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1-2022學年高一物理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題(附答案)
ID:79598 2022-01-04 1 3.00元 11頁 491.35 KB
已閱讀10 頁,剩余1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3.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2024屆高一年級第三次月考物理試卷一、選擇題(共48分。每小題4分,其中1~8題為單選;9~12題為多選)1.關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減少B.速度變化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小C.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物體速度為零時,加速度也一定為零2.一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某過程用時為,已知經(jīng)過第一個時間內位移為,后時間內位移為,該過程中物體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別為( ?。〢.,B.,C.,D.,3.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與摩擦力有關的問題你認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〢.人走路時,會受到動摩擦力作用B.消防隊員雙手握住豎立的竹竿勻速上攀時,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勻速滑下時,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C.將酒瓶用手豎直握住停留在空中,當再增大手的用力,酒瓶所受的摩擦力不變D.在結冰的水平路面上撒些鹽,只是為了人走上去不易滑倒4.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A物體放在水平桌面上,通過光滑的定滑輪懸掛一個質量也為m的B物體,且已知物體A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要使A靜止,需加一水平向左的力,重力加速度為g,A與桌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則k的取值可能為(  )A.0.4B.1.4C.2.4D.3.45.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一根不可伸長的柔軟輕繩通過光滑的輕質滑輪懸掛一重物.輕繩一端固定在墻壁上的點,另一端從墻壁上的點先沿著墻壁緩慢移到點,后由點緩慢移到點,不計一切摩擦,且墻壁段豎直,段水平,在此過程中關于輕繩的拉力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〢.一直減小B.一直增大 C.先增大后減小D.先不變后增大6.如右圖所示,一質量為m的物體恰能在質量為M的斜劈上勻速下滑,斜劈保持靜止.現(xiàn)用一沿斜面向下的外力F推此物體,使物體加速下滑,設此過程中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Ff,支持力為FN.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零,B.不為零,C.不為零,D.不為零,7.如圖,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放著筆記本電腦P和兩個形狀大小相同長方體墊片M、N,假設所有接觸處均粗糙,但動摩擦因數(shù)不同,當墊片N受到一個水平外力F作用時,使電腦P和墊片M隨墊片N保持相對靜止一起向右做勻速運動,此時墊片M受到力的個數(shù)有( ?。〢.3B.4C.5D.68.如圖甲所示,木塊A和B用一個輕質彈簧連接,豎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最初系統(tǒng)靜止?,F(xiàn)用力緩慢拉木塊A直到木塊B剛好離開地面,測得木塊B對地面的壓力N相對應兩木塊之間的距離L,作出N-L圖象如圖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象中N0的數(shù)值等于木塊B的重力B.圖象中L2表示彈簧的自然長度C.圖線斜率的絕對值表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D.圖象中表示初始時彈簧的壓縮量9.(多選)如圖甲所示,A、B兩個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B的上下表面均水平,A物體與一拉力傳感器相連接,連拉力傳感器和物體A的細繩保持水平。從t=0時刻起。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kt(k為常數(shù))作用在B物體上。力傳感器F1的示數(shù)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乙所示。已知k、t1、t2,且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據(jù)此可求( ?。〢.A、B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kt1 B.A、B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kt2C.水平面與B之間的滑動摩擦力為kt1D.t1-t2時間內,水平面與B之間的摩擦力保持不變10.(多選)如圖所示,固定的半球面右側是光滑的,左側是粗糙的,O點為球心,A、B為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物塊(可視為質點),小物塊A靜止在球面的左側,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F1,對球面的壓力大小為N1;小物塊B在水平力F2作用下靜止在球面的右側,對球面的壓力大小為N2,已知兩小物塊與球心連線和豎直方向的夾角均為θ,則()A.F1∶F2=cosθ∶1B.F1∶F2=sinθ∶1C.N1∶N2=cos2θ∶1D.N1∶N2=sin2θ∶111.(多選)如圖所示,小車M在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線運動,由此可判斷(  )A.若地面光滑,則小車一定受三個力作用B.若地面粗糙,小車也可以不受摩擦力作用C.若小車做勻速運動,則小車一定受四個力的作用D.若小車做勻速運動,則小車可能受三個力的作用12.(多選)如圖所示,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長和寬均為l,一質量為m的質點由斜面左上方頂點P靜止釋放,若要求質點沿PQ連線滑到Q點,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則在斜面上,可以對質點施加的作用力大小可能為(  )A.B.mgC.D.二、實驗題(共14分,每空2分)13(6分).一實驗中學的物理興趣小組用光電門測重力加速度,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電磁鐵與光電門B固定不動,光電門A 可上下調節(jié)。實驗時先用電磁鐵吸住小鐵球,然后撤走磁性使小鐵球由靜止釋放,記錄下小鐵球經(jīng)過兩光電門的時間差t以及小鐵球經(jīng)過光電門B的時間△t,兩光電門之間的距離h可從圖中的刻度尺直接讀出,已知小鐵球的直徑為d。分析下列問題:(1)小鐵球經(jīng)過光電門B時的速度大小v=______,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則h、g、v、t之間的關系式應為h=______;(2)調節(jié)光電門A的位置,改變兩光電門之間的距離h,測出多組h、t的實驗數(shù)據(jù),并以為縱軸、t為橫軸作出圖線如圖乙所示,則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為______m/s2。14(8分).小曾同學做“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guī)律”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a、b為兩彈簧測力計。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果畫出的圖。(1)如果沒有操作失誤,圖乙中的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2)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_____;A.理想實驗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變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3)下列措施可以減小實驗誤差的是____。A.橡皮條應與兩繩套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B.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時,兩個繩套的夾角必須等于90°C.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時,彈簧測力計盡量與木板平行D.拉橡皮條的細繩要長些,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遠些(4)若彈簧秤a、b間夾角始終大于90°,保持彈簧秤a與彈簧OA的夾角不變,減小彈簧秤b與彈簧OA的夾角,則彈簧秤b的讀數(shù)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三、解答題(7分+8分+12分+11分=38分) 15(7分).如圖甲所示,一物塊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時刻撤去外力,物塊做勻減速運動后停下,其位移—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已知物塊的質量,重力加速度g取,求:(1)物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2)物塊勻速運動時的速度大小;(3)從撤去外力F開始,當物塊位移為4m時,物塊的速度大小。16(8分).如圖,輕繩A一端系在天花板上,與豎直線夾角37°,輕繩OB水平,一端系在墻上,O點處掛一重為20N的物體。(cos37°=0.8,sin37°=0.6)(1)求AO、BO的拉力各為多大;(2)若AO、BO、C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為100N,則所吊重物重力最大不能超過多少。 17(12分).如圖所示,質量為的物體置于傾角為的固定斜面上,物體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已知重力加速度為,且最大靜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動摩擦力大小。(1)若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作用于物體上使其能沿斜面勻速上滑,求的大??;(2)若用水平推力作用于物體上,求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3)若用水平推力作用于物體上時,為保持物體靜止,求水平推力大小應滿足的條件。18(11分).板塊模型是高中物理的常見模型。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疊放著質量均為m的A、B、C三塊木板,A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B、C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3,用水平力F向右作用在木板C上。設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為g。(1)a.若三塊木板一起向右勻速運動,求μ1;b.若μ1=μ2=μ3=μ,三木板能否在F的作用下一起勻速運動?能與不能都請說出理由,并寫出必要的表達式。(2)打印機送紙裝置就是板塊模型的實際應用。如圖所示,搓紙輥旋轉帶動紙張前進走紙,摩擦片在紙張下方貼緊,施加阻力分離紙張,以保證只有一張紙前移且避免兩張紙同時送入。已知搓紙輥和紙張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紙張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紙張和摩擦片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3。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不計紙張質量及空氣阻力。為保證送紙裝置正常工作,分析說明μ1、μ2和μ3的大小關系。2024屆高一年級第三次月考物理試卷答題卡一、選擇題(共48分。每小題4分,其中1~8題為單選;9~12題為多選) 題號123456789101112答案二、實驗題(共14分,每空2分)13(6分)、(1)(2)14(8分)、(1)(2)(3)(4)三、解答題(7分+8分+12分+11分=38分)15、(7分)16、(8分)17、(12分) 18、(11分) 2024屆高一年級第三次月考物理試卷答案1D2A3C4B5D6A7C8C9CD10AC11BC12ABC13.vt﹣gt29.7814.F'BCD變小15.(1);(2);(3)(1)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水平方向豎直方向上有又由解得(2)撤去外力F后,做勻減速運動,由圖像可知,時,,物塊剛好停止。物塊在0~4s內的運動可看做反向勻加速運動,設加速度為a,則有又解得(3)物塊的位移為4m時,恰好在勻減速階段的中點位移,則又解得16【詳解】(1)對懸點O受力分析,由共點力平衡條件可得聯(lián)立可得,(2)由上可得因此當時,所吊重物重力最大,則有解得17.(1);(2);(3)【詳解】(1)受力分析如圖,由平衡條件有 解得(2)受力分析如圖,由平衡條件有解得方向沿斜面向下;(3)用水平推力作用于物體上時,為保持物體靜止,物體合力為零①若物體剛好不下滑,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剛好達到最大,有解得②若物體剛好不上滑,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剛好達到最大,有解得為保持物體靜止,水平推力大小應滿足的條件18.(1)a.,b.不能,見解析;(2)(1)a.若三塊木板一起向右勻速運動,對A、B、C整體由平衡條件可得解得b.若μ1=μ2=μ3=μ,A與地面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A、B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 B、C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設C在F的作用下恰好勻速運動,則由于、均大于,故A、B均保持靜止,即三木板不能在F的作用下一起勻速運動。(2)由題意可知,接觸面間的彈力大小均相等,則紙槽內有兩張紙時,對于與搓紙輥接觸的紙張,搓紙輥對它的最大靜摩擦力應大于下面紙張對它的最大靜摩擦力,即對于與摩擦片接觸的紙張,摩擦片對它的最大靜摩擦力應大于上面紙張對它的最大靜摩擦力,即當紙槽內只有一張紙時,紙張仍要能被送進打印機,故綜上所述可得
同類資料
更多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1-2022學年高一物理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