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題匯編一、張允濟傳張允濟,青州北海人也。隋大業(yè)中為武陽令,務以德教訓下,百姓懷之。元武縣與其鄰接,有人以牸牛①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產(chǎn)至十余頭,及將異居,妻家不與,縣司累政不能決。其人詣武陽質(zhì)于允濟,允濟曰:“爾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濟遂令左右縛牛主,以衫蒙其頭,將之詣妻家村中,云捕盜牛賊,召村中牛悉集,各問所從來處。妻家不知其故,恐被連及,指其所訴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痹蕽彀l(fā)蒙,謂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歸之?!逼藜疫殿^服罪。元武縣司聞之,皆大慚。嘗道逢一老母種蔥者,結庵②守之。允濟謂母曰:“但歸不煩守也若遇盜當來告令?!崩夏溉缙溲裕右凰薅[大失,母以告允濟,悉召蔥地十里之男女畢集,允濟呼前驗問,果得盜蔥者。曾有行人候曉先發(fā),遺衫于路,行十數(shù)里方覺,或謂曰:“我武陽境內(nèi),路不拾遺,但能回取,物必當在?!比缪怨谩_h近稱之,政績優(yōu)異。?(選自《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五》有改動)【注】①牸(zì])牛:母牛。②庵:小草屋。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1)牛孳產(chǎn)至十余頭孳:(2)允濟遂令左右縛牛主左右:(3)將之詣妻家村中詣: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其人詣武陽質(zhì)于允濟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B.以衫蒙其頭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C.老母如其言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D.悉召蔥地十里之男女畢集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爾自有令,何至此也?(2)嘗道逢一老母種蔥者,結庵守之。4.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劃三處)但歸不煩守也若遇盜當來告令。第22頁共22頁
5.現(xiàn)代漢語中“路不拾遺”經(jīng)常與連用,這兩個成語形容。二、寇準傳(節(jié)選)準少英邁,通《春秋》三傳①。年十九,舉進士。太宗取人,多臨軒②顧問,年少者往往罷去?;蚪虦试瞿辏鹪唬骸皽史竭M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評事,知③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每期會賦役,未嘗輒出符移④,唯具鄉(xiāng)里姓名揭縣門,百姓莫敢后期。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zhuǎn)鹽鐵判官。會詔百官言事,而準極陳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書虞部郎中、樞密院直學士,判吏部東銓。嘗奏事殿中,語不合,帝怒起,準輒引帝衣,令帝復坐,事決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薄端问贰た軠蕚鳌贰咀⑨尅竣偃齻鳎骸蹲笫蟼鳌贰豆騻鳌贰豆攘簜鳌?。②軒:殿前平臺。③知:擔任州縣長官。④符移:宜府征調(diào)敕命文書。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①每期會賦役()②事決乃退()2.翻譯下面的句子。①太宗取人,多臨軒顧問,年少者往往罷去。①準方進取,可欺君邪?3.通讀文段,你認為寇準是一個怎樣的人?三、司馬朗傳(節(jié)選)司馬朗,字伯達,河內(nèi)溫人也。九歲,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笨椭x之。十二,試經(jīng)為童子郎,監(jiān)試者以其身體壯大,疑朗匿年,劾問。朗曰:“朗之內(nèi)外,累世長大,朗雖稚弱,無仰高之風,損年以求早成,非志所為也?!北O(jiān)試者異之。后關東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①第22頁共22頁
,近山險,欲徙居溫。朗謂邵曰:“唇齒之喻,豈唯虞、虢,溫與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國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帶山之縣必駐,是搖動民之心而開奸宄②之原也,竊為郡內(nèi)憂之?!鄙鄄粡?。邊山之民果亂內(nèi)徙或為寇鈔②。年二十二,太祖辟為司空掾?qū)?,除成皋令,以病去,復為堂陽長。其治務寬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遷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稱之。雖在軍旅,常粗衣惡食,儉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與夏侯悖、藏霸等征吳。到居巢,軍士大疫,朗躬巡視,致醫(yī)藥。遇疾卒,時年四十七。(節(jié)選自《三國志·魏志·司馬郎傳》)【注】①野王:地名。②宄(guǐ):壞人。②鈔:掠奪。1.下列句中的“以”與“監(jiān)試者以其身體壯大”中的“以”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以其境過清B.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C.策之不以其道D.令辱之,以激怒其眾2.下列對人物的分析評價有錯誤的一項是()A.司馬朗少年時即能從容應對質(zhì)疑,初露才華。B.司馬朗執(zhí)政不靠刑罰而靠寬厚仁慈,百姓照樣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C.司馬朗為了讓軍士以他為榜樣,故意在軍隊中過著簡樸的生活。D.當軍隊出現(xiàn)瘟疫時,司馬朗能體恤下屬,親自為軍士送醫(yī)送藥。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①客謝之謝:②監(jiān)試者異之異:③竊為郡內(nèi)憂之竊:④以病去去:4.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邊山之民果亂內(nèi)徙或為寇鈔5.翻譯下列句子。(1)司馬朗,字伯達,河內(nèi)溫人也。(2)雖在軍旅,常粗衣惡食,儉以率下。四、龔遂傳第22頁共22頁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歲饑,盜賊并起,二千石①不能禽制。上選能治者,丞相、御史舉遂可用,上以為渤海太守。時,遂年七十余,召見,形貌短小,宣帝望見,不副所聞,心內(nèi)輕焉,謂遂曰:“渤海廢亂,朕甚憂之。君欲何以息其盜賊,以稱朕意?”遂對曰:“海瀕②遐遠,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饑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③中耳。今欲使臣勝之邪?將安之也?”上聞遂對,甚說,答曰:“選用賢良,固欲安之也?!彼煸唬骸俺悸勚蝸y民猶治亂繩,不可急也;唯緩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無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④從事?!鄙显S焉,加賜黃金,贈遣乘傳。(選自《漢書·龔遂傳》)【注釋】①二千石:年俸祿為二千石的郡守。②海瀕:海邊。③潢池:積水池。④便宜:不須請示靈活處置。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義。①二千石不能禽制()②心內(nèi)輕焉()2.下列“之”的用法與另外三個不同的一項是()A.朕甚憂之B.今欲使臣勝之邪C.時人莫之許也D.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上聞遂對,甚說,答曰:“選用賢良,固欲安之也?!?.根據(jù)選文內(nèi)容,用兩到三個短語分別評價文中宣帝、龔遂這兩個人物。五、孔子困于陳蔡孔子遷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鬃訉⑼荻Y,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鬃佑糜诔?,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庇谑悄讼嗯c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①矣?!钡?2頁共22頁
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云:‘匪兕②匪虎,率③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笨鬃釉唬骸坝惺呛??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④?”子貢出,顏回入見。孔子曰:“回,《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⑤。”于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后得免。(選自《史記·孔子世家》,有刪減)【注釋】①濫:胡作非為。??②兕:犀牛。③率:行走。?④比干:輔佐侄兒紂王,后被紂王殘殺。⑤宰:家臣,總管。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楚救陳,軍于城父??????軍:駐扎B.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用事:當權C.君子亦有窮乎??????????窮:困厄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和纯?.下列各組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孔子用于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B.于是乃相與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C.孔子欣然而笑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D.人之不我信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斷四處)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4.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②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第22頁共22頁
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項是(3分)A.陳國、蔡國大夫的所作所為都違背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賢人,因而當?shù)弥淹跻扇似刚埧鬃訒r,他們考慮到孔子入楚對己不利,就共同調(diào)發(fā)役徒將孔子圍困在野外。B.孔子一行被困在陳國時,糧食斷絕。隨從一一餓倒,生命危在旦夕,就連被孔子稱為最勇敢的子路這時也沉不住氣了。而孔子臨危不忘義,處變而不驚,用自己的行為為他所倡導的士節(jié)寫下了形象的注解。C.子路對孔子“為什么受困在這里”的問題,表示對夫子之道的質(zhì)疑,表現(xiàn)出“窮”境之中的信仰危機,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評。D.顏回認為正確的主張不被別人采納,自己仍堅持下去,這才顯出君子的修養(yǎng)。顏回對孔子的回答,做到審時度勢而又篤信其道堅守操行??鬃勇犃撕苁切牢?,許諾將來讓顏回擁有許多財產(chǎn),自己愿給他當管家。六、《陳涉世家》與《項羽本紀》(甲)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shù)言欲亡,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籍弟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保ü?jié)選自《陳涉世家》)(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等起大澤中。其九月,會稽守①通謂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吾聞先即制人,后則為人所制。吾欲發(fā)兵,使公與恒楚將”。是時恒楚亡在澤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處,獨籍③知之耳?!绷耗顺觯]籍持劍居外待。梁復入,與守坐,曰:“請如籍,使受命召恒楚?!笔卦唬骸爸Z?!表汈В喉芗唬骸翱尚幸?!”于是籍遂拔劍斬守頭……于是梁為會稽守,籍為裨將,徇下縣。(節(jié)選自《項羽本紀》)【注釋】①會稽守:會稽郡的郡守。②梁:項梁,是項羽的叔父。③籍:項籍。項籍字羽,所以又稱項羽。④睨:斜眼看。1.甲乙兩文都選自《史記》,它是西漢司馬遷編撰的我國第一部?????體通史,魯迅先生曾稱之為“???????,??????”。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吳廣素愛人()(2)尉果笞廣??(???)第22頁共22頁
(3)借第令毋斬( )(4)須臾,梁睨籍曰( )3.下列句子中的“為”與“陳勝自立為將軍”中的“為”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B.為壇而盟,祭以尉首C.后則為人所制D.于是梁為會稽守,籍為裨將,徇下縣4.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甲、乙兩文的主要內(nèi)容。????????????????????????????????????????????????????????????????????????5.分別說出陳勝和項梁各是怎樣的人。????????????????????????????????????????????????????????????????????????????人物故事七、六一居士傳(節(jié)選)(宋)歐陽修六一居士初謫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潁水①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笨驮唬骸笆菫槲逡粻?,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②者乎?而屢易③其號?!本邮吭唬骸拔嵋蛑豢商?,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注釋】①潁水:地名。②逃名:不求名聲,避名而不居。③易:改變。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義。(1)六一居士初謫滁山()(2)而屢易其號()2.下面加點詞語的意思和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將退休于潁水之上B.每假借于藏書之家C.予嘗求古仁人之心D.無絲竹之亂耳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是為五一爾,奈何?(2)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第22頁共22頁
4.閱讀全文,你認為歐陽修是一個怎樣的人?八、鄭板橋開倉濟民鄭燮,號板橋,清乾隆元年進士,以畫竹、蘭為長。曾任范縣令,愛民如子。室無賄賂,案無留牘。公之余輒與文士暢飲詠詩,至有忘其為長吏者。遷濰縣,值歲荒,人相食。燮開倉賑濟,或阻之,燮曰:“此何時,若輾轉(zhuǎn)申報,民豈得活乎?上有譴,我任之?!奔窗l(fā)谷與民,活萬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w【注釋】①譴:譴責,責備。②任:承擔責任。1.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室無賄賂,案無留牘(牘:寫字用的木片)B.公之余輒與文士暢飲詠詩(輒:就)C.值歲荒,人相食(值:遇到)D.或阻之(或:有的人)2.翻譯下面的句子。(1)此何時,若輾轉(zhuǎn)申報,民豈得活乎?(2)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3.從文中可以看出鄭板橋是一個怎樣的人?九、奇士陳俞第22頁共22頁
奇士陳俞,字信仲,臨川人。自京師落第歸,過謁伯姊,值其家病疫,閉門待盡,不許人來,人亦無肯至者。俞欲入,姊止之曰:“吾家不幸,罹此大疫,付之于命,無可奈何,何為甘心召禍?”俞不聽,推戶徑前,見門內(nèi)所奉神像,香火甚肅,乃巫者所設也。俞為姊言:“凡疫所起,本以蒸郁熏染而得之,安可復加閉塞,不通內(nèi)外!”即取所攜蘇合香丸十余枚,煎湯一大鍋,先自飲一杯,然后請姊及一家長少各飲之。以余湯遍灑房壁上下,去巫具,端坐以俟之。巫入,訝門開而具撤,作色甚怒。俞奮身出,掀髯瞪眼,叱之曰:“汝何物人,敢至此!此家子弟皆幼,病者滿屋,汝以邪術炫惑,使之彌旬弗愈,用意安在?是直欲為盜爾!”顧仆縛之,巫猶嘵嘵①辯析,將致之官,始引伏請罪。俞釋其縛,使自狀其過,乞私責。于是鞭之三十,盡焚其器具而逐之。鄰里駭懾,爭前非誚②,俞笑不答。翌日,姊一家脫然,誚者乃服。?又嘗適縣,遇兇人凌弱者,氣蓋一市。為之不平,運拳捶之死而遁。會建炎初元大赦獲免。后累舉③,恩得縉云主簿④以卒。終身不娶妻妾,亦奇士也。????(選自宋·洪邁《夷堅志》,有刪改)??【注】①嘵嘵(xiāo):爭辯的聲音。②誚:責問。③累舉:連續(xù)應舉。④主簿:官名。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過謁伯姊(拜訪)??????????B.俞釋其縛(捆綁)C.是直欲為盜爾(只,僅僅)??????D.爭前非誚(責怪,非難)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A.本以蒸郁熏染而得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將致之官???????輟耕之壟上C.盡焚其器具而逐之???遠觀而不可褻玩焉D.為之不平???????公輸盤為我為云梯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以余湯遍灑房壁上下,去巫具,端坐以俟之。(2)俞釋其縛,使自狀其過,乞私責。4.奇士陳俞的“奇”具體表現(xiàn)在哪里?你怎樣看待文中的巫師?十、陽橋與魴第22頁共22頁
宓子賤①為單父②宰,過于陽晝,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陽晝曰:“吾少也賤,不知治民之術,有釣道二焉,請以送子?!弊淤v曰:“釣道奈何?”陽晝曰:“夫扱綸錯餌③,迎而吸之者,‘陽橋’也;其為魚,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魴也;其為魚也,博而厚味?!卞底淤v曰:“善!”???未至單父,冠蓋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賤曰:“車驅(qū)之,車驅(qū)之!夫陽晝之所謂‘陽橋’者至矣?!庇谑侵羻胃福埰潢壤献鹳t者而與之共治單父。(選自劉向《說苑·政理》)【注】①宓子賤,人名。②單父(Shànfǔ),古縣名,今山東單縣。③扱(chà)綸錯餌:垂下釣絲,安好釣餌。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①過于陽晝( ?。 、谧右嘤幸运推秃酰ā 。壅堃运妥樱ā 。 、芊驋Q綸錯餌( ?。?.翻譯下面句子。??①其為魚,薄而不美。?②夫陽晝之所謂“陽橋”者至矣。3.下列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宓子賤為政清正、知人善人的一組是()???①過于陽晝②子亦有以送仆乎?③釣道奈何?④宓子賤曰:“善!”???⑤車驅(qū)之,車驅(qū)之!夫陽晝之所謂“陽橋”者至矣。⑥請其耆老尊賢者,而與之共治單父???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⑥D(zhuǎn).④⑤⑥4.文中陽橋魚和魴魚分別比喻什么人?這則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十一、戴胄犯顏①執(zhí)法《資治通鑒》第22頁共22頁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幾,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jù)法應流⑤?!鄙吓唬骸扒溆胤ǘ闺奘藕酰俊睂υ唬骸半氛叱鲇谝粫r之喜怒,法者國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選人之多詐,故欲殺之,而既知其不可,復斷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鄙显唬骸扒淠軋?zhí)法,朕復何憂!”胄前后犯顏執(zhí)法,言如涌泉,上皆從之,天下無冤獄?!咀⑨尅竣俜割仯好胺妇鞯耐馈"谏希褐柑铺?。③擢:提升。④資蔭:資即資格;蔭指封建時代子孫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賞。⑤流:把犯人放逐到邊遠的地方服勞役。⑥布:昭示。1.對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正確的一項是()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2.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1)陛下忿選人之多詐忿()(2)天下無冤獄獄()3.翻譯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4.對弄虛作假者的處理,戴胄的意見與唐太宗的意見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請簡要概括。(2分)5.結合文意簡要分析戴胄的品質(zhì)。(2分)十二、鳴機夜課圖記(節(jié)選)(清)蔣士銓銓九齡,母授以《禮記》、《周易》、《毛詩》①,皆成誦②。暇更錄唐宋人詩,教之為吟哦聲③。母與銓皆弱而多病銓每病母即抱銓行一室中,未嘗寢;少痊④第22頁共22頁
,輒指壁間詩歌,教兒低吟之以為戲。母有病,銓則坐枕側(cè)不去。母視銓,輒無言而悲,銓亦凄楚⑤依戀之。嘗問曰:“母有憂乎?”曰:“然?!薄叭粍t何以解憂?”曰:“兒能背誦所讀書,斯解也⑥?!便屨b聲瑯瑯然⑦,爭藥鼎沸⑧,母微笑曰:“病少差⑨矣?!庇墒牵赣胁?,銓即持書誦于側(cè),而病輒能愈。【注釋】①《禮記》《周易》《毛詩》:都是儒家的重要經(jīng)典。②成誦:能夠背誦。③吟哦(é)聲:讀詩的聲調(diào)。④不痊(quán):病體略微好轉(zhuǎn)些。⑤凄楚:傷心。⑥斯解也:這就能消除我的憂愁了。⑦瑯(láng)瑯然:形容讀書聲的清晰響亮。⑧爭藥鼎(dǐng)沸:(讀書聲)與罐里煎藥的滾沸聲爭響。鼎,古代的一種炊具。⑨差(chài):同“瘥”,病愈。1.用“/“給下面的文字斷句,劃兩處。母與銓皆弱而多病銓每病母即抱銓行一室中。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屬于古今異義的一項是()A.暇更錄唐宋人詩B.未嘗寢C.教兒低吟之以為戲D.輒無言而悲3.下列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抱銓坐膝上教之臣之客欲有求于臣(《鄒忌諷齊王納諫》)B.旋復持兒而泣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馬說》)C.兒怠,則少加夏楚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魚我所欲也》)D.解衣以胸溫兒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送東陽馬生序》)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1)兒能背誦所讀書,斯解也。(2)由是,母有病,銓即持書誦于側(cè),而病輒能愈。5.蔣母嚴于教子的做法,與孟子關于“天將降大任于是人”的觀點是相通的,你贊成這樣的做法嗎?為什么?(3分)第22頁共22頁
十三、曹劌論戰(zhàn)與廉范退敵(甲)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保ㄒ遥┶w將廉頗之后嗣廉范①,任云中郡守。一日,會匈奴大入塞,故事②虜人③過五千,移文④旁郡。吏欲傳檄⑤求救,范不聽,自率士卒拒之。虜眾盛而范兵不敵。會日暮,令軍士各交縛⑥兩炬三頭熱火⑦,營中星列⑧。虜遙望火多,謂漢兵救至,大驚,待旦⑨將退。范乃令軍中褥食⑩,晨往赴之。俄而,斬首數(shù)百級,虜自相踐踏,死者千余人。虜由此不敢復向云中。??【注釋】①廉范:廉頗的后代?!、诠适拢喊磁f例?!、厶敚簲橙??!、芤莆模喊l(fā)文書?!、輦飨喊l(fā)出緊急公文。?、藿豢`:交叉縛扎?!、邿峄穑狐c火?!、嘈橇校合笮且粯硬紳M?!、岽旱鹊教炝??!、馊焓常涸谒瘔|上把早飯吃了。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3分)??(1)望其旗靡()(2)會匈奴大入塞(??)??(3)俄而,斬首數(shù)百級(??)(4)范兵不敵(??)2.用“/”劃出下邊一句話的朗讀停頓。(劃一處)??虜眾盛而范兵不敵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吏欲傳檄求救,范不聽,自率士卒拒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長勺之戰(zhàn)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zhàn)役。作戰(zhàn)中,曹劌兩次抓住戰(zhàn)機,出奇制勝,第一次是在________________之時,第二次是在__________________之時(用原文填空)。乙文中,廉范在眾寡不敵的情況下,也表現(xiàn)出高超的指揮才能。廉范在作戰(zhàn)中采用的妙招是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話概括,2分)5.曹劌、廉范這兩位軍事家指揮作戰(zhàn)時,既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又能做到膽大而心細,因此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2分)第22頁共22頁
參考答案:一、《張允濟傳》1.(1)孽:繁殖(生育)。(2)左右:下屬(身邊的人)。(3)詣:到……去(前往)。(3分,每小題1分)2.C(代詞,他的。A對;在。B用;因為。D的;主謂之間,取獨)3.(1)你自己有縣令,我為什么要參與(這件事)呢?(2分,“爾”“何與為”各1分)(2)(張允濟)曾經(jīng)在路上遇到一位種蔥的老太太,(她)蓋了小草屋看守蔥。(3分,“道”“守”和“一老母種蔥者”的定語后置結構,各1分)(句意不通順者,酌情扣分)4.但歸/不煩守也/若遇盜/當來告令。(3分)5.夜不閉戶形容社會安定,風氣良好。(2分,每空1分)譯文:張允濟,青州北??h人。隋大業(yè)年間為武陽縣縣令,致力于以德行教育訓導民眾,百姓懷歸。元武縣與武陽縣接壤,縣里有個人帶了頭母牛隨他妻子的娘家一起生活了八九年,母牛生下了十多頭小牛。到了要分居時,妻子娘家人不肯給那頭牛,元武縣衙門幾任政權都不能解決這問題。那人就到武陽縣請求允濟評判,允濟說:“你自有元武縣令,怎么到這里來了?”那人淚流不止,把事情的始末都講了出來。允濟于是命令手下人綁了牛的主人,用衣衫蒙住他的頭,準備好到他妻子的娘家所在的村子去,說是抓盜牛賊。允濟召集村人將牛全部集中在一起,一頭頭詢問是從哪里來的。妻子娘家人不知道其中另有緣故,恐怕被連累,指著那頭強占來的牛說:“這是我女婿家的牛,從哪里來的我就不知道了?!痹蕽憬议_牛主人蒙頭的衣衫,對他妻子娘家人說:“這就是你女婿,你可以把牛還給他?!逼拮幽锛胰诉殿^服罪。元武縣主管官聽說后,都十分慚愧。允濟還曾在路途中遇到一個種蔥的老婦人,搭了一座圓形草房在那里守蔥,允濟對老婦人說:“你只管回去,不要麻煩地守著,如果遇到竊賊,應當來報告縣令?!崩蠇D人聽從了他的勸告?;丶易×艘灰鼓鞘[就丟失了很多,老婦人把情況告訴了張縣令,他便把蔥地十里之內(nèi)的全部男女都集中起來,一個個喊到跟前來檢驗查問,果然找到了盜蔥的人。曾有個趕路的行人,天亮前就出發(fā),把衣衫掉到了路上,走了十幾里才發(fā)覺。有人對他說:“我們這武陽縣境內(nèi),路不拾遺,只要能返回去取,東西一定在?!闭邕@人所說,果然找到了衣衫。遠近之人都稱贊允濟,他的政績尤其卓異。二、《寇準傳》1.①適逢、正趕上。②才。(評分:每空1分,共2分)2.①宋太宗選取人才,會經(jīng)常親自到殿前平臺看望詢問,年紀小的人常常會(被)第22頁共22頁
棄去不用。(重點詞語:顧問、往往。2分)②寇準我剛剛參加進士考試,要取得功名,怎么能欺騙皇上呢?(反問句式1分,“方”1分)3.才華出眾,誠實守信,為官有方,敢于直諫。(3分,答出三點即可)譯文:寇準年少的時候英武豪邁,通曉《春秋》三部傳記。十九歲,考取了進士。宋太宗選取人才,會經(jīng)常親自到殿前平臺看望詢問,年紀小的人常常會(被)棄去不用。有的人讓寇準增加年齡,(寇準)回答說:“我剛剛參加進士考試,怎么可以欺騙皇上呢?”后來考取了(進士),被授官大理評事。管理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每次到征收賦稅徭役的時候,(寇準)從來沒有下發(fā)征收的文件,只是將鄉(xiāng)里百姓的姓名寫出來貼在縣衙的門口,百姓沒有敢超出規(guī)定期限的。多次提升到殿中丞,擔任鄆州通判。(后來)被征召到學士院考核,被授予右正言,直史館,擔任三司度支推官,轉(zhuǎn)任為鹽鐵判官。正趕上(皇上)下詔召集百官議事,寇準努力訴說利益與損害,皇帝更加重視他。提拔為尚書虞部郎中,樞密院直學士,判吏部東銓。曾經(jīng)在宮殿里當面向皇帝反映情況,話語不符合(皇帝的意思),皇帝生氣(地)站起身來,寇準就拉著皇帝的衣服,讓皇帝重新坐下,事情解決了才退下?;噬弦虼思为勊f:“我得到寇準,(就)如同唐太宗得到了魏徵啊?!比ⅰ端抉R朗傳》1.(2分)A(因為)2.(2分)C(“故意”有誤)3.(4分)①謝:道歉。②異:認為……奇特(奇異)。③竊:私下。④去:離職,離開。4.邊山之民果亂/內(nèi)徙/或為寇鈔。(2分)5.((1)司馬朗,字伯達,是河內(nèi)溫縣(地)人。(得分點:判斷句式。2分)(2)(2分)即使在行軍打仗的時候,司馬朗也總是穿著粗布服,吃粗劣的飯食,用儉仆的生活給部下作出表率。(得分點:雖、以。2分)譯文:第22頁共22頁
司馬朗字伯達,河內(nèi)郡溫縣人。九歲的時候,有人說起他父親的字,司馬朗說:“不尊重別人的父母,也就等于不尊重自己的父母?!蹦莻€人對他表示了歉意。十二歲的時候,通過經(jīng)學考試,成為一名童子郎。因為司馬朗長得又高又壯,監(jiān)考的官員懷疑他隱瞞了年齡,便盤問他。司馬朗說:“我內(nèi)外的親戚,歷來都長得高大。我雖然幼稚柔弱,卻沒有攀高依賴的習氣,折損年歲來謀求學業(yè)的成就,這不符合我的志向?!北O(jiān)考官對他的回答感到驚異。后來關東一帶黃巾軍起事,原來的冀州刺史李邵家住野王縣,臨近險要的山區(qū),打算遷徙到溫縣居住。司馬朗勸說李邵道:“唇亡齒寒的道理,難道只限于春秋時的虞國和虢國嗎?溫縣與野王縣就是一種唇齒相依的關系?,F(xiàn)在您離開野王而遷居溫縣,只不過是逃避了早晨死亡的期限,卻不能把死期延緩到明天,而且您身上寄托著一郡人民的希望,現(xiàn)在賊寇還沒到您就要先離開,沿山一帶州縣的人民必然恐懼震驚,這等于動搖民心,為那些強盜壞人打通犯罪的途徑??!我私下里真為全郡擔憂?!崩钌鄄宦爠窀妫厣揭粠У木用窆淮髞y,紛紛向內(nèi)遷徙,有的被強盜掠奪。????司馬朗二十二歲時,曹操征召他為司空掾史,任命他為成皋縣令,因病離職,又復職任堂陽縣長。他治理地方政策寬厚仁惠,不用鞭、杖等刑罰,百姓也不犯法。他升任兗州刺史,政策和教化得到了全面的推行,受到百姓的稱贊。即使在行軍打仗的時候,司馬朗也總是穿著粗布服,吃粗劣的飯食,用儉仆的生活給部下作出表率。建安二十二年(217),司馬朗與夏侯惇、臧霸等人征伐吳國,行軍到居巢的時候,部隊中發(fā)生了瘟疫。司馬朗親自巡視軍營,為生病的士卒請醫(yī)配藥。他自己也染上了疾病,死時年齡為四十七歲。四、《龔遂傳》1.①“禽”通“擒”,捉拿。②輕視。2.D(結構助詞,的)3.宣帝聽了龔遂的回答,很高興,回答說:“(既然)選用賢良的人,本來就是想要安撫百姓?!保ㄖ攸c詞:說、固)4.宣帝:以貌取人,知錯能改,重用賢才。龔遂:馴良能干,深謀遠慮。譯文:宣帝即位,過了幾年,渤海附近郡縣鬧災荒,饑民紛紛起來造反,太守制服不了他們。宣帝想要選一位能夠治理渤??さ娜?。丞相和御史大夫舉薦龔遂,認為可用。宣帝就任命他做渤??ぬ?。那時龔遂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宣帝召見他時,只見他形貌矮小,與自己聽到的不相符合,心里有點看不起他,就問他說:“渤海郡法紀廢弛,為此我非常擔憂。您準備用什么辦法來平息郡中盜賊,讓我稱心如意?”龔遂回答說:“渤海遠在海邊,沒有受過圣朝的教化,那里的百姓饑寒交迫,而地方官吏又不加體恤,所以逼得皇上的子民盜用了皇上的兵器在水塘中戲耍罷了。如今不知皇上要我去鎮(zhèn)壓他們呢?還是去安撫他們呢?”……龔遂說:“我聽說治亂民就像理亂繩一樣,只有不操之過急,然后才能治理。我請求丞相和御吏大夫暫且不要用一般法令條文束縛我,讓我能根據(jù)一切的方便自行處置?!被噬洗饝怂?,又額外賞賜黃金,派他赴任。五、《孔子困于陳蔡》1.D(根據(jù)語境可推斷出應為“擔心,憂慮”)2.B(就。A被;在。C表修飾;,表假設,如果。D項前為助詞,用在主謂間;代詞,代這件事)3.(l)不得行/絕糧/從者?。芘d/孔子講誦弦歌不衰。(換成標點如下: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第22頁共22頁
4.①猜想我們還沒有達到“仁”吧,所以別人不信任我們。(“人之不我信也”,是動賓倒裝)②老師的學說已經(jīng)宏大美好卻不被采用,這是當權者的恥辱。(“修”“用”“丑”)(3分)5.“許諾將來讓顏回擁有許多財產(chǎn),自己愿給他當管家”有誤。“使”假使,表假設?!緟⒖甲g文】孔子遷居到蔡國的第三年,吳國軍隊攻伐陳國。楚國出兵援救陳國,駐扎在城父。聽說孔子在陳國、蔡國之間,楚昭王派人聘請孔子??鬃訙蕚淝巴菀娀囟Y,陳國、蔡國的大大謀劃說:“孔子是個賢人,他所譏刺抨擊的都切中諸侯的弊病。如今他長久滯留在陳國、蔡國之間,眾大夫所作所為都違背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國是大國,派人前來聘請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國被起用,我們這些在陳國、蔡國主事的大夫就危險了?!庇谑蔷凸餐{(diào)發(fā)役使將孔子圍困在野外。孔子沒法行路,斷絕了糧食。隨從的弟子疲憊不堪,餓得站不起來。但孔子仍講習誦讀,演奏歌唱,傳授詩書禮樂毫不間斷。子路很生氣,來見孔子說:“君子也有窮困嗎?”孔子說:“君子能固守窮困而不動搖,小人窮困就胡作非為了?!笨鬃又赖茏觽冇性古?,就召見子路而詢問道:“《詩》中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疲于奔帑在空曠的原野。’我們的學說難道有不對的地方嗎?我們?yōu)槭裁礈S落到這個地步?”子路說:“猜想我們還沒有達到“仁”吧,所以別人不信任我們。猜想我們還沒有達到‘智’吧!所以別人不實行我們的學說。”孔子說:“有這些緣由嗎?仲由(子路名仲由勺字子路),我打比方給你聽,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還會有伯夷、叔齊?假如智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還會有王子比干?”子貢出去,顏回入門進見。孔子說:“回啊,《詩》中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疲于奔命在空曠的原野?!覀兊膶W說難道有不對的地方嗎?我們?yōu)槭裁礈S落到這個地步?”顏回說:“老師的學說極其宏大,所以天下沒有國家能夠容納。即使如此,老師推廣而實行它,不被容納怕什么?正是不被容納,然后才現(xiàn)出君子本色!老師的學說不修明,這是我們的恥辱。老師的學說已經(jīng)宏大美好而不被采用,這是當權者的恥辱。不被容納怕什么?不被容納然后才現(xiàn)出君子本色!”孔子高興地笑道:“有道理啊,顏家的孩子!假使你擁有許多財產(chǎn),我給你當管家?!庇谑强鬃优勺迂暤竭_楚國。楚昭王派兵迎接孔子,孔子然后得以脫身。六、《陳涉世家》與《項羽本紀》1.紀傳體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1)素:向來(2)笞:用鞭子打(3)借第令:即使、假若(4)須臾:一會兒 3.D(做。A被;B筑;C被)4.甲文中記敘了陳勝、吳廣發(fā)動起義的過程。乙文寫項梁奪取郡守之位的兵變過程。第22頁共22頁
5.陳勝是一個富有謀略,機智果敢,并有一定組織和領導才能的確人。項梁是一個沉著老練(或老謀深算、陰險狡詐等)做事迅速果斷,善于隨機應變的人?!俄椨鸨炯o》參考譯文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七月,陳涉等在大澤鄉(xiāng)起義。當年九月,會稽郡守殷通對項梁說:“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這也是上天要滅亡秦朝的時候啊。我聽說,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別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讓您和桓楚統(tǒng)領軍隊?!碑敃r桓楚正逃亡在草澤之中。項梁說:“桓楚正逃亡在外,別人都不知道他的去處,只有項籍知道?!庇谑琼椓撼鋈诟理椨鸪謩υ谕饷娴群?,然后又進來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說:“請讓我把項籍叫進來,讓他奉命去召桓楚?!笨な卣f:“好吧!”項梁就把項籍叫進來了。呆了不大一會兒,項梁給項籍使了個眼色,說:“可以行動了!”于是項籍拔出劍來斬下了郡守的頭……于是項梁做了會稽郡守,項籍為副將,去巡行占領下屬各縣。七、《六一居士傳》1.(1)降職或遠調(diào)(或:貶謫)(2)更改;改換2.D(取消句子獨立性。其余均為助詞,的)3.(1)這只是五個一,怎么說‘六一’呢?(2)我取這個名號,姑且用來記下我的樂趣罷了。4.豁達開朗,淡泊明志。譯文:六一居士最初被貶謫到滁州時,自己稱作醉翁。年老體弱又多病,將要辭別官場,到潁水之濱頤養(yǎng)天年,便又改變名號叫六一居士。有位客人問道:“六一,講的是什么?”居士說:“我家里有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盤,又經(jīng)常備好酒一壺?!笨腿苏f:“這只是五個一,怎么說‘六一’呢?”居士說:“加上我這一個老頭,在這五種物品中間老去,這難道不是‘六一’了嗎?”客人笑著說:“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聲的人吧,因而屢次改換名號?!本邮空f:“我本就知道名聲不可以逃避,但也知道沒有必要逃避;我取這個名號,姑且用來記下我的樂趣罷了?!卑?、《鄭板橋開倉濟民》1.A(代指公文)(2分)2.(1)都什么時候了,要是向上報告申請,輾轉(zhuǎn)往復,百姓怎么活命?(2分)(2)(鄭板橋)離任的時候,當?shù)匕傩昭赝舅退?。?分)3.鄭板橋是一個有才、清廉、勤政、愛民的好官。本題2分。答出兩點1分,三點及以上得2分。第22頁共22頁
譯文:鄭燮,號是板橋先生,清朝乾隆元年科舉得中進士。擅長畫竹和蘭花,當時的人們稱他為揚州八怪之一。曾經(jīng)在范縣作縣令,愛護百姓就象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其實可以直接說愛民如子)。為官清廉,不受賄賂,兢兢業(yè)業(yè),案件處理的很快,沒有積壓。鄭公空閑的時間經(jīng)常和文人們喝酒頌詩,文人們經(jīng)常忘記他是一縣的長官。后來調(diào)任到濰縣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饑餓的吃人。鄭燮開官倉放糧賑濟災民,有人阻止。鄭燮說:“都到什么時候了,要是向上申報,輾轉(zhuǎn)往復,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邊降罪,我一力承擔。”于是開官倉賑濟災民,上萬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時候,濰縣的百姓沿路相送,百姓對其的愛戴可見如此。九、《奇士陳俞》1.B(繩子。2分)2.AD(A因為。B他;到。C順承關系;轉(zhuǎn)折關系。D替。4分,各2分)3.(1)(陳俞)把剩下的湯在房壁上下灑了一遍,撤掉了巫師的器具,端正地坐著來等待巫師。(2)陳俞解開他綁著的繩子,讓他自己陳述自己的罪過,(他)請求私下受罰。(4分,各2分)4.奇士陳俞的奇:不相信巫術勇救大姐一家;行俠仗義抱不平;終身未娶妻妾。(回答兩點即可。2分)巫師:招搖撞騙,蠱惑人心,外強中干。(2分)譯文:陳俞字信仲,是臨川人,為人豪俠好義。他從京師科舉考試不中而歸,去拜見他的大姐,正趕上大姐一家得了流行性傳染病,關上房門等著死,不許別人來,別人也沒有肯來的。陳俞想要進來,他的姐姐阻止他說:“我們家不幸,遭受這個大瘟疫,把生命交出去了,沒有辦法,你為什么甘心招來災禍呢?”陳俞不聽從,推開門徑直上前,見房門里邊供奉的神像,還供著香火很嚴肅,是巫師設置的。陳俞對姐姐說:“凡是瘟疫發(fā)生,本來因空氣不流通污濁而傳染人得病,怎么能夠再更關嚴門,不通內(nèi)外呢!”立即拿來自己帶的十二枚蘇合香丸,煮了一大鍋湯,先自己喝了一杯,然后讓姐姐和一家大小各自喝下,把剩下的湯遍灑在房壁上下,撤走了巫師的器具,端坐著來等待巫師。巫師進來,驚訝門打開著而他的器物撤走了,變了臉色很生氣。陳俞立即起身走出,掀起胡子瞪大眼睛,斥責他說:“你是什么人,敢到這兒來!這家子弟都年幼,滿屋都是病人,你用邪術炫惑人,使他們十多天病不好,用意是什么?這只是想要偷東西罷了!”回頭讓仆人捆上他,巫師還嘵嘵分辯不止,陳俞將把他送到官府,他這才伏下身子請罪。陳俞解開他的綁繩,讓他自己陳述自己的罪過,他乞求私下受罰,陳俞于是用鞭子抽他三十下,全部燒了他的器具,趕走了他。鄰里見此很驚恐,爭著上前反對指責,陳俞笑著不答話。第二天,姐姐全家人病情好轉(zhuǎn),那些指責的人才服了。第22頁共22頁
陳俞又曾到縣邑,遇到兇人欺侮弱者,他的氣勢壓住了整個市集的人。陳俞為此而不平,揮拳打死了他而逃走。正趕上建炎元年大赦而得以免罪。后來連續(xù)應舉,朝廷賜官為縉云縣主簿,直至去世。他一生未娶妻妾,也是個與眾不同的人。十、《陽橋與魴》1.①拜訪。②有……用來的辦法。③請允許我。④同"措",置放。"夫扱綸錯餌"的意思是,舉起釣竿,把魚兒放在釣鉤上。2.①這種魚,瘦并且沒味道。②這些就是陽晝所說的"陽橋"魚來了。3.D(①敘述宓子賤拜訪陽晝一事。②是宓子賤向陽晝的禮節(jié)性問話。③是宓子賤向陽晝請教釣道。)4.(1)陽橋指的是沒有學識的奸詐小人,魴魚指的是把名利看得很淡的人。(2)從識別人角度看:小人盡阿諛奉承;君子穩(wěn)健持重。從用人角度看:要知人善任,對君子要重之,對小人遠之。譯文:宓子賤要做單父縣的縣令了,他去拜訪陽晝說:“您有什么經(jīng)驗可以告訴我嗎?”陽晝說:“我從小地位低下,不懂得治理人民的辦法。但是我有兩條釣魚的經(jīng)驗,用來送給您?!弊淤v說:“你釣魚的經(jīng)驗是什么?”陽晝說:“釣魚時,垂下釣絲,安好釣餌,馬上迎上來吞食的便是‘陽橋魚’,這種魚肉薄而味不美;還有一種魚,繞著釣餌游來游去、欲食又止的便是魴魚,這種魚才是肉肥味又美的魚。”宓子賤領悟了其中的道理,說“妙!”宓子賤去上任,還沒走到單父縣,那些官員紛紛趕來在半路上迎接他。宓子賤催促手下人說:“快趕路,快趕路!這些人便是陽晝所說的‘陽橋魚’來了。”到了單父縣,他去請出那些年高德重又有才能的人與他共同治理單父縣。十一、《戴胄犯顏執(zhí)法》1.A.2.(1)憤恨;(2)案件。3.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讓我失信于天下嗎?4.唐太宗認為之前已經(jīng)宣布過:弄虛作假不自首者死。堅持要兌現(xiàn)守信用。戴胄認為應該流放。其理由是真正的守信用應該維護國法,而不是憑君王一時的喜怒來決斷事情。5.戴胄向太宗進諫,提出不同意見,可見他是一個忠誠耿直的人,正直無畏,秉公守法,不畏權貴,據(jù)理力爭。他嚴格依照法律處理犯事的官員,可見他是一個忠于職守、嚴于執(zhí)法的人。譯文:第22頁共22頁
皇上因為兵部郎中戴胄為人忠心清廉公正正直,提拔為大理寺少卿?;噬弦驗楹蜻x人大都對自己的做官資歷造假,下令他們自首,不自首的人判處死刑。沒過多久,有偽造做官資歷的人被發(fā)現(xiàn)了,圣上想殺他。戴胄上奏說:“按照法律應當流放?!被噬蠎嵟卣f:“你想遵守法律而讓我說話不算話嗎?”戴胄回答說:“下令的人只是因為一時的喜怒,而法律是國家用來向天下公布大信用的。陛下因為憤怒候選人的作假,所以想要殺他,然而既然已經(jīng)知道不可以這樣,交由法律處理,這正是忍耐小的憤怒保存大的信用?!被噬险f:“你能夠執(zhí)行法律,我還有什么可擔憂的呢?”戴胄這一次觸犯圣顏而堅持執(zhí)行法律,言辭像泉涌一樣,皇上都聽從他的,天底下沒有被冤枉的人了。十二、《鳴機夜課圖記》1.母與銓皆弱而多病/銓每病/母即抱銓行一室中2.C(C古義:兩個詞連用,把……作為、用作;今義:認為。A空閑;B睡覺;D總是,就)3.D(用。A他;的。B順承關系;轉(zhuǎn)折關系。C就;卻)4.(1)你能把讀的書背給我聽,我就高興了。(2)從此,母親生病的時候,我就拿了書在她床邊讀書,這樣她的病就會好起來。5.贊同。蔣母嚴于教子,正是“苦其心志”,孟子強調(diào)困境造就人才,兩者是一致的。因為往往是憂患使人成才,安樂使人平庸,一個人從小要有吃苦的精神和憂患意識才能立足于社會,成就一番事業(yè)。譯文:我九歲時,母親教我學《禮記》、《周易》、《毛詩》,都能夠背誦。她有空又抄下唐宋詩人的詩,教我朗誦古詩。母親和我兩人都體弱多病。每當我生病,母親就抱著我在室內(nèi)來回走動,自己不睡覺;我病稍稍好一點,她就指著貼在墻上的詩歌,教我低聲念誦作為游戲。母親生病,我總是坐在她枕邊不離開。母親看著我,常常一句不說,很悲傷的樣子,我也很傷心地依戀著她。我曾經(jīng)問她:“娘,您心里不快活嗎?”她說:“是不快活。”“那么,怎么能讓娘高興呢?”她說:“你能把讀的書背給我聽,我就高興了?!庇谑俏揖捅硶?,瑯瑯的書聲,和藥罐煎藥水沸聲和在一起。母親微笑著說:“你看,我的病好些了!”從此,母親生病的時候,我就拿著書在她床邊讀,這樣她的病就會好起來。十三、曹劌論戰(zhàn)與廉范退敵1.(1)倒下;(2)正遇上;(3)一會兒;(4)抵擋。2.虜眾盛/而范兵不敵。3.(1)第一次擊鼓氣士氣大振,第二次擊鼓士氣有所衰退,第三次擊鼓士氣消逝怠盡。??(2)吏想發(fā)緊急公文向旁邊的郡縣求救,廉范不肯,親自率領士兵抵抗。4.彼竭我盈,(故克之);視其轍亂,望其旗靡。(2分)用增加火炬的辦法迷惑敵人,使敵退兵,并乘機擊潰敵人。(2分)5.知己知彼或抓住戰(zhàn)機。(答出其中一點即給分)譯文:第22頁共22頁
廉范是趙將廉頗的后代,擔任云中郡太守。一天,正遇到匈奴大舉入侵邊塞,按照以往方式,胡虜人馬只要超過五千人,就要向旁邊的郡傳送書信。官吏想傳檄文求救,廉范不同意,親自率兵抵抗敵兵。但敵兵人數(shù)眾多而廉范兵力太少。剛好太陽下山,廉范命令軍士將兩個火炬縛成十字,手持一端,點燃三端,在營中分開排列.敵兵遠遠望見火炬眾多,認為漢軍救兵到來,十分驚恐??斓教炝料胍吠藭r,廉范邊命令士兵在睡覺的草墊子上吃飯,清晨前往陣前殺敵,斬敵首級數(shù)百個,死者上千人,由此匈奴不敢再侵入云中第22頁共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