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海市中考語文試卷一、文言文(共42分))1.默寫(1)明月松間照,________。(《山居秋暝》)(2)________,斷腸人在天涯。(《天凈沙?秋思》)(3)潭中魚可百許頭,________。(《小石潭記》)(4)________,思而不學則殆。(《孔孟論學》)(5)一水護田將綠繞,________。(《書湖陰先生壁》)(6)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愛蓮說》)2.閱讀下面的詩,完成下列各題。????????登高????????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1)以下不屬于詩人“苦恨”原因的一項是________A.常年客居他鄉(xiāng)?????B.濁酒難以解憂?????C.國家動蕩不安?????D.自身困苦多病(2)詩歌的前四句描畫出一幅深秋________的畫面,后四句觸景抒懷,滲透出詩人________的心境。3.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黃生借書說(節(jié)選)????????黃生允修借書。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書非借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見之矣。”若業(yè)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異日觀”云爾。????????余幼好書,家貧難致。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其切如是。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后,俸去書來,落落大滿。素蟫灰絲時蒙卷軸。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隨園主人”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人名)。(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3)上文運用典型事例闡明了“________”的觀點。4.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扁鵲投石[注]????????????醫(yī)扁鵲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本愿姹怡o。扁鵲怒而投其石曰:“試卷第7頁,總7頁
君與知之者謀之,而與不知者敗之。使此知秦國之政也,則君一舉而亡國矣?!????????(《戰(zhàn)國策?秦策》)????????【注】石:石針,古時治病用的工具。(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①武王示之病?________②君與知之者謀?之_______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將使耳不聰,目不明。(3)“君以告扁鵲”中,“告扁鵲”的具體內容是:________(用自己的話概括)(4)扁鵲的話一是針對________而言,一是針對________而言。二、現(xiàn)代文(共48分))5.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漫談桂文化????????①我國是桂花的故鄉(xiāng)。桂花在中國分布極廣、栽培歷史極長,國外栽培的桂花均由中國傳入?!吨袊参镏尽返?1卷說明桂花時,引用了唐朝郭橐駝《種樹書》中的記載,注明桂花原產地是在中國的西南部。????????②桂花在中國名花的排行中名列梅、菊、蘭、蓮、牡丹等等之后,但它卻是和人們生活貼得最近的一種植物。當我們剛懂得用味覺去認識世界,桂花蜜、桂花羹、桂花糕就到了口邊。懂得聽故事以后,父母會在飄散著桂香的庭院里指著明月給我們講吳剛伐桂、桂樹隨創(chuàng)隨合的神話;父母還會不失時機地給我們講蟾宮折桂的典故:一次,晉武帝問起當時的名士、官拜雍州刺史的郄詵對自己的評價,郄詵對曰:“臣……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睆拇耍藗儽汩_始用廣寒宮中一枝桂、昆侖山上一片玉來比喻特別出眾的人才??婆e制度形成后,“蟾宮折桂”又成了考中進士的形象說法,而桂花甚至逐漸演變成了科舉前三名的代稱:丹桂代表狀元、金桂代表榜眼、銀桂代表探花。????????③當我們會吟詠古詩了,詠桂佳作就一首首地進入了我們的讀本。宋代朱熹的“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讓我們從觀賞角度領略了桂花的姿態(tài)與馥郁的芬芳。屈原《九歌》中的“援北斗兮酌桂漿”,讓我們了解到在楚地早期文獻中便已提及桂花的食用價值。歐陽修的桂花詩則更富有情趣:“有客賞芳叢,移根自幽谷。為懷山中趣,愛此巖下綠。曉露秋暉浮,清陰藥欄曲。更待繁華白,邀君弄芳馥?!睂τ讶速浰矏鄣墓饦?,歐陽修不僅以詩答謝,還在詩中發(fā)出了改日共賞“芳馥”的邀請。其實,像歐陽修這樣熱愛桂花的古代名人實在是很多,大文學家柳宗元在居所附近一種就是十余株,大詩人白居易從杭州天竺寺得到桂苗后帶至蘇州城里種植……????????④桂花還象征著友好、吉祥和光榮。據(jù)說,戰(zhàn)國時期燕、韓兩國曾為了表示親善友好,相互饋贈桂花。在盛產桂花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青年男女也常以贈送桂花來表示愛慕之情?!秴问洗呵铩分匈潎@道:“物之美者,招搖之桂?!币庵甘澜缟献蠲篮玫臇|西,是招搖山上的桂樹。還有“桂冠”,本意是月桂樹葉編織的帽子,后來竟成了“光榮稱號”的代名詞。一些研究桂花的專家據(jù)此向北京奧組委推薦:在桂花的故鄉(xiāng)舉行奧運會,何不用真正的桂枝來編織“桂冠”?(1)稱我國是“桂花的故鄉(xiāng)”,原因是________。試卷第7頁,總7頁
(2)第②段主要說明了________。本段中加點詞語“創(chuàng)”的意思是________。(3)第③段引用朱熹詩句的作用是________;引用屈原詩句的作用是________。(4)根據(jù)文意,下列理解錯誤的一項是________A.桂花和梅、菊、蘭、蓮、牡丹等都是中國名花。B.科舉前三名的代稱和蟾宮折桂的典故有關。C.燕、韓兩國用桂花表示親善友好之情。D.中國古代的文化名人都非常喜愛種植桂花。(5)你對文末提到的專家的建議(畫線部分)有什么看法?請簡述理由。6.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月光啟蒙????????母親患了老年癡呆癥,失去了記憶。我趕回老家去看她時,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但卻不知我從哪里來,不知我來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誰。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只是對著我笑,笑得我淚流滿面。????????微風吹亂了母親的滿頭白發(fā),如同故鄉(xiāng)的天空飄滿愁絮……????????坐在面前的母親忘卻了她給我的那份愛,但故鄉(xiāng)的天空不會忘記:是母親那一雙勤勞的手為我打開民間文學寶庫,給我送來月夜?jié)庥舻脑娗椤????????童年苦澀,夏夜卻是美妙的。暑熱散去了,星星出齊了,月亮升起來,柔和的月色灑滿了我們的籬笆小院,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時辰。母親忙完了一天的活計,洗完澡,換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摟著我,唱起了歌謠:????????“月亮出來亮堂堂,打開樓門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曬得脆脆的。”????????“月姥娘,八丈高,騎白馬,挎腰刀……”????????“月兒彎彎像小船,帶俺娘倆去云南,飛了千里萬里路,鳳凰落在梧桐樹。鳳凰鳳凰一擺頭,先蓋瓦屋后蓋樓。東樓西樓都蓋上,再蓋南樓遮太陽?!????????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她那芳香的音韻。????????那時,我們過著清貧的日子,但。黃河留給家鄉(xiāng)的故道不長五谷,卻瘋長歌謠。母親天資聰穎,一聽就會。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親是唱蓮花落的民間藝人。母親把故鄉(xiāng)給予的愛,親人給予的愛,融為偉大的母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母親唱累了就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講牛郎織女天河相會的故事……高深莫測的夜空竟是個神話的世界。明月已至中天,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沉靜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默風趣的童謠,把我的思緒從天上引到人間:????????“小紅孩,上南山,割荊草,編箔籃,篩大米,做干飯。小狗吃,小貓看,急得老鼠啃鍋沿?!????????“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喝,下不來--老鼠老鼠你別急,抱個貍貓來哄你?!????????“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轎。毛娃醒,吃油餅。毛娃睡,蓋花被。毛娃走,喚花狗,花狗伸著花舌頭?!????????民歌童謠唱過了,我還不想睡,就纏著她給我說謎語,讓我猜。母親說:“仔細聽著:麻屋子,紅帳子,里邊睡個白胖子--是什么呀?”????????我問:“朝哪里猜?”????????母親說:“朝吃的猜。”????????我歪著頭想了一會硬是解不開。母親笑著說:“你真笨,這是咱種的花生呀?!????????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深刻的民歌童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試卷第7頁,總7頁
????????母親失去了記憶,而我心中卻永遠珍藏著那一輪明月……(1)用恰當?shù)脑~語填空①將“安詳”、“慈祥”填入文中的甲、乙處: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2)根據(jù)文章內容,在下面空格中填入恰當?shù)奈淖衷鹿庀?,母親為我?唱?民?歌→________→________→說謎語(3)根據(jù)文意,將文中的句子填寫完整。那時,我們過著清貧的日子,但________。(4)文中畫線句運用了________的修辭方法,表達效果是________。文中運用同樣修辭方法的另一個句子是________。(5)對標題“月光啟蒙”理解最貼切的一項是________A.月光下,母親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讓我初步了解了許多民歌童謠。B.在故鄉(xiāng)明亮的月光下,母親教會我要堅強地面對生活中的磨難。C.在故鄉(xiāng)的天空下,月光啟迪我領悟了濃郁的詩情和生活的真諦。D.明月星光下,母親用智慧和才華陪伴我的童年,啟迪我的想象和詩情。(6)如果以“母親失去了記憶,而我心中永遠珍藏著那一份母愛”來結尾,和原文比較,哪一個好?為什么?(80字左右)三、寫作(共60分))7.題目:和??????在一起要求:(1)先把題目補完整。(2)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3)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4)不得抄襲。試卷第7頁,總7頁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2009年上海市中考語文試卷一、文言文(共42分)1.(1)清泉石上流(2)夕陽西下(3)皆若空游無所依(4)學而不思則罔(注意“罔”的寫法)(5)兩山排闥送青來(注意“闥”的寫法)(6)濯清漣而不妖(注意“濯、清、漣”的寫法)2.B空闊浩渺,愁苦悲涼3.清,袁枚(2)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此句中重點的詞有:祖父:祖父和父親.“祖父”相對“子孫”說;棄者:丟棄的情況;無論:不用說,不必說.句子翻譯為:除此之外,(那些)祖父和父親收藏書籍,兒子孫子丟棄的情況就更不用說了.書非借不能讀也4.疾病,計議,商量,謀劃(2)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此句中重點的詞有:聰:靈敏;明:明亮.句子翻譯為:將使您的耳朵(聽覺)不靈敏,眼睛不明亮.“左右”認為“我”的病治了也難好,且會危及視聽治病,治國二、現(xiàn)代文(共48分)5.史料記載,桂花原產地在中國的西南部桂花和人們的生活貼得最近,被砍傷說明桂花的觀賞價值,說明桂花的食用價值D(5)考察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訓練表達能力,對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個符號或一個詞語來完成,要寫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話.在答題的同時有助于增加學生主體參與意識,擴大學生獨立發(fā)表見解的余地,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究精神.參考答案:(1)史料記載,桂花原產地在中國的西南部.(如答“試卷第7頁,總7頁
桂花在中國分布極廣、栽培歷史極長”適當扣分)(2)桂花和人們的生活貼得最近(關系密切)???被砍傷(3)說明桂花的觀賞價值;說明桂花的食用價值(4)D(5)贊成的理由:桂花是光榮稱號的代名詞,2008年奧運會在桂花的故鄉(xiāng)舉行,等等.不贊成的理由:桂花未必能代表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上屆奧運會已經(jīng)用了橄欖枝,我們仿效就缺乏新意.6.(1)該題考查的是用恰當?shù)脑~語填空,這要結合句子的意思去分析.這就要求我們能夠掌握這兩個詞語本身的意思,再找出它們的區(qū)別,就容易分析該題了.“安詳”的意思是指神色、動作從容不迫,多指神態(tài)平靜,從容穩(wěn)重.“慈祥”的意思是指老年人的態(tài)度、神色和藹安詳.那么我們就可以依據(jù)意思去分析填空,甲處就應該填寫“安詳”,意思是母親神態(tài)平靜地坐在藤椅里,乙處應該填寫“慈祥”,是指母親神色和藹安詳.講故事,唱童謠精神生活是豐富的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母親嗓音的輕柔、甜美,微風吹亂了母親的滿頭白發(fā),如同故鄉(xiāng)的天空飄滿愁絮…D(6)該題考查的是對文中結尾所做的比較,看哪個結尾更好.該題是發(fā)散性思維題目,先要表明自己的觀點,再對觀點進行分析即可.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去分析:第一個觀點是原句好,再分析理由,可以從內容、結構、語言等方面去分析;第二個觀點是改句好,再分析理由,也可以從結構和內容上去分析,意思表達明確即可.答案:(1)甲:安詳?????乙:慈祥(2)講故事???唱童謠(3)精神生活是豐富的(4)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母親嗓音的輕柔、甜美,??微風吹亂了母親的滿頭白發(fā),如同故鄉(xiāng)的天空飄滿愁絮…(或:“月兒彎彎像小船”、“此時明月已至中天,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5)D?A(6)原句好的理由:①意境更含蓄②結構呼應更緊密③內容上突出了詩情④語言上具有詩歌的韻味.????????改句好的理由:①直接點明母愛主旨,更加鮮明地表達了對母親的愛②呼應開頭.三、寫作(共60分)7.【例文】和你在一起你常常將自己躲在人們不注意的暗處,但你不是卑微,也并非陰險.你“一是一,二是二”地存在著,就像一座高峻的大山,沉默但卻真實地聳立著.你就是你,不是“大你”;你就是你,不是“小你”;你就是你,真實的你,客觀的你.你不是夜郎自大、自以為是、口出狂言的“勇者”;你不是唯我獨尊、眼中無他、輕視無物的“英雄”;你不是自賣自夸的王婆.你就是你,真實的你,客觀的你.喜歡和你在一起的人總能得到人們的敬仰.比如說,我國古代的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有一次,他遇到兩個孩子爭辯,一個孩子說早上?試卷第7頁,總7頁
太陽溫暖,中午太陽燙人,所以太陽早上離人遠中午離人近.另一個孩子卻說,早上的太陽大得像篷蓋,中午的太陽小得像菜盤,所以太陽早上離人近中午離人遠.?兩個孩子誰也說服不了誰,就讓孔子來評理.孔子因為喜歡和你在一起,就直言不諱地承認自己回答不了這個問題.結果,孔子不但沒有被后人嘲笑,反而贏得了后?人對他的無限敬仰,被尊稱為了“圣人”.喜歡和你在一起的人總能獲得更大的成功.比如說,一代球王貝利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有一次,記者問貝利:“在你的所有進球中,你認為哪一個踢得最精?彩?”貝利不假思索地說:“下一個.”熟悉貝利的人都知道,在貝利的足球生涯中,他共射進了1200多個球,其中的精彩進球舉不勝舉,比賽中他從己方禁區(qū)?帶球穿過全場晃過對方包括守門員在內的全部防守隊員,從容破門也有好多次,但是貝利喜歡和你在一起,他對這些都不滿意,而總是希望他進的‘下一個“球”最?精彩些’.正是因為這一原因,貝利成為了一代球王,被人們公認為是“本世紀的最佳足球運動員”.你是誰呢?你就是我的好朋友--謙遜.我要永遠和你在一起!試卷第7頁,總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