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語文全國卷模擬試卷(word版,含答案)
ID:63644 2021-11-18 1 6.00元 13頁 88.00 KB
已閱讀10 頁,剩余3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6.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2022年高考語文全國卷模擬試卷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數(shù)字化一方面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一個新的空間,另一方面也給人類社會帶來了一種新的異化。人性的“潘多拉”盒子在被數(shù)字化再度開啟時,天使與魔鬼同樣是一道迸出,翩翩共舞。一般說來,數(shù)字化所帶來的人類虛擬生存方式,本質(zhì)上是人的現(xiàn)實生存的一種延伸。人類在進入數(shù)字化時代之際,恪守與發(fā)揚人類社會所普遍尊崇的人文操守及其基本規(guī)范,仍將是有效地防范人性在數(shù)字化構筑的虛擬世界中被異化、被扭曲的重要方式和重要途徑。數(shù)字化生存中恪守人文操守尤為重要。數(shù)字化生存使人在突破“現(xiàn)實時空”的種種限制當中,為建構現(xiàn)代人新的價值世界與意義世界,提供了新的空間,數(shù)字化生存是人類將超越現(xiàn)實的想象變成了可實際操作的人生實踐。特別是網(wǎng)絡的開放性、共享性和雙向互動、快捷便利等特點,人類在這種對象化的實踐活動中,同樣能夠以對生命的價值關懷、存在的意義探究,來探討和表現(xiàn)人性的奧秘、人生的真諦和建構人類賴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正如尼葛洛龐蒂所說:“網(wǎng)絡空間的發(fā)展所尋求的是給普通人以表達自己的需要和希望的聲音?!薄 ∪欢?,從數(shù)字化生存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上來看,虛擬世界在極大地張揚人性的同時,也不時地為人性的發(fā)展制造了陷阱,帶來了阻礙。當一些屬于人性之“惡”的意識、觀念等,像瘟疫一樣在虛擬世界蔓延時,那種非人性的、非人道的東西就充斥著人的精神生活,使人性中的幽暗之靈不時的浮出、顯現(xiàn),游蕩、徘徊。譬如,不需蒙面的電腦黑客,可以肆意發(fā)起破壞性攻擊,或干盡偷雞摸狗之類的扒竊、詐騙等犯罪之事;一些心懷鬼胎或別有用心之人,則會利用網(wǎng)絡制造陷阱,傳播暴力、色情等格調(diào)低下的信息與文娛節(jié)目,誘人上當,腐蝕心靈;還有一些沉溺于虛擬世界之中的電腦“鰥夫”、“寡婦”、奴隸式的“網(wǎng)蟲”等等,幾乎是長期不食人間煙火,得不到人間高尚的人文情操的熏陶,又缺乏遠大的人文理想的支撐,故往往是虛實顛倒,是非不分,空虛茫然,無所事事。這些由數(shù)字化生存而帶來的新的異化現(xiàn)象,本質(zhì)上仍是人文精神失落、人文價值失范與意義淪喪的表現(xiàn)?! ≡跀?shù)字化構筑的虛擬世界中,對于發(fā)生在虛擬世界中的種種非人道、非人性的現(xiàn)象,要堅決予以否定與批判,并努力在數(shù)字化生存當中,建構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文氛圍和道德境界,通過對自然、社會現(xiàn)成秩序和客觀規(guī)律性、必然性的主體感知、體悟、服從和超越,促進數(shù)字化生存中角色的新定位,從而更好地恪守人文操守。第13頁共13頁   ?。ㄕ幾渣S健、?王東莉《數(shù)字化生存與人文操守》)材料二:當今世界著名的思想大師吉登斯說:“認同是在不斷的反思過程中被慣例性地創(chuàng)造出來的,虛擬認同是對虛擬生存活動中的某種信念、原則、標準的追求,并把這種信念自覺內(nèi)化為自己的認同取向,或是作為標準引導自己的虛擬行為。”網(wǎng)絡技術為人的虛擬生存活動提供了技術前提和物質(zhì)基礎,離開了這樣的物質(zhì)前提也就沒有人的所謂虛擬生存活動,當然也就談不上虛擬認同?! ≡谔摂M的“場所”中,人們可以隱去現(xiàn)實的身份,虛構出一個理想的自我形象并以這個理想的形象展開交往活動,從而獲得在現(xiàn)實世界中所無法獲得的感受和體驗。虛擬生存活動作為一種精神活動又與其他精神活動方式區(qū)別開來,而更帶有了“現(xiàn)實性”的特點。這也正是容易把虛擬生存與現(xiàn)實生存混同起來的根源所在。在網(wǎng)絡世界中形成了一個個建立在人們共同的興趣、愛好、個性或是價值觀念基礎上的網(wǎng)絡群體和虛擬社區(qū)。在這種情況下,個性、價值觀是各個交往主體所真實具有的,而不是虛擬出來的。主體在虛擬社區(qū)中活動的身份可以是虛擬的,但表達的個性、價值觀卻是他在現(xiàn)實世界中所擁有的?! ≡谔摂M活動中,由于主體的缺場性和虛擬性,傳統(tǒng)交往方式中的社會規(guī)范無法對網(wǎng)絡交往主體形成有效的制約,造成了交往主體在交往活動中自我規(guī)范意識的弱化和缺失。缺場的虛擬交往弱化了他律作用的機制,很大程度上遮蔽了他律作用的途徑。在虛擬交往中即使違背了某種社會規(guī)范的要求,由于交往的缺場性和虛擬性,往往也不會承擔相應的代價,或者較少地承擔代價。這樣一來,很容易造成虛擬交往中主體活動的失范?! √摂M社會中各種價值觀念的充分表達與展示,在后果上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優(yōu)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侵蝕與占領。虛擬生存活動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能夠獲得比現(xiàn)實生活經(jīng)歷更多的體驗。但同時也暗含著導致價值認同斷裂、虛擬生活對現(xiàn)實生活僭越的文化風險。(摘編自莊友剛《虛擬認同與文化風險》)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人類正在進入數(shù)字化時代,人類因此有了一個新的生存空間,同時也產(chǎn)生了一些問題。B.網(wǎng)絡的開放性、共享性等特點,利于人類將現(xiàn)實的想象變成可以實際操作的人生實踐。C.沒有網(wǎng)絡技術的前提和基礎,就沒有人的所謂虛擬生存活動,也就談不上虛擬認同。D.在虛擬“場所”中,人們通過隱去現(xiàn)實身份、虛構出理想的自我形象獲得感受和體驗。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幾乎長期不食人間煙火、得不到人間高尚人文情操的熏陶,導致了網(wǎng)民們常常無所事事。B.感知、體悟、服從和超越自然、社會中的現(xiàn)成秩序和規(guī)律性,可更好地恪守人文操守。C.虛擬生存活動是與其他精神活動方式區(qū)別開來的一種精神活動,帶有“現(xiàn)實性”的特點。D.對于虛擬生存中的一些主體失范的言行,不能因為主體的虛擬就不加以批評教育和引導。第13頁共13頁 3.下列各項中,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正確對待虛擬生存”的一項是(3分)A.5月8日“黑暗面”入侵美國最大的燃油管道運營商獲取大量數(shù)據(jù),以此威脅要求贖金。B.法國巴黎法院認為雅虎公司在網(wǎng)絡上拍賣納粹物品的行為違法,必須刪除相關信息。C.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極少數(shù)網(wǎng)民利用微信群、QQ群傳播一些未經(jīng)證實的消息。D.網(wǎng)絡虛擬社群所蘊涵的放大效應常以較強的解構性沖擊著國家或政府對信息的控制。4.材料二開篇引用吉登斯的話有哪些作用?請結合材料簡要說明。(4分)5.“虛擬生存?人文操守”論壇上人們?yōu)椤笆欠褚谔摂M世界加強人文操守引導”展開了激烈爭論,請根據(jù)材料談談自己的看法。(6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山(節(jié)選)劉慈欣(前情梗概:一心想登山的馮帆曾經(jīng)在大學組織同學攀登珠峰,導致全隊四人死亡,為了懲罰自己,從此遠離陸地,他決定一輩子不登山。但機緣巧合,原本是為了逃離登山而來到海上的馮帆,遇到了因外星飛船入侵形成的一座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兩百多米的海山。人類大難臨頭……)“看啊,海!海怎么了?!”船長首先將目光從具有催眠般魔力的巨球上掙脫出來,用煙斗指著海面驚叫。前方的海天連線開始彎曲,變成了一條向上拱起的正弦曲線。海面隆起了一個巨大的水包,這水包急劇升高,像是被來自太空的一只無形的巨手提了起來?!笆秋w船質(zhì)量的引力!它在拉起海水!”馮帆說,他很驚奇自己這時還能進行有效的思考。飛船的質(zhì)量相當于月球,而它與地球的距離僅是月球的十分之一!幸虧它靜止在同步軌道上,引力托起的海水也是靜止的,否則滔天的潮汐將毀滅世界?!T帆站在救生艇上,目送著藍水號遠去,他原準備在其上度過一生的。另一邊,在太空中的巨球下面,海水高山靜靜地聳立著,仿佛億萬年來它一直就在那兒。當感覺到救生艇的甲板在水坡上傾斜時,馮帆縱身一躍,跳入被外星飛船的光芒照得藍幽幽的海中。他要成為第一個游泳登山的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看不到海山的山頂,馮帆在水中抬頭望去,展現(xiàn)在他面前的,是一面一望無際的海水大坡,坡度有四十五度,仿佛是一個巨人把海洋的另一半在他面前掀起來一樣。馮帆用最省力的蛙式游著,想起了大副的話。第13頁共13頁 他大概算了一下,從這里到頂峰有十三公里左右,如果是在海平面,他的體力游出這么遠是不成問題的,但現(xiàn)在是在爬坡,不進則退,登上頂峰幾乎是不可能的,但馮帆不后悔這次努力。能攀登海水珠峰,本身已是自己登山夢想的一個超值滿足了。這時,馮帆有某種異樣的感覺。他已明顯地感到了海山的坡度在增加,身體越來越隨著水面向上傾斜,游起來卻沒有感到更費力。回頭一看,看到了被自己丟棄在山腳的救生艇,他離艇之前已經(jīng)落下了帆,此刻卻見小艇仍然穩(wěn)穩(wěn)地停在水坡上,沒有滑下去。他試著停止了游動,仔細觀察著周圍,發(fā)現(xiàn)自己也沒有下滑,而是穩(wěn)穩(wěn)地浮在傾斜的水坡上!馮帆一砸腦袋,罵自己和大副都是白癡;既然水坡上呈流體狀態(tài)的海水不會下滑,上面的人和船怎么會滑下去呢?現(xiàn)在馮帆知道,海水高山是他的了。馮帆繼續(xù)向上游,越來越感到輕松,主要是頭部出水換氣的動作能夠輕易完成,這是因為他的身體變輕了。重力減小的其他跡象也開始顯現(xiàn)出來,馮帆游泳時濺起的水花下落的速度變慢了,水坡上海浪起伏和行進的速度也在變慢,這時大海陽剛的一面消失了,呈現(xiàn)出了正常重力下不可能有的輕柔。在低重力下,海浪的高度增加了許多,形狀變得薄如蟬翼,在緩慢的下落中自身翻卷起來,像一把無形的巨刨在海面上推出的一卷卷玲瓏剔透的刨花。海浪并沒有增加馮帆游泳的難度,浪的行進方向是向著峰頂?shù)?,推送著他向上攀游。隨著重力的進一步減小,更美妙的事情發(fā)生了:薄薄的海浪不再是推送馮帆,而是將他輕輕地拋起來,有一瞬間他的身體完全離開了水面,旋即被前面的海浪接住,再拋出,他就這樣被一只只輕柔而有力的海之手傳遞著,快速向峰頂進發(fā)。他突然想到了藍水號,意識到船長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應該將船徑直駛向海水高山,既然水坡上的重力分量不存在,藍水號登上頂峰如同在平海上行駛一樣輕而易舉,而峰頂就是風暴眼,是平靜的!想到這里,馮帆急忙掏出救生衣上的步話機,但沒人回答他的呼叫。馮帆已經(jīng)掌握了在浪尖飛躍的技術,他從一個浪峰躍向另一個浪峰,又“攀疊”了二十分鐘左右,已經(jīng)走過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渾圓的峰頂看上去不遠了,它在外星飛船撒下的光芒中柔和地閃亮,像是等待著他的一個新的星球。第13頁共13頁 馮帆進行了最后的一次飛躍,他被一道近三十米高的薄浪送上半空,那道浪在他脫離的瞬間就被疾風粉碎了。他正在被吹向氣旋的中心。當馮帆飄進風暴眼時,風力突然減小,托著他的無形的氣流之手松開了,馮帆向著海水高山的峰頂墜下去,在峰頂?shù)恼性肓怂{幽幽的海水中。馮帆在水中下沉著,過了好一會兒才開始上浮,這時周圍已經(jīng)很暗了。當窒息的恐慌出現(xiàn)時,馮帆突然意識到了他所面臨的危險。一種熟悉的感覺向他襲來,他仿佛又回到了珠峰的風暴卷起的黑色雪塵中,死亡的恐懼壓倒了一切。就在這時,他發(fā)現(xiàn)身邊有幾個銀色的圓球正在與自己一同上浮,最大的一個直徑有一米左右,馮帆突然明白這些東西是氣泡!低重力下的海水中有可能產(chǎn)生很大的氣泡。他奮力游向最大的氣泡,將頭伸過銀色的泡壁,立刻能夠順暢地呼吸了!當缺氧的暈眩緩過去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置身于一個球形的空間中,這是他再一次進入由水圍成的空間。他感覺自己是在乘著一個水晶氣球升上天空。上方的藍色波光越來越亮,最后到了刺眼的程度,隨著“啪”的一聲輕響,大氣泡破裂,馮帆升上了海面。在低重力下他沖上了水面近一米高,再緩緩落下來。不管怎么樣,馮帆想,我登頂成功了?!又罩械木扌推聊粷u漸暗下來,巨球本身也在變小,很快縮成一點,重新變成星海中一顆不起眼的星星,這變化比它出現(xiàn)時要快許多。這顆星星在夜空中疾駛而去,轉眼消失在西方天際。海天之間黑了下來,冰晶云和風暴巨井都看不見了,天空中只有一片黑暗的混沌。馮帆聽到周圍風暴的轟鳴聲在迅速減小,很快變成了低聲的嗚咽,再往后完成消失了,只能聽到海浪的聲音。馮帆有了下墜的感覺,他看到周圍的海面正在緩緩地改變著形狀,海山渾圓的山頂在變平,像一把正在撐開的巨傘一樣。他知道,海水高山正在消失,他正在由九千米高空向海平面墜落。在他的感覺中只有兩三分鐘,他漂浮的海面就停止了下降,他知道這點,是由于自己身體下降的慣性使他沒入了已停降的海面之下,好在這次沉得并不深,他很快游了上來。周圍已是正常的海面,海水高山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從來就沒有存在過一樣。風暴也完全停止了,風暴強度雖大但持續(xù)時間很短,只是刮起了表層浪,所以海面也在很快平靜下來。天空中的冰晶云已經(jīng)散去很多,燦爛的星空再次出現(xiàn)了。馮帆仰望著星空,想像著那個遙遠的世界,真的太遠了,連光都會走得疲憊,那又是很早以前,在那個海面上,泡世界的加加林也像他現(xiàn)在這樣仰望著星空。穿越廣漠的時空荒漠,他們的靈魂相通了。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縱身一躍”,既寫出了馮帆跳入水中時的敏捷,也顯示出他要登上峰頂、征服海水高山的毅然決然的堅定信心。B.馮帆最初沒有考慮爬坡的因素,原本認為有足夠體力支撐他登上峰頂,但他并未因此對登山這個決定感到后悔。C.“海水高山是他的了”一句,寫出了馮帆在察覺被丟棄的救生艇及自身的情況后重新燃起的登上峰頂?shù)南M?。D.從峰頂正中墜入海水又上浮時,由于窒息,馮帆感受到了那熟悉的死亡威脅,他想起了曾經(jīng)攀登珠峰時的危險境地。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第13頁共13頁 A.小說以時間為序組織安排情節(jié),符合人們對事件的一般認知過程,讓讀者對馮帆攀登海水高山的整個過程了解得詳細透徹。B.作者在行文中想象豐富,運用比喻手法將低重力下的海浪寫得形象生動,也將馮帆在海水中前行的行為烘托得更加壯美。C.小說在描寫馮帆攀登海水高山的過程中穿插交代了船長的失誤;而馮帆急忙用步話機呼叫想提醒船長的行動體現(xiàn)出他的善良。D.小說交代了馮帆登頂成功的結局,直接闡明了小說的主題:要想成功,就要不畏險阻,勇于探索。8.小說開頭的“前情梗概”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9.有人說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是“宇宙科學之美和人性之美的自然結合”。請結合小說具體內(nèi)容談談你對這一評價的理解。(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題。劉熙祚,字仲緝,武進人。父純?nèi)剩萃乒?。熙祚舉天啟四年鄉(xiāng)試。崇禎中,為興寧知縣。奸民啖斷腸草,脅人財物。熙祚令贖罪者必啖多草,以是致死者勿問,弊亦止。課最,征授御史。十五年冬巡按湖南。李自成陷荊、襄,張獻忠又破蘄、黃,臨江欲渡。熙祚抵岳州,檄諸將分防江滸,聯(lián)絡偏沅、鄖陽二撫形勢。會賊馬守應據(jù)澧州,窺常德,土寇甘明揚等助之。熙祚至常德,擊斬明揚。五月還長沙。及武昌、岳州相繼陷,急令總兵尹先民、副將何一德督萬人守羅塘河,扼要害。而巡撫王聚奎乃撤守長沙,賊遂長驅(qū)至,聚奎率潰將孔全彬、黃朝宣、張先璧等走湘潭,長沙不能守。先是,熙祚令蔡道憲募兵,得壯丁五千訓練之,皆可用。至是親將之,與總兵官尹先民等扼羅塘河。聚奎聞賊逼,大懼。道憲曰:“去長沙六十里有險,可柵以守,毋使賊逾此?!辈粡??;萃醣艿刂灵L沙與吉王謀出奔熙祚奉以奔衡州衡州桂王封地也聚奎兵至大焚劫桂王及吉惠二王皆登舟避亂。熙祚單騎赴永州為城守計。未幾,聚奎復走祁陽,衡州遂陷。永州士民聞之,空城逃。三王至永州,聚奎繼至。越日,全彬等亦至,劫庫金去。熙祚乃遣部將護三王走廣西,而己返永州拒守。賊騎執(zhí)之,獻忠叱令跪,不跪。賊群毆之,自殿墄曳至端禮門,膚盡裂,不屈。使降將尹先民說之,終不變,見殺。事聞,追贈太常少卿,謚忠毅。第13頁共13頁 弟永祚,字叔遠,由選貢生屢遷興化同知,擒賊曾旺。后以副使知興化府事。大清兵入城,仰藥死。弟綿祚,字季延。崇禎四年進士,為吉安永豐知縣。鄰境九蓮山,界閩、粵,賊窟其中,綿祚請會剿。賊怒,率眾攻。綿祚出擊,三戰(zhàn)三捷。賊益大至,綿祚伏兵黃牛峒,大破之。積勞得疾,請告歸。兄弟三人并死王事。(《明史·劉熙祚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惠王避地/至長沙與吉王謀出奔/熙祚奉以奔衡州/衡州/桂王封地也/聚奎兵至/大焚劫/桂王及吉惠二王皆登舟避亂/B.惠王避地至長沙/與吉王謀出奔/熙祚奉以奔衡州/衡州/桂王封地也/聚奎兵至大焚/劫桂王及吉惠二王皆登舟避亂/C.惠王避地/至長沙與吉王謀出奔/熙祚奉以奔衡州/衡州/桂王封地也/聚奎兵至大焚/劫桂王及吉惠二王皆登舟避亂/D.惠王避地至長沙/與吉王謀出奔/熙祚奉以奔衡州/衡州/桂王封地也/聚奎兵至/大焚劫/桂王及吉惠二王皆登舟避亂/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字,指人的表字,古人自稱可以用名,表示謙虛;稱人可以用字,表示尊敬。B.鄉(xiāng)試,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之一。明、清定為每三年一次,中試者稱為“貢士”。C.御史,是中國古代監(jiān)察性質(zhì)的官職,主要糾察朝廷、諸侯、官吏的失職不法行為。D.追贈,也作追封,主要是實物形式的物質(zhì)追贈或職位等榮譽名聲的精神追贈。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劉熙祚治理有方,聰明且有謀略。奸民吃斷腸草來威逼人財物,劉熙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命令贖罪的奸民必須服用更多的斷腸草,弊病因此得以根除。B.劉熙祚臨危不亂,盡心匡扶社稷。外有李自成、張獻忠起義軍不斷逼迫,內(nèi)有巡撫王聚奎棄城而逃,到處搶掠。劉熙祚奮力防守,護送諸王逃亡。C.劉熙祚堅貞不屈,大義凜然赴死。賊兵來勢洶洶,他仍堅守永州;兵敗被俘,他和部下將領都不改氣節(jié)。他不屈服于賊寇的淫威,最終壯烈殉國。D.劉熙祚滿門忠烈,為國盡忠職守。劉熙祚和弟弟劉永祚為了國家獻出生命,寧死不屈。劉綿祚屢立戰(zhàn)功,積勞成疾。兄弟三人都為王朝之事而死。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道憲曰:“去長沙六十里有險,可柵以守,毋使賊逾此?!保?分)(2)越日,全彬等亦至,劫庫金去。熙祚乃遣部將護三王走廣西,而己返永州拒守。(4分)14.請結合文本,談談劉熙祚堅守氣節(jié)的具體體現(xiàn)。(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第13頁共13頁 題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①戴復古堂堂大節(jié)在朝廷,名重當時太華輕。乾道②君臣千載遇,先生議論九重驚。人歌黃霸③思遺愛,我頌朱云④有直聲。一瓣清香拜圖像,英風凜凜尚如生?!咀ⅰ竣僭}后尚有“徐竹隱直院謂梅溪古之遺直,渡江以來一人而已”二句。王梅溪:名十朋,號梅溪,南宋大臣。②乾道:孝宗年號。③黃霸:西漢著名循吏,為政外寬內(nèi)明,力勸耕桑,推行教化,治行為當時第一。④朱云:漢成帝時人,以直臣聞名于世。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先直接贊美王梅溪先生的志節(jié),后用襯托手法表現(xiàn)他的名聲之大。B.頷聯(lián)意謂君臣際遇是千載難逢的,梅溪先生議論國家大事,令帝王驚嘆。C.頸聯(lián)用典,意在表達作者對循吏黃霸和直臣朱云的贊美之情,感情真摯。D.尾聯(lián)點題,詩人瞻仰拜祭梅溪先生的遺像,感覺他英風凜凜,一如生前。16.在作者的心目中,王梅溪先生是怎樣的形象?試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茍子·勸學》中“,”兩句,在前面多重比喻論證之后得出了要善于利用外物的結論。(2)杜牧《阿房宮賦》中描寫秦人對掠自六國的珍寶絲毫不知珍惜、生活極度奢侈浪費的兩句是“,”。(3)古人常用“江山”這一意象代指國家的疆土或政權。宋代詞人辛棄疾就寫過這樣的詞句,如“,”。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著名作家汪曾祺曾說:“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胡同是城市的脈絡,是生活的場所,是家的方向,更是京味文化的精髓。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熟悉家門口的胡同,對它的過往和趣事,飽含著深厚的胡同情結。除交通外,胡同還承擔著其他功能。元朝定都北京,建立了以四合院為主的居住模式,四合院的連排相依,自然形成了胡同。不僅它為四合院的居民提供良好的采光和通風,還為街坊的劃分提供了界限依據(jù)。第13頁共13頁 北京的胡同有著不同的故事。在東單船板胡同一帶原本有水路和通惠河相連。運糧船一部分繼續(xù)航行到積水潭,另一部分在船板胡同卸貨售賣,形成東西走向的繁華街市,由于北京人將江南產(chǎn)的糯米稱為“江米”,,這條街也稱之為“江米街”。胡同和名人是,相輔相成的。位于東城區(qū)的史家胡同,號稱史上“最牛胡同”之一。很多機構曾在此辦公,很多名人在此居住,史家胡同有了“一條胡同,半個中國”之稱。胡同是有形的,它規(guī)劃了北京居民的生活單元;胡同是無形的,它是北京人心中的文化符號。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3分)A.耳熟能詳久而久之民胞物與形影不離B.如數(shù)家珍久而久之愛屋及烏形影不離C.耳熟能詳長此以往愛屋及烏寸步不離D.如數(shù)家珍長此以往民胞物與寸步不離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A.不僅它為四合院的居民提供良好的采光和通風環(huán)境,還為街坊的劃分提供了界限依據(jù)。B.不僅它為四合院的居民提供良好的采光和通風環(huán)境,更為街坊的劃分提供了界限依據(jù)。C.它不僅為四合院的居民提供良好的采光和通風環(huán)境,還為街坊的劃分提供了界限依據(jù)。D.它不僅為四合院的居民提供良好的采光和通風,還為街坊的劃分提供了界限依據(jù)。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兼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5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當家中出現(xiàn)蒼蠅或蟑螂等蟲子時,通常會使用殺蟲劑。()。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運作機制上,昆蟲與人類的確有共通之處。但通過嚴格的毒性實驗的現(xiàn)代殺蟲劑,只要按規(guī)定用法和用量使用,對人體和寵物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其理由有三。首先,相對人和寵物的身體而言,①。成年人體重大約為60千克,而害蟲體重約在幾毫克到1克之間,相差幾萬倍到1000萬倍。要想讓殺蟲劑對人和寵物起到同樣影響,單純從數(shù)字計算來看,殺蟲劑中有效成分含量必須達到幾萬倍到1000萬倍。其次,人體中含有能分解殺蟲劑成分的解毒酶。②,而人體具有的酶數(shù)量更多也更強大,殺蟲劑成分在抵達神經(jīng)細胞之前已完成了分解。第三,殺蟲劑成分各不相同,③。例如,有一種名為“BT”的成分,只在昆蟲消化道的堿性環(huán)境內(nèi)才會被分解產(chǎn)生毒性。由于人體的胃是酸性的,所以即使BT進入也不會產(chǎn)生毒性。2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A.雖然殺蟲劑能殺滅昆蟲,但是有人就會擔心或許會給我們帶來不良影響B(tài).既然殺蟲劑能殺滅昆蟲,就會有人擔心或許會給我們帶來不良影響第13頁共13頁 C.既然殺蟲劑能殺滅昆蟲,有人也會擔心或許會給我們帶來不良影響D.雖然殺蟲劑能殺滅昆蟲,因此有人擔心或許會給我們帶來不良影響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五四青年節(jié)到來之際,全國各地955位中學生以《我不想做這樣的人》為題,寫下了對未來的思考。我不想做一個渾身帶刺的人,我不想做一個遺忘歷史的人,我不想做一個不愛國的人……當我變成父母、師長、前輩的時候,希望我的孩子能對我說:“我想成為你這樣的人!”復興中學某班級圍繞上述話題展開討論,作為班級學生,你有怎樣的感受和思考?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fā)言稿。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B“現(xiàn)實的想象”錯,應該為“超越現(xiàn)實”,其他正確。2.A以偏概全,其他正確。3.B4.①開篇即引用吉登斯的話,讓讀者直接掌握材料話題;②引用名言,闡明“虛擬認同”的準確內(nèi)涵;③引用當今世界著名思想大師的言論具有權威性和說服力。評分建議:一點2分,兩點即滿分,意思對即可。5.示例:要加強人文操守。虛擬生存中的主體:身份雖虛擬,但“現(xiàn)實性”仍很明顯,是現(xiàn)實生活的延伸;虛擬生存的現(xiàn)狀: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暗含著許多文化風險;虛擬生存的交往:自我規(guī)范意識弱化和缺失,他律作用的途徑遭遮蔽。注意:不要加強人文操守,要慎言,思想不可反人類。評分建議:一點2分,三點即滿分,意思對即可。6.B“馮帆最初沒有考慮爬坡的因素”不合文意,從文中“他大概算了一下……但現(xiàn)在是在爬坡,不進則退,登上頂峰幾乎是不可能的”可看出。7.D“直接闡明”分析有誤,應是“含蓄地揭示”。第13頁共13頁 8.(1)引出了小說的主人公馮帆,交代了他因負罪感躲避登山的處境。(2)點出因外星飛船入侵而形成的海水高山,激發(fā)讀者興趣。(3)簡述海水高山的基本情況,為下文具體寫馮帆的登頂過程提供背景空間。(4)“人類大難臨頭……”,為下文表現(xiàn)馮帆戰(zhàn)勝自身的負罪感、勇敢面對新挑戰(zhàn)的形象做鋪墊。(每點1分,共4分)9.科學之美:文中想象外星飛船入侵,因飛船質(zhì)量的引力,使海水上升形成了海水高山,馮帆在重力減小的情況下最終登上峰頂?shù)钠D辛過程,體現(xiàn)了宇宙科學之美。人心之美:馮帆在攀登過程中,戰(zhàn)勝了對死亡的恐懼和羈絆自己已久的負罪感,征服一座座艱難險阻之“山”,體現(xiàn)了人性之美。(每點3分,共6分)10.D“避地至長沙”是狀語后置句,不能分開。據(jù)此可排除A、C兩項;結合前后語境,通過語義來看,因為王聚奎到衡州焚燒搶掠,所以三王登舟避亂。排除B項。原文加上標點為:惠王避地至長沙,與吉王謀出奔,熙祚奉以奔衡州。衡州,桂王封地也,聚奎兵至,大焚劫,桂王及吉惠二王皆登舟避亂。11.B鄉(xiāng)試,中試者稱為“舉人”。12.C“他和部下將領都不改氣節(jié)”錯誤。原文“使降將尹先民說之”,可以看出尹先民已經(jīng)背叛。13.(1)蔡道憲說:“距離長沙六十里有險要的地方,可以設置營寨來防守,不能讓賊寇越過這里。”(“去”“柵”各1分,句意2分。) (2)第二天,孔全彬等也到了永州,搶劫府庫金銀后離開。劉熙祚派兵護送桂、吉、惠三王逃往廣西,自己返回永州堅守。(“越日”“拒守”各1分,句意2分。)14.①寧死不跪,不受威逼;②慘遭毆打,堅貞不屈;③不受引誘,堅守節(jié)操。(每點1分)【參考譯文】劉熙祚,字仲緝,常州府武進人。父劉純?nèi)?,曾?jīng)擔任泉州推官。劉熙祚在天啟四年鄉(xiāng)試中舉。崇禎年間擔任興寧知縣。有奸民吃斷腸草來威逼人財物,劉熙祚審察后命令贖罪的奸民必須服用更多的斷腸草,因此致死的也不過問,弊病因此得以終止。朝廷考核政績,他的政績最好,因此朝廷征召授予他御史的官職。崇禎十五年冬,劉熙祚巡察湖南。李自成攻陷荊州、襄陽,張獻忠攻破蘄州、黃州,準備渡江。劉熙祚抵達岳州,用檄文命令各個將領分別防御江邊,聯(lián)系偏沅、鄖陽二撫的勢力。恰逢賊寇馬守應占據(jù)澧州,伺機圖謀常德,當?shù)刭\寇甘明楊等協(xié)助馬守應。劉熙祚趕到常德,斬殺甘明楊,五月回到長沙。等到武昌、岳州相繼陷落,劉熙祚緊急命令總兵尹先民,副將何一德率領萬人守衛(wèi)羅塘河,控制要害。但巡撫王聚奎卻撤離長沙守軍,賊寇長驅(qū)直入,王聚奎率領敗將孔全彬、黃朝宣、張先璧等逃往湘潭,長沙失陷。在此之前,劉熙祚命令蔡道憲招募士兵,招募到五千名壯丁進行訓練,都能作戰(zhàn)。到這時他親自率領這支軍隊,與總兵官尹先民等扼守羅塘河。王聚奎得知流賊逼近,非常害怕。蔡道憲說:“距離長沙六十里有險要的地方,可以設置營寨第13頁共13頁 來防守,不能讓賊寇越過這里?!蓖蹙劭宦爮?。這時惠王到長沙躲避災禍,與吉王計劃逃走,劉熙祚把他們送到衡州。衡州是桂王的封地,王聚奎的軍隊也逃到了這里,大肆焚燒搶掠,桂王、吉王、惠王都乘船避難。劉熙祚獨自騎行奔赴永州為守城出謀劃策。不久,王聚奎又逃往祁陽,衡州失守。永州士民聽說后紛紛逃亡,永州成為空城。桂、吉、惠三王至永州,王聚奎隨即而至。第二天,孔全彬等也到了永州,搶劫府庫金銀后離開。劉熙祚派兵護送桂、吉、惠三王逃往廣西,自己返回永州堅守。叛賊抓住劉熙祚,獻忠大聲責罵命令劉熙祚跪下,劉熙祚不跪。叛賊們一起毆打他,把他從殿前的臺階上一直拖曳到端禮門,他的皮膚全部裂開,仍然不屈服。叛賊又派降將尹先民去勸說,劉熙祚最終沒有變節(jié),被叛賊殺害。他的事跡被朝廷聽說,朝廷追贈他太常寺少卿,謚號忠毅。劉熙祚的弟弟劉永祚,字叔遠,從貢生多次升官做了興化同知,擒拿賊寇曾旺。之后憑借副使身份管理興化府。大清兵攻入興化,劉永祚服毒自殺。劉熙祚的弟弟劉綿祚,字季延??贾谐绲澦哪赀M士,擔任吉安永豐知縣。鄰境九蓮山,是閩、粵的邊界,賊寇聚居在山中,劉綿祚請求派兵會剿。賊寇發(fā)怒,率眾人攻打。劉綿祚率兵出擊,連戰(zhàn)告捷。賊寇更加蜂擁而至,劉綿祚在黃牛峒埋伏,大破賊寇。劉綿祚積勞成疾,請求告老回鄉(xiāng)。兄弟三人都為王朝大事而死。15.C“意在……之情”錯,頸聯(lián)贊頌循吏黃霸和直臣朱云,意在表達對梅溪先生的稱頌與贊美。16.王梅溪先生是一位立朝正直、德高望重、赤心為國、深受君主器重的大臣形象。(3分)他在朝為官,正直端方,有著遠大志節(jié),名聲之重簡直蓋過華山,深受孝宗賞識,議論國事君主極為重視。去世多年,仁愛還留于后世,百姓仍然歌頌懷念他。(3分)17.(1)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2)鼎鐺玉石,金塊珠礫(3)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每句1分,有錯別字、漏字、衍字等情況則該句不給分)18.B如數(shù)家珍:好像數(shù)自己家收藏的珍寶那樣清楚。比喻對所講的事情十分熟悉。耳熟能詳:指聽得多了,能夠說得很清楚、很詳細。兩個詞語意思相近,從語境來看,“飽含著深厚的胡同情結”前面用“如數(shù)家珍”更合適。久而久之:經(jīng)歷了相當長的時間。長此以往:長期這樣下去。一般后面接不好的結果。此處用“久而久之”更合適。民胞物與:泛指愛人和一切物類。愛屋及烏: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從語境和詞義來看,此處選擇“愛屋及烏”。形影不離:像形體和它的影子那樣分不開。形容彼此關系親密,經(jīng)常在一起。寸步不離: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離開?,F(xiàn)在泛指兩人感情好,總在一起。從語境來看,此處選擇“形影不離”。綜合以上分析,選擇B。19.C原文畫線句有兩種語病,一是語序不當,二是殘缺?!八睉摲旁凇安粌H”的前面,因此排除A、B;“通風”后面缺少與“提供”呼應的賓語中心語,可以加“環(huán)境”,排除D,選擇C。第13頁共13頁 20.作者把胡同比喻成城市的脈絡,生動形象地描繪出胡同遍布城市各處的形態(tài);(2分)使用了“是……是……是……更是……的排比句式,既拓展了句子的內(nèi)容,又強調(diào)指出了胡同的意義和價值。(3分)21.B根據(jù)前后分句關系來看,前面說“殺蟲劑能殺蟲”,接下來說的是,有人擔心,殺蟲劑對人體有害。從語意關系來看,兩個分句之間應該是因果關系,因此排除A項,該項前后分句表達轉折關系;C項,“既然……也”搭配不當,排除C;D項,“雖然……因此”搭配不當,排除D。22.①殺蟲劑中有效成分含量微?、谶@種酶在昆蟲體內(nèi)也存在③有的對人體不產(chǎn)生作用(每處2分)23.審題1.材料材料共有兩段。第一段交代了“五四青年節(jié)”的活動背景,以及“我不想做這樣的人”的活動主題。第二段有兩句話。第一句話分類列舉出“我不想做的”三種人,第二句話轉換情境,設想將來“我”可能對后輩提供的正確引領和示范作用。材料從不應成為的“三種人”角度,反面提醒青年一代,要對周圍社會寬容以待,對歷史鏡鑒銘記于心,對家國民族熱誠摯愛,對后輩來者無愧垂范。本次作文情境鮮明,為考生完整準確審讀材料提供了具體環(huán)境,又能緊扣重要的社會生活,角度豐富,啟發(fā)性強,有較好的“立德樹人”的考查功能。??2.任務“圍繞上述話題展開討論”,范圍清晰;“你作為班級學生”,角色明確;“有怎樣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fā)言稿”,要求具體。第13頁共13頁
同類資料
更多
2022年高考語文全國卷模擬試卷(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