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第18課《科技文化成就》精美課件
ID:86101 2022-05-13 1 10.00元 69頁 32.63 MB
已閱讀10 頁,剩余59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10.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第18課科技文化成就\n諾貝爾獎章(TheNobelPrize)諾貝爾獎——1900年創(chuàng)立,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fā)明人諾貝爾部分財產作為基金。分設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yī)學、文學、和平和經濟學六個獎項。在世界范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n\n2018年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fā)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chuàng)新高地。——習近平\n材料一:“1953年,聯(lián)合國在朝鮮地戰(zhàn)事吃緊,美軍陸軍五星上將兼總統(tǒng)艾森豪威爾武斷的下達命令,將攜帶核彈頭的導彈緊急運到日本的沖繩島,以防不測。1955年,中共軍隊占領了大陳列島,美國國會強硬地表示:可以對中國使用核武器?!保▓D片及文字均來自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兩彈城歷史陳列館)從材料中看出美國有何企圖?\n“原子能的和平利用”被列為第一項重要任務?!霸幽艿暮推嚼谩北涣袨榈谝豁椫匾蝿?。(圖片及文字均來自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兩彈城歷史陳列館)\n\n\n1.“兩彈一星”(1)成就:①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n\n②1966年,我國第一次成功進行了發(fā)射導彈核武器的試驗。地地導彈飛行試驗1966年10月,裝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地地導彈發(fā)射\n\n③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氫彈爆炸成功\n④1970年,我國成功地發(fā)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東方紅一號\n為何我國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xiàn)國防建設的從無到有?法國8年零6個月美國7年零3個月英國4年零7個月蘇聯(lián)約4年中國2年零8個月原子彈到氫彈的研制時間“中國閃電般的進步,神話般不可思議。”——西方科學家\n兩彈一星元勛(2)代表科學家王淦昌趙忠堯錢三強錢學森鄧稼先\n關于“兩彈一星”錢三強把鄧稼先叫到辦公室,幽默地對他說:“稼先同志,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調你去做這項工作,怎么樣?”當晚,稼先回去后與夫人通宵未眠。他只說要去干一件工作,并且說:“我的生命就獻給未來的工作了。就是為它死了也值得。家中的事和兩個孩子就全靠你了?!编嚰谙萛n關于“兩彈一星”海軍部副部長金貝爾曾說道:“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錢學森回國。他太有價值,任何情況下都抵得上3至5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斃了他,也不會放他回中國。”國外評論家指出:“錢學森的歸來,使紅色中國的‘兩彈一星’提前了20年”。\n關于“兩彈一星”原子彈是殺傷力極大的核武器,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彈?我們如今已經比過去強,以后還要比如今強,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珴蓶|《論十大關系》法國總統(tǒng)在法國國防機構說,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改變了世界的形勢和中國的地位?!多嚰谙葌鳌吩鰪妵缹嵙μ岣邍H地位\n神州一號神州五號神州七號神州十一號無人飛船載人飛船太空漫步空間對接1999200320082016航天技術取得輝煌成就\n類別科技時間意義兩彈一星原子彈____年___月___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導彈_______年第一次成功進行了發(fā)射導彈核武器的實驗氫彈_______年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衛(wèi)星_______年第____個獨立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國家載人航天神舟一號_______年開啟了我國的飛天之旅神舟五號_______年成為第____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神舟七號_______年________成功完成出艙任務,實現(xiàn)了______________。五三翟志剛太空行走完成下列表格國之重器?科技興國19641016196619671970199920032008\n1960年開始進行水稻高產育種研究。1966年1968年1969年1973年袁隆平科研歷程文革席卷全國,袁隆平被關進牛棚,試驗秧苗全部被毀。試驗秧苗在雨夜被人連根拔起,即將成功的實驗再次中止。3000多組雜交組合實驗,都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終于攻克了雜交水稻這道世界難題。雜交水稻\n雜交水稻(1)概況:20世紀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袁隆平在觀察兩系法雜交晚稻的結實情況\n雜交水稻(2)影響:為解決我國的吃飯問題和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對解決世界性饑餓問題也有重要貢獻.原子彈讓中國人不再受恐嚇!袁隆平使中國人不再挨餓!\n雜交水稻2001年2月19日江澤民與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袁隆平袁隆平獲得國際農業(yè)最高獎——世界糧食獎\n中國農民說:吃飯靠兩平,一是鄧小平,二是袁隆平。改革開放中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國家政策科學技術\n青蒿素(1)概況:屠呦呦在20世紀70年代初發(fā)現(xiàn)了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開創(chuàng)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屠呦呦在實驗室工作\n青蒿素瘧疾(Malaria)經按蚊叮咬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據(jù)統(tǒng)計約有20億人口生活在流行區(qū),主要集中在非洲、東南亞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國家。其死亡率極高。\n青蒿素(2)榮譽:由于對人類生命健康事業(yè)作出了巨大貢獻,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青蒿素的發(fā)現(xiàn)為嚴重寄生蟲疾病的治療提供了革命性的新療法。屠呦呦改變了寄生蟲疾病的治療方法。……對人類所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不可估量的?!Z貝爾獎評\n國之藝術?百花齊放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的表現(xiàn)時期成就1957-1965年小說話劇舞蹈電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至今各領域作品形式多樣,題材廣泛,佳作迭出;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屢獲國際獎項。2012年,______獲得______________《青春之歌》、《紅巖》《茶館》《東方紅》《英雄兒女》、《林則徐》莫言諾貝爾文學獎問題1: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學P94-P95,找出建國以來我國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的表現(xiàn),完成下列表格。\n“雙百”方針“現(xiàn)在春天來了,一百種花都讓它開放,不要只讓幾種花開放,還有幾種花不讓它開放,這就叫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諸子百家,春秋戰(zhàn)國時代,有許多學說自由爭論,現(xiàn)在我們也需要這個?!?956年4月28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問題2:文化事業(yè)能取得這些成就,得益于哪個方針?國之藝術?百花齊放\n材料一:新中國的誕生成為我國科學技術事業(yè)騰飛的光輝起點?!覈萍际聵I(yè)獲得突飛猛進的發(fā)展?!A東師大版《中國歷史》材料三: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盡管是一個低收入國家,中國仍然選擇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發(fā)展戰(zhàn)略……特別是出于國家防御的目的……成立了一批精英聚集的研究機構,比如中國科學院。——[美]勞倫?勃蘭特托馬斯?羅斯基編《偉大的中國經濟轉型》材料二:“我?guī)Я藥纂p眼下中國還不能生產的尼龍襪子送給父親,還帶了一腦袋關于原子彈的知識獻給祖國?!薄嚰谙葒要毩?、社會安定科技工作者無私奉獻、艱苦奮斗黨和政府對科技發(fā)展的重視和正確決策為什么新中國成立后能取得如此輝煌的科技成就?\n祖國需要,我就去做。\n空白演示在此輸入您的封面副標題“祖國需要,我就去做”對于國防科技工作者,愛國就是艱苦奮斗,用科技為國家鑄造盔甲。\n“祖國需要,我就去做”對于航天科技工作者,愛國就是自主創(chuàng)新,用科技為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插上翅膀。\n“祖國需要,我就去做”對于生物科技工作者,愛國就是改善民生,用科技為中國人民、世界人民謀福祉而中國科技從未止步......\n課程小結科技文化成就從“兩彈一星”到漫步太空雜交水稻與青蒿素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4年)第一次成功進行了發(fā)射導彈核武器的試驗(1966年)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67年)成功發(fā)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1970年)神舟系列飛船發(fā)射成功袁隆平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屠呦呦領導科研團隊發(fā)現(xiàn)青蒿素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1956年,毛澤東提出“雙百”方針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文化事業(yè)成果豐富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n1.“兩彈一星”中的“一星”指的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1970年我國成功發(fā)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是A天宮一號B嫦娥一號C東方紅一號D神州一號2.“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為實現(xiàn)“畢生的夢想,讓所有的人遠離饑餓”而培育出“東方魔稻”,被國際農學界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科學家:A錢學森B華羅庚C鄧稼先D袁隆平3.20世紀70年代初我國發(fā)現(xiàn)的能夠有效抵制瘧疾,并得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認可和大力推廣,使全球數(shù)億人收益的新型藥物是A青霉素B阿莫西林C青蒿素D胰島素C每課一練DC\n每課一練4、我國發(fā)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是()A.東方紅一號B.神州一號C.神州五號D.神州六號5、1956年,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文藝方針是()A.百花齊放,百家爭鳴B.鼓足干凈,力爭上游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D.發(fā)展文藝,服務大眾AA\n第18課科技文化成就\n請大家回憶一下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是哪些?造紙術指南針印刷術火藥\n從“兩彈一星”到漫步太空“兩彈一星”指的是什么?兩彈:核彈(原子彈和氫彈)、導彈。一星:人造地球衛(wèi)星。\n我國是何時掌握原子彈的?我國的原子彈之父是誰?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間:人物:1964年10月16日鄧稼先地點:西部戈壁\n1966年,我國第一次成功進行了發(fā)射導彈核武器的試驗。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n1970年,我國成功發(fā)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國家。\n錢學森,早年畢業(yè)于交通大學,后赴美國留學,獲得博士學位后在美國從事教學研究工作。他于1947年被麻省理工學院聘為教授,是國際知名的火箭專家。他于1955年沖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參與組織領導了中國運載火箭、導彈、衛(wèi)星的研制和試驗工作,為中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錢學森\n鄧稼先鄧稼先,畢業(yè)于西南聯(lián)合大學。1947年赴美留學,1950年獲得博士學位后回國。1958年的一天,在二機部部長辦公室里,鄧稼先接受了一項特殊任務:研制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制中國自己的原子彈談何容易,那時中國還沒有進行這方面的研究,缺乏資料,外國的研究成果又都嚴格保密。\n鄧稼先說:“天底下的路都是從無到有走出來的。”后來,他和許多科學家同心協(xié)力,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夜以繼日地工作,終于成功。鄧稼先一生從事原子彈研究,積勞成疾,身患癌癥,于1986年逝世。研制原子彈是國家機密,所以鄧稼先一生都默默無聞地工作和奉獻著,直到逝世后,他的名字才廣為人知。\n“兩彈一星”的成功,是在黨和國家領導下,以錢學森、鄧稼先為代表的一大批中國科學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難取得的偉大成就,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振奮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當時有核大國的核壟斷,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n材料研讀我們現(xiàn)在已經比過去強,以后還要比現(xiàn)在強,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毛澤東《論十大關系》\n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fā)射衛(wèi)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xiàn)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標志?!囆∑健吨袊仨氃谑澜绺呖萍碱I域占有一席之地》結合材料,想一想,當時的中國為什么要下決心發(fā)展“兩彈一星”?\n20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神舟一號無人飛船成功完成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飛行試驗,開啟了我國的飛天之旅。\n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著陸,楊利偉走出艙門2003年10月,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n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翟志剛太空漫步2008年9月,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航天員翟志剛成功完成出艙任務,實現(xiàn)了太空行走。\n雜交水稻與青蒿素20世紀70年代,農業(yè)科學家袁隆平經過多年反復試驗,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這種雜交水稻能比常規(guī)稻增產20%左右。袁隆平在田間觀察水稻\n相關史事1979年5月,美國圓環(huán)種子公司總經理威爾其訪華時,我方送給他1.5千克雜交稻種。這些種子被帶回美國試種后,表現(xiàn)出明顯優(yōu)勢,比美國當?shù)氐乃玖挤N增產33%~93%。這引起了威爾其的極大興趣。1980年,威爾其來華與中方正式簽訂了中國雜交水稻技術轉讓合同。這是我國農業(yè)第一個對外技術轉讓合同。袁隆平等人也應邀赴美國進行技術指導。\n袁隆平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有什么意義?①袁隆平和他的雜交水稻,為解決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的吃飯問題和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②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對解決世界性饑餓問題也有重要貢獻。袁隆平榮獲多項國際大獎,享有很高的國際聲望,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n20世紀60年代,為尋找治療瘧疾的新型有效藥物,許多國家組織科研力量展開研究。中國藥學家屠呦呦領導科研團隊,從中醫(yī)藥古典文獻中獲得靈感,在極為艱苦的科研條件下,經過數(shù)百次實驗,終于在70年\n代初發(fā)現(xiàn)了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開創(chuàng)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青蒿素類藥物對瘧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認可和大力推廣,使全球數(shù)億人受益。由于對人類生命健康事業(yè)作出了巨大貢獻,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n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1956年,毛澤東提出在科學文化工作中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即藝術問題上“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百家爭鳴”。“雙百”方針提出后,文化領域出現(xiàn)了繁榮景象。\n文學、戲劇、電影、音樂等領域都取得了累累碩果。長篇小說《紅巖》《青春之歌》、話劇《茶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電影《英雄兒女》《林則徐》等,都是那一時期的出色作品。\n《茶館》《東方紅》\n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文化事業(yè)進一步發(fā)展,成果豐富。各領域作品形式多樣,題材廣泛,佳作迭出,反映了改革開放的時代風貌。中國與國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藝工作者、作品屢獲國際獎項。2012年,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fā)展,中國文化的世界影響越來越大。\n莫言獲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n科技文化成就科技“兩彈一星”(鄧稼先、錢學森)神舟一號無人飛船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楊利偉)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翟志剛太空行走)雜交水稻(袁隆平)青蒿素(屠呦呦)文化長篇小說《紅巖》《青春之歌》、話劇《茶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電影《英雄兒女》《林則徐》等。作家莫言獲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課堂小結\n1.這個世界上最先發(fā)明火藥的民族,這個100年來屢受欺侮卻又不甘沉淪的民族,終于走進核時代的大門。標志著這個民族“走進核時代的大門”的事件是()A.導彈部隊建成B.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C.中近程地對地導彈試驗成功D.1966年第一次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B課堂練習\n2.2003年10月,我國成功發(fā)射第一艘載人飛船,航天員楊利偉安全返回,中國人實現(xiàn)了飛向太空歷史性的跨越。這艘飛船是()A.“東方紅一號”B.“亞洲一號”C.“神舟五號”D.“神舟六號”C\n3.2015年10月5日,因發(fā)現(xiàn)治療瘧疾的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的中國科學家是()A.屠呦呦B.于敏C.楊振寧D.莫言A\n4.電視劇《金婚》以一對普通夫婦50年的婚姻生活,折射出新中國半個世紀以來的社會變遷。老舍有一名作,以舊北京的生活面貌,從側面描寫了舊中國近半個世紀的風云變幻,這部名作是()A.《紅巖》B.《青春之歌》C.《芙蓉鎮(zhèn)》D.《茶館》D
相關資料
同類資料
更多
統(tǒng)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第18課《科技文化成就》精美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