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省咸寧市中考化學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1.(2分)下列做法中一定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〢.用石油分餾制得汽油、柴油等B.用堿和樹葉制作“葉脈書簽”C.用鋼絲球擦除灶具上的污漬D.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2.(2分)下列有關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〢.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白色煙霧C.向稀硫酸中滴加石蕊溶液后,溶液由紫色變成藍色D.將鐵絲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鐵絲劇烈燃燒3.(2分)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〢.稱量固體藥品B.檢查裝置氣密性C.點燃酒精燈D.稀釋濃硫酸4.(2分)下列宏觀事實對應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〢.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大﹣﹣原子的種類不同B.H2O和H2O2的化學性質不同﹣﹣分子間的間隙不同C.公園里聞到花的香味﹣﹣分子在不斷運動D.把液化石油氣壓縮進鋼瓶﹣﹣分子體積變小
5.(2分)大蒜是常見的調味品之一,大蒜中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消毒殺菌作用。大蒜素的化學式為C6H10S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〢.大蒜素中碳、氫、硫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6:10:3B.大蒜素由碳、氫、硫三種元素組成C.大蒜素的一個分子由6個碳原子、10個氫原子和3個硫原子構成D.大蒜素屬于有機化合物6.(2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棉花、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都屬于合成材料B.用亞硝酸鈉代替食鹽腌制臘肉C.用水滅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D.水銀、干冰、酒精依次屬于單質、氧化物、化合物7.(2分)草酸亞鐵晶體(FeC2O4?2H2O)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FeC2O4?2H2OFeO+CO↑+CO2↑+2H2O.通過如圖裝置驗證該反應得到的氣體產物,其說法錯誤的是( )A.①中固體無水硫酸銅變藍,可驗證原氣體產物中有水蒸氣B.②中固體由黑色變紅色,可驗證原氣體產物中有一氧化碳C.③中石灰水變渾濁,可驗證原氣體產物中有二氧化碳D.③中尾氣可點燃,可驗證原氣體產物中有一氧化碳8.(2分)下圖是某學生學習化學知識后進行的歸納,你認為相應圖示表示正確的是( ?。〢.氮元素的化合價B.碳元素的質量分數
C.含碳量D.金屬活動性9.(2分)如圖為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純甲,可采取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法B.t2℃時,丙的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為1:4C.將t3℃的甲、乙飽和溶液降溫到t1℃,析出固體甲的質量一定大于乙D.在t3℃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10.(2分)除去下列各物質中少量雜質,方案合理的是( ?。┻x項物質所含雜質方案AFe粉碳粉加入足量稀H2SO4、過濾、洗滌、干燥BNaOH溶液Ca(OH)2加入適量K2CO3溶液,過濾CCaOCaCO3加水溶解、過濾DKCl固體MnO2粉末加水溶解、過濾、蒸發(fā)A.AB.BC.CD.D二、非選擇題(共6小題,滿分30分)11.(4分)從①N、②K、③④⑤氦、⑥Cl中進行適當選擇,寫出符合要求的化學用語。(1)2個氦分子 。(2)一種復合肥 。(3)由④形成的陰離子 。(4)寫出氯酸鉀的化學式并標出氯元素的化合價 。
12.(4分)化學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請回答下列問題:(1)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咸寧的傳統(tǒng)民俗,制作原料主要有糯米、瘦肉、食鹽等,其中富含蛋白質的是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會打嗝,這是因為 。(3)氫氣是一種理想的能源,它的優(yōu)點是無毒、熱值高、 。(4)美麗中國人人都是建設者,下列關于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A.生活垃圾“一包扔”B.生活垃圾應分類處理C.直接進行焚燒處理D.各地應建生活垃圾處理廠13.(4分)無水氯化鈣的用途廣泛。以石灰石礦粉(含有MgSO4、Fe2O3、SiO2等雜質)為原料,生產無水氯化鈣的流程如圖:(1)寫出過濾操作中用到的任意一種玻璃儀器的名稱 ??;(2)寫出濾液1中含有的所有金屬陽離子的符號 ??;(3)濾渣3中的固體除有Ca(OH)2外,還有 ?。▽懟瘜W式);(4)對濾液3調節(jié)pH值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4.(6分)請結合下列實驗裝置,回答有關問題。(1)寫出圖中儀器a的名稱:① 。
(2)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氧氣,應選擇的裝置為② (填字母,下同),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③ 。(3)實驗室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為④ 。有學生對此反應后的溶液感興趣,他取適量反應后過濾的濾液,逐滴滴入碳酸鈉溶液(碳酸鈉溶液顯堿性),并用pH傳感器連續(xù)監(jiān)測,得到如圖曲線圖(縱坐標為pH,橫坐標為時間)I.請分析圖,寫出AB段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⑤ 。Ⅱ.圖中CD段上升的原因你認為是⑥ 。15.(7分)日常生活中,每位同學都會接觸到硬水。咸寧市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對硬水進行了一些探究和拓展實驗?!静殚嗁Y料】水的硬度是由水中溶解的可溶性鈣和鎂化合物引起的,硬水中溶解的鈣和鎂化合物可分為兩類:鈣、鎂的碳酸氫鹽;鈣、鎂的硫酸鹽或氯化物,一般所說的水的硬度是由上述兩類化合物引起的。(1)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將硬水軟化,這種方法可靠嗎?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模擬實驗。實驗序號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Ⅰ分別取適量碳酸氫鈣溶液和氯化鈣溶液于A、B兩支試管中,同時加熱A試管中產生氣泡,有沉淀生成,B試管中無明顯現(xiàn)象。Ⅱ冷卻后,在上述實驗后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加幾滴肥皂水,振蕩① ?。ㄌ睢癆”或“B”)試管中有較多泡沫,另一支試管中泡沫較少。
實驗結果: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2)小組同學對硬水中為什么含有碳酸氫鈣非常感興趣,于是再次學習九年級化學下冊課本中的資料卡片:石筍和鐘乳石的形成。知道了當石灰?guī)r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時,會反應生成溶解性較大的碳酸氫鈣:CaCO3+CO2+H2O═Ca(HCO3)2小組同學思考:若向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是否也能生成碳酸氫鈉?于是他們對此開始實驗探究(不考慮二氧化碳和碳酸作為溶質的情況)【提出問題】所得溶液中溶質是什么?【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質為Na2CO3;猜想二:溶質為NaHCO3;猜想三:溶質為② 。【設計實驗】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a.取所得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過量的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二③ (填“成立”或“不成立”)b.取實驗步驟a中上層清液,滴加適量稀鹽酸有氣泡冒出猜想一不成立寫出實驗步驟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④ 。通過實驗,小組同學得出了正確結論。(3)熱水瓶用久后,瓶膽內壁常附著一層水垢,老師說其成分主要是碳酸鈣、氫氧化鎂等。小組同學認為可使用稀鹽酸除去,請寫出發(fā)生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⑤ 。(4)小組同學還對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進行了如下探究:用pH傳感器測得燒杯內溶液的pH變化圖象(如圖二),同時用溫度傳感器測得燒杯內溫度變化圖象(如圖三),實驗過程中保溫良好,忽略熱量散失。Ⅰ.請分析圖三,能得到什么結論⑥ 。
Ⅱ.圖三中A點對應溶液的溶質成分是⑦ ?。ㄌ顚懟瘜W式)。16.(5分)有鎂和氯化鎂固體混合物,取一定量的該混合物放入燒杯中,然后取稀鹽酸200g,平均分五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蕩,實驗所得數據如下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4040404040生成氣體的總質量/g0.16m0.480.50.5(1)表中m的值為 。(2)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
2019年湖北省咸寧市中考化學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1.(2分)下列做法中一定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〢.用石油分餾制得汽油、柴油等B.用堿和樹葉制作“葉脈書簽”C.用鋼絲球擦除灶具上的污漬D.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確定。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要依據在變化過程中有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生成其他物質的是化學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是物理變化?!窘獯稹拷猓篈、用石油分餾制得汽油、柴油等,是利用物質的沸點不同,進行混合物的分離,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B、用堿和樹葉制作“葉脈書簽”是利用堿與葉肉發(fā)生反應,屬于化學變化,故B正確;C、用鋼絲球擦除灶具上的污漬,是利用將其摩擦掉,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錯;D、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故選:B?!军c評】搞清楚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解答本類習題的關鍵。判斷的標準是看在變化中有沒有生成其他物質。一般地,物理變化有物質的固、液、氣三態(tài)變化和物質形狀的變化。2.(2分)下列有關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〢.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白色煙霧C.向稀硫酸中滴加石蕊溶液后,溶液由紫色變成藍色D.將鐵絲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鐵絲劇烈燃燒
【分析】A、根據硫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向稀硫酸中滴加石蕊溶液后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將鐵絲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判斷?!窘獯稹拷猓篈、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產生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選項說法正確。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而不是白色煙霧,故選項說法錯誤。C、向稀硫酸中滴加石蕊溶液后,溶液由紫色變成紅色,故選項說法錯誤。D、鐵絲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若不點燃,不會劇烈燃燒,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A?!军c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物質燃燒的現(xiàn)象即可正確解答,在描述物質燃燒的現(xiàn)象時,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煙和霧的區(qū)別。3.(2分)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〢.稱量固體藥品B.檢查裝置氣密性C.點燃酒精燈D.稀釋濃硫酸【分析】A、根據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C、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D、根據濃硫酸的稀釋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斷攪)進行分析判斷?!窘獯稹?解:A、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圖中所示操作砝碼與藥品位置放反了,圖中所示操作錯誤。B、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把導管的一端浸沒在水里,雙手緊貼容器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裝置不漏氣;圖中所示操作正確。C、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酒精燈,圖中所示操作錯誤。D、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的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圖中所示操作錯誤。故選:B?!军c評】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4.(2分)下列宏觀事實對應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A.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大﹣﹣原子的種類不同B.H2O和H2O2的化學性質不同﹣﹣分子間的間隙不同C.公園里聞到花的香味﹣﹣分子在不斷運動D.把液化石油氣壓縮進鋼瓶﹣﹣分子體積變小【分析】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的分子性質不同,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解答】解:A、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大,是因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選項解釋錯誤。B、H2O和H2O2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故選項解釋錯誤。C、公園里聞到花的香味,是因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花香,故選項解釋正確。
D、把液化氣壓縮進鋼瓶,分子間有間隔,氣體受壓后,分子間隔變小,故選項解釋錯誤。故選:C?!军c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5.(2分)大蒜是常見的調味品之一,大蒜中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消毒殺菌作用。大蒜素的化學式為C6H10S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〢.大蒜素中碳、氫、硫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6:10:3B.大蒜素由碳、氫、硫三種元素組成C.大蒜素的一個分子由6個碳原子、10個氫原子和3個硫原子構成D.大蒜素屬于有機化合物【分析】物質的化學式可以表示一種物質,該物質的元素組成,該物質的1個分子,每個分子的原子構成;【解答】解:A、大蒜素中碳、氫、硫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6):(1×10):(32×3)=36:5:48,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大蒜素由碳、氫、硫三種元素組成,該選項說法正確;C、大蒜素的一個分子由6個碳原子、10個氫原子和3個硫原子構成,該選項說法正確;D、大蒜素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化合物,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點評】物質的化學式表示的意義較多,要注意理解。6.(2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〢.棉花、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都屬于合成材料B.用亞硝酸鈉代替食鹽腌制臘肉C.用水滅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D.水銀、干冰、酒精依次屬于單質、氧化物、化合物【分析】A、有機合成材料簡稱合成材料,要判斷是否屬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個特征:有機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B、根據亞硝酸鈉有毒,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滅火的原理,進行分析判斷。D、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單質,在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化合物?!窘獯稹拷猓篈、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都屬于合成材料,棉花屬于天然材料,故選項說法錯誤。B、亞硝酸鈉有毒,不能用亞硝酸鈉代替食鹽腌制臘肉,故選項說法錯誤。C、用水滅火的原理是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故選項說法錯誤。D、水銀是金屬汞的俗稱,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干冰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且有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酒精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军c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特征、亞硝酸鈉有毒、滅火的原理等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7.(2分)草酸亞鐵晶體(FeC2O4?2H2O)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FeC2O4?2H2OFeO+CO↑+CO2↑+2H2O.通過如圖裝置驗證該反應得到的氣體產物,其說法錯誤的是( )A.①中固體無水硫酸銅變藍,可驗證原氣體產物中有水蒸氣B.②中固體由黑色變紅色,可驗證原氣體產物中有一氧化碳C.③中石灰水變渾濁,可驗證原氣體產物中有二氧化碳
D.③中尾氣可點燃,可驗證原氣體產物中有一氧化碳【分析】A.根據水能使無水硫酸變藍色進行分析;B.根據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進行分析;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進行分析;D.根據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進行分析?!窘獯稹拷猓篈.水能使無水硫酸銅變藍色,故A正確;B.②中固體由黑色變紅色,即氧化銅和一氧化碳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銅,故B正確;C.③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無法確定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引起的還是原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引起的,故C錯誤;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③中尾氣可點燃,可驗證原氣體產物中有一氧化碳,故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8.(2分)下圖是某學生學習化學知識后進行的歸納,你認為相應圖示表示正確的是( )A.氮元素的化合價B.碳元素的質量分數C.含碳量D.金屬活動性【分析】A、根據化合物中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分析氮元素的化合價進行分析;B、根據元素的質量分數公式計算;C、根據生鐵和鋼的含碳量大小解答;D、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銀、鎂、鐵的金屬活動性強弱的順序分析;
【解答】解:A、利用化合物中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根據H為+1、O為﹣2價,可計算NH3中N為﹣3價、NO2中N為+4價、單質N2中化合價規(guī)定為0,與數軸關系不一致,因此表示的關系是錯誤的;B、根據元素的質量分數公式,化學式中碳原子的個數為1,CO2、CO、CH4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44、28、16,所以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由小到大為CO2<CO<CH4,與數軸關系一致,因此表示的關系是正確的;C、生鐵的含碳量為2%~4.3%,鋼的含碳量為0.03%~2%,鋼的含碳量小于生鐵的含碳量,與數軸關系不一致,因此表示的關系是錯誤的;D、銀、鎂、鐵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鎂>鐵>銀,與數軸關系不一致,因此表示的關系是錯誤的;故選:B?!军c評】本題考查了常見的用數軸法表示化學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所以要求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加強基礎知識的儲備,以便能夠靈活應用。9.(2分)如圖為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〢.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純甲,可采取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法B.t2℃時,丙的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為1:4C.將t3℃的甲、乙飽和溶液降溫到t1℃,析出固體甲的質量一定大于乙D.在t3℃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①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②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③
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通過降溫結晶還是蒸發(fā)結晶的方法達到提純物質的目的?!窘獯稹拷猓篈、甲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純甲,可采取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法,故A正確;B、t2℃時,丙物質的溶解度是25g,所以丙的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為25g:100g=1:4,故B正確;C、將t3℃的甲、乙飽和溶液降溫到t1℃,飽和溶液的質量不能確定,所以析出固體的質量也不能確定,故C錯誤;D、通過分析溶解度曲線可知,在t3℃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故D正確。故選:C?!军c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0.(2分)除去下列各物質中少量雜質,方案合理的是( ?。┻x項物質所含雜質方案AFe粉碳粉加入足量稀H2SO4、過濾、洗滌、干燥BNaOH溶液Ca(OH)2加入適量K2CO3溶液,過濾CCaOCaCO3加水溶解、過濾DKCl固體MnO2粉末加水溶解、過濾、蒸發(fā)A.AB.BC.CD.D【分析】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解答】解:A、Fe粉能與稀硫酸反應硫酸亞鐵溶液和氫氣,碳粉不能與稀硫酸反應,反而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B、Ca(OH)2能與適量K2CO3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氫氧化鉀,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C、CaO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碳酸鈣難溶于水,反而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D、KCl易溶于水,MnO2難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過濾、蒸發(fā)的方法進行分離除雜,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故選:D?!军c評】物質的分離與除雜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解決除雜問題時,抓住除雜質的必需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是正確解題的關鍵。二、非選擇題(共6小題,滿分30分)11.(4分)從①N、②K、③④⑤氦、⑥Cl中進行適當選擇,寫出符合要求的化學用語。(1)2個氦分子 2He 。(2)一種復合肥 KNO3 。(3)由④形成的陰離子 S2﹣ 。(4)寫出氯酸鉀的化學式并標出氯元素的化合價 KO3 ?!痉治觥吭胤柨梢员硎疽环N元素,還可以表示該元素的1個原子,有時還可以表示一種物質,例如金屬元素的元素符號可以表示該金屬,稀有氣體的元素符號可以表示稀有氣體;硝酸鉀可以用作復合肥;每個硫離子帶2個單位負電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窘獯稹拷猓海?)2個氦分子可以表示為2He;
(2)硝酸鉀中含有氮元素和鉀元素,是復合肥,可以表示為KNO3;(3)由④形成的陰離子是帶2個單位負電荷的硫離子,可以表示為S2﹣;(4)氯酸鉀中鉀元素化合價是+1,氧元素化合價是﹣2,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知,氯元素的化合價是+5,可以表示為KO3。故填:2He;KNO3;S2﹣;KO3。【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書寫和理解能力,題目重點考查了學生對化學符號的書寫,考查全面,注重基礎,題目難度較小。12.(4分)化學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請回答下列問題:(1)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咸寧的傳統(tǒng)民俗,制作原料主要有糯米、瘦肉、食鹽等,其中富含蛋白質的是 瘦肉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會打嗝,這是因為 身體內溫度高,氣體的溶解度減小,二氧化碳逸出 。(3)氫氣是一種理想的能源,它的優(yōu)點是無毒、熱值高、 無污染 。(4)美麗中國人人都是建設者,下列關于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BD 。A.生活垃圾“一包扔”B.生活垃圾應分類處理C.直接進行焚燒處理D.各地應建生活垃圾處理廠【分析】(1)根據食物中富含的營養(yǎng)素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氣體溶解度的影響因素分析解答;(3)根據氫氣的特點分析回答;(4)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合理處理垃圾,變廢為寶是解決生活垃圾的關鍵。【解答】解:(1)糯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瘦肉中富含蛋白質;食鹽屬于無機鹽;(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會打嗝,因為身體內溫度高,氣體的溶解度減小,二氧化碳逸出;
(3)氫氣是一種理想能源,其優(yōu)點是無污染、熱值高、來源廣等;(4)A、垃圾應合理處理,無毒無害的可深埋,廢金屬制品、廢玻璃、塑料、廢舊紙制品等可回收再利用,故處理方法不合理;B、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合理處理垃圾,要變廢為寶,生活垃圾應分類處理,這樣既節(jié)省能源,又可減少環(huán)境污染,故處理方法合理;C、焚燒垃圾會產生大量的空氣污染物,造成空氣污染,故處理方法不合理。D、各地應建生活垃圾處理廠,將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故處理方法合理。故答案為:(1)瘦肉;(2)身體內溫度高,氣體的溶解度減小,二氧化碳逸出;(3)無污染;(4)BD。【點評】化學來源于生產生活,也必須服務于生產生活,所以與人類生產生活相關的化學知識也是重要的中考熱點之一。13.(4分)無水氯化鈣的用途廣泛。以石灰石礦粉(含有MgSO4、Fe2O3、SiO2等雜質)為原料,生產無水氯化鈣的流程如圖:(1)寫出過濾操作中用到的任意一種玻璃儀器的名稱 燒杯、漏斗、玻璃棒??;(2)寫出濾液1中含有的所有金屬陽離子的符號 Mg2+、Fe3+、Ca2+??;(3)濾渣3中的固體除有Ca(OH)2外,還有 Mg(OH)2、Fe(OH)3?。▽懟瘜W式);(4)對濾液3調節(jié)pH值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OH)2+2HCl=CaCl2+2H2O ?!痉治觥浚?)根據過濾需要的玻璃儀器進行分析;(2)根據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進行分析;(3)根據鐵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反應會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鎂離子反應會生成氫氧化鎂沉淀進行分析;(4)根據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進行分析。
【解答】解:(1)根據過濾操作中用到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2)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所以濾液1中含有的所有金屬陽離子的符號是:Mg2+、Fe3+、Ca2+;(3)鐵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反應會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鎂離子反應會生成氫氧化鎂沉淀,所以濾渣3中的固體除有Ca(OH)2外,還有Mg(OH)2、Fe(OH)3;(4)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a(OH)2+2HCl=CaCl2+2H2O。故答案為:(1)燒杯、漏斗、玻璃棒;(2)Mg2+、Fe3+、Ca2+;(3)Mg(OH)2、Fe(OH)3;(4)Ca(OH)2+2HCl=CaCl2+2H2O。【點評】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14.(6分)請結合下列實驗裝置,回答有關問題。(1)寫出圖中儀器a的名稱:① 酒精燈 。(2)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氧氣,應選擇的裝置為② AC或AD?。ㄌ钭帜?,下同),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③ 2KMnO4K2MnO4+MnO2+O2↑ 。(3)實驗室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為④ B 。有學生對此反應后的溶液感興趣,他取適量反應后過濾的濾液,逐滴滴入碳酸鈉溶液(碳酸鈉溶液顯堿性),并用pH傳感器連續(xù)監(jiān)測,得到如圖曲線圖(縱坐標為pH,橫坐標為時間)
I.請分析圖,寫出AB段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⑤ Na2CO3+2HCl═2NaCl+H2O+CO2↑ 。Ⅱ.圖中CD段上升的原因你認為是⑥ 滴入過量的堿性碳酸鈉溶液,使溶液堿性逐漸增強 ?!痉治觥繐D即可知道有關儀器的名稱,根據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進行分析解答即可?!窘獯稹拷猓海?)據圖可以看出,圖中儀器a是酒精燈,故填:酒精燈。(2)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氧氣,是固體加熱型反應,選擇A裝置,采用排水法或是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應選擇的裝置為AC或AD,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MnO2+O2↑,故填:AC或AD;2KMnO4K2MnO4+MnO2+O2↑。(3)實驗室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是固液常溫型反應,故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為B,故填:B。有學生對此反應后的溶液感興趣,他取適量反應后過濾的濾液,逐滴滴入碳酸鈉溶液(碳酸鈉溶液顯堿性),并用pH傳感器連續(xù)監(jiān)測,得到如圖曲線圖(縱坐標為pH,橫坐標為時間)I.AB段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Ⅱ.圖中CD段pH上升是因為滴入過量的堿性碳酸鈉溶液,使溶液堿性逐漸增強,故填:滴入過量的堿性碳酸鈉溶液,使溶液堿性逐漸增強。
【點評】本考點主要考查了儀器的名稱、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注意事項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xiàn)在實驗題中。15.(7分)日常生活中,每位同學都會接觸到硬水。咸寧市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對硬水進行了一些探究和拓展實驗。【查閱資料】水的硬度是由水中溶解的可溶性鈣和鎂化合物引起的,硬水中溶解的鈣和鎂化合物可分為兩類:鈣、鎂的碳酸氫鹽;鈣、鎂的硫酸鹽或氯化物,一般所說的水的硬度是由上述兩類化合物引起的。(1)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將硬水軟化,這種方法可靠嗎?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模擬實驗。實驗序號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Ⅰ分別取適量碳酸氫鈣溶液和氯化鈣溶液于A、B兩支試管中,同時加熱A試管中產生氣泡,有沉淀生成,B試管中無明顯現(xiàn)象。Ⅱ冷卻后,在上述實驗后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加幾滴肥皂水,振蕩① A?。ㄌ睢癆”或“B”)試管中有較多泡沫,另一支試管中泡沫較少。實驗結果: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2)小組同學對硬水中為什么含有碳酸氫鈣非常感興趣,于是再次學習九年級化學下冊課本中的資料卡片:石筍和鐘乳石的形成。知道了當石灰?guī)r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時,會反應生成溶解性較大的碳酸氫鈣:CaCO3+CO2+H2O═Ca(HCO3)2小組同學思考:若向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是否也能生成碳酸氫鈉?于是他們對此開始實驗探究(不考慮二氧化碳和碳酸作為溶質的情況)【提出問題】所得溶液中溶質是什么?【提出猜想】
猜想一:溶質為Na2CO3;猜想二:溶質為NaHCO3;猜想三:溶質為② Na2CO3和NaHCO3 ?!驹O計實驗】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a.取所得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過量的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二③ 不成立?。ㄌ睢俺闪ⅰ被颉安怀闪ⅰ保゜.取實驗步驟a中上層清液,滴加適量稀鹽酸有氣泡冒出猜想一不成立寫出實驗步驟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④ NaHCO3+HCl=NaCl+H2O+CO2↑ 。通過實驗,小組同學得出了正確結論。(3)熱水瓶用久后,瓶膽內壁常附著一層水垢,老師說其成分主要是碳酸鈣、氫氧化鎂等。小組同學認為可使用稀鹽酸除去,請寫出發(fā)生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⑤ Mg(OH)2+2HCl=MgCl2+2H2O 。(4)小組同學還對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進行了如下探究:用pH傳感器測得燒杯內溶液的pH變化圖象(如圖二),同時用溫度傳感器測得燒杯內溫度變化圖象(如圖三),實驗過程中保溫良好,忽略熱量散失。Ⅰ.請分析圖三,能得到什么結論⑥ 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放出熱量 。Ⅱ.圖三中A點對應溶液的溶質成分是⑦ NaCl和NaOH?。ㄌ顚懟瘜W式)?!痉治觥浚?)根據用肥皂水區(qū)分硬水和軟水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2)根據反應后的生成物和未反應的反應物進行分析;(3)根據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進行分析;
(4)Ⅰ.根據圖三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Ⅱ.根據生成物和未反應的反應物進行分析?!窘獯稹拷猓海?)①根據實驗結果可知,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所以A試管中有較多泡沫,另一支試管中泡沫較少;(2)【提出猜想】向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所得溶液中溶質有以下幾種情況:①碳酸鈉不和二氧化碳、水反應,溶質是碳酸鈉;②部分碳酸鈉和二氧化碳、水反應,溶質是Na2CO3和NaHCO3;③全部碳酸鈉和二氧化碳、水反應,溶質是碳酸氫鈉;故猜想三:溶質為②碳酸氫鈉和碳酸鈉;【設計實驗】a.取所得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過量的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鈉;猜想二③不成立;b.取實驗步驟a中上層清液,滴加適量稀鹽酸,有氣泡冒出,說明溶液中含有碳酸氫鈉,則猜想一不成立;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④:NaHCO3+HCl=NaCl+H2O+CO2↑;(3)氫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是中和反應,化學方程式為⑤:Mg(OH)2+2HCl=MgCl2+2H2O;(4)Ⅰ.根據圖三中的信息,能得到的結論是⑥: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放出熱量;Ⅱ.圖三中A點對應溶液中氫氧化鈉過量,溶質是NaCl和NaOH。故答案為:①A;②Na2CO3和NaHCO3;
③不成立;④NaHCO3+HCl=NaCl+H2O+CO2↑;⑤Mg(OH)2+2HCl=MgCl2+2H2O;⑥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放出熱量;⑦NaCl和NaOH。【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16.(5分)有鎂和氯化鎂固體混合物,取一定量的該混合物放入燒杯中,然后取稀鹽酸200g,平均分五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蕩,實驗所得數據如下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4040404040生成氣體的總質量/g0.16m0.480.50.5(1)表中m的值為 0.32 。(2)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分析】(1)第1次40g稀鹽酸對應0.16g氫氣,而第3次40g稀鹽酸對應的氫氣為0.48g,說明每加入40g稀鹽酸生成0.16g氫氣,到第四次時應該為0.54g實際為0.5g,說明金屬已經完全反應,所以氫氣質量不再增加。(2)根據生成氫氣的質量和對應的化學方程式求算氯化氫的質量,進而求算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解答】
解:(1)第1次40g稀鹽酸對應0.16g氫氣,而第3次40g稀鹽酸對應的氫氣為0.48g,說明每加入40g稀鹽酸生成0.16g氫氣,所以第2次40g稀鹽酸完全反應,生成的氣體應為0.16g,a=0.16+0.16=0.32;(2)設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x。Mg+2HCl=MgCl2+H2↑24240g?x0.16gx=14.6%答: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4.6%。【點評】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第一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確的數據,第三計算過程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