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高三地理(新教材)二輪復習:非選擇題限時練(五)(帶解析)
ID:69637 2021-11-30 1 3.00元 6頁 460.70 KB
已閱讀6 頁,剩余0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3.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非選擇題限時練(五)(時間:40分鐘)1.(2021·山東濰坊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海子山(圖1)整體海拔為4500~4700米,分布著不同地質時期數以億計的花崗石漂礫(礫石)和大約1145個冰蝕巖盆(海子或湖泊),這些大大小小的礫石與湖泊就是青藏高原最典型的古冰帽(古冰蓋)遺跡,它們密集分布在山體古夷平面(外營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地表削高填低逐漸形成的陸地平面)上。據青藏高原第四紀氣候變化的研究表明,在第四紀冰期,海子山地區(qū)曾經覆蓋著厚度超過500米的冰川。圖2示意海子山路段川藏公路沿線的礫石和湖泊景觀。圖1圖2(1)分析海子山古冰帽形成的條件。(2)與海子山古夷平面內部相比,推測理塘附近冰川侵蝕的強度并說明理由。(3)指出海子山古夷平面形成以來因外力侵蝕而發(fā)生的變化。2.(2020·江蘇高三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 圖1為黃河三角洲略圖。 圖1材料二 傳統(tǒng)鹽堿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開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鹽分含量。2000年以來,該地區(qū)引進暗管排鹽堿技術,即在土壤中鋪設滲水管收集鹽堿水,再通過排水管將鹽堿水排出。目前,這一技術已成為黃河三角洲鹽堿地治理的有效措施。圖2為暗管排鹽堿示意圖。圖2(1)21世紀以來黃河三角洲河道未發(fā)生擺動,說明主要原因。(2)從水循環(huán)角度,說明黃河三角洲土壤鹽堿化的成因。(3)有專家認為,與商品谷物農業(yè)相比,該地更適宜發(fā)展大牧場放牧業(yè)。你認為專家提出該觀點的理由有哪些?3.(2021·山東日照一模)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梯田在我國分布廣泛,是因地制宜發(fā)展農業(yè)的典范。紫鵲界梯田位于湖南省新化縣,迄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這里為花崗巖山體,土壤為砂質土,土層厚。紫鵲界梯田地下儲水豐富,先民在實踐中開創(chuàng)了獨特的自流灌溉系統(tǒng),2014年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這里至今保留著原始的純手工耕種方式,是古老稻作文明的范例。近年來,大量勞動力外出打工,梯田出現(xiàn)撂荒。下圖示意紫鵲界梯田位置和梯田剖面。 (1)從下墊面角度,分析紫鵲界梯田地下儲水豐富的原因。(2)從耕種方式角度,分析紫鵲界梯田近年來撂荒的原因。4.(2021·山東濟南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滑坡—碎屑流是指滑坡發(fā)生后在其運動過程中,巖土結構逐漸被破壞,最后轉化為碎屑流體的特殊現(xiàn)象。2017年7月1日,四川省雷波縣(圖1)白沙村發(fā)生滑坡—碎屑流災害,造成約500米在建公路和約1.5公頃農田被掩埋。成都某地質災害研究所赴現(xiàn)場調查,并運用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碎屑流分布狀況(圖2),經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碎屑流顆粒粒徑的變化能反映出滑坡—碎屑流速度的變化,在堆積體中巨石含量較少且巨石數量在各海拔也不一樣(表格)。圖1 四川省雷波縣位置圖 圖2 雷波縣白沙村滑坡剖面圖不同海拔堆積體中巨石分布數量累計統(tǒng)計表海拔/m1000~10501050~11001100~11501150~12001200~12501250~13001300~1350累計數量/個24434446495052 (1)推測白沙村本次滑坡的形成原因。(2)據表格信息,補充完成白沙村滑坡不同海拔巨石數量變化折線圖。推測巨石堆積最集中的高度,并說明理由。白沙村滑坡不同海拔巨石數量變化折線圖(3)研究人員在鉆孔中發(fā)現(xiàn)碎屑顆粒粒徑自上而下呈現(xiàn)由大變小的排列現(xiàn)象。試分析小顆粒碎屑在碎屑流下層分布較多的原因。 非選擇題限時練(五)1.答案(1)海子山位于青藏高原東緣,受西南季風和東南季風影響,當地雨雪較多;海拔較高,且受第四紀冰期影響,氣溫低,有利于雨雪凍結成冰;古夷平面地勢起伏較小,面積較大,有利于冰雪累積。(2)強度較大。理塘位于古夷平面邊緣,坡度較陡,冰川移動較快,侵蝕作用較強。(3)古夷平面被古冰川、流水等侵蝕、切割,地勢起伏加大,面積變小。解析:第(1)題,據材料可知,古冰帽即古冰蓋,說明該地降水多、氣溫低。據圖可知,海子山位于青藏高原東緣,既受到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影響,又受到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影響,因此當地雨雪較多;據材料可知,海子山整體海拔為4500~4700米,海拔較高,且受第四紀冰期影響,氣溫低,有利于雨雪凍結成冰;古夷平面即外營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地表削高填低逐漸形成的陸地平面,古夷平面地勢起伏較小,面積較大,有利于冰雪累積,因此形成厚厚的古冰帽。第(2)題,據圖可知,理塘位于古夷平面邊緣,坡度較陡,冰川移動較快,而海子山古夷平面內部坡度較緩,冰川移動較慢,因此與海子山古夷平面內部相比,理塘附近冰川侵蝕作用較強。第(3)題,據材料可知,該地有許多冰蝕巖盆,說明有冰川的侵蝕作用;據圖可知,該古夷平面附近有許多河流,說明也受河流的侵蝕作用,被古冰川、流水等侵蝕、切割,地勢起伏加大,面積變小。2.答案(1)中上游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水土流失減輕;水土保持工程發(fā)揮效益,泥沙減少;流域用水量增加,河口徑流減少;疏浚河道,加固堤岸,河水不易泛濫。(2)地勢低平,徑流緩慢;海水倒灌;地下水位高;蒸發(fā)量較大。(3)灌溉水源緊張,緩解水資源壓力;土壤鹽堿化嚴重,相對適宜牧草生長;畜牧產品市場擴大,牧業(yè)經濟效益更高。(2條即可)解析:第(1)題,黃河三角洲擺動是黃河泛濫、泥沙沉積的結果。未發(fā)生明顯擺動說明黃河泛濫得到有效治理,含沙量減小。黃河泥沙主要來自黃土高原,中上游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水土流失減輕;水土保持工程發(fā)揮效益,能減少河流的泥沙含量,調蓄洪水,防止河流水患;疏浚河道,加固堤岸,河水不易泛濫;流域用水量增加,河口徑流減少,可以減弱河流含沙量和河流水患。第(2)題,形成鹽堿土要有兩個條件:一是氣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臨界水位);二是地勢低洼,沒有排水出路??蓮乃h(huán)的蒸發(fā)、降水、徑流、水汽輸送等環(huán)節(jié)進行說明,土壤鹽堿化的形成是由于蒸發(fā)旺盛、地下水位高、排水不暢。黃河三角洲地勢低平,徑流緩慢,排水不暢;黃河枯水期時,流量少,海水倒灌,加劇沿海三角洲土壤鹽堿化;三角洲地帶地下水位高;華北地區(qū)降水集中,春、秋季少雨,蒸發(fā)量較大,土壤中鹽分隨著水分蒸發(fā)被帶到地表,導致土壤鹽堿化。第(3)題,發(fā)展大牧場放牧業(yè)應考慮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經濟效益。與種植農業(yè)相比,大牧場放牧業(yè)對灌溉水源的需求少,發(fā)展大牧場放牧業(yè)可緩解水資源壓力;華北地區(qū)土壤鹽堿化嚴重,更適宜牧草生長;從經濟效益角度看,畜牧產品市場擴大,牧業(yè)經濟效益更高。3.答案(1)位于雪峰山迎風坡,多地形雨;上部森林具有良好的水源涵養(yǎng)功能;土壤為砂質土,土層厚,利于地下儲水;基巖為花崗巖,巖性致密,阻隔水源下滲。(2)純手工耕種方式,勞動效率低,需要勞動力數量多;隨著城鎮(zhèn)化和工業(yè)化的發(fā)展,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勞動力短缺,成本上升。解析:第(1)題,土壤為砂質土,土層厚——砂質土利于地表水下滲,土層厚,利于地下儲水;湖南省新化縣——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位于雪峰山東側,地處夏季風的迎風坡,降水豐富,地下水來源豐富;花崗巖山體——巖石質地緊密,利于保水。第(2)題, 純手工耕種方式要求勞動力數量多,近年來,隨著鄉(xiāng)村青壯年勞動力的流失,農村勞動力不足,導致勞動力成本高,撂荒嚴重。4.答案(1)山地地形,坡度大;基巖裂隙多,巖石破碎;修建公路,破壞地表穩(wěn)定性;坡地開墾,破壞地表植被。(2)(縱坐標軸名稱及單位正確、縱坐標刻度值正確,并能準確描點連線)高度:1000~1100米。理由:滑坡—碎屑流運動至1000~1100米處,坡度變小,加上擋土墻的阻擋作用,運動速度減慢,巨石在此堆積。(3)碎屑流運動速度較快,一方面侵蝕底部巖土體產生大量小顆粒碎屑分布在下層,另一方面引起表層碎屑流強烈的震動篩選,細小顆粒碎屑沿大顆粒間隙沉到下層分布。解析:第(1)題,根據材料“造成約500米在建公路和約1.5公頃農田被掩埋”,以及該地地處山區(qū)推斷,該地進行了工程建設(修路)和坡地開墾(坡上農田),導致地表破壞、山體不穩(wěn)。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山體有裂隙發(fā)育,因此,容易誘發(fā)滑坡。第(2)題,畫圖需要注意的問題:①表格中的數據為累計值而不是實際值,需要轉化為實際值。②縱坐標不完整,需要補充刻度值和名稱、單位。③圖像描點要基本準確,連線要符合折線圖要求。畫圖完成后,可以很明顯看出巨石堆積集中的高度是在1000~1100米處。運動中物質的沉積需要外力減弱或運動速度減慢,由圖可知,該高度地勢趨緩,加之圖中擋土墻的阻擋作用,致使碎屑流運動速度減慢,巨石沉積。第(3)題,滑坡體在下移過程中破碎并演變?yōu)樗樾剂?其在滑動過程中底部與下覆地面發(fā)生摩擦、侵蝕,會形成小顆粒碎屑;此外,由于大顆?;蚓奘樾嘉镏g的縫隙較大,碎屑流中上部的小顆粒碎屑在運動過程中,在重力作用下沿著縫隙落至底部,從而使底部小顆粒碎屑數量較多。
同類資料
更多
2022屆高三地理(新教材)二輪復習:非選擇題限時練(五)(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