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墨家墨學理論基礎ThePhilosophyofMotzu
墨子與墨家墨學的理論基礎及其精神墨家與儒家的區(qū)別尚賢與尚同非樂與節(jié)葬天志與明鬼
一、墨子與墨家墨子其人墨子其書墨學淵源墨家
1.墨子其人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為節(jié)用?;蛟徊⒖鬃訒r,或曰在其后?!妒酚洝っ献榆髑淞袀鳌?2.墨子其書明·福建芝城姚奎排印的銅活字本《墨子》
《墨子》今本則為53篇。這部書可分四部分:(1)記載墨子本人活動的部分,《耕柱》、《貴義》、《公孟》、《魯問》、《公輸》等5篇屬于此部分。(2)第二部分記載墨家所研究的防御戰(zhàn)術及守城的兵器與工具,有《備城門》等11篇。
(3)墨翟所創(chuàng)始及宣傳的思想,有《天志》、《明鬼》等31篇,此部分被稱為前期墨家思想。(4)關于認識論及邏輯學和自然科學的思想,《經(jīng)上》、《經(jīng)下》、《經(jīng)說上》、《經(jīng)說下》、《大取》、《小取》等6篇屬于此部分,此部分被稱為后期墨家思想。
關于《墨子》一書的注釋,主要有清朝畢沅校注的《墨子》、孫詒讓《墨子閑詁》、吳毓江的《墨子校注》,以及近人譚戒甫的《墨辯發(fā)微》等。
3.墨學淵源墨子學儒者之業(yè),受孔子之術,以為其禮煩擾而不說,厚葬靡財而貧民,服傷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行夏政?!痘茨献印?墨家者流,蓋出于清廟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貴儉;養(yǎng)三老五更,是以兼愛;選士大射,是以上賢;宗祀嚴父,是以右鬼;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上同:其所長也。及蔽者為之,見儉之利,因以非禮,推兼愛之意,而不知別親疏?!稘h書·藝文志》
“尚賢”、“尚同”“節(jié)用”、“節(jié)葬”“非樂”、“非命”“天志”、“明鬼”“非攻”、“兼愛”。
二、墨學的理論及其精神1.兼相愛,交相利提倡“兼相愛,交相利”。因為“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兼愛上》)。“圣人以治天下而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保ā都鎼凵稀罚┻@就是墨子的“兼愛”思想,是他整個思想體系的核心。
墨子提倡的“兼相愛”是以“交相利”作為基礎的,也是以“交相利”為具體內(nèi)容的。因為“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亦從而惡之;害人者,人亦從而害之,此何難之有焉?!保ā赌印ぜ鎼壑小罚ā都鎼壑小?“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墨子·尚賢下》))人人相愛相利,社會上相互殘殺爭奪的現(xiàn)象就自然消滅,也就達到了天下太平的大治局面。在這種互相幫助之下,就可達到“老而無妻子者,有所侍養(yǎng),以終其壽;幼弱孤童之無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長其身?!保ā赌印ぜ鎼巯隆罚?2.“兼以易別”“別士”:“吾豈能為吾友之身若為吾身,為吾友之親若為吾親?!保ā赌印罚凹媸俊保骸氨貫槠溆阎砣魹槠渖?,為其友之親若為其親。”(《墨子》
墨子講:“既已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則兼相愛、交相利之法將奈何哉?子墨子言: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保ā赌印ぜ鎼壑小罚?3.三表“故言必有三表。何謂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于何用之?發(fā)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謂言有三表也?!保ā赌印し敲稀罚?“故使言有三法。三法者,何也?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其本之也,考之天鬼之志,圣王之事。于其原之也,徵以先王之書。用之奈何?發(fā)而為刑。此言之三表也?!保ā赌印し敲小罚?(1)要有前人的間接經(jīng)驗作根據(jù),這就是他所謂的“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熬硬荤R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面之容;鏡于人,則知吉與兇。”(《墨子·非攻中》)
(2)要根據(jù)個人直接經(jīng)驗以外的廣大人民群眾親身的感覺經(jīng)驗,即所謂“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他說:“是以天下之所以察知有與無之道者,必以眾人耳目之實,知有與無為儀者也?!保ā赌印っ鞴硐隆罚┒糯熳右暵犇芰ι衿媸蔷売诒娙私?jīng)驗,在墨子看來,“非神也,夫唯能使人之耳目助己視聽……助之視聽者眾,則其所聞見者遠矣?!保ā赌印ど型小罚?(3)在實踐中考察效果,即所謂“發(fā)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說:“用而不可,雖我亦將非之,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保ā赌印ぜ鎼巯隆罚?4.兼即仁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人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墨子·兼愛中》)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同上)
“子之所謂義者,亦有力以勞人,有則以分人乎?”(《墨子·魯問》)“今天下之君子之名仁也,雖禹湯無以易之;兼仁與不仁,而使天下之君子取焉,不能知也。”(《墨子·貴義》)“以此虧奪民衣食之財,仁者弗為也?!保ā赌印し菢飞稀罚岸x可以利人,故曰義,天下之食寶也?!保ā赌印じ?三、墨學與儒學的區(qū)別1.愛有差等與愛無差等的區(qū)別??鬃铀v的仁是和“親親”分不開的,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宗法等級之間的關系,即愛有差等。與孔子“親親有術,尊賢有等”的思想不同,墨子主張兼愛,要平等的、無差別的愛一切人。墨家所說的兼愛是“愛無差等”,不分輕重厚薄。
“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子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滕文公下》)
巫馬子:“子兼愛天下,未云利也。我不愛天下,未云賊也,功皆未至,子何獨自是而非我哉?”墨子:“今有燎者(著火)于此,一人奉水,將灌之,一人摻之,將益之,功能未至,子何貴于二人?”(《墨子·耕柱》)
2.非功利主義與功利主義的區(qū)別,即義利之辯上的區(qū)別。義與利的對立在古代有兩種意義,一種是物質(zhì)利益和道德修養(yǎng)的對立,一種是行為效果和動機的對立。儒墨兩家所說的“義”、“利”均包括這兩個對立。
墨子的“義”是和物質(zhì)利益相聯(lián)系的,同時他對于行為的判斷是注重效果的,即把“志”與“功”結(jié)合起來,儒家則認為求利是小人的事。孔子曾講,“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
HaveABreak!
四、尚賢與尚同1.尚賢尚賢者,政之本也。(《墨子·尚賢上》)是故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務在于眾賢而已。(《墨子》)
列德而尚賢,雖在農(nóng)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之以事,斷予之令……故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尚賢上》)
與孔子“親親有術,尊賢有等”的思想不同,墨子把一個人是否有能力作為選才的標準,而不注重其出身。墨子的這種主張既打破了宗法的親親制度,而與儒家“貴貴親親”的思想直接對立,也反映了當時小生產(chǎn)者要求改善經(jīng)濟地位和參與政治的強烈愿望。
“雖天亦不辯貧富、貴賤、遠近、親疏,賢者奉而尚之,不尚者抑而廢之?!?《墨子·尚賢中》)“故雖有賢君,不愛無功之臣;雖有慈父,不愛無益之子。是故不勝其任而處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勝其爵而處其祿,非此祿之主也。”(《墨子·親士》)
2.尚同(1)論國家起源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形政之時,蓋其語,人異義。是以一人則一義,二人則二義,十人則十義。其人茲眾,其所謂義者亦茲眾。是以人是其義,以非人之義,故交相非也……天下之亂,若禽獸然……夫明虖天下之所以亂者,生于無政長,是故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尚同上》)
(2).尚同而下不比天天子鄉(xiāng)長國君里長
“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保ā赌印ど型稀罚吧型幌卤??!保ā赌印ど型稀罚?五、非樂與節(jié)葬1.非樂認為音樂的盛行妨礙男耕女織,“以此虧奪民衣食之財”(《非樂上》).
王公大人造樂器,“將必厚措斂乎萬民,以為大鐘鳴鼓琴瑟竽笙之聲?!保ā赌印し菢飞稀罚┩瑫r,“使丈夫為之,廢丈夫耕稼樹藝之時;使婦人為之,廢婦人紡績織絍之事。”(《墨子·非樂上》)
墨子還從提倡音樂所造成的政治后果論證這一點:“樂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觀之,樂非所以治天下也?!保ā度q》)墨子更反對與樂有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的周禮:“俯仰周旋威儀之禮……諸加費不加民利者,圣王弗為。”(《節(jié)用中》)
2.節(jié)葬厚葬的危害:使王公大人行此,則必不能蚤朝晏退,治五官六府,辟草木,實倉廩;使農(nóng)夫行此,則必不能蚤出夜入,耕稼樹藝;使百工行此,則必不能修舟車,為器皿矣;使婦人行此,則必不能夙興夜寐,紡績織纴。(《節(jié)葬下》)
墨子同時反對厚葬。他說:“細計厚葬為多埋賦之財者也,計久喪為久禁從事者也。財以(已)成者抉而埋之,后得生者而久禁之。以此求富,此譬猶禁耕而求獲也?!似錇閿∧信欢嘁?。以此求眾,譬猶使人負劍而求其壽也。”(《墨子·節(jié)葬下》)
厚葬于國家、于人民都十分有害,“天子殺殉,眾者數(shù)百,寡者數(shù)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shù)十,寡者數(shù)人,處喪之法,將奈何哉?!保ā赌印す?jié)葬下》)總之,“厚葬久喪其非圣王之道也?!保ā赌印す?jié)葬下》)
六、天志與明鬼1.天志子墨子言曰:我有天志,譬若輪人之有規(guī),匠人之有矩。輪、匠執(zhí)其規(guī)、矩,以度天下之方圓,曰:中者是也,不中者非也。(《天志上》)
子墨子言曰:戒之慎之,必為天之所欲,而去天之所惡。曰:天之所欲者何也?所惡者何也?天欲義而惡其不義者也。何以知其然也?曰:義者,正也。何以知義之為正也?天下有義則治,無義則亂,我以此知義之為正也。(《天志下》)
順天意者,義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天志上》)墨子所提出的兼愛學說,沒有像孔子仁愛思想的心理基礎。故必從外在尋一保證。這個保證就是天志。
順天意者,兼相愛,交相利,必得賞;反天意者,別相惡,交相賊,必得罰(《天志上》)天之意不欲大國之攻小國也,大家之亂小家也。強之暴寡,詐之謀愚,貴之傲賤,此天之所不欲也。不止此而已,欲人之有力相營,有道相教,有財相分也,又欲上之強聽治也,下之強從事也。(《天志中》)
上將以度天下之王公大人為刑政也,下將以量天下之萬民為文學、出言談也。觀其行,順天之意,謂之善意行;反天之意,謂之不善意行。觀其言談,順天之意,謂之善言談;反天之意,謂之不善言談。觀其刑政,順天之意,謂之善刑政;反天之意,謂之不善刑政。故置此以為法,立此以為儀,將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與不仁,譬之猶分黑白也。(《天志中》)
2.明鬼“今若使天下之人,皆若信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也,則夫天下豈亂哉!”(《墨子·明鬼下》)
“子墨子有疾,跌鼻進而問曰:先生以鬼神為明,能為禍福,為善者賞之,為不善者罰之。今先生圣人也,何故有?。恳庹呦壬杂胁簧坪??鬼神不明知乎?子墨子日:雖使我有病,鬼神何遽不明?人之所得于病者多方:有得之寒暑,有得之勞苦。百門而閉一門焉,則盜何遽無從入?”(《墨子·公孟》)
“古之今之為鬼,非他也,有天鬼神,亦有山水鬼神者,亦有人死而為鬼者?!保ā睹鞴硐隆饭砩裼帜軈f(xié)助主宰一切的有意志的天,實行賞善罰暴,因為鬼神的能力也是超越一切常人的:“勇力強武,堅甲利兵,鬼神之罰必勝之?!保ā睹鞴硐隆罚?七.思考如何理解墨子的“兼相愛”與“交相利”思想?墨子的三表法包括那些內(nèi)容?墨子的非命與天志思想是否矛盾?
NextTime:孟子提前閱讀重點文獻閱讀參考書目的相關部分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