式ρ=計算即可。V本題考查托盤天平的讀數和密度的簡單計算。22.【答案】282.8【解析】解:由圖知,標尺的分度值是0.2g,游碼所對應的刻度值為3g,則石塊的質量為20g+5g+3g=28g;已知石塊的體積V=10cm3,m28g3則石塊的密度ρ===2.8g/cm。V10cm3故答案為:28;2.8。天平在讀數時,石塊質量等于砝碼質量與游碼所對刻度值的和;m已知小石塊的體積,根據密度公式ρ=來求出石塊的密度。V本題考查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利用密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是我們應該掌握的基本內容。23.【答案】減小不變【解析】解:一桶水用去一半,桶內剩余水的質量變?yōu)樵瓉淼囊话耄w積也變?yōu)樵瓉淼囊话?,根據密度?mm2式ρ=1=知密度不變。VV2故答案為:減?。徊蛔?。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有關,與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位置和溫度無關;
密度是指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的大小跟物體的體積和質量無關。本題考查了質量和密度的應用,是一道基礎題。24.【答案】0.9×103150【解析】解:設空燒杯的質量為m杯,液體的密度為ρ,讀圖可知,當液體體積為V=20cm3時,液體和杯的總質量m=m1+m=168g1總1杯3+m=168g,---①可得:ρ×20cm杯當液體體積為V=120cm3時,液體和杯的總質量m=m2+m=258g2總2杯3+m=258g,---②可得:ρ×120cm杯①?②得液體的密度:ρ=0.9g/cm3=0.9×103kg/m3。代入①得:m=150g。杯故答案為:0.9×103;150。空燒杯的質量為m,液體的密度為ρ,讀圖可知,當液體體積為V=20cm3時,液體和杯的總質量m=168g;杯1總1當液體體積為V=120cm3時,液體和杯的總質量m=258g,列方程組求出液體密度和空燒杯質量。1總2讀取圖象獲取信息,進一步進行分析和計算,是本題的一大特點,形式較為新穎,即考查了密度的相關計算,同時更考查了對圖象的認識,值得我們關注,這也是我們應該鍛煉的實驗能力。25.【答案】1.3563.4【解析】解:①由圖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起始位置對應的刻度值是5.00cm,物體末端對應的刻度值是6.35cm,則物體的長度6.35cm?5.00cm=1.35cm;②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質量加游碼示數,砝碼使用了50g和10g的,游碼示數為3.4g,故天平稱量的物體質量為50g+10g+3.4g=63.4g。故答案為:1.35;63.4。①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要觀察是否從0刻度線量起,起始端沒從0開始,要以某一刻度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前面的刻度值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7
②使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先要明確標尺的分度值,被測物體質量等于砝碼的總質量與游碼所對刻度之和。讀取不同測量工具的示數時,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確測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確定零刻度線的位置,視線與刻度線垂直。26.【答案】0.740.02【解析】解:樣本木料的質量是m=7.4g,體積為V=10cm3,00則樣本的密度:m07.4g333ρ==3=0.74g/cm=0.74×10kg/m;V010cm課桌與樣本材質相同,所以密度相同,則課桌的體積:m14.8kg3V===0.02m。ρ0.74×103kg/m3故答案為:0.74;0.02。已知樣本質量和體積,根據密度公式可以得到其密度,也就是課桌材料的密度;已知課桌材料的質量和密m度,利用V=求出課桌材料的體積。ρ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密度的計算和密度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計算時要注意單位統(tǒng)一。27.【答案】不變不銹鋼【解析】將月壤帶回地球,質量不會隨位置的改變而改變。玻璃杯、塑料瓶和陶瓷碗是絕緣體;不銹鋼是金屬屬于導體。質量: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質量是物體的屬性,不隨位置、狀態(tài)等的改變而改變。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常見的導體有金屬、石墨、鹽溶液等。本題考查質量的特點及導體的辨別,屬于基礎知識,難度較小。28.【答案】55×103
【解析】解:如圖:。由三角形特點知:AD=2AC,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F?AD=G?AC,F?ADG==2F=2×25N=50N;AC由G=mg得,G50N直棒的質量為m===5kg,g10N/kg直棒的體積為V=Sh=5×10?4m2×2m=10?3m3,m5kg33直棒的密度為ρ===5×10kg/m。V10?3m3故答案為:5;5×103。圖示直棒是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杠桿,A為支點,細繩拉力為動力,直棒重力為阻力。首先根據數學關系確定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再利用杠桿平衡條件得到直棒重力,進一步得到質量;已知直棒長度和橫截面積,可以得到體積;已知質量和體積,兩者之比是密度。此題考查了杠桿平衡條件、重力和密度計算公式的應用,還涉及到數學知識中的三角形中位線定理的應用,是一道學科綜合題,有一定難度。29.【答案】右【解析】解:測量物體質量前,首先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把游碼撥至標尺最左端的零刻度線處,靜止時圖中指針在分度盤中央的左側,則右盤高,平衡螺母應向右調節(jié)。故答案為:右。用天平稱量物體質量前要通過調節(jié)橫梁兩端的螺母使橫梁平衡,天平調平衡時遵循的原則是:左偏右調,右偏左調,先快后慢。本題考查了天平的正確使用,屬于測量工具使用的基本能力的考查,應熟練掌握。30.【答案】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取下最小砝碼,并向右移動游碼10.41029
1.04×103小于【解析】解:(1)在天平使用時,應先將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而后將天平的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2)由圖可知,將最小為5g的砝碼放在天平右盤中后,分度盤指針向右偏,說明砝碼放多了,故應取下最小砝碼,并向右移動游碼,使橫梁平衡;大櫻桃的質量為:m=10g+0.4g=10.4g;(3)大櫻桃的體積:V=70mL?60mL=10mL=10cm3,m10.4g333大櫻桃的密度:ρ===1.04g/cm=1.04×10kg/m;V10cm3m(4)由于大櫻桃從水中取出時不可避免會沾有一些水,導致測量的大櫻桃體積偏大,根據密度公式ρ=V可知所測密度會偏小。故答案為:(1)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2)取下最小砝碼,并向右移動游碼;10.4;(3)10;1.04×103;(4)小于。(1)在天平使用時,應先將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而后將天平的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再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2)當將最小的砝碼放在天平右盤中后,分度盤指針向右偏,說明砝碼放多了,故應取下最小砝碼,并向右移動游碼,使橫梁平衡;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加游碼對應的刻度值;(3)讀出丙圖中大櫻桃和水的總體積,利用量筒讀數時,視線應與凹液面相平,大櫻桃的體積等于大櫻桃和水的總體積與水的體積的差;m根據密度公式ρ=計算大櫻桃的密度;V(4)由于大櫻桃從水中取出時不可避免會沾有一些水,據此分析。(1)掌握天平的正確使用和注意事項;(2)測量固體密度的實驗是初中物理重要的實驗,從天平的使用、物體質量的測量、體積的測量、密度的計算等方面進行考查。31.【答案】水平沒有將游碼移至橫梁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52202.6×103偏大【解析】解:(1)在調節(jié)天平水平平衡時,應先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并將游碼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該同學未將游碼撥到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處;(2)如圖乙所示,標尺的分度值是0.2g,則小礦石的質量:m=50g+2g=52g;
(3)如圖丙,量筒中水的體積:V1=20mL,礦石和水的總質量:V2=40mL,礦石的體積:V=V2?V1=40mL?20mL=20mL=20cm3,mm52g333根據公式ρ=V得,礦石的密度:ρ石=V=20cm3=2.6g/cm=2.6×10kg/m;(4)小軍將小礦石放入量筒中時,筒壁上濺了幾滴水,水和小礦石的總體積減小,求出小礦石的體積偏小,小礦石的質量測量是準確的,所以小礦石密度測量值偏大。故答案為:(1)水平;沒有將游碼移至橫梁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2)52;(3)20;2.6×103;(4)偏大。(1)調節(jié)平衡前,先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置于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然后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水平平衡;(2)天平水平平衡時,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砝碼的質量加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3)礦石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和小礦石的體積相等;再根據密度公式求出木塊的密度;(4)分析小礦石測量體積的大小,再分析小礦石密度測量值大小。本題考查了天平的正確使用、質量測量、體積測量、密度測量值的偏大偏小分析等。32.【答案】C40721.1×103偏大【解析】解:(1)由圖甲可知,當小明將砝碼盒中最小的砝碼放入右盤后,橫梁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說明右盤所放的砝碼的質量偏大,此時應該取下最小的砝碼后向右移動游碼,使天平水平平衡;(2)由圖可乙知,量筒的分度值為2mL,示數為V=40mL=40cm3;(3)如圖丙所示,游碼標尺的分度值是0.2g,燒杯和剩余牛奶的總質量為:m=50g+20g+2g=72g;(4)倒入量筒中牛奶的質量為:m'=116g?72g=44g,牛奶的密度為:ρ=m'44g333;==1.1g/cm=1.1×10kg/mV40cm3m(5)如果不慎有牛奶濺出,會導致量筒中牛奶的體積偏小,利用密度公式ρ=計算的密度偏大。V故答案為:(1)C;(2)40;(3)72;(4)1.1×103;(5)偏大。(1)在稱量過程中,應通過加減砝碼或移動游碼的方法來使天平平衡;(2)弄清量筒的分度值,根據液面對應的刻度讀出量筒中牛奶的體積;(3)天平在讀數時,燒杯和剩余牛奶的總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加游碼對應的刻度值;(4)量筒中牛奶的質量等于燒杯和牛奶的總質量減去燒杯和剩余牛奶的總質量,知道量筒中牛奶的質量和體積,根據密度公式求出牛奶的密度;m(5)如果不慎有牛奶濺出,會導致量筒中牛奶的體積偏小,利用密度公式ρ=計算的密度偏大。V本題主要考查天平、量筒的讀數及密度的基本計算,天平和量筒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測量工具,放、調、稱、讀等都是基本的知識要求,必須掌握扎實牢固。31
h1?h33.【答案】平衡螺母1621.08偏小ρ水h2?h【解析】解:(1)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把游碼放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調節(jié)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水平平衡;(2)橙子的質量為:m=100g+50g+10g+2g=162g,m162g3橙子的密度為:ρ===1.08g/cm;V150cm3(3)砝碼生銹后,自身質量變大;當測量同一物體的質量時,需要減少砝碼或少移動游碼,就能使天平重新平衡,所以測得的質量小于物體的實際質量;(4)根據題意可作圖如下(乙丙圖中的小物體代表橙子):設盛有水的水槽底面積為S,由甲乙兩圖可知,當裝有橙子的燒杯漂浮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漂浮時,排開水的體積的增加量為△V排=S(h1?h),則由漂浮條件可得橙子的重力為:G橙=△F浮=ρ水△V排g=ρ水S(h1?h)g,G橙ρ水S(h1?h)g橙子的質量為:m橙===ρ水S(h1?h),gg由甲丙兩圖可知,橙子的體積V橙=△V排'=S(h2?h),m橙ρ水S(h1?h)h1?h則橙子的密度為:ρ===ρ;橙V橙S(h2?h)h2?h水h1?h故答案為:(1)平衡螺母;(2)162;1.08;(3)偏小;(4)ρ水。h2?h(1)使用天平之前,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然后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橫梁水平平衡;(2)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加游碼對應的刻度值;知道物體的質量和體積,根據密度公式求出物體的密度;(3)生銹的砝碼質量變大,當測量同一物體的質量時,需要減少砝碼或少移動游碼,就能使天平重新平衡,
據此可知測得質量與物體實際質量的關系;(4)橙子放入燒杯中,根據排開的液體體積增加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橙子的重力G橙=△F浮,即可求m其質量,將該橙子取出放入水中,此時排開的液體體積增加量,即為橙子的體積,最后即可根據ρ=求V出橙子的密度;(1)掌握天平的正確使用和注意事項;(2)測量固體密度的實驗是初中物理重要的實驗,從天平的使用、物體質量的測量、體積的測量、密度的計算等方面進行考查;(3)缺少天平和量筒時,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漂浮條件測量密度,關鍵是正確理解題意,根據已知條件求出橙子的質量和體積。mG34.【答案】將平衡螺母向左端調節(jié),使天平橫梁水平平衡浸沒ρ偏大讓石塊吸足V2?V1G?F水水【解析】解:(1)如圖,橫梁上的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右側,說明天平的左端上翹,所以應將平衡螺母向左端調節(jié),使天平橫梁水平平衡;mm石塊的體積:V=V2?V1,由密度公式可得,石塊的密度:ρ石=V=V;2?V1G(2)石塊的重力為G,則質量:m=,g石塊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則石塊浸沒時受到的浮力:F浮=G?F,F浮G?F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石塊排開水的體積:V排=ρ=ρg,水g水G?F石塊浸沒在水中,石塊的體積:V=V排=ρg,水GmgG所以石塊的密度:ρ石=V=G?F=G?Fρ水;ρg水m(5)石塊放入水中后,因其具有吸水性,導致液面下降,所測體積偏小,由密度公式ρ=可知,密度的測V量值偏大;為避免這一影響,測體積前可以讓石塊吸足水,或可在具有吸水性的石塊的外部包一層薄保鮮膜,或采用排沙法測體積。mG故答案為:(1)①將平衡螺母向左端調節(jié),使天平橫梁水平平衡;⑤;(2)②浸沒;③ρ;(3)偏V2?V1G?F水大;讓石塊吸足水。(1)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處,平衡螺母向上翹的一端調節(jié),使天平的橫梁水平平衡;33
m石塊的體積等于石塊和水的總體積減去水的體積,根據密度公式ρ=求石塊的密度;VGm(2)由m=求得石塊的質量;石塊浸沒在水中,則石塊排開水的體積等于石塊的體積;根據密度公式ρ=gV求石塊的密度;(3)因石塊放在水中時會吸水,測體積前可以讓石塊吸足水,或在石塊的外部包一層薄保鮮膜,或采用排沙法測體積。此題是測量固體物體的密度實驗,考查了等效替代法的應用,密度的計算是基礎,有關物體體積的測量是難點。要掌握兩種測量體積的方法,特別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測量物體的體積更為重點。m35.【答案】水平左端左右砝碼27.410ρ=2.74×103偏小V【解析】解:(1)正確使用天平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撥到零刻度,然后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橫梁平衡;(2)稱量物體質量時左物右碼,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與游碼對應的刻度值的和。由圖甲知,標尺的分度值為0.2g,所以石塊的質量為:m=20g+5g+2.4g=27.4g;(3)由圖乙知:水的體積為20ml,水和石塊的體積為30ml,所以石塊的體積為:V=30ml?20ml=10ml=10cm3小石塊的密度為:m2.74gρ===2.7g/cm3=2.74×103kg/m3V10cm3由于細銅絲有體積,所以求出小石塊的體積偏大,故密度偏小。故答案為:(1)水平,左端;(2)左,右,砝碼,27.4;m(3)10,ρ=,2.74×103,偏小。V(1)正確使用天平:①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撥到零刻度,②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橫梁平衡,③左物右碼稱量物體質量,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與游碼對應的刻度值的和。(2)由圖乙讀出小石塊浸沒在量筒的水中前后量筒的示數,前后體積的變化就是小石塊的體積。由密度公m式:ρ=算出小石塊的密度。由于細銅絲有體積,所以求出小石塊的體積偏大,密度偏小。V本題考查了天平的調節(jié)、使用、讀數,量筒的讀數,利用密度公式進行計算,這都是在測量密度的實驗中必須掌握的。36.【答案】游碼10.41.04×103B
【解析】解:(1)在使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的過程中,不能調節(jié)平衡螺母,應該取放砝碼或調節(jié)游碼使天平平衡;標尺的分度值為0.2g。游碼所對的刻度值為0.4g,橙瓣質量m=10g+0.4g=10.4g,(2)橙瓣體積:V=40mL?30mL=10mL=10cm3,m10.4g333橙瓣密度為:ρ===1.04g/cm=1.04×10kg/m。V10cm3(4)橙瓣體積太小,測得體積的誤差較大,為了減小誤差,可以測多個橙瓣的總質量和總體積。量筒的量程越大,分度值越大,因此換分度值更大的量筒測量,會導致誤差更大,故只有B正確;故選B;故答案為:(1)游碼;10.4;(2)1.04×103;(3)B。(1)在使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的過程中,不能調節(jié)平衡螺母,橙瓣的質量等于右盤中砝碼的質量加上游碼所對的刻度值;m(2)量筒中兩次讀數之差得出物體體積,再用ρ=計算橙瓣密度;V(3)橙瓣體積太小,測得體積的誤差較大,導致測得的密度不準,為了減小誤差,可以測多個橙瓣的總質量和總體積。本題考查測量固體密度的實驗,重點考查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密度的計算及誤差分析等問題。37.【答案】左102.7鋁【解析】解:(1)在調節(jié)天平平衡時,發(fā)現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右側,說明天平的左端上翹,則平衡螺母應向上翹的左端調節(jié),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刻度線;(2)圖乙中量筒的分度值為2mL,水和金屬塊的總體積為60mL,則金屬塊的體積:V=60mL?50mL=10mL=10cm3,m27g333金屬塊的密度為:ρ===2.7g/cm=2.7×10kg/mV10cm3根據表中數據可判斷組成該金屬塊的物質可能鋁。故答案為:(1)左;(2)10;(3)2.7;(4)鋁。(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度線處,平衡螺母向上翹的一端調節(jié)。(2)金屬塊用細線系好放進盛有水的量筒中,金屬塊的體積等于金屬塊浸沒前后兩次的體積差;然后根據m公式ρ=求出其密度,與表中數據比較即可。V本題考查了固體密度的測量,只要熟練掌握天平的正確使用方法、固體體積的測量方法以及密度公式的應用就能解答。35
38.【答案】右1020.30.6【解析】解:(1)當天平指針指向分度盤的左側時,要向右移動平衡螺母,直到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2)由圖乙可知,杯子和水的總質量:m1=100g+2g=102g;(3)由題知,將一個金屬塊放在木塊上,一起放入杯子中,使木塊恰好浸沒在水中,測出此時的總質量m2=132g,則木塊和金屬塊的總質量:m總=m2?m1=132g?102g=30g=0.03kg,總重力:G=mg=0.03kg×10N/kg=0.3N,總總因為木塊和金屬塊漂浮,木塊恰好浸沒在水中,所以木塊受到的浮力:F=G=0.3N;浮總由F浮=ρ水V排g=ρ水Vg可得木塊的體積:F浮0.3N?533V==33=3×10m=30cm,ρg1.0×10kg/m×10N/kg水木塊的密度:m18g3ρ===0.6g/cm。V30cm3故答案為:(1)右;(2)102;(3)0.3;0.6。(1)利用天平測量質量前調平衡時,按照“左偏右調”的原則進行;(2)左盤中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中物體的質量與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之和;(3)由題知,將一個金屬塊放在木塊上,一起放入杯子中,使木塊恰好浸沒在水中,測出此時的總質量m2=132g,可求木塊和金屬塊的總質量,利用G=mg求其總重力;因為木塊和金屬塊漂浮,木塊恰好浸沒在水中,所以木塊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塊和金屬塊總重力,利用F浮=ρ水V排g=ρ水Vg可求木塊的體積,再利用密度公式求木塊的密度。本題考查了重力公式、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漂浮條件的應用,利用乙、丙兩圖求出木塊和金屬塊的總質量是關鍵。
m1ρ水39.【答案】1534001.53大種子浸入水中,由于吸水,測得體積會偏小m2?m1+(V2?V1)ρ水【解析】解:(1)天平平衡時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砝碼質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m=100g+50g+3g=153g;(2)由圖乙讀出V=400mL=400cm3;2(3)種子的體積V=V?V=400mL?300mL=100mL=100cm321m1153g3種子的密度ρ===1.53g/cmV100mL種子浸入水中,由于吸水,測得體積會偏小,故密度偏大;m2?m1(4)根據題意浸入水中種子吸收的水的體積V'=ρ水m2?m1種子的實際體積V=V'+V2?V1=ρ+V2?V1水m1m1m1ρ水此時種子密度為:ρ'=V=m2?m1+V=m。ρ2?V12?m1+(V2?V1)ρ水水故答案為:(1)153;(2)400;(3)1.53,大,種子浸入水中,由于吸水,測得總體積以及種子的體積都會偏??;m1ρ水(4)。m2?m1+(V2?V1)ρ水(1)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天平平衡時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砝碼質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2)將種子放入量筒中,種子全部沉入水中時,種子的體積等于水和種子的總體積減去水的體積。由圖乙可讀出水和種子的總體積V2。m(3)根據公式ρ=求出種子密度,種子浸入水中,由于吸水,測得體積會偏小,根據前面公式可以判斷。Vm(4)測得吸水后種子的質量和吸水前種子的質量,就可算出,浸入水中種子吸收的水的質量。根據公式V=ρ求出吸收了水的體積,再算出種子密度。掌握天平的正確使用方法及讀數,以及固體密度的計算方法。3F1?F3ρ40.【答案】右66.4301.1×10偏大水F1?F2【解析】解:(1)由甲圖可知,將游碼歸零后,天平橫梁左端下沉,指針偏向分度盤左側,應向右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水平平衡;3m液66.4g?33.4g(2)由乙、丙兩圖可知,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1=66.4g,液體體積V=30cm,液體密度ρ==3=V30cm1.1g/cm3=1.1×103kg/m3;由于將燒杯中液體全部倒入量筒時,燒杯中有液體殘留,使所測體積偏小,37
m在質量一定時,由公式ρ=可知,所測液體密度偏大;V(3)當金屬塊浸沒在水和液體中時,V排液=V排水=V金,由公式F浮=G?F示和F浮=ρ液gV排可得:F浮水F1?F2V=V==……①排液排水ρgρg水水F浮液F1?F3ρ==……②液gVgV排液排液F1?F3由①②可得:ρ液=Fρ水.1?F23=F1?F3ρ故答案為:右;66.4;30;1.1×10;偏大;ρ液F水.1?F2(1)由甲圖可知,將游碼歸零后,天平橫梁左端下沉,指針偏向分度盤左側,應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水平平衡;m(2)由乙、丙兩圖可知,液體質量和液體體積,由公式ρ=計算液體密度;由于燒杯中有液體殘留,使測Vm量體積時結果偏小,在質量一定時,由公式ρ=可知,所測密度偏大;V(3)當金屬塊浸沒在水和液體中時,由公式F浮=G?F示和F浮=ρ液gV排分析得出液體密度的表達式。本題考查實驗:液體密度的測量,要求學生會使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密度,會應用浮力公式設計測量液體密度的方案,難度適中。41.【答案】不能直接能,鴨蛋的密度為1.15×103kg/m3【解析】解:(1)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通過增減砝碼和移動游碼來使天平恢復水平平衡,這個過程中,不能再調節(jié)平衡螺母;m(2)由公式ρ=可知,為了減小液體殘留對測量結果的影響,應測量出殘留鹽水與燒杯的總質量,算出倒V入量筒的鹽水質量及其體積,使所測密度更為準確。若擦干殘留鹽水測量燒杯質量,則所測鹽水質量會偏大,使所測密度偏大(3)鴨蛋的質量m蛋=80.5g,再用排水法來測量鴨蛋的體積,鴨蛋浸沒在水中時,V蛋=V排。在乙、丙兩圖中,由于取出鴨蛋時帶出一些水,在丁中補入水的體積略大于鴨蛋排開水的體積,按丙、丁數據計算鴨蛋m的體積會使所測體積偏大,由ρ=可知,所測鴨蛋的密度會偏小。V若沒有丙中數據,由甲、乙、丁三個數據計算排開水的體積可以不受帶出水對實驗的影響,此時,排開水的質量為:m排=m丁+m甲?m乙=202.0g+80.5g?212.5g=70g,
m排70g3鴨蛋的體積為:V蛋=V排=ρ=1g/cm3=70cm,水m蛋80.5g333鴨蛋的密度為:ρ蛋=V=70cm3=1.15g/cm=1.15×10kg/m.蛋故答案為:(1)不能;(2)直接;(3)能,鴨蛋的密度為1.15×103kg/m3.(1)使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通過增減砝碼和移動游碼來使天平恢復水平平衡;m(2)由公式ρ=可知,為了減小液體殘留對測量結果的影響,應測量出殘留鹽水與燒杯的總質量,算出倒V入量筒的鹽水質量及其體積,使所測密度更為準確;(3)已知鴨蛋的質量,再通過排水法來計算鴨蛋的體積,鴨蛋浸沒在水中時,由甲、乙、丁三圖可知:V蛋=V排,m由甲、乙、丁三圖可知加入水的體積即為鴨蛋的體積,根據公式ρ=計算出鴨蛋的密度。V本題考查固體、液體密度測量實驗的方案設計,及密度計算,難度較大。42.【答案】指在零刻度上14×103,3.40.6×103【解析】解:(1)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前,要注意彈簧測力計測的量程,然后應觀察它的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上。(2)根據題意合金塊的重力G=4N,合金塊浸沒在水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F1=3N。據兩次稱量求差法F浮=G?F1=4N?3N=1N;(3)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F浮1N?43合金塊浸沒在水中時:V=V排=ρg=1.0×103kg/m3×10N/kg=1×10m水mG4N33則合金塊密度ρ=V=Vg=1×10?4m3×10N/kg=4×10kg/m;(4)由圖丁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示數為F2=3.4NF浮'=G?F2=4N?3.4N=0.6N合金快浸沒在待測液體中,故V排不變。F浮'0.6Nρ===0.6×103kg/m3液gV10N/kg×1×10?4m3排故答案為:(1)指在零刻度上;(2)1;(3)4×103;(4)3.4,0.6×103。(1)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方法:先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最小分度值,然后觀察它的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上,若沒有則進行調整。(2)據兩次稱量求差法F浮=F1?F2求出合金塊在水中的浮力;39
(3)由甲圖讀出合金塊的重力,求出合金塊的質量m。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求出V排,因為合金m塊浸沒在水中,所以合金塊體積V=V排,根據公式:ρ=求出合金塊密度;V(4)由圖丁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據兩次稱量求差法,求出合金塊在待測液體中的浮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待測液體的密度。本題熟練掌握液體密度的測量、浮力大小的計算、密度的計算、阿基米德原理,就可以順利解決。43.【答案】3.50392.6×103【解析】解:由圖知:(1)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與4.00cm對齊,右側與7.50cm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L=7.50cm?4.00cm=3.50cm;(2)天平標尺的分度值為0.2g,石塊的質量為m=20g+10g+5g+4g=39g;石塊的體積為V=45cm3?30cm3=15cm3,m39g333所以石塊的密度為ρ===2.6g/cm=2.6×10kg/m。V15cm3故答案為:(1)3.50;(2)39;2.6×103。(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鄰兩刻度線表示的長度。使用刻度尺時要明確其分度值,起始端從0開始,讀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體的長度;起始端沒有從0刻度線開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線為起點,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起始端所對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讀取天平所測質量時,首先要明確標尺的分度值,被測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總質量與游碼所對刻度之和;讀取量筒中液體體積時,要明確量筒的分度值,視線與液面最凹處相平;已知質量和體積,利用公m式ρ=得到密度。V此題考查的是刻度尺、天平、量筒的使用和讀數以及密度的測量過程,屬于基本技能,在平時的實驗過程中要注意強化掌握。F1?F444.【答案】3.8丙鐵塊沒有浸沒酒精中×ρ水F1?F2【解析】解:(1)由圖甲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2N,指針指在3N下第四個格,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3.8N;(2)圖丙中需要測量鐵塊浸沒酒精中時,鐵塊受到酒精的浮力,所以有操作錯誤的是圖丙,錯誤為:鐵塊沒有浸沒酒精中;(3)由甲圖可得,鐵塊的重力G=F1,
由甲、乙兩圖可得鐵塊浸沒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水=G?F2=F1?F2,由F浮=ρ液V排g可得鐵塊排開水的體積:F浮水F1?F2V==,排ρgρg水水在圖丙中,鐵塊排開酒精的體積等于鐵塊的體積,也等于排開水的體積,由甲、丙兩圖可得鐵塊浸沒酒精中受到的浮力:F浮酒=G?F4=F1?F4,由F浮=ρ液V排g可得白酒的密度:F浮酒F1?F4F1?F4ρ白酒=Vg=F1?F2=F×ρ水。排g1?F2ρg水F1?F4故答案為:(1)3.8;(2)丙;鐵塊沒有浸沒酒精中;×ρ水。F1?F2(1)先明確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再根據指針位置讀數;(2)在圖丙中,需要測量鐵塊浸沒酒精中時,鐵塊受到酒精的浮力;(3)在甲圖中,鐵塊的重力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由甲、乙兩圖可得鐵塊浸沒水中受到的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求鐵塊排開水的體積,在圖丙中,鐵塊排開酒精的體積等于鐵塊的體積,也等于排開水的體積;由甲、丙兩圖可得鐵塊浸沒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求白酒的密度。本題考查了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方法、阿基米德原理的應用,利用好稱重法測浮力是關鍵。m?m145.【答案】零刻度線右分度盤中央刻度線處一體積大V【解析】解:(1)調節(jié)天平的主要步驟是:首先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最后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水平平衡。如圖所示,指針向左偏轉,則向右調節(jié)平衡螺母,直到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處,天平水平平衡;m(2)在三個實驗方案中,測量豆?jié){密度的原理均為:ρ=,即用天平測量液體的質量,用量筒測量液體的V體積,再計算密度的大小。對于方案一,測完質量,再將燒杯中的豆?jié){倒入量筒中測量體積時,由于燒杯中有豆?jié){殘留,會使所測體積偏小,質量一定時,由原理可知,所測豆?jié){密度偏大;對于方案二,將燒杯中的部分豆?jié){倒入量筒中測量體積,再測剩余豆?jié){和燒杯的質量,從而測出倒入量筒41
中豆?jié){的質量和體積,所測豆?jié){密度誤差較小;對于方案三,測完體積,再將量筒的豆?jié){倒入燒杯中測量質量時,由于量筒中有豆?jié){殘留,會使所測質量偏小,在體積一定時,由原理可知,所測豆?jié){密度偏小。m豆?jié){m?m1可見,三個方案中,方案二更為合理,此時,豆?jié){的密度為:ρ豆?jié){=V=V。豆?jié){m?m1故答案為:(1)零刻度線;右;分度盤中央刻度線處;(3);一;體積;大。(或“三;質量;小?!?V(1)調節(jié)天平的主要步驟是:首先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最后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水平平衡;m(2)在三個實驗方案中,測量豆?jié){密度的原理均為:ρ=,即用天平測量液體的質量,用量筒測量液體的V體積,再計算密度的大小。對于方案一,測完質量,再將燒杯中的豆?jié){倒入量筒中測量體積時,由于燒杯中有豆?jié){殘留,會使所測體積偏小,導致所測豆?jié){密度偏大;對于方案二,將燒杯中的部分豆?jié){倒入量筒中測量體積,再測剩余豆?jié){和燒杯的質量,從而測出倒入量筒中豆?jié){的質量和體積,所測豆?jié){密度誤差較??;對于方案三,測完體積,再將量筒的豆?jié){倒入燒杯中測量質量時,由于量筒中有豆?jié){殘留,會使所測質量偏小,導致所測豆?jié){密度偏小??梢?,三個方案中,方案二更為合理。本題考查實驗測量液體的密度,主要考查密度測量的誤差分析及天平的使用,難度一般。46.【答案】電流0.5mA未標注單位17.0cm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向右調節(jié)平衡螺母直至天平水平平衡液體熱脹冷縮18℃至24℃【解析】解:(1)圖1表盤上有“mA”字樣,表明該表是測量的電流儀表;刻度的單位是mA,圖中電流表一大格2mA被分成4小格,每小格表示0.5mA,即分度值是0.5mA;(2)圖2甲中刻度尺缺陷是未標注單位,根據一般中學生“一拃”長度在15cm左右,圖中刻度尺的讀數值為“17”左右,故刻度尺的單位是:cm,分度值為1cm,圖中“一拃”的左端與20cm刻度線對齊,讀為20.0cm,右端與37cm刻度線對齊,讀為37.0cm,所以圖中“一拃”的長度:L=37.0cm?20.0cm=17.0cm;(3)圖2乙中游碼不在標尺的零刻度線,天平在使用前需將游碼移至橫梁標尺的零刻度線處,再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的中央刻度線(或在中央刻度線兩側擺動幅度相同),天平水平平衡;(4)實驗室常用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觀察圖2丙中的溫度計,分度值是1℃,讀出“舒適”范圍的溫度值為:18℃?24℃。故答案為:(1)電流;0.5mA;(2)未標注單位;17.0cm;(3)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向右調節(jié)
平衡螺母直至天平水平平衡;(4)液體熱脹冷縮;18℃?24℃。(1)圖1表盤上有“mA”字樣,表明該儀器是測量電流的電表;刻度的單位是mA,分度值是0.5mA;(2)圖2甲中刻度尺缺陷是未標注單位,根據一般中學生“一拃”長度在15cm左右,確定單位進行讀數;(3)圖2乙中游碼不在標尺的零刻度線,天平在使用前需將游碼移至橫梁標尺的零刻度線處,再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水平平衡;(4)實驗室常用溫度計的原理是液體的熱脹冷縮;觀察圖2丙中的溫度計,讀出“舒適”范圍的溫度值。讀取不同測量工具的示數時,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確測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確定零刻度線的位置,視線與刻度線垂直;熟悉溫度計的原理。47.【答案】零刻線右84浸沒標記8.42相等【解析】(1)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此時指針偏向分度標尺中線的左側,即右端上翹,所以向右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由圖2甲可知,砝碼的質量是80g,稱量標尺的分度值是0.2g,所以游碼對應的刻度值是4g,所以模型的質量m=80g=4g=84g;(3)小張又進行了如圖2乙所示的三個步驟,目的是測量模型的體積,實驗步驟為:①燒杯中加入適量水,測得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145g。②用細線拴住模型并浸沒在水中(水未溢出),在水面處做標記。③取出模型,用裝有40mL水的量筒往燒杯中加水,直到水面達到標記處,量筒中的水位如圖2丙所示。(4)圖2乙③中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155g,圖2乙①中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145g,則倒入燒杯中的水的質m水10g3量為:155g?145g=10g,模型的體積等于倒入水的體積,為V=V水=ρ=1g/cm3=10cm,水m84g模型的密度ρ===8.4g/cm3;V10cm3(5)量筒中原有裝有40mL水,倒入燒杯中之后,剩余的水的體積如圖丙所示,為28mL,量筒中倒出的水的體積為:40mL?28mL=12mL=12cm3,若只考慮模型帶出水產生的誤差,則實驗過程中模型帶出水的體積為:12cm3?10cm3=2cm3;增加的水的質量等于圖2乙③中燒杯和水的總質量減去圖2乙①中燒杯和水的總質量,與石塊帶出水的多少無關,不管水帶出多少,水始終都要加到標記處,故此實驗方法所測密度不變,故小敏計算出的密度值與實際值相比相等。故答案為:(1)零刻線;右;(2)84;(3)②浸沒;③標記;(4)8.4;(5)2;相等。(1)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平衡螺母向上翹的一端移動;(2)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加游碼對應的刻度值;43
(3)在沒有量筒或物體太大無法放入量筒中時,石塊的排水體積就是石塊的體積;小張又進行了如圖2乙所示的三個步驟,目的是測量模型的體積,實驗步驟為:①燒杯中加入適量水,測得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145g。②用細線拴住模型并浸沒在水中(水未溢出),在水面處做標記。③取出模型,用裝有40mL水的量筒往燒杯中加水,直到水面達到標記處,量筒中的水位如圖2丙所示;(4)圖2乙③中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155g,圖2乙①中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145g,據此得出倒入燒杯中的mm水的質量,根據密度公式ρ=得出倒入水的體積,模型的體積等于倒入水的體積,根據ρ=得出模型的VV密度;(5)量筒中原有裝有40mL水,倒入燒杯中之后,剩余的水的體積如圖丙所示,據此得出量筒中倒出的水的體積,進而得出若只考慮模型帶出水產生的誤差,求出實驗過程中模型帶出水的體積;增加的水的質量等于圖2乙③中燒杯和水的總質量減去圖2乙①中燒杯和水的總質量,與石塊帶出水的多少無關,不管水帶出多少,水始終都要加到標記處,故此實驗方法所測密度不變,故小敏計算出的密度值與實際值相比相等。本題綜合考查天平量筒的使用、密度公式的應用以及測量物體體積的方法等,綜合性較強。48.【答案】把游碼移到橫梁標尺左端零刻線,調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取下最小5g的砝碼,移動游碼【解析】解:(1)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由圖甲可知,指針向右偏,接下來的調節(jié)過程為:把游碼移到橫梁標尺左端零刻線,調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2)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后,將物體放在左盤中,用鑷子由大到小在右盤中加減砝碼,當放入5g的砝碼時,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如圖乙所示。則接下來的操作是取下最小5g砝碼,移動游碼,直到橫梁恢復平衡。故答案為:(1)把游碼移到橫梁標尺左端零刻線,調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2)取下最小5g的砝碼,移動游碼。(1)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調節(jié)平衡螺母直到橫梁平衡;調節(jié)天平平衡時,如果指針向左偏,平衡螺母向右調,如果指針向右偏,平衡螺母向左調;(2)放入最小的砝碼指針向右偏轉,應取下最小砝碼,移動游碼。考查了有關天平的使用及讀數,在調平時應注意二放,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49.【答案】解:(1)將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容器后,杯子對容器底部壓力為零,此時杯子可視為漂浮狀態(tài),
則有F浮=G=mg=G排=ρ0V排g,即m=ρ0V排;22觀察圖像可知,此時V排=S0×3h0=3S0h0;22將V排=3S0h0代入m=ρ0V排得m=3ρ0S0h0;(2)由圖1知,杯子的體積與杯內水的體積之和等于S0×h0,即V總=V杯+V水=S0h0,則V杯=S0h0?V水;將杯中的水倒入容器中,容器中增加水的體積就是杯中水的體積,即V水=△V=(5S0?S0)×△h=4S0×212(h0?h0)=S0h0;323221將V水=3S0h0代入V杯=S0h0?V水得V杯=S0h0?3S0h0=3S0h0;2m3ρ0S0h0由密度公式可得杯子的密度ρ==1=2ρ0。VS0h032答:(1)空杯子的質量是ρ0S0h0;3(2)該杯子材料的密度是2ρ0。【解析】(1)在圖2中物體處于漂浮狀態(tài),利用F浮=G=mg可計算出物體質量;(2)上一問已求出水杯質量,本問主要需求得物體體積。觀察圖1與圖2可知,水面增加的液體就是水杯中原來的液體,利用幾何關系可求出水杯中原來液體的體積,進而計算出水杯密度。本題考查了浮力與密度的計算,需考生熟練運用浮力公式F浮=G排=ρ液V排g計算出水杯的體積與質量,進而求得密度,對考生綜合能力要求較高。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