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要素:(1)戲劇沖突:典型集中強烈的矛盾沖突,主要通過劇中人物對立的性格沖突實現(xiàn)(2)舞臺說明:為幫助導(dǎo)演和演員掌握劇情,對演出進行提示的一類說明性的敘述和描寫的語言(時間、地點、人物、布景、登場人物的動作、表情、登場人物的上場、下場等)(3)臺詞:對話、獨白、旁白(角色背著臺上其他角色)潛臺詞(話外之音,言外之意),話劇的特點:(1)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現(xiàn)社會生活的沖突和斗爭;往往遵循三一律:要求戲劇創(chuàng)作在時間地點和情節(jié)三者之間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戲所敘述的故事發(fā)生在一天之內(nèi),地點在一個場景,情節(jié)服從于一個主題。即“時間一律、地點一律、情節(jié)一律”。(2)戲劇語言富有動作性(指人物的語言流向、人物語言的交流和交鋒起著推動和暗示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3)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往往分幕分場。幕,即拉開舞臺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戲劇一個較完整的段落;場,戲劇中較小的段落,每場表演故事的一個片段,曹禺簡介曹禺,原名萬家寶。生于1910年,卒于1996年。中國現(xiàn)當代劇作家。祖籍湖北潛江市,生于天津一個官僚家庭。1922年入南開中學(xué),參加“南開新劇團”。1925年開始演戲?!独子辍肥瞧涮幣?。兩年后的1935年夏,又有都市生活劇《日出》發(fā)表,奠定了其在中國話劇史的地位。曹禺擅長以現(xiàn)實主義筆觸,深入挖掘人物內(nèi)心世界,展示緊張、尖銳的戲劇沖突。作品享譽海內(nèi)外。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解放后,曹禺有《明朗的天》《膽劍篇》《王昭君》等劇作。,南開中學(xué)時在寫作在重慶晚年時青年時文革后,周樸園--某煤礦公司董事長,55歲。周繁漪--其妻,35歲。周萍--其前妻生子,28歲。周沖--繁漪生子,17歲。魯貴--周宅仆人,48歲。魯侍萍--其妻,某校女傭,47歲。魯大海--侍萍前夫之子,煤礦工人,27歲。魯四鳳--魯貴與侍萍之女,18歲,周家使女?!独子辍分械闹饕宋铮?寫作背景曹禺出生于一個沒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時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社會的黑暗現(xiàn)實,產(chǎn)生了強烈的反抗情緒,經(jīng)過幾年醞釀、構(gòu)思,1933年在清華大學(xué)四年級時,完成了他的處女作《雷雨》。作者在談到寫作意圖時說,《雷雨》是在“沒有太陽的日子里的產(chǎn)物”,“那個時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舊社會的昏暗、腐惡,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筆?!独子辍肥俏业牡谝宦暽胍鳎蛟S是一聲呼喊。”(《曹禺選集·后記》)又說“寫《雷雨》是一種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種情感的洶涌的流來推動我,我在發(fā)泄著被壓抑的憤懣,毀謗著中國的家庭和社會。”(《雷雨》序),《雷雨》以現(xiàn)實與往事相間的手法,寫了一個封建資產(chǎn)階級大家庭的矛盾。這個家庭的主人,某煤礦公司董事長周樸園在三十年前,還是個地主大少爺?shù)臅r候,曾引誘女仆梅媽的女兒侍萍,生了兩個孩子。后來,他為了娶一位大家小姐,強迫侍萍把大兒子周萍留下,把剛生下三天的第二個孩子(魯大海)帶走,遺棄了母子倆。周樸園又娶了繁漪。并生了個兒子周沖。侍萍被逼得走投無路,冒著大風(fēng)雪去跳河。整部話劇《雷雨》的大致情節(jié),她被救后,為了孩子,又嫁了兩次,與后來的丈夫魯貴生了個女兒四鳳。不料魯貴與四鳳無意中又當了周家的仆人,兒子魯大海當了周家的煤礦工人。于是以周家為中心發(fā)生了各種巧合的違反倫常的性愛關(guān)系,展開了錯綜復(fù)雜的矛盾:繼母繁漪與周萍私通,同父異母的兄妹周萍與四鳳相愛,周沖也在追求四鳳,而周樸園與魯大海父子相互為敵,周萍與魯大海兄弟之間亦互相仇視。這個悲劇的內(nèi)幕是侍萍因繁漪通知她領(lǐng)回四鳳而來到周家才被揭露的。這些矛盾醞釀、激發(fā),終于在一個的下午趨向高潮,又經(jīng)過一番復(fù)雜的矛盾沖突,周萍和四鳳終于知道他們原來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場悲劇發(fā)生了,四鳳觸電而死,繁漪的兒子周沖為救四鳳不幸送命,周萍也開槍自殺了……這個罪惡的大家庭終于歸于毀滅。,《雷雨》描寫了一個殘酷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每個人物都是悲劇的承擔者,無論是貧是富,是好是壞,都上演著悲劇的角色?!独子辍酚袠O端復(fù)雜極端緊張的矛盾沖突,里面的每個人都以自己為扭結(jié)點,與他人構(gòu)成了多層網(wǎng)狀矛盾關(guān)系。每個人都在情感的火坑里打著昏迷的滾,都試圖擺脫命運的泥淖,但不管怎么掙扎,怎么呼號,也難以擺脫命運的泥淖。但不管怎么掙扎,怎么呼號,也難以擺脫悲劇性的命運?!独子辍分械拿總€人都以失敗告終,這個家庭也隨之毀滅。,周樸園是現(xiàn)代文學(xué)畫廊里永恒的經(jīng)典。他的性格是多層次的,把握周樸園的性格是有難度的。周樸園自私、冷酷、虛偽、狡猾、老練、狠毒,是一個散發(fā)著濃厚封建氣味的早期資本家兼封建專制家長獨裁。但這些都抹殺不了他身上的人情味。在他身上,多情與絕情,溫情與冷酷,人情味與銅臭味,時時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了他復(fù)雜的性格。,周樸園是雷雨悲劇的總根源,同時也是悲劇命運的承擔者。他愛而不得所愛,不能終其所愛,是很可悲的。周樸園身后的歷史文化背景對他的性格塑造功不可沒。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的早期資本家的典型就是周樸園這樣。因襲了幾千年封建傳統(tǒng)的痼疾,又有早期資本家的劣根性。,雷雨·第三幕魯四鳳 媽,(抽咽)媽,您為什么不信您自己的女兒呢?(撲在魯媽懷里大哭,魯媽抱著她)魯侍萍 (落眼淚)鳳兒,可憐的孩子,不是我不相信你,我太愛你,我生怕外人欺負了你,(沉痛地)我太不敢相信世界上的人了。傻孩子,你不懂媽的心,媽的苦多少年是說不出來的,你媽就是在年青的時候沒有人來提醒,——可憐,媽就是一步走錯,就步步走錯了,孩子,我就生了你這么一個女兒,我的女兒不能再像她媽似的,人的心都靠不住,我并不是說人壞,我就是恨人性太弱,太容易變了。孩子,你是我的,你是我唯一的寶貝,你永遠疼我!你要是再騙我,那就是殺了我了,我的苦命的孩子!,樸園,你找侍萍么?侍萍在這兒。,《雷雨》主題,命運悲劇說:曹禺在《雷雨》序中說:“在《雷雨》里,宇宙正像一口殘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樣呼號,也難逃這黑暗的坑”因此,《雷雨》里的人們“泥鰍似的在情感的火坑里打著昏迷的滾,用盡心力來拯救自己,而不知千萬仞的深淵在眼前張著巨大的口。他們正如一匹跌在沼澤里的羸馬,愈掙扎,愈深沉的陷落在死亡的泥淖里”這種悲劇意識,反映了曹禺對宇宙間壓抑人的本性,對不可把握的某種不可知的力量的恐懼,反映了他對人類生存困境的悲劇性認識。,周樸園想用金錢的方式來來化解眼前因侍萍出現(xiàn)導(dǎo)致的危機,但結(jié)果是他一生的努力在一夜之間化為泡影,三四兩瘋的結(jié)局是他萬沒有料到的。侍萍希望四鳳不要重走自己當年走過的老路,以擺脫發(fā)生在昨天,今天又被重新喚起的傷心往事,但結(jié)果四鳳還是重蹈了她的覆轍,并且是兄妹之間的亂倫——這就是命運對他殘忍的捉弄。蘩漪緊緊抓住周萍不放手,要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殘夢,追尋新的愛情。不料周萍卻移情別戀,他癡癡地抓住四鳳,要以新的愛情來洗滌自己的罪惡。誰知卻又陷入更深的罪惡的泥潭中。,周沖也是,她緊緊抓住四鳳,要構(gòu)建出童話般的愛的幻想世界,結(jié)果帶給他的卻是生命瞬間的毀滅。命運捉弄折磨著《雷雨》里每一個有著強烈欲望的靈魂。曹禺是這樣來描述《雷雨》的主題:它所顯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報應(yīng),而是我覺得的天地之間的“殘忍”。而“殘忍”背后的主宰,就是“命運”?!独子辍肥且怀龅氐氐赖赖拿\悲劇。魯侍萍有兩番話道破天機:“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生存悲劇說:《雷雨》中八個主要人物,每個人物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思想性格和情感追求,并為自己的目標而行動,但又必然與他人的追求目標相矛盾,發(fā)生直接或間接的沖突。這樣的人物關(guān)系和矛盾沖突,可以讓人感受到薩特《禁閉》中“他人就是地獄”的哲學(xué)意味,揭示了人類的生存困境。,討論九十年代末期《雷雨》被拍成電視連續(xù)劇,它對原劇作如下改動:1.電視劇中周樸園和魯侍萍在周公館見面后,周樸園親自到魯侍萍家“懺悔”,溫情脈脈。討論:周樸園會不會去懺悔。2.原著中,四鳳、周沖是觸電而死,周萍是開槍自殺身亡,一個沒落、腐朽的封建資產(chǎn)階級大家庭,在大雷雨中宣告崩潰了,而改編者則安排侍萍帶著四鳳去了濟南,魯大海出走山西,周萍接管父親的礦山,創(chuàng)造了近乎“大團圓”的結(jié)局。討論:是這樣的結(jié)局好還是原著的結(jié)局好?